立式连续水泥稳定土冷再生拌和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9362发布日期:2019-11-08 23:45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立式连续水泥稳定土冷再生拌和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再生拌和站,具体涉及一种立式连续水泥稳定土冷再生拌和站。



背景技术:

水稳拌和站有着耐久,故障停机率少、可连续高速运行、价格低廉的特性。它主要用于修筑高等级公路、城乡道路、机场跑道、铁路等砂砾稳定层的连续出产拌和工作。

目前的水稳站、冷再生同样存在一些缺点:a).主机设备分布比较分散,皮带传送装置过长等因素使土地利用率大大降低,违背集约用地的原则,降低了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综合效益。b).同样由于主机设备分布分散不利于场地规划,也增加了水稳站的封装费用。c).成品料皮带问题无法解决,不利于环保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连续水泥稳定土冷再生拌和站,提高土地利用率,采用模块化组装,生产绿色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连续水泥稳定土冷再生拌和站,包括粉料罐、粉料仓、搅拌机构、骨料提升机、粉料提升机和成品仓;

粉料罐顶端开有进料口,底端开有出料口;粉料仓上端开有进料口,下端开有出料口;成品仓上端开有进料口,下端开有出料口;搅拌机构包括一级搅拌锅和二级搅拌锅,一级搅拌锅和二级搅拌锅均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且均通过电机驱动带有搅拌叶片的搅拌轴;粉料提升机下部设有进料口,上部设有出料口;骨料提升机的下部设有进料口,上部设有出料口;

其连接关系在于:支架一侧设有骨料提升机,另一侧设有粉料提升机,骨料提升机的出料口与一级搅拌锅的进料口通过连接管道连接,粉料提升机进料口与粉料罐出口通过输送绞龙连接粉料提升机出料口与粉料仓进口连接,粉料仓出口经计量绞龙与一级搅拌锅的进料口连接,一级搅拌锅通过进水管与水箱相连,一级搅拌锅的出料口与二级搅拌锅的进料口连接,二级搅拌锅通过输送泵及管件连通乳化沥青桶,二级搅拌锅出料口与成品仓的进料口连通。

所述立式连续水泥稳定土冷再生拌和站优选方案,粉料仓、一级搅拌锅、二级搅拌锅以及成品仓呈上下设置在支架上。

所述立式连续水泥稳定土冷再生拌和站优选方案,粉料罐上具有脉冲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a)对其结构进行模块化拆装,使水稳站主机设备占用土地面积由原来的765 m2变为270 m2,占用面积减小到原来的1/3,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b)水骨料提升机12为链条式提升装置,避免了水稳料在传输过程中粉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使设备更加绿色环保。

c)降低粉尘罐的整体高度,把脉冲除尘器安装在石粉罐的顶部,回收漏在空气中的石粉直接进入石粉罐中进行循环利用。

D增加乳化沥青罐并对水稳站进行冷再生功能改造,使能生产冷再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 脉冲除尘器, 2. 粉料罐, 3. 一级搅拌锅, 4. 二级搅拌锅, 5. 成品仓, 6. 输送绞龙, 7. 粉料提升机, 8. 计量绞龙, 9. 水箱, 10. 乳化沥青桶, 11. 粉料仓,12. 骨料提升机,13.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立式连续水泥稳定土冷再生拌和站,包括粉料罐2、粉料仓11、搅拌机构、骨料提升机12、粉料提升机7和成品仓5;

粉料罐2顶端开有进料口,底端开有出料口;粉料仓上端开有进料口,下端开有出料口;成品仓5上端开有进料口,下端开有出料口;搅拌机构包括一级搅拌锅3和二级搅拌锅4,一级搅拌锅3和二级搅拌锅4均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且均通过电机驱动带有搅拌叶片的搅拌轴;粉料提升机7下部设有进料口,上部设有出料口;骨料提升机12的下部设有进料口,上部设有出料口;

其连接关系在于:支架13一侧设有骨料提升机12,另一侧设有粉料提升机7,骨料提升机12的出料口与一级搅拌锅3的进料口通过连接管道连接,粉料提升机7进料口与粉料罐2出口通过输送绞龙6连接粉料提升机7出料口与粉料仓进口连接,粉料仓出口经计量绞龙与一级搅拌锅3的进料口连接,一级搅拌锅3通过进水管与水箱9相连,一级搅拌锅3的出料口与二级搅拌锅4的进料口连接,二级搅拌锅4通过输送泵及管件连通乳化沥青桶10,二级搅拌锅4出料口与成品仓5的进料口连通。

本实施例中,骨料提升机12为链条式提升装置,避免了水稳料在传输过程中粉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使设备更加绿色环保。

本实施例中,粉料仓11、一级搅拌锅3、二级搅拌锅4以及成品仓5呈上下设置在支架13上。

本实施例中,粉料罐2上具有脉冲除尘器1,回收漏在空气中的石粉直接进入石粉罐中进行循环利用。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