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无砟轨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砟轨道轨排精调装置和无砟轨道轨排精调系统。
背景技术:
双块式和弹性支撑块式无砟轨道主要采用轨排框架法进行施工。在施工时,轨排架可提供轨距、轨道中线、钢轨水平、轨底坡等数据的调整,所以在道床浇筑前需要对轨排进行精调,以保证轨道施工精度。现有轨排法施工中,轨排精度调节采用人工+扳手手动调节方式。不仅浪费劳动力,而且无法保证调节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砟轨道轨排精调装置和无砟轨道轨排精调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对轨排调节效率低、浪费劳动力以及调节精度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轨排精调装置,包括:行走组件、升降装置以及精调器,
所述行走组件用于在轨排的钢轨上行走,所述升降装置可水平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行走组件上,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精调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精调器上下移动,所述精调器用于调整无砟轨道轨排上的竖向螺杆。
可选地,所述升降装置为四连杆机构。
可选地,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旋转轴、上拉杆、下拉杆以及精调器安装杆,所述旋转轴、上拉杆、下拉杆以及精调器安装杆首位顺次铰接;
所述旋转轴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行走组件上,所述精调器设置在所述精调器安装杆上。
可选地,所述四连杆机构上设置有可伸缩的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旋转轴中部,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精调器安装杆中部。
可选地,所述精调器与所述精调器安装杆铰接,以使所述精调器能够相对所述精调器安装杆水平转动。
可选地,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行走轮和轮架,所述行走轮设置于所述轮架底部,所述旋转轴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轮架上。
可选地,所述轮架上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用于支撑所述下拉杆。
可选地,所述精调器为可输入型电动扳手,并具有把手;
所述行走组件上设置有电源,用于给所述可输入型电动扳手供电。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砟轨道轨排精调系统,包括:连接部件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砟轨道轨排精调装置,所述连接部件(40)的一端固定于其中一所述无砟轨道轨排精调装置中的行走组件(10),另一端固定于另一所述无砟轨道轨排精调装置中的行走组件(10),并使两个无砟轨道轨排精调装置能够同步行走。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件为直管,
或者,
所述连接部件为“几”字形的折弯管,且所述折弯管的中部朝向远离地面的方向。
通过行走组件可实现整机在轨排的架钢轨上行走,升降装置不仅可带动精调器水平旋转,还可以实现上下移动,从而更便捷的在横向和竖向调整精调器的位置,以适应螺栓所在的位置。与以往人工调整相比,调节精度大大提高,并且人工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只需要将精调器插入需要调整的螺杆,双手扶住精调器,即可实现对螺杆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无砟轨道轨排精调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无砟轨道轨排精调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无砟轨道轨排精调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无砟轨道轨排精调装置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无砟轨道轨排精调装置的升降装置升起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无砟轨道轨排精调装置的旋转轴旋转一定角度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无砟轨道轨排精调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无砟轨道轨排精调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行走组件;11-行走轮;12-轮架;121-支撑座;13-电源;
20-升降装置;21-旋转轴;22-上拉杆;23-下拉杆;24-精调器安装杆;25-气弹簧;
30-精调器;31-把手;
40-连接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无砟轨道轨排精调装置,可以应用在双块式轨排竖向螺杆调整和道岔区轨排竖向螺杆调整,主要应用在道岔区轨排竖向螺杆调整。参阅图1-图4,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无砟轨道轨排精调装置包括:行走组件10、升降装置20以及精调器30,所述行走组件10用于在轨排的钢轨上行走,所述升降装置20可水平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行走组件10上,所述升降装置20与所述精调器30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精调器30上下移动,所述精调器30用于调整无砟轨道轨排上的竖向螺杆。通过行走组件10可实现整机在轨排的架钢轨上行走,升降装置20不仅可带动精调器30水平旋转,还可以实现上下移动,从而更便捷的在横向和竖向调整精调器30的位置,以适应螺栓所在的位置。精调器可插入竖向调整螺杆进行高程数据调整。与以往人工调整相比,调节精度大大提高,并且人工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只需要将精调器30插入需要调整的螺杆,双手扶住精调器30,即可实现对螺杆的调节。
对于升降装置20,优选为四连杆机构,因为四连杆机构除了可以实现上下移动的功能外,在横向上也具有一定的位置调节作用,从而使精调器30更便捷的对螺杆调整。
具体地,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旋转轴21、上拉杆22、下拉杆23以及精调器安装杆24,所述旋转轴21、上拉杆22、下拉杆23以及精调器安装杆24首位顺次铰接;所述旋转轴21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行走组件10上,所述精调器30设置在所述精调器安装杆24上。其中,四连杆机构整体所在的平面优选为竖直设置,当然也可以根据需求,使四连杆机构整体所在的平面相对竖直方向适当倾斜一定角度。如图5所示,通过四连杆机构实现精调器30向上的移动,在精调器30向上移动的同时或者向上移动之后,还可以转动旋转轴21,使精调器30转到螺杆的位置进行调节。如图6所示,四连杆机构向上移动精调器30后,又通过旋转轴21转动了一定的角度。
为了使所述四连杆机构具有一定的支撑力和缓冲效果,可以在四连杆机构上设置气弹簧25,具体地,所述气弹簧25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旋转轴21中部,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精调器安装杆24中部。通过气弹簧25的缓冲和支撑,操作者可以更容易的提着精调器30上下移动。
进一步,所述精调器30与所述精调器安装杆24铰接,以使所述精调器30能够相对所述精调器安装杆24水平转动。
行走组件10的作用是带动整个装置在轨道上行走,所述行走组件10具体包括:行走轮11和轮架12,所述行走轮11设置于所述轮架12底部,所述旋转轴21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轮架12上。无砟轨道轨排精调装置可以靠人力推动在轨道上行走,也可以设置驱动机构进行驱动行走。
进一步,所述轮架12上设置有支撑座121,所述支撑座121用于支撑所述下拉杆23。在无砟轨道轨排精调装置不调整螺杆的时候,可以将精调器30移动到轮架12上,并由支撑座121支撑下拉杆23。
其中,所述精调器30为可输入型电动扳手,精调器30可插入竖向的螺杆进行高程数据调整。为便于移动精调器30,所述精调器30上具有把手31,把手31可以是闭合的折弯管,具体形状以方便操作者手握为准。所述行走组件10上设置有电源13,用于给所述可输入型电动扳手供电。
结合上述无砟轨道轨排精调装置,本实施方式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砟轨道轨排精调系统,参阅图7,所述无砟轨道轨排精调系统包括:连接部件40和两个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无砟轨道轨排精调装置,所述连接部件40的一端固定于其中一所述无砟轨道轨排精调装置中的行走组件10,另一端固定于另一所述无砟轨道轨排精调装置中的行走组件10,并使两个无砟轨道轨排精调装置能够同步行走。无砟轨道轨排精调系统相对于无砟轨道轨排精调装置可以更稳定地在轨道上行走,即使没有人扶持也不会歪倒。
其中所述连接部件40可以为如图7所示的直管,也可以是如图8所示的折弯管,所述折弯管呈“几”字形,且所述折弯管的中部朝向远离地面的方向,从而可以提高无砟轨道轨排精调系统的通过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