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桥梁滴水槽构造,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桥台台帽外侧未设置避免雨水侵蚀防护结构,或者是施工单位未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滴水槽,造成雨水流向桥台,侵蚀台帽、台身,导致桥台台帽、台身在长期雨水侵蚀下出现混凝土腐蚀、劣化等病害,严重影响了桥台的耐久性和外观整洁,另外现有的滴水槽结构较为复杂,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很多桥梁上不具有滴水槽,导致桥台台帽、台身在长期雨水侵蚀下出现混凝土腐蚀、劣化等病害,以及现有的滴水槽结构较为复杂,安装不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桥梁滴水槽构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桥梁滴水槽构造,包括滴水槽结构,所述桥梁上设置有边梁翼缘板,所述滴水槽结构设置在桥梁的边梁翼缘板下缘的端部,所述滴水槽结构包括导水卡块、建筑结构胶、挡水板,所述边梁翼缘板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导水卡块设置在卡槽上,所述导水卡块包括一体成型的抵块、倾斜板、锁紧块,所述抵块和锁紧块分别设置在倾斜板的两侧,所述抵块为倒置的l形,所述抵块的一侧卡入卡槽的内部,所述锁紧块为v型,所述卡槽的一侧设置在锁紧块的中部开口上,所述挡水板设置在边梁翼缘板上,所述挡水板的一侧与抵块相抵,且挡水板的另一侧与边梁翼缘板相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挡水板包括固定板、橡胶块、挤压板,所述固定板、橡胶块、挤压板依次设置,所述固定板与橡胶块之间设置有减震间隙,所述固定板与橡胶块相靠近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上设置有减震间隙,所述减震间隙上对应弹簧槽的位置处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间隙的外圈设置有一圈缓冲圈,所述缓冲圈采用橡胶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挤压板远离橡胶块的一侧横向排列设置有多个半圆槽,所述半圆槽的两端分别竖直贯穿挤压板,所述导水卡块靠近挤压板的一侧上设置有与半圆槽相匹配的半圆凸起,所述半圆凸起与半圆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倾斜板上设置有若干漏水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板与边梁翼缘板相抵,且固定板与边梁翼缘板通过建筑结构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挡水板和导水卡块的外部包覆有一层防水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利用滴水槽结构对桥台上的雨水进行导流,避免桥台、台帽受到雨水的侵蚀,在边梁翼缘板下缘设置卡槽,导水卡块与卡槽连接,再与挡水板相抵,使导水卡块可拆卸的固定在卡槽上,方便安装和拆卸,无需再额外使用螺钉,减少了操作步骤,也节省了原料,导水卡块包括抵块、倾斜板、锁紧块,倾斜板分别连接抵块和锁紧块,倾斜板和锁紧块上均设置有斜面,雨水顺着桥梁流下时,可以流到锁紧块上,锁紧块上的斜面可以使雨水远离桥台,可以有效避免雨水继续对桥梁边梁造成侵蚀,保证桥梁混凝土耐久性和边梁外表整洁美观,在雨水较多时,风将雨水向桥梁中部吹时,一部分雨水在风力的作用流向桥梁中部,此时挡水板和倾斜板均可以对雨水起到一个阻隔的作用,使得雨水顺着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挡水板落下,减少雨水流至桥梁底部的可能,从而减少雨水对桥梁底部的侵蚀,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桥梁滴水槽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边梁翼缘板;2、卡槽;3、导水卡块;4、锁紧块;5、抵块;6、倾斜板;7、缓冲圈;8、半圆槽;9、缓冲弹簧;10、弹簧槽;11、挡水板;12、固定板;13、橡胶块;14、挤压板;15、半圆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桥梁滴水槽构造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桥梁滴水槽构造,包括滴水槽结构,桥梁上设置有边梁翼缘板,滴水槽结构设置在桥梁的边梁翼缘板1下缘的端部,滴水槽结构包括导水卡块3、建筑结构胶、挡水板11,边梁翼缘板1上设置有卡槽2,导水卡块3设置在卡槽2上,导水卡块3包括一体成型的抵块5、倾斜板6、锁紧块4,抵块5和锁紧块4分别设置在倾斜板6的两侧,抵块5为倒置的l形,抵块5的一侧卡入卡槽2的内部,锁紧块4为v型,卡槽2的一侧设置在锁紧块4的中部开口上,挡水板11设置在边梁翼缘板1上,挡水板11的一侧与抵块5相抵,且挡水板11的另一侧与边梁翼缘板1相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滴水槽结构对桥台上的雨水进行导流,避免桥台、台帽受到雨水的侵蚀,在边梁翼缘板1下缘设置卡槽2,导水卡块3与卡槽2连接,再与挡水板11相抵,使导水卡块3可拆卸的固定在卡槽2上,方便安装和拆卸,无需再额外使用螺钉,减少了操作步骤,也节省了原料,导水卡块3包括抵块5、倾斜板6、锁紧块4,倾斜板6分别连接抵块5和锁紧块4,倾斜板6和锁紧块4上均设置有斜面,雨水顺着桥梁流下时,可以流到锁紧块4上,锁紧块4上的斜面可以使雨水远离桥台,可以有效避免雨水继续对桥梁边梁造成侵蚀,保证桥梁混凝土耐久性和边梁外表整洁美观,在雨水较多时,风将雨水向桥梁中部吹时,一部分雨水在风力的作用流向桥梁中部,此时挡水板11和倾斜板6均可以对雨水起到一个阻隔的作用,使得雨水顺着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挡水板11落下,减少雨水流至桥梁底部的可能,从而减少雨水对桥梁底部的侵蚀,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挡水板11包括固定板12、橡胶块13、挤压板14,固定板12、橡胶块13、挤压板14依次设置,固定板12与橡胶块13之间设置有减震间隙,固定板12与橡胶块13相靠近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弹簧槽10,弹簧槽10上设置有减震间隙,减震间隙上对应弹簧槽10的位置处设置有减震弹簧9,所述减震间隙的外圈设置有一圈缓冲圈7,缓冲圈7采用橡胶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12与桥梁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安装导水卡块3时,抵块5的一侧挤压挡水板11,在导水卡块3安装完毕后,挡水板11复位,挤压板14与抵块5相抵,使导水卡块3与卡槽2连接稳定,无需使用螺钉,挤压板14以及固定板12均采用pe制成,缓冲弹簧9在受到挤压时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帮助复位,缓冲圈7可以起到保护缓冲弹簧9和增加抗挤压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挤压板14远离橡胶块13的一侧横向排列设置有多个半圆槽8,半圆槽8的两端分别竖直贯穿挤压板14,导水卡块3靠近挤压板14的一侧上设置有与半圆槽8相匹配的半圆凸起15,半圆凸起15与半圆槽8滑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抵块5与挤压板14通过半圆槽8和半圆凸起15连接,可以增加接触面积,同时相抵时更加紧密,安装时半圆凸起15顺着半圆槽8从下至上滑动到卡槽2部位,简单方便,再挤压进入卡槽2内,半圆槽8起到限位作用,使导水卡块3不会发生偏移,同时雨水顺着半圆槽8流下,可以对雨水起到导流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倾斜板6上设置有若干漏水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雨水较多且有风的情况下,雨水会被吹到抵块5与锁紧块4之间,为了避免雨水积聚在倾斜板6上,倾斜板6上设置漏水孔,用于雨水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固定板12与边梁翼缘板1相抵,且固定板12与边梁翼缘板1通过建筑结构胶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无需使用螺钉等连接件,保证桥梁混凝土耐久性和边梁外表整洁美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挡水板11和导水卡块3的外部包覆有一层防水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层的设置,可以增加挡水板11和导水卡块3的耐用性,避免雨水侵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