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伸缩支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7430发布日期:2019-11-27 18:38阅读:1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伸缩支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架桥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伸缩支腿装置。



背景技术:

架桥机就是将预制好的梁片放置到预制好的桥墩上的设备,架桥机属于起重机范畴,其主要功能是将梁片提起,然后运送到指定位置后放下,架桥机与一般意义上的起重机有很大的不同,其要求的条件苛刻,并且存在梁片上走行,或者叫纵移,架桥机分为架设公路桥,常规铁路桥,客专铁路桥等几种,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基础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架桥机技术的发展,架桥机的使用使桥梁施工工期大大缩短,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型工程的建设提供了设备支持,但是在架桥机的转场、吊装过程仍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及时间资源,目前国内多种型号架桥机架设过程中如果遇到桥台、悬挂梁、路基、转场等工况时,架桥机的中支腿往往需要拆除,如果采用人工拆除机械配合方法的话,工作效率非常低,并且重新安装耗时耗力,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工作效率高、安全程度高的可折叠架桥机中支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叠伸缩支腿装置,它包括地梁,所述地梁上方固定有分配梁,所述分配梁为伸缩机构,分配梁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内套和右内套,所述左内套和右内套两侧设置有第一滑道,所述左内套和右内套之间设置有分配梁液压油缸,所述分配梁中部还设置有第二滑道和横移油缸,所述横移油缸底端固定连接在分配梁中部,所述横移油缸顶升端固定连接在分配梁侧面,所述分配梁顶端还固定有伸缩导柱,所述伸缩导柱由外导套和内导柱组成,所述外导套一侧与顶升油缸外套固定连接,所述内导柱下端一侧与顶升油缸顶升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导套由中支腿上横梁和中支腿下横梁连接,所述伸缩导柱上端固定有绞座,所述绞座固定在主箱梁下方,所述中支腿上横梁与折叠油缸内导柱铰接,所述折叠油缸底端固定在主箱梁横梁上,所述主箱梁横梁上还设置于两个吊臂,所述主箱梁内设置有泵站。

所述顶升油缸设置为二个,可提供更大的载荷力,满足更大范围的施工需求。

所述顶升油缸由一个换向阀同时进行控制,保证同步精确度并设置平衡阀及调速阀,起到液压缸出杆位置得以保持、无杆腔回油时保持背压的作用。

所述折叠油缸可根据作业需求使架桥机中支腿折叠或伸展,能很好的适应施工现场复多变的情况,使架桥机的适用范围更加广阔。

所述伸缩导柱内导柱与分配梁连接的地方还设置有肋板,可以减少顶升油缸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并且连接更为牢固,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可靠性。

所述泵站集成在主箱梁内,为本地操作,减小了施工作业面积,降低了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折叠伸缩支腿装置,架桥机工作过程中需要其前支腿、中支腿、后支腿互相配合工作;中支腿设顶升液压系统,架桥机在工作过程中,当后支腿和前支腿走行机构驱动架桥机到达中支腿支撑在混凝土箱梁支顶位置后,由中支腿液压顶升油缸调整架桥机的中支腿支承状态,前支腿伸缩油缸工作,使架桥机前支腿抬起与桥墩离开,前支腿前行到下一个桥墩,前支腿伸缩油缸再次工作,前支腿向上顶升与桥机主梁接触后,继续上顶桥机主梁位移不小于200mm,在中支腿帮助下,桥机主梁向下回落完全支撑在前支腿上,前支腿就位,进入架梁状态。架桥机过孔时支撑在梁端,为桥机过孔的前支点,地梁顶面设置滑道和横移油缸,整机可在横移油缸的作用下实现一定幅度的摆头,以便曲线桥的架设对位;地梁为伸缩机构,操作使用时需先将内套伸出至支撑位置,两端支撑处需垫3cm橡胶垫,中部支撑垫2cm钢板,可按现场实际情况调节支垫状态,保证中支腿垫实。中支腿架梁时通过折叠油缸收缩吊挂于主梁底部。由于架桥机体型庞大,运输过程中往往需要拆成若干段运输,运到施工现场后再组装,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方式避免了架桥机中支腿的拆装,对于缩短施工周期有很大的帮助,且需要的施工人员也相应减少,降低了施工成本,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工作效率高、安全程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伸缩支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伸缩支腿装置左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伸缩支腿装置分配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梁2、分配梁3、左内套4、右内套5、第一滑道6、分配梁液压油缸7、第二滑道8、横移油缸9、伸缩导柱10、外导套11、内导柱12、顶升油缸13中支腿上横梁14、中支腿下横梁15、绞座16、主箱梁17、折叠油缸内导柱18、折叠油缸19、主箱梁横梁20、吊臂21、泵站22、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折叠伸缩支腿装置,它包括地梁1,所述地梁1上方固定有分配梁2,所述分配梁2为伸缩机构,左右两端设有左内套3和右内套4,所述左内套和右内套两侧设置有第一滑道5,所述左内套3和右内套4之间设置有分配梁液压油缸6,所述分配梁顶端还设置有第二滑道7和横移油缸8,所述分配梁2上方还固定有伸缩导柱9,所述伸缩导柱由外导套10和内导柱11组成,所述外导套10上端一侧与顶升油缸12上端连接,所述内导柱11下端一侧与顶升油缸顶12升端连接,所述外导套10由中支腿上横梁13和中支腿下横梁14连接,所述伸缩导柱9上端固定有绞座15,所述绞座15固定在主箱梁16下方,所述中支腿上横梁13与折叠油缸内导柱17铰接,所述折叠油缸18底端固定在主箱梁横梁19上,所述主箱梁横梁19上还设置于两个吊臂20,所述主箱梁内还设置有泵站21。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折叠伸缩支腿装置,中支腿设顶升液压系统,当后支腿和前支腿走行机构驱动架桥机到达中支腿支撑在混凝土箱梁支顶位置后,由中支腿液压顶升油缸8调整架桥机的中支腿支承状态,前支腿伸缩油缸工作,使架桥机前支腿抬起与桥墩离开,前支腿前行到下一个桥墩,前支腿伸缩油缸再次工作,前支腿向上顶升与桥机主梁接触后,继续上顶桥机主梁位移不小于200mm,在中支腿帮助下,桥机主梁向下回落完全支撑在前支腿上,前支腿就位,进入架梁状态。

由于架桥机体型庞大,运输过程中往往需要拆成若干段运输,运到施工现场后再组装,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方式避免了架桥机中支腿的拆装,对于缩短施工周期有很大的帮助,且需要的施工人员也相应减少,降低了施工成本。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工作效率高、安全程度高的优点。

实施例2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架桥机过孔时支撑在梁端,为桥机过孔的前支点,地梁1上方固定有分配梁2,所述分配梁2为伸缩机构,左右两端设有左内套3和右内套4,所述左内套和右内套两侧设置有第一滑道5,整机可在横移油缸8的作用下实现一定幅度的摆头,以便曲线桥的架设对位。分配梁2为伸缩机构,操作使用时需先将左内套3和右内套4伸出至支撑位置,两端支撑处需垫3cm橡胶垫,中部支撑垫2cm钢板,可按现场实际情况调节支垫状态,保证中支腿垫实,中支腿架梁时通过折叠油缸18收缩吊挂于主箱梁16底部。

顶升油缸设置为2个。

顶升油缸在顶升或下降时动作同步。

伸缩导柱的内导柱与分配梁连接的地方还设置有肋板。

绞座与伸缩导柱采用螺栓固定。

由于架桥机体型庞大,运输过程中往往需要拆成若干段运输,运到施工现场后再组装,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方式避免了架桥机中支腿的拆装,对于缩短施工周期有很大的帮助,且需要的施工人员也相应减少,降低了施工成本,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工作效率高、安全程度高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