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硬质多彩透水防滑自行车道。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的普及给南方多雨的城市带来诸多交通便利,同时也避免了很多水灾事故,对于维持生态环境、保持土壤的湿润也带来很好的效果。海绵城市是通过透水路面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现有申请公布号为cn10776151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彩色透水性沥青自行车道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沥青改良剂、骨料、改性剂同时加入拌锅内搅拌;b)利用摊铺机摊铺面层;c)采用双钢轮压路机对面层静压1-2遍,使沥青面层压实度大于等于96%,孔隙率大于等于20%,连通孔隙率不小于15%,压实后的面层厚度不小于3cm。这种施工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强度、透水性及耐久性。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搅拌后骨料与沥青混合粘结起来,形成具有透水效果的铺面。这种铺面效果整体孔隙率较大,易进入各种小粒径的杂质,时间久了以后,孔隙将会被堵得越来越小,影响透水速率,导致自行车道上的积水无法及时排出,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硬质多彩透水防滑自行车道,其具有透水性能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硬质多彩透水防滑自行车道,包括位于施工基面上的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顶面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透水基面层以及硬质防堵透水层,所述透水基面层包括若干粒径为4-10mm的碎石,所述硬质防堵透水层包括若干粒径为1-4mm的彩色砂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硬质防堵透水层由1-4mm彩色砂砾与胶黏剂混合后摊铺而成,这样摊铺出来的硬质防堵透水层具备透水功能并且较粗的砂砾不能进入该层孔隙,防止孔隙被堵,而较小的灰尘会被水流冲洗渗入透水基面层、碎石层排出,提高车道的透水性能从而减少路面积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碎石层中设置有透水管,所述透水管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滤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透水基面层渗入的雨水一部分从碎石层渗入地下,另一部分通过滤孔进入透水管,从透水管排入市政排水管道,加快积水排出的速率,提高自行车道的透水性能,减少车道表面积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水管包括若干首尾相连的纵向分流管,所述透水管的中点处连通有一根横向分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车道往往长度较长,相应地透水管长度也较长。为了方便运输,将透水管分成若干个纵向分流管,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再把多个纵向分流管拼接起来,节省运输空间。通过设置横向分流管,进一步将渗入的雨水快速均匀地从不同方向排出,提高自行车道的透水性能,减少车道表面积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纵向分流管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纵向分流管的另一端外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将多根纵向分流管首尾连接起来,从而适应匹配车道的长度,加快积水的排放。且纵向分流管螺纹连接,安装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纵向分流管的一端面上设置有凸块,所述纵向分流管的另一端面上设置有与凸块卡嵌配合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适应车道的长度,将纵向分流管的凸块插入到相邻的纵向分流管的凹槽内,实现纵向分流管间的拼装,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块的正面上嵌设有磁吸件,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磁吸件磁性相吸的吸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磁吸件与吸附件之间存在吸引力,将前、后相邻两根纵向分流管牢固连接起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水管与横向分流管的内壁上沿管的径向均设置有支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透水管内壁间连接支撑柱,增加了透水管的结构强度,延长透水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硬质防堵透水层的顶面上设置有防滑罩面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罩面层由硬质防滑材料喷涂一遍施工而成。将小粒径彩砂与彩色硬质室外用地坪材料充分混匀,然后均匀喷涂至在硬质防堵透水层上,形成均匀一致且具有防滑砂砾的涂层。彩砂起防滑作用,硬质室外用地坪材料可以调成各种颜色以提供多彩表面,也可根据需要设计图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硬质防堵透水层的设置,彩色砂砾与胶黏剂混合摊铺出来的硬质防堵透水层具备透水功能且较粗的砂砾不能进入该层孔隙,防止孔隙被堵,而较小的灰尘会被水流冲洗渗入透水基面层、碎石层排出,提高车道的透水性能从而减少路面积水;
2.通过透水管的设置,从透水基面层渗入的雨水一部分从碎石层渗入地下,另一部分通过滤孔进入透水管,从透水管排入市政排水管道,加快积水排出,提高自行车道的透水性能,减少车道表面积水;
3.通过支撑柱的设置,增加了透水管的结构强度,延长透水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展示实施例一中纵向分流管连接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用于展示实施例二中纵向分流管连接结构的部分示意图。
图中,1、碎石层;2、透水基面层;3、硬质防堵透水层;4、防滑罩面层;5、透水管;51、滤孔;52、支撑柱;6、凸块;61、磁吸件;7、纵向分流管;71、内螺纹;72、外螺纹;8、凹槽;81、吸附件;9、横向分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硬质多彩透水防滑自行车道,包括位于施工基面上的碎石层1,碎石层1的顶面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透水基面层2、硬质防堵透水层3。该硬质多彩透水防滑自行车道的性能参数如下:
透水系数(15℃):1.239mm/s;
连续孔隙率:15%;
抗压强度:22mpa;
抗冻性(强度损失率):3.5%;
抗冻性(质量损失率):1.1%;
耐磨性(磨坑长度):12.5cm;
抗滑值:61bpn。
参照图1,透水基面层2由胶黏剂与4-10mm粒径的具备一定强度的碎石粘接后按照摊铺工艺制作而成。工艺如下:将透水胶黏剂与碎石按照比例进行混合均匀,将混合好的料均匀摊铺在碎石层1上,用平板振动器轻振铺平后的混合料,进一步采用实心钢管或轻型压路机压实压平,即得透水基面层2。硬质防堵透水层3包括若干粒径为1-4mm的彩色砂砾,硬质防堵透水层3由1-4mm彩色砂砾与胶黏剂混合后摊铺而成,颗粒宜选择粒径均匀,且粒径较小的颗粒,这样摊铺出来的颗粒具备透水功能并且较粗的砂砾不能进入该层孔隙,而较小的灰尘会被水流冲洗渗入地面。
参照图1,为了满足城市对透水的需求及公众对自行车道的防滑性能需求,在硬质防堵透水层3上还设置了防滑罩面层4。摊铺步骤如下:筛选出60-100目的小粒径彩砂,与彩色硬质室外用地坪材料充分混匀,接着洒淋式喷涂至硬质防堵透水层3上,形成均匀一致且具有防滑砂砾的涂层,即得防滑罩面层4。彩砂起防滑作用,硬质室外用地坪材料可以调成各种颜色以提供多彩表面,也可根据需要设计图案。
参照图1与图2,为了进一步加快透水速率,在碎石层1中埋设有透水管5,透水管5为不锈钢材质,透水管5的侧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滤孔51。由于车道往往长度较长,相应地透水管5长度也较长。为了方便运输,将透水管5分成若干个首尾相连的纵向分流管7,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再把多个纵向分流管7拼接起来,节省运输空间。为了方便拼接纵向分流管7,纵向分流管7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内螺纹71,纵向分流管的另一端外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71相匹配的外螺纹72。透水管5的中点处还连通有一根横向分流管9,进一步将渗入的雨水快速均匀地从不同方向排出,提高自行车道的透水性能,减少车道表面积水。
参照图1与图2,为了增加透水管5与横向分流管9的结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透水管5与横向分流管9的内壁上沿管子的径向均固定有支撑柱52。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铺设自行车道时,首先在地面上铺设碎石层1,再将纵向分流管7前后螺纹连接起来埋设于碎石层1中形成透水管5,在透水管5的中点处连通一根横向分流管9。接着,依次在碎石层1上铺设透水基面层2、硬质防堵透水层3和防滑罩面层4。
降雨时,自行车道上的雨水依次经过防滑罩面层4、硬质防堵透水层3、透水基面层2渗入,硬质防堵透水层3具备透水功能且较粗的砂砾不能进入该层孔隙,防止孔隙被堵,而较小的灰尘会被水流冲洗渗入透水基面层2、碎石层1排出,提高车道的透水性能从而减少路面积水。另一方面,从透水基面层2渗入的雨水一部分从碎石层1渗入地下,另一部分通过滤孔51进入透水管5,从透水管5排入市政排水管道,加快积水排出,提高自行车道的透水性能,减少车道表面积水。
实施例二
一种硬质多彩透水防滑自行车道,参照图4与图5,以实施例一为基础,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纵向分流管7的一端面上焊接有四个凸块6,凸块6周向等距间隔分布。纵向分流管7的另一端面上设置有与凸块6卡嵌配合的凹槽8。为提高前后相邻两根纵向分流管7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在凸块6的正面上嵌设有磁吸件61,凹槽8内设置有与磁吸件61磁性相吸的吸附件81。本实施例中,磁吸件61为磁铁,吸附件81为铁片,通过磁吸件61与吸附件81之间的磁性相吸,将前、后相邻两根纵向分流管7牢固连接起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铺设自行车道时,首先在地面上铺设碎石层1,将纵向分流管7的凸块6插入到相邻的纵向分流管7的凹槽8内,由于磁吸件61与吸附件81之间存在吸引力,将前、后相邻两根纵向分流管7牢固连接起来。拼装完成后将透水管5埋设于碎石层1中,在透水管5的中点处连通一根横向分流管9。接着,依次在碎石层1上铺设透水基面层2、硬质防堵透水层3和防滑罩面层4。
降雨时,自行车道上的雨水依次经过防滑罩面层4、硬质防堵透水层3、透水基面层2渗入,硬质防堵透水层3具备透水功能且较粗的砂砾不能进入该层孔隙,防止孔隙被堵,而较小的灰尘会被水流冲洗渗入透水基面层2、碎石层1排出,提高车道的透水性能从而减少路面积水。另一方面,从透水基面层2渗入的雨水一部分从碎石层1渗入地下,另一部分通过滤孔51进入透水管5,从透水管5排入市政排水管道,加快积水排出,提高自行车道的透水性能,减少车道表面积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