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轨绝缘膜固定的固定夹及杂散电流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8821发布日期:2020-02-07 22:5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钢轨绝缘膜固定的固定夹及杂散电流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轨绝缘膜固定的固定夹及杂散电流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在极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但也带来了一系列让人困扰的问题,其中,就有涉及杂散电流的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钢轮钢轨)系统,在采用行走轨作为供电回流轨的时候,钢轨上就存在电流的流动。如若钢轨不与隧道、高架桥结构绝缘的话,轨道里面的电流就会流入隧道、高架桥结构内的钢筋处,电流的存在会加速钢筋的腐蚀,影响结构耐久性。以上就是所谓的杂散电流问题,而目前绝对的绝缘是做不到的,也并无钢轨杂散电流防护的相应装置,所以只在一般地铁项目中,会存在一个“杂散电流疏排”的项目,需人工操作,就是为了拦截这些会产生影响的电流。虽然,大部分杂散电流能够被上述措施有效拦截,但小部分还是会继续存在,并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杂散电流也随之增加,接近于无解,会明显缩短轨道系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钢轨绝缘膜固定的固定夹及杂散电流防护装置,可克服钢轨内的杂散电流影响建筑结构的问题,其可隔绝钢轨与外界,保证在采用行走轨作为供电回流轨的时候,杂散电流无法流向建筑内的钢筋,减缓钢筋的电化学腐蚀,使得线路耐久性增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钢轨绝缘膜固定的固定夹,夹持在钢轨上,包括容纳轨脚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轨脚底面贴合的第一接触面,所述安装腔的顶部设置有用以避让轨腰的缺口,且缺口两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置有相对的第二接触面,用以贴合并夹持所述轨腰。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固定夹包括设置在所述钢轨两侧的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件通过弹性件连接,围成所述安装腔,两个所述夹持件的顶部向上延伸,构成所述夹持部。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夹持件由金属棒或金属板弯折而成,所述夹持件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用以容纳所述钢轨一侧的轨脚,所述安装槽的槽壁设有所述第一接触面,两个所述夹持件的顶部相对且构成所述第二接触面。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夹持件为多根平行设置的金属棒构成。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夹持件的顶部在竖直平面内弯折,并在相对所述轨腰一侧形成所述第二接触面。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夹持件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勾,用以与所述弹性件连接。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固定夹截面呈上端开口的凸字形,所述固定夹包括可拆连接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拼接成所述安装腔。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第一组件设置在所述轨脚的底部,且横跨所述轨脚,所述第一组件的一端向上延伸至所述轨腰,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组件连接;所述第二组件一端与第一组件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轨腰。

一种杂散电流防护装置,包括包裹在所述轨腰和轨脚上的绝缘膜,以及上述的固定夹,多个固定夹夹持在所述绝缘膜外,且沿钢轨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钢轨通过锚固组件固定在地面上,两个所述固定夹之间设置有所述锚固组件。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绝缘膜为树脂复合材料件。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绝缘膜的厚度为0.2mm~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杂散电流防护装置,可克服钢轨内的杂散电流影响建筑结构的问题,其可隔绝钢轨与外界,保证在采用行走轨作为供电回流轨的时候,杂散电流无法流向建筑内的钢筋,减缓钢筋的电化学腐蚀,使得线路耐久性增强。

本实用新型的每两个锚固组件节间有固定夹,可保证线路上各处绝缘膜与钢轨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腔的内壁与钢轨的轨脚和轨腰相贴合,保证绝缘膜紧密附着在钢轨上。

本实用新型的夹持件为金属棒围成,其具有弹性,而且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廉,方便加工生产和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固定夹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杂散电流防护装置第一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夹持件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夹持件与钢轨装配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杂散电流防护装置第二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夹持件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三的夹持件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三的固定夹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三的夹持件与钢轨装配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四的夹持件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五的夹持件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五的固定夹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六的固定夹意图;

图14为实施例六的杂散电流防护装置第一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六的杂散电流防护装置第二示意图。

附图标记:1-钢轨、2-锚固组件、3-固定夹、4-轨腰、5-轨脚、6-绝缘膜、7-夹持件、8-弹性件、9-安装腔、10-安装槽、11-夹持部、12-第二接触面、13-第一接触面、14-第一折弯、15-第二折弯、16-连接勾、17-第三折弯、18-通孔、19-螺接件、20-第一组件、21-第二组件、22-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针对相关杂散电流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钢轨绝缘膜固定的固定夹及杂散电流防护装置,可克服钢轨内的杂散电流影响建筑结构的问题,在采用行走轨作为供电回流轨的时候,使得杂散电流无法流向建筑内的钢筋。

下面结合实施例阐述本公开的固定夹和杂散电流防护装置。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的本实施例一的杂散电流防护装置包括包裹在轨腰4和轨脚5上的绝缘膜6,以及固定夹3,其中,绝缘膜6具有绝缘作用,其覆盖了钢轨1的轨腰4和轨脚5,上述多个固定夹3将绝缘膜6夹持在钢轨1上,且固定夹3沿钢轨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由此,杂散电流防护装置可隔绝钢轨1与外界,保证在采用行走轨作为供电回流轨的时候,杂散电流无法流向建筑内的钢筋,减缓钢筋的电化学腐蚀,使得线路耐久性增强。

具体地,如图2和图5所示,钢轨1通过锚固组件2固定在地面上,其中,锚固组件2为弹条扣压件,其扣在钢轨1的轨脚5上。上述绝缘膜6为聚乙烯、聚酯等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其厚度为2mm。

就固定夹3而言,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该固定夹3包括容纳轨脚3的安装腔9,其中,安装腔9的底部设置有与轨脚5底面贴合的第一接触面13;另外,安装腔9的顶部设置有用以避让轨腰4的缺口,且缺口两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夹持部11,而夹持部11设置有相对的第二接触面12,可贴合并夹持轨腰4。由此,该固定夹3将处于轨腰4和处于轨脚5上的绝缘膜6夹持在钢轨1上。

又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该固定夹3包括设置在钢轨1两侧的夹持件7,且两个夹持件7通过弹性件8连接,围成上述安装腔9,而两个夹持件7的顶部向上延伸,构成上述夹持部11。其中,夹持件7由金属棒弯折而成,特别地,该金属棒为65mn的弹簧钢,其也可为60si2mn、60si2mna等材质的弹簧钢,具有弹性,可承受一定形变,同时,其为u形的金属棒,其上侧开口,下侧连接,由此夹持件7形成两根平行设置的金属棒围成。该金属棒经过弯折在夹持件7的底部形成水平的安装槽10,可容纳钢轨1一侧的轨脚5,而且该安装槽10与轨脚5的外轮廓相匹配,另外金属棒竖直向上延伸在安装槽10上侧形成夹持部11,并与竖直的轨腰4相抵。同时,安装槽10下侧的槽壁上形成第一接触面13,而夹持件7的顶部向轨腰4一侧形成第二接触面12。

安装其固定夹3时,需要将两个夹持件7分别对应轨脚5安装在钢轨1的两侧,即轨脚5填装在安装槽10内,夹持部11与轨腰4相抵,再将弹性件8连接两个夹持件7即可。而当绝缘膜6包裹轨腰4和轨脚5后,再安装固定夹3后,即完成了杂散电流防护装置的安装。由此,夹持件7上的第一接触面13和第二接触面12将绝缘膜6抵紧,上下两侧压紧绝缘膜6,使其紧贴在钢轨1上。

另外,钢轨1通过锚固组件2固定在地面上,其锚固组件2扣在钢轨1的轨脚上,使得锚固组件2也压在处于轨脚5上的绝缘膜6上,也起到夹持绝缘膜6的作用。上述锚固组件2和固定夹3都沿钢轨1的长度方向布置,每两个锚固组件2节间都有设有固定夹3,可保证钢轨1线路上各处绝缘膜6与钢轨1紧固。

由此,上述绝缘膜6起到隔绝电流的作用,阻隔杂散电流流向旁侧建筑内的钢筋上,而固定夹3将绝缘膜6固定在钢轨1上,防止其掉落,构成了上述杂散电流防护装置,解决钢轨内杂散电流影响建筑结构的问题。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6所示的本实施例二的杂散电流防护装置,相对于实施例一。

具体地,如图6所示,夹持件的顶部在竖直平面内弯折,且向两侧弯折,形成第一弯折14,该第一弯折14在相对轨腰一侧形成上述第二接触面12,其相对于实施例一,可增大夹持件与轨腰的接触面积,利于紧固。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7至图9所示的本实施例三的杂散电流防护装置,相对于实施例一。

具体地,如图7至图9所示,夹持件由一根上下延伸的金属棒构成,其分别形成安装槽10和夹持部11。其中,安装槽10内的槽壁形成上述第一接触面13;夹持部11在在竖直平面内弯折,形成第二弯折15,该第二弯折15在相对轨腰一侧形成上述第二接触面12,增大了接触面积,使得夹持更加紧密。由此,在夹持件安装在钢轨1上时,上述第一接触面13和第二接触面12将绝缘膜抵紧,上下两侧压紧绝缘膜6,使其紧贴在钢轨1上。

另外,夹持件的底部还设置有连接勾16,其向下侧弯折,形成勾状,方便与弹性件连接。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0所示的本实施例四的杂散电流防护装置,相对于实施例一。

具体地,如图10所示,夹持件为u形的金属棒,其下侧开口,上侧连接,由此夹持件7形成两根平行设置的金属棒围成。该金属棒经过弯折在夹持件的底部形成水平的安装槽10,安装槽10内的槽壁又形成上述第一接触面13,同时,夹持件的顶部向轨腰一侧形成第二接触面12。夹持件的底部也设置有连接勾16,同样方便与弹性件连接。由此,上述第一接触面13和第二接触面12也可将绝缘膜抵紧,使其紧贴在钢轨上。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11和图12所示的本实施例五的杂散电流防护装置,相对于实施例一。

具体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该夹持件7由长条的金属板弯折而成,其中,该金属板为60si2mn的弹簧钢,其也可为其他材质钢,其底部经过弯折形成水平的安装槽10,安装槽10与轨脚5的外轮廓相匹配,另外,夹持件7竖直向上延伸,使其能够与轨腰4贴合。同时,安装槽10的槽壁上形成第一接触面13,而夹持件7的顶部向轨腰4一侧形成第二接触面12。另外,夹持件7在安装槽10下侧向下弯折,形成第三弯折17,而第三弯折17上设有通孔18。

安装其固定夹时,两个夹持件7分别对应轨脚5安装在钢轨1的两侧,第一接触面13与轨脚5的外表面贴合,第二接触面12与轨腰4外表面贴合。另外,螺接件19分别贯穿两个夹持件7上的通孔18,将两个夹持件7连接为一体。由此,第一接触面13和第二接触面12可将钢轨1上的绝缘膜6抵紧,使其紧贴在钢轨1上。

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13至图15所示的本实施例五的杂散电流防护装置,相对于实施例一。

具体地,如图13至图15所示,该固定夹为金属铸成,其截面呈上端开口的凸字形,其中,固定夹包括铆接的第一组件20和第二组件21,该第一组件20和第二组件21拼接后,其内形成上述安装腔9。该第一组件20设置在所述轨脚5的底部,且横跨轨脚5,第一组件20的一端向上延伸至轨腰,且形成一侧安装槽10,并且第一组件20的顶部设置有沿钢轨1长度方向的平板22。第一组件20的另一端与第二组件21连接,且在连接处形成另一侧的安装槽10;第二组件21也延伸至轨腰4,且第二组件21的顶部也设置有沿钢轨1长度方向的平板22,对应第一组件20上的平板22。由此,第一组件20和第二组件21拼接成的安装腔9与钢轨1的外轮廓相贴合,安装槽10的槽壁上形成第一接触面13,而平板22向轨腰4一侧形成第二接触面12,夹持件7上的第一接触面13和第二接触面12将钢轨1上的绝缘膜6抵紧,使其紧贴在钢轨1上。上述绝缘膜6起到隔绝电流的作用,而固定夹将绝缘膜6固定在钢轨1上,构成了上述杂散电流防护装置,解决了杂散电流问题。

结合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杂散电流防护装置,可克服钢轨内的杂散电流影响建筑结构的问题,其可隔绝钢轨与外界,保证在采用行走轨作为供电回流轨的时候,杂散电流无法流向建筑内的钢筋,减缓钢筋的电化学腐蚀,使得线路耐久性增强。本实用新型的每两个锚固组件节间有固定夹,可保证线路上各处绝缘膜与钢轨紧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腔的内壁与钢轨的轨脚和轨腰相贴合,保证绝缘膜紧密附着在钢轨上。本实用新型的夹持件为金属棒围成,其具有弹性,而且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廉,方便加工生产和安装。本实用新型的锚固件包括与导向凸起为一体件的连接凸起,进一步减少了零件数量,方便装配。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虽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任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