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28858发布日期:2019-12-27 15:11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又称防滑坡道、停车场防滑坡道、暴砂防滑地面、止滑型坡道、停车场防滑地坪漆等。专门用于各类停车场上、下坡道场所。

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在修建时,需要进行基础水泥地面处理、涂装渗透性底涂、彩色抗压中层、车道的线条放样、彩色防滑面层以及喷涂表面保护剂等工艺,其中彩色防滑面层以及表面保护剂等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的加工需要运用到搅拌装置以及喷涂装置,现有的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的加工需要将材料先投入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再放入喷涂装置中,进行喷涂,该过程过于繁琐,同时,在进行喷涂使,往往是人工搬运喷涂机器进行喷涂,由于喷涂机器体积较大,在喷涂过程移动起来极为不便,因此,一直结合搅拌装置以及喷涂装置的,便于手拿,移动得一种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加工设备的出现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加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加工设备,包括电机固定架、上外盖、电机、连接管、搅拌棒、内壳体、传动装置、底部轴承、外壳体、滚珠轴承以及上内盖,所述底部轴承设于外壳体内侧底部,所述传动装置设于底部轴承上端面上,所述内壳体设于底部轴承上端,且内壳体下端与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内壳体上端外侧壁与外壳体上端内侧壁之间设有滚珠轴承,所述搅拌棒设于内壳体内,且所述搅拌棒下端与传动装置连接,所述连接管一端套于搅拌棒上,且连接管与搅拌棒之间转动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管设于上内盖上,所述上内盖设于内壳体上端面上,所述搅拌棒上端穿透上内盖伸于上内盖上端面,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于上内盖上端面上,且所述电机输出轴与搅拌棒上端连接,所述上外盖设于上内盖上,且所述上外盖螺纹连接于外壳体上端面上,所述连接管另一端连接上外盖;

所述电机采用内部电源供电,所述内部电源设于上内盖上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外盖包括喷头、外盖体、边槽以及限位内槽,所述喷头设于外盖体上端,所述外盖体下端外侧面设有边槽,所述限位内槽均匀设于外盖体内侧壁上;

所述喷头下端与连接管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包括连管、外环壁、外环壁转动限位凸台、内环壁下端转动凸台以及内环壁,所述外环壁与内环壁上端连接,所述连管一端设于外环壁外侧壁上端部,且穿透外环壁伸于外环壁与内环壁之间,所述连管另一端与喷头下端连接,所述外环壁转动限位凸台设于外环壁外侧壁下端部,所述内环壁下端转动凸台设于内环壁下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棒包括上细轴、转动凹槽、上空腔、转动粗轴、内部连接管、下空腔通孔、下细轴、下空腔、横向搅拌棒以及转动限位凹槽,所述转动粗轴上端设有上空腔,所述转动粗轴下端设有下空腔,所述下空腔壁上设有下空腔通孔,所述内部连接管设于转动粗轴内部,所述内部连接管一端连接上空腔,另一端连接下空腔,所述横向搅拌棒均匀设于转动粗轴外侧壁上,所述上细轴设于转动粗轴上端,且固定于上空腔内侧底面,所述下细轴设于转动粗轴下端,且固定于下空腔内侧顶面,所述上细轴上设有转动凹槽,所述上空腔上部内侧壁上设有转动限位凹槽;

所述横向搅拌棒三个为一组由转动粗轴上端至下端均匀设于转动粗轴外侧壁上;

所述下细轴穿透内壳体内侧底面,并伸于外侧,所述上细轴与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转动凹槽与内环壁下端转动凸台相配合,且两者转动连接,所述转动限位凹槽与外环壁转动限位凸台相配合,且两者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包括固定搅拌棒、内壳轴承凹槽以及内壳,所述内壳为无顶空心圆柱,所述轴承凹槽设于内壳外侧壁上端,所述固定搅拌棒均匀设于内壳内侧壁上;

所述内壳外侧下端面上设有齿轮环,所述齿轮环齿轮设于齿轮环内侧壁上;

所述固定搅拌棒三个为一组由内壳上端面至下端面均匀设于内壳内侧壁上;

所述固定搅拌棒与横向搅拌棒在竖直方向上对应交替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驱动齿轮、从动齿轮轴以及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设于穿透内壳体内侧底面的下细轴上,所述从动齿轮通过从动齿轮轴固定于底部轴承上;

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与内壳外侧下端面上的齿轮环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轴承包括上轴承板、端面滚动珠、侧面滚动珠以及下轴承板,所述上轴承板下端面上设有内凸台环,所述下轴承板上端面上设有外凸台环,所述上轴承板设于下轴承板上端,且所述外凸台环套于内凸台环外侧,所述端面滚动珠设于外凸台环上端面与上轴承板下端面之间以及内凸台环下端面与下轴承板上端面之间,所述侧面滚动珠设于内凸台环外侧壁与外凸台环内侧壁之间;

所述下轴承板上端面上设有下细轴以及从动齿轮轴。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包括外壳轴承凹槽、外壳以及底部轴承凹槽,所述外壳为无顶空心圆柱,所述外壳轴承凹槽设于外壳内侧壁上端,所述底部轴承凹槽设于外壳内侧底面上;

所述滚珠轴承外侧壁设于外壳轴承凹槽内,其内侧壁设于内壳轴承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下轴承板设于底部轴承凹槽内,所述上轴承板固定于内壳下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内盖包括内盖下端凹槽、内盖体以及内盖凸台,所述内盖下端凹槽设于内盖体侧壁下端边缘位置,所述内盖凸台设于内盖体侧壁上;

所述内盖凸台与限位内槽相配合。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步骤及原理:

1)将拧动上外盖,使上外盖、上内盖以及搅拌棒向上脱离内壳体和外壳体;

2)将需要进行搅拌的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加入到内壳体内;

3)将搅拌棒放入内壳体内,将上内盖覆盖在内壳体上,并将上外盖盖于外壳体上,拧动上外盖,使上外盖与外壳体紧密连接;

4)启动电机开关,此时电机转动,带动上细轴、转动粗轴以及下细轴转动,从而带动横向搅拌棒和驱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反向转动,使齿轮环与驱动齿轮反向转动,从而使内壳体反向转动,进而使横向搅拌棒与固定搅拌棒产生相对转动,对内壳内的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进行搅拌;

5)搅拌完毕后,关闭电机开关,电机停止转动,内壳内停止搅拌,此时按动喷头,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会由下空腔通孔进入下空腔,通过下空腔进入上空腔,之后通过连接管到达喷头,由喷头喷出,从而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搅拌装置以及喷涂装置合二为一,从而避免在对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在加工时需要使用不同设备,从而节省时间,提高了工程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体积较小,可以通过手拿使用,使用时,简单便捷,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壳体结构,其内壳体能够转动,从而在对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进行搅拌加工时,提高相对搅拌速度,增大搅拌效率,从而提高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的加工效率,搅拌棒内部的上空腔、内部连接管、下空腔通孔以及下空腔可以让搅拌过后的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由内壳体传递至喷头,并通过喷头喷涂,本实用新型体积较小,便于手持使用,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具有提高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加工效率并同时具有搅拌和喷涂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加工设备的总体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加工设备的总体装配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加工设备的上外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加工设备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加工设备的搅拌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加工设备的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加工设备的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加工设备的底部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加工设备的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加工设备的上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10所示,一种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加工设备,包括电机固定架1、上外盖2、电机3、连接管4、搅拌棒5、内壳体6、传动装置7、底部轴承8、外壳体9、滚珠轴承10以及上内盖11,底部轴承8设于外壳体9内侧底部,传动装置7设于底部轴承8上端面上,内壳体6设于底部轴承8上端,且内壳体6下端与传动装置7连接,内壳体6上端外侧壁与外壳体9上端内侧壁之间设有滚珠轴承10,搅拌棒5设于内壳体6内,且搅拌棒5下端与传动装置7连接,连接管4一端套于搅拌棒5上,且连接管4与搅拌棒5之间转动密封连接,连接管4设于上内盖11上,上内盖11设于内壳体6上端面上,搅拌棒5上端穿透上内盖11伸于上内盖11上端面,电机3通过电机固定架1固定于上内盖11上端面上,且电机3输出轴与搅拌棒5上端连接,上外盖2设于上内盖11上,且上外盖2螺纹连接于外壳体9上端面上,连接管4另一端连接上外盖2。

电机3采用内部电源供电,内部电源设于上内盖11上端面上。

如图3所示,上外盖2包括喷头21、外盖体22、边槽23以及限位内槽24,喷头21设于外盖体22上端,外盖体22下端外侧面设有边槽23,限位内槽24均匀设于外盖体22内侧壁上。

喷头21下端与连接管4一端连接。

如图4所示,连接管4包括连管41、外环壁42、外环壁转动限位凸台43、内环壁下端转动凸台44以及内环壁45,外环壁42与内环壁45上端连接,连管41一端设于外环壁42外侧壁上端部,且穿透外环壁42伸于外环壁42与内环壁45之间,连管41另一端与喷头21下端连接,外环壁转动限位凸台43设于外环壁42外侧壁下端部,内环壁下端转动凸台44设于内环壁45下端面上。

如图5所示,搅拌棒5包括上细轴51、转动凹槽52、上空腔53、转动粗轴54、内部连接管55、下空腔通孔56、下细轴57、下空腔58、横向搅拌棒59以及转动限位凹槽510,转动粗轴54上端设有上空腔53,转动粗轴54下端设有下空腔58,下空腔58壁上设有下空腔通孔56,内部连接管55设于转动粗轴54内部,内部连接管55一端连接上空腔53,另一端连接下空腔58,横向搅拌棒59均匀设于转动粗轴54外侧壁上,上细轴51设于转动粗轴54上端,且固定于上空腔53内侧底面,下细轴57设于转动粗轴54下端,且固定于下空腔58内侧顶面,上细轴51上设有转动凹槽52,上空腔53上部内侧壁上设有转动限位凹槽510。

横向搅拌棒59三个为一组由转动粗轴上端至下端均匀设于转动粗轴外侧壁上。

下细轴57穿透内壳体6内侧底面,并伸于外侧,上细轴51与电机3输出轴连接,转动凹槽52与内环壁下端转动凸台44相配合,且两者转动连接,转动限位凹槽510与外环壁转动限位凸台43相配合,且两者转动连接。

如图6所示,内壳体6包括固定搅拌棒61、内壳轴承凹槽62以及内壳63,内壳63为无顶空心圆柱,轴承凹槽62设于内壳63外侧壁上端,固定搅拌棒61均匀设于内壳63内侧壁上。

内壳63外侧下端面上设有齿轮环,齿轮环齿轮设于齿轮环内侧壁上。

固定搅拌棒61三个为一组由内壳63上端面至下端面均匀设于内壳63内侧壁上。

固定搅拌棒61与横向搅拌棒59在竖直方向上对应交替布置。

如图7所示,传动装置7包括驱动齿轮71、从动齿轮轴72以及从动齿轮73,驱动齿轮71设于穿透内壳体6内侧底面的下细轴57上,从动齿轮73通过从动齿轮轴72固定于底部轴承8上。

驱动齿轮71与从动齿轮73相啮合,从动齿轮73与内壳63外侧下端面上的齿轮环相啮合。

如图8所示,底部轴承8包括上轴承板81、端面滚动珠82、侧面滚动珠83以及下轴承板84,上轴承板81下端面上设有内凸台环,下轴承板84上端面上设有外凸台环,上轴承板81设于下轴承板84上端,且外凸台环套于内凸台环外侧,端面滚动珠82设于外凸台环上端面与上轴承板81下端面之间以及内凸台环下端面与下轴承板84上端面之间,侧面滚动珠83设于内凸台环外侧壁与外凸台环内侧壁之间。

下轴承板84上端面上设有下细轴57以及从动齿轮轴72。

如图9所示,外壳体9包括外壳轴承凹槽91、外壳92以及底部轴承凹槽93,外壳92为无顶空心圆柱,外壳轴承凹槽91设于外壳92内侧壁上端,底部轴承凹槽93设于外壳92内侧底面上。

滚珠轴承10外侧壁设于外壳轴承凹槽91内,其内侧壁设于内壳轴承凹槽62内。

下轴承板84设于底部轴承凹槽93内,上轴承板81固定于内壳63下端面上。

如图10所示,上内盖11包括内盖下端凹槽111、内盖体112以及内盖凸台113,内盖下端凹槽111设于内盖体112侧壁下端边缘位置,内盖凸台113设于内盖体112侧壁上。

内盖凸台113与限位内槽24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步骤及原理:

1)将拧动上外盖2,使上外盖2、上内盖11以及搅拌棒5向上脱离内壳体6和外壳体9;

2)将需要进行搅拌的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加入到内壳体6内;

3)将搅拌棒5放入内壳体6内,将上内盖11覆盖在内壳体6上,并将上外盖2盖于外壳体9上,拧动上外盖2,使上外盖2与外壳体9紧密连接;

4)启动电机3开关,此时电机3转动,带动上细轴51、转动粗轴54以及下细轴57转动,从而带动横向搅拌棒59和驱动齿轮71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73反向转动,使齿轮环与驱动齿轮71反向转动,从而使内壳体6反向转动,进而使横向搅拌棒59与固定搅拌棒61产生相对转动,对内壳63内的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进行搅拌;

5)搅拌完毕后,关闭电机3开关,电机3停止转动,内壳63内停止搅拌,此时按动喷头21,水性防震动止滑坡道材料会由下空腔通孔56进入下空腔58,通过下空腔58进入上空腔53,之后通过连接管4到达喷头21,由喷头21喷出,从而使用。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