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路面连接筋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道路施工项目中,混凝土路面是较为常见的,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缝处一般要设置有连接筋,连接筋垂直与施工缝延伸放线设置,且沿施工缝延伸方向均匀间隔排布,连接筋的一端与待铺设道路的连接网片固定连接,另一端可以滑动。
在现有的施工项目中,连接筋一般都是采用人工设置的方式,不仅工作量大,施工难度大,而且受人为影响较大,连接筋放置的位置容易出现偏移,深度也无法统一控制,深浅不一,连接筋的施工质量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规范化控制连接筋的设置位置的混凝土路面连接筋安装装置。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人工放置连接筋的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低,且施工质量难以控制,连接筋的放置位置容易偏移且深浅不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路面连接筋安装装置,包括沿道路宽度方向跨设在路面上的把固框架,位于把固框架两侧分别支设在路面两侧的基础结构上的座架,位于把固框架两侧的把手,以及用于放置连接筋的把固组件;
把固框架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框架;
把固组件包括若干沿矩形框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的置筋架,水平串联连接若干置筋架的连杆,以及位于连杆一端用于拉动连杆的驱动组件;置筋架包括由对称设置的一对立臂和水平连接两立臂的上水平杆围合而成的门形框架,以及连接门形框架与把固框架的下水平杆;立臂顶端与上水平杆的一端铰接,底端设置有l形挂钩,l形挂钩的开口方向水平朝向驱动组件一侧设置;下水平杆端部水平穿过矩形框架的长边后与立臂固定,下水平杆与矩形框架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路面连接筋安装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座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a字形支架,以及水平连接两个a字形支架的上横杆和下横杆,上横杆两端分别与两个a字形支架的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路面连接筋安装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把固框架的两长边下对称设置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与置筋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固定臂上端面与把固框架长边的下表面固定,所述固定臂的外侧面与长边的外侧立面位于同一竖直面内,且与立臂的侧面贴合设置。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路面连接筋安装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臂的下端边沿与立臂的下端边沿平齐设置,且沿靠近l形挂钩开口一侧向下突出形成收口部,收口部与固定臂下端边沿平滑过渡。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路面连接筋安装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连杆垂直于上水平杆设置,通过连接件与上水平杆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路面连接筋安装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与上水平杆固定连接的一对耳板和设置在两耳板之间的第一连接轴杆,第一连接轴杆水平穿过连杆后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耳板固定连接,连杆与第一连接轴杆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路面连接筋安装装置,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把固框架铰接的操作拉杆和连接操作拉杆与连杆的连接板条,连接板条水平相对设置,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杆与连杆端部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转动轴杆与操作拉杆中部转动连接,操作拉杆底端与把固框架的短边铰接。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路面连接筋安装装置,进一步的,所述下水平杆与立臂底端的距离不小于立臂高度的2/5。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路面连接筋安装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路面连接筋安装装置结构简单,若干并排设置的置筋架通过连杆连接为一体并统一控制,可以有效控制整排连接筋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深度,避免单根人工放置出现的偏差,确保施工缝处连接筋设置的统一,并且整排连接筋一次性放置,安装效率高,大大降低了现场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拨动操作拉杆,带动整排置筋架倾斜,置筋架下方搭设的连接筋直接从l形挂钩上脱落,放置在混凝土中,操作简便高效,省时省力。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路面连接筋安装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路面连接筋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置筋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臂处的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4为驱动组件的细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a字形支架;12-上横杆;13-下横杆;2-把固框架;3-把手;4-置筋架;41-立臂;42-上水平杆;43-l形挂钩;5-连杆;6-下水平杆;7-连接件;71-耳板;72-第一连接轴杆;81-操作拉杆;82-连接板条;83-第二连接轴杆;84-第三转动轴杆;9-固定臂;91-收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路面连接筋安装装置包括沿道路宽度方向跨设在路面上的把固框架2,位于把固框架2两侧下方的座架,位于把固框架2两侧的把手3,以及用于放置连接筋的把固组件。
座架分别支设在路面两侧的基础结构上,每个座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a字形支架11,以及水平连接两个a字形支架11的上横杆12和下横杆13,上横杆12两端分别与两个a字形支架11的顶端连接,把固框架2垂直于上横杆12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上横杆12固定。
把固框架2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框架,采用边长不小于30mm的角钢围合而成,矩形框架的两短边分别与两侧座架的上横杆12焊接固定;把手3固定端与矩形框架的两短边固定连接,便于施工人员放置和定位本安装装置。
把固组件包括若干沿矩形框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的置筋架4,水平串联连接若干置筋架4的连杆5,以及位于连杆5端部的驱动组件;置筋架4包括由对称设置的一对立臂41和水平连接两立臂41的上水平杆42围合而成的门形框架,以及连接门形框架与把固框架2的下水平杆6;立臂41位于把固框架2的外侧,为厚度不小于6mm的钢板条,宽度不小于20mm,立臂41顶端与上水平杆42的一端铰接,底端设置有l形挂钩43,l形挂钩43的开口方向水平朝向驱动组件一侧设置,两相对设置的l形挂钩43上水平搭设有连接筋;下水平杆6端部水平穿过矩形框架的长边后与立臂41固定,下水平杆6与矩形框架转动连接,下水平杆6与立臂41底端的距离不小于立臂41高度的2/5;连杆5垂直于上水平杆42设置,通过连接件7与上水平杆42转动连接;驱动组件包括与把固框架2铰接的操作拉杆81和连接操作拉杆81与连杆5的连接板条82,连接板条82水平相对设置,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杆83与连杆5端部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转动轴杆84与操作拉杆81中部转动连接,操作拉杆81底端与把固框架2的短边铰接,顶端设置有便于手持的橡胶套。
连接件7包括与上水平杆42固定连接的一对耳板71和设置在两耳板71之间的第一连接轴杆72,第一连接轴杆72水平穿过连杆5后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耳板71固定连接,连杆5与第一连接轴杆72转动连接。
把固框架2的两长边下还对称设置有固定臂9,固定臂9与置筋架4一一对应设置,固定臂9为厚度不小于6mm的钢板条,宽度与立臂41的宽度一致,上端面与把固框架2长边的下表面焊接固定,固定臂9的外侧面与长边的外侧立面位于同一竖直面内,且与立臂41内侧面贴合设置;固定臂9的下端边沿与立臂41的下端边沿平齐设置,且靠近l形挂钩43开口一侧向下突出形成收口部91,收口部91与固定臂9下端边沿平滑过渡,使得连接筋水平放置在l形挂钩43上时,收口部91与l形挂钩43相配合,缩小了l形挂钩43的开口,使得连接筋处于非下放状态时,不会轻易脱落,而当立臂41倾斜,l形挂钩43向远离收口部91一侧移动,开口增大,连接筋顺利下放。
应用本实用新型混凝土路面连接筋安装装置进行道路施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清理施工路面并确定路面宽度;对施工基层进行清理、平整和压实,然后测量定位确定施工路面的宽度;
步骤二、铺设垫层;在基层上铺设垫层,并平整压实;
步骤三、铺设下层混凝土;在垫层上铺设下层混凝土并振捣;
步骤四、根据施工设计要求,进行精准的测量和定位,确定连接缝的设置位置,然后设置连接筋;
具体的施工方法如下:
4.1、将操作拉杆81上拨,使立臂41垂直于地面设置;
4.2、将连接筋裁剪至设计长度,水平放置在每个置筋架4下方的l形挂钩43上;
4.3、吊升连接筋安装装置,横跨路面,两侧由施工人员手持把手3,根据连接筋设计的位置进行定位和对齐;
4.4、下放连接筋安装装置,调节座架的高度,两侧的座架支设在施工路面两侧的基础上,使立臂41底部和连接筋均陷入下层混凝土中,确保连接筋与下层混凝土的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不大于125mm或路面混凝土结构层厚度的1/2;
4.5、向下拉动操作拉杆81,带动所有置筋架4倾斜,连接筋自l形挂钩43上掉落,完成设置,然后移除连接筋安装装置;
使用本装置设置连接筋,可确保连接筋的间隔均匀统一,深浅一致,操作简便,大大减少了现场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省时省力;
步骤五、设置钢筋网片;将钢筋网片水平对齐后放置在下层混凝土上;
步骤六、铺设上层混凝土;浇筑上层混凝土并振捣,然后完成表面处理;
步骤七、养护路面至混凝土达到标准强度,完成混凝土路面施工。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