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道床面及排水沟清洁作业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92956发布日期:2020-11-20 09:5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地铁隧道道床面及排水沟清洁作业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隧道道床面及排水沟清洁作业车,尤其是涉及一种运用“盘刷联合水剥离”方式对地铁隧道进行道床面及排水沟清洁的作业车,属于工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城市地铁交通的快速发展和运营里程的不断增长,地铁隧道的总数量和长度呈现爆发式增长,为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及旅客的舒适乘坐环境,地铁隧道清洁作业显得越来越迫切和必要。

为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旅客乘坐环境的舒适性,提高地铁隧道空气环境质量,需对地铁隧道道床面及排水沟进行清洁作业,以清除地铁隧道道床面及排水沟中存在的各种尘、垢及污物等。目前地铁隧道清洁作业主要有人工和机械设备两种方式,其中机械设备作业方式依据清洁区域,可分为道床面及排水沟清洁作业和非道床面及排水沟清洁作业;依据作业方法,可分为高压水冲洗式清洁作业车、滚刷扫吸式清洁作业车和高压空气吹吸式清洁作业车等。人工清洁作业方式可对地铁隧道进行道床面及排水沟清洁,且具有良好的清洁效果,但是存在着效率低,人工作业环境差和劳动强度高等明显缺点,不适宜于规模化作业。机械设备清洁作业方式相对于人工清洁作业方式,其效率、人工作业环境和劳动强度有着显著的提升和改善。

目前国内的高压水冲洗式清洁作业车仅用于地铁隧道底面区域(不含排水沟)和部分侧壁区域(距底面1.1米及以下)的清洁作业,滚刷扫吸式清洁作业车仅用于地铁隧道底面区域的清洁作业,以上这两种作业车都属于非道床面及排水沟清洁;高压空气吹吸式清洁作业车是从国外整机引进的,可对地铁隧道进行全断面(其中隧道底面区域不含排水沟)清洁。以上这三种作业车,从作业方式和效果方面评价,高压水冲洗式清洁作业车存在着清洁不彻底和无法对排水口清淤等不足;滚刷扫吸式清洁作业车存在着功能较单一和清洁区域较狭小等问题;高压空气吹吸式清洁作业车主要存在着清洁效果不理想,能耗较高等缺点。

公开号为cn10838582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隧道排水沟污泥清除装置,其包括万向轮、电动机、蓄电池、支撑框、污泥收集箱、握杆、防滑套、控制器、电动执行机构、电表箱;所述控制器由器体、显示屏、接线端、指示灯、调节阀、电源按钮组成。本发明一种隧道排水沟污泥清除装置,设有控制器,通过接线端来接通电动执行机构,经显示屏获取准确的隧道排水沟污泥量和给出的污泥吸取力度值,再滑动调节阀来对污泥吸取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对污泥进行清除,保障了吸取口的通畅和电动机的正常运行,确保了隧道内环境清洁。但是其应用范围有限,作业效率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在线有效清洁地铁隧道道床板甚至排水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设定:沿钢轨延伸的方向为纵向,轨枕或者轨排连接两条钢轨的方向为横向,与钢轨所在平面垂直的方向为垂向;地铁隧道道床面及排水沟清洁作业车,作业时的作业方向一侧为右向,反之为左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主要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地铁隧道道床面及排水沟清洁作业车,包括配合作业的道床面清洁作业车和排水沟清洁作业车,能够分别对地铁隧道道床面及排水沟进行清洁。在道床面清洁时采用盘刷联合水剥离的清洁除尘方式。

一种地铁隧道道床面及排水沟清洁作业车,包括相互连接的且具有独立使用及组合功能的至少两节作业车,即至少包括一节道床面清洁作业车,主要用于地铁隧道道床板的清洁,及与所述道床面清洁作业车连挂运行并配合作业的排水沟清洁作业车,主要用于排水沟的清淤作业。

道床面清洁作业车的车架上设置司机室、水泵间、储水装置、液压及发电机间,车架下设置刷洗装置和冲洗装置。所述司机室包含操纵、控制各类液压电气显示仪表、通讯和空调暖通设备的设施,所述水泵间包含加热器,该加热器上游连接至水泵,加热器下游连接至出水管路,加热器上游及下游的管路上设置阀及测温仪表,所述储水罐包括罐体,该罐体的出口设置导流板。

所述刷洗装置包含工作小车、盘刷、马达、喷嘴。

所述工作小车前侧和后侧的左右两边分别与小车升降装置相连,小车升降装置的另一端与作业车车架相连,工作小车还通过牵引装置与作业车车架相连,在作业时由作业车牵引工作小车前进,工作小车上布置有刷洗机构。

工作小车前、后侧各设有两个轮座,每个轮座下方安装一个工作轮。

刷洗机构包括前刷洗机构和后刷洗机构,分别由各自两侧的升降装置提供升降动力,前刷洗机构和后刷洗机构结构相同,前刷洗机构和后刷洗机构盘刷布置位置不同,前刷洗机构和后刷洗机构采用前后错位重叠布置,对顽固污物位置采取重叠清洁,增强清洁能力,为覆盖整个轨道板采取错位布置。

前刷洗机构和后刷洗机构横向布置在工作小车上。

前刷洗机构包括盘刷构架,该盘刷构架连接至少两个盘刷,该盘刷包括盘刷轴,该盘刷轴中心为中空结构,盘刷轴连接于盘刷构件,所述盘刷轴中心内嵌入水冲洗系统,所述盘刷轴还连接驱动系统,便于驱动盘刷旋转进行清洗作业。

盘刷轴下方连接盘刷架,该盘刷架下部连接盘刷,所述水冲洗系统包括主水管,该主水管下游连接分水管,在主水管下游包括至少三根分水管,主水管中心下方的分水管直接将水喷向地面,主水管两侧下方的其余两根分水管各穿过一个空心的盘刷轴并与盘刷配合作业,分水管喷水的同时盘刷转动配合作业。

分水管端头连接着喷头。

更优选的是,所述盘刷构架上分布四个轴承座,每个轴承座上设置一个盘刷轴,盘刷轴为空心轴,以便喷水系统的管道容纳于所述盘刷轴的中心的通孔中,并将高压水通过盘刷末端喷出,高压水配合盘刷刷体的转动,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盘刷轴下端固装盘刷架,盘刷固装在盘刷架上;盘刷轴位于轴承座以上的部分与上端链轮啮合,左侧两个盘刷的上端链轮之间通过滚子链相连,右侧两个刷盘的上端链轮之间通过另一个滚子链相连;盘刷构架中部的两个盘刷轴位于轴承座下方的部分各设置一个中间链轮,每个中间链轮均通过链条连接于液压马达的输出端;液压马达提供驱动力驱动滚子链运动带动中部的盘刷轴向外侧旋转,盘刷轴带动盘刷同时轨道向外侧旋转,在刷洗轨道板和道钉扣件的同时,将污物抛向轨枕外侧的排水沟。中部的盘刷轴通过上端链轮和滚子链分别驱动两侧的盘刷轴和盘刷同时向外侧旋转做刷洗工作。

盘刷磨损之后,通过调节两侧的液压油缸使盘刷下降与轨道板面接触继续清洁轨道板。

前刷洗机构和后刷洗机构上侧分别设置前水系统和后水系统。

前水系统和后水系统分别固定在盘刷构架上,随盘刷构架一起升降,前水系统和后水系统分别提供一定压力水流冲洗轨道板,同时润湿轨道板上污物,然后通过盘刷剥离轨道板上的污物,提高了清洁效率。

后刷洗系统和前刷洗系统结构组成相同,中间盘刷轴的位置不同,使刷洗机构到达错位重叠布置,即,前刷洗机构位于轨道中心线部分的盘刷底部边缘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cm,后刷洗机构位于左侧的两个盘刷底部边缘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cm,后刷洗机构位于右侧的两个盘刷底部边缘之间的间距也不大于1cm;从而使前刷洗机构和后刷洗机构在作业时随着隧道清洁车的作业走行而覆盖整个轨道板,前刷洗机构和后刷洗机构外侧两个盘刷重叠部分为增强刷洗能力。

所述冲洗装置包含冲洗管路,该冲洗管路的末端连接喷嘴,冲洗管路置于支撑架上。冲洗装置与刷洗装置配合,先用冲洗装置中喷出的高压水冲洗、再由刷洗装置进行刷洗,提高清洗效率。

所述液压及发电机间包含柴油箱、液压油箱、各类液压管、泵、阀及仪表、发电机组、电气控制柜。

排水沟清洁作业车的车架上设有司机室、风机室、污物收集处理单元,液压及发电机间、搅吸机械臂、操作台。

所述司机室包含操纵、控制、各类液压电气显示仪表、通讯和空调暖通设备设施。

所述风机室包含风机,该风机连接吹风管路,该吹风管路上还设有控制元器件,吹风管路末端包括吸气口,该吸气口置于车架下方,便于向道床吹出气流或产生负压吸入气流,辅助清洁作业。

所述污物收集处理单元包括储料仓,该储料仓设有风道。

所述液压及发电机间包含柴油箱、液压油箱,该液压油箱通过液压管连接泵、阀及仪表,并为所述泵、阀及仪表提供液压,所述发电机间还设有发电机组、电气控制柜。

所述搅吸机械臂包括具有多自由度的机械臂,以及设置于机械臂端部的搅吸装置,所述搅吸装置中央为吸收口,四周为一绞盘,绞盘连接于电机输出轴并在电机驱动下,绞盘旋转搅动排水沟中的淤泥尤其是沉积板结污物;在风机室中的风机提供的吸力作用下,绞盘附近的污物从所述吸收口被吸入,通过管道被输送至污物收集处理单元。由于司机室中无法看到搅吸机械臂的具体位置,在车架上设置操作台,用于对搅吸机械臂进行操作控制。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刷洗装置由液压系统提供动力,通过纵向油缸提升或下降工作小车,或者通过横横移油缸调节工作小车的横向位置,以通过工作小车将盘刷定位至道床面上预定位置,由垂向的盘刷沿垂向轴旋转清洁道床面和钢轨两侧的污染物,同时由水泵间对储水罐输出的水进行增压,高压水通过管路输送至盘刷中部喷嘴,从盘刷中部喷出高压水对道床面和钢轨两侧的污染物进行软化、剥离和清洁,上述两个过程同时进行,相互作用。喷出的高压水将部分污染物冲入铁路隧道底部区域排水沟。

更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冲洗装置,由水泵间对储水罐输出的水进行增压,从支撑架和管路所连接的喷嘴上喷出高压水对残留的污染物进行二次剥离、清洁和冲洗,以及对刷洗装置剥离的污染物进行冲洗,将以上污染物冲入铁路隧道底部区域排水沟。

更优选的是,水泵间包含加热器,该加热器连接于水泵下游的管道上,用于加热刷洗装置和冲洗装置所喷出高压水,更加容易软化及清洁污染物。

排水沟清洁作业车的具体工作方式为:操作人员通过操作台控制带搅吸口的搅吸机械臂,保证吸收口对准排水沟中心,在风机高速运转和搅吸装置运转搅动情况下,将排放至排水沟的污水和沟内原有淤积物抽吸至污物收集处理单元内过滤、储存,完成铁路隧道底部区域排水沟的清洁作业。

更优选的是,所述盘刷的直径小于或等于800mm。

更优选的是,刷洗装置上安装不少于五个盘刷。

更优选的是,污物收集处理单元包括污水沉积过滤系统,可以将水和污染物分离。

更优选的是,刷洗装置上的盘刷的直径至少有两对分别相同。

更优选的是,刷洗装置位于道床面清洁作业车的车架下方中部。

更优选的是,储水罐位于道床面清洁作业车的车架上方中部。

更优选的是,污物收集处理单元的储料仓位于排水沟清洁作业车车架上方中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盘刷联合水剥离”清洁除尘方式应用于地铁隧道清洁作业属于世界首创,不仅可以克服目前国内外喷水式、滚刷式抽吸和空气吹吸式隧道清洁作业车的主要缺点,还具有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优点。

更多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盘刷联合水剥离”清洁除尘方式应用于地铁隧道清洁作业属于世界首创,能够有效剥离地铁隧道道床板污物并对道床板进行清洗,还能够实时在线清理地铁隧道排水沟,清洁效果好,在线作业效率高,不仅可以克服目前国内外喷水式、滚刷式抽吸和空气吹吸式隧道清洁作业车的主要缺点,还具有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铁隧道道床面及排水沟清洁作业车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布局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第一节作业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第二节作业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及图2所示实施例中刷洗装置40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刷洗工作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实施例中刷洗工作装置的仰视图,本实施例中盘刷的布置位置与图4所示实施例中位置有所区别;

图7是图5所示实施例中作业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实施例中刷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实施例中前刷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所示实施例中后刷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所示实施例的前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所示实施例的后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12的数字标记分别表示

01道床面清洁作业车02排水沟清洁作业车

201司机室202水泵间203储水罐204刷洗装置205冲洗装置206液压及发电机间

301司机室302风机室303污物收集处理单元304第二液压及发电机间

305搅吸机械臂306操作台401盘刷402盘刷中部喷嘴403工作小车

442小车升降油缸443牵引装置444刷洗机构445导轨

446轮座447安装座448方形管449工作轮410前刷洗机构

411后刷洗机构412液压油缸413销轴414油缸耳座415导板

416盘刷构架417耳轴418耳座419轴承座420盘刷轴

421盘刷架423上端链轮424中间链轮425滚子链426液压马达

427前水系统428后水系统429主水管430分水管431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地铁隧道道床面及排水沟清洁作业车加以说明。

以下实施例中根据实际的地铁隧道清洁作业需求,所述地铁隧道道床面及排水沟清洁作业车的主要作业部位为:隧道底面区域,包括排水沟、铁路道床、轨排等。地铁隧道表面污物种类主要有灰尘、金属铁屑及粉尘、油污、隧道表面渗出物等,其来源渠道主要有空调通风设备吸入、列车运行时轮轨接触产生的磨耗和“活塞风”效应带入、空气自然流动输入,隧道表面渗漏、各类设备润滑油和机油的渗漏、挥发等。

实施例1.1:一种地铁隧道道床面及排水沟清洁作业车,首创将“盘刷联合水剥离”清洁除尘方式应用于地铁隧道清洁作业,结合运用盘刷联合高压水进行剥离,低压水冲洗剥离污染物离开道床,绞吸设备处理排水沟淤积等多种清洁作业方式,对地铁隧道进行道床面及排水沟清洁。

本实施例中所述地铁隧道道床面及排水沟清洁作业车所采用的盘刷联合水剥离原理为:针对地铁隧道道床钢轨以及轨排上附着的灰尘、金属铁屑及粉尘、油污、隧道表面渗出物等,采用垂向旋转的盘刷联合喷水并使用一定的清洁洗涤剂,模拟人工清洁的方式,高效的剥离相应的污染物。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道床面及排水沟清洁作业车,包括相互连接的且具有独立使用及组合功能的两节作业车。如图1所示,所述地铁隧道道床面及排水沟清洁作业车的第一节车为道床面清洁作业车01,主要用于地铁隧道道床板的清洁,所述地铁隧道道床面及排水沟清洁作业车的第二节车为排水沟清洁作业车02,主要用于排水沟的清淤作业。

如图2所示,道床面清洁作业车01包括装于车架上方的司机室201、水泵间202、储水罐203、液压及发电机间206,以及装于车架下方的刷洗装置204、冲洗装置205。司机室201主要包含操纵、控制、各类液压电气显示仪表、通讯和空调暖通等设备设施,水泵间202主要包含加热器、水泵、管路、阀及仪表等元器件,储水罐203包括罐体、导流板。如图4所示,刷洗装置204包含工作小车403、盘刷401、马达、喷嘴402,所述冲洗装置205包含管路、喷嘴、支撑架,所述液压及发电机间206包含柴油箱、液压油箱、各类液压管、泵、阀及仪表等液压元件、发电机组、电气控制柜。

如图3所示,排水沟清洁作业车02的车架上装有司机室301、风机室302、污物收集处理单元303、第二液压及发电机间304、搅吸机械臂305、操作台306。所述司机室301包含操纵、控制、各类液压电气显示仪表、通讯和空调暖通等设备设施,所述风机室302主要包含风机、管路、控制元器件,所述污物收集处理单元303包括储料仓、风道,第二液压及发电机间304包含柴油箱、液压油箱、各类液压管、泵、阀及仪表等液压元件、发电机组、电气控制柜等。

搅吸机械臂305包括具有多自由度的机械臂,以及设置于机械臂端部的搅吸装置,所述搅吸装置中央为吸收口,四周为一绞盘,在电机驱动下,绞盘旋转搅动排水沟中的淤泥尤其是沉积板结污物,在风机室302中的风机提供的吸力作用下,绞盘附近的污物从所述吸收口被吸入,通过管道被输送至污物收集处理单元303。由于司机室中无法看到搅吸机械臂305的具体位置,设置操作台306,用于对搅吸机械臂305进行操作控制。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刷洗装置204由液压系统提供动力,通过纵向油缸提升或下降工作小车403,或者通过横横移油缸调节工作小车403的横向位置,以通过工作小车403将盘刷401定位至道床面上预定位置,由垂向的盘刷401沿垂向的中心轴旋转清洁道床面和钢轨两侧的污染物,同时由水泵间202对储水罐203输出的水进行增压,高压水通过管路输送至盘刷中部喷嘴402,从盘刷中部喷,402喷出高压水对道床面和钢轨两侧的污染物进行软化、剥离和清洁,上述两个过程同时进行,相互作用。喷出的高压水将部分污染物冲入铁路隧道底部区域排水沟。

如图4-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刷洗装置204包括工作小车403,该工作小车403纵向前侧和后侧各连接有两个沿垂直于轨道方向伸缩的小车升降油缸442,小车升降油缸442的下部连接到工作小车403,小车升降油缸2的上部连接到隧道清洁车车架上;小车升降油缸442用于作业时将工作小车403下降落到钢轨上,作业完毕时将工作小车403收起提升至收车位。牵引装置443一端连接于工作小车403顶端,另一端连接到隧道清洁车车架上,牵引装置443用于在铁路道床吸污车作业走行时牵引隧道清洁车用刷洗工作装置作业走行。工作小车403内部横向布置刷洗机构444,刷洗机构4装于工作小车403纵向侧面内设置的导轨445上,刷洗机构444沿着工作小车403的导轨445升降。

如图7所示,工作小车403为框架式结构,该框架式结构包括方形管448焊接而成的矩形框架,工作小车403的前、后侧各设有两个轮座446,轮座446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座447上,安装座447焊接在方形管448上,每个轮座446下方安装一个工作轮9,用于在作业时落到钢轨上滚动。工作小车403纵向侧面的方形管448上焊接导轨445,该导轨445用于安装刷洗机构444,刷洗机构444与导轨445啮合,并沿导轨445上下移动。

如图6及图8所示,刷洗机构444包括前刷洗机构410和后刷洗机构411,前刷洗机构410和后刷洗机构411错位重叠布置,从而在清洗轨道板的时候可以覆盖、刷洗整个轨道板,清洁效果提高。如图9所示,前刷洗机构410两端各设置一个液压油缸412,液压油缸412一端通过销轴413与油缸耳座414相连,油缸耳座414焊接固定在导板415上,盘刷构架416的两侧分别与导板415相连;液压油缸412另一端通过耳轴417与耳座418相连,耳座418固装在工作小车403上。

盘刷构架416上分布着四个轴承座419,每个轴承座419上设置一个盘刷轴420,盘刷轴420为空心轴,以便喷水系统的管道容纳于所述盘刷轴420的中心的通孔中,并将高压水通过盘刷末端喷出,高压水配合盘刷刷体的转动,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盘刷轴420下端固装盘刷架421,盘刷422固装在盘刷架421上;盘刷轴420位于轴承座419以上的部分与上端链轮423啮合,左侧两个盘刷422的上端链轮423之间通过滚子链425相连,右侧两个刷盘422的上端链轮423之间通过另一个滚子链相连;盘刷构架416中部的两个盘刷轴420位于轴承座419下方的部分各设置一个中间链轮424,每个中间链轮424均通过链条连接于液压马达426的输出端;液压马达426提供驱动力驱动滚子链425运动带动中部的盘刷轴420向外侧旋转,盘刷轴420带动盘刷422同时轨道向外侧旋转,在刷洗轨道板和道钉扣件的同时,将污物抛向轨枕外侧的排水沟。中部的盘刷轴420通过上端链轮423和滚子链425分别驱动两侧的盘刷轴420和盘刷422同时向外侧旋转做刷洗工作。

盘刷422通过液压油缸412和耳座418连接至工作小车403,盘刷422磨损之后,通过调节两侧的液压油缸412使盘刷422下降与轨道板面接触继续清洁轨道板。

前刷洗机构410和后刷洗机构411上侧分别设置前水系统427和后水系统428。前水系统427和后水系统428分别固定在盘刷构架416上,随盘刷构架416一起升降,前水系统427和后水系统428分别提供一定压力水流冲洗轨道板,同时润湿轨道板上污物,然后通过盘刷剥离轨道板上的污物,提高了清洁效率。如图10所示,后刷洗系统和前刷洗系统结构组成一样,中间盘刷轴420的位置不同,使刷洗机构到达错位重叠布置,即,前刷洗机构410位于轨道中心线部分的盘刷422底部边缘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cm,后刷洗机构411位于左侧的两个盘刷22底部边缘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cm,后刷洗机构411位于右侧的两个盘刷422底部边缘之间的间距也不大于1cm;从而使前刷洗机构410和后刷洗机构411在作业时随着隧道清洁车的作业走行而覆盖整个轨道板,前刷洗机构410和后刷洗机构411外侧两个盘刷重叠部分为增强刷洗能力。

如图11,前水系统427和后水系统428包括主水管429,该主水管429下游连接分水管430,中主水管429上游与水泵相连,在主水管429上分布着五根分水管430,主水管429中心下方的分水管430直接将水喷向地面,主水管429两侧下方的其余四根分水管430各穿过一个空心的盘刷轴420并与盘刷422配合作业,分水管430喷水的同时盘刷转动配合作业,分水管430端头连接着喷头431。刷洗机构444使用的水由水泵从水箱抽出,经过主水管429然后分到五根分水管430到达喷头431,由喷头431喷出,位于轨道中心线部分的喷头喷出的水直接冲洗地面,穿过空心的盘刷轴420的部分喷头喷出的水由经盘刷422流向地面供盘刷422剥离污物,双重清洁提高清洁效果。如图12所示,后水系统28与前水系统结构组成一样,只是分水管位置不同。

更优选的是,冲洗装置205,由水泵间202对储水罐203输出的水进行增压,从支撑架和管路所连接的喷嘴上喷出高压水对残留的污染物进行二次剥离、清洁和冲洗,以及对刷洗装置剥离的污染物进行冲洗,将以上污染物冲入铁路隧道底部区域排水沟。

更优选的是,水泵间202包含加热器,用于加热刷洗装置和冲洗装置所喷出高压水,更加容易软化及清洁污染物。

更优选的是,排水沟清洁作业车02的具体工作方式为:操作人员通过操作台306控制带搅吸口的搅吸机械臂305,保证吸口对准排水沟中心,在风机高速运转和搅吸装置运转搅动情况下,将排放至排水沟的污水和沟内原有淤积物抽吸至污物收集处理单元303内过滤、储存,完成铁路隧道底部区域排水沟的清洁作业。

更优选的是,所述盘刷401的直径小于或等于800mm。

更优选的是,刷洗装置204上安装八个盘刷401,该八个盘刷在纵向前后两列排列,且前列和后列中部的两只盘刷交错布置,从而使道床中部均可由盘刷覆盖冲洗到。

更优选的是,污物收集处理单元303包括污水沉积过滤系统,可以将水和污染物分离。

更优选的是,刷洗装置204上的盘刷401的直径有两对分别相同。

更优选的是,刷洗装置204位于道床面清洁作业车01的车架下方中部。

更优选的是,储水罐203位于道床面清洁作业车01的车架上方中部。

更优选的是,污物收集处理单元303的储料仓位于排水沟清洁作业车02车架上方中部。

更多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盘刷联合水剥离”清洁除尘方式应用于地铁隧道清洁作业属于世界首创,不仅可以克服目前国内外喷水式、滚刷式抽吸和空气吹吸式隧道清洁作业车的主要缺点,还具有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优点。

实施例1.2:一种地铁隧道道床面及排水沟清洁作业车,同实施例1.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地铁隧道道床面及排水沟清洁作业车自身不带动力,车辆前后设置有连接装置,能够连接到轨道车或其他动力车上,即可方便快捷地被其他动力车牵引至需要作业的地点实现作业,不携带动力设计,能够极大的降低车辆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地铁隧道道床面及排水沟清洁作业车的技术方案包括上述各部分的任意组合,尤其是两个作业车组合或是单独作业,上述各部分组件的简单变化或组合仍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上述实施例中的“盘刷联合水剥离”清洁除尘方式应用于地铁隧道清洁作业属于世界首创,能够有效剥离地铁隧道道床板污物并对道床板进行清洗,还能够实时在线清理地铁隧道排水沟,清洁效果好,在线作业效率高,不仅可以克服目前国内外喷水式、滚刷式抽吸和空气吹吸式隧道清洁作业车的主要缺点,还具有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