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再生沥青混凝土构成的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61760发布日期:2020-04-28 21:47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由再生沥青混凝土构成的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混凝土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由再生沥青混凝土构成的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沥青混凝土按所用集料品种不同,可分为碎石的、砾石的、砂质的、矿渣的数类,以碎石采用最为普遍,按混合料最大颗粒尺寸不同,可分为粗粒、中粒、细粒、砂粒等数类,按矿料的级配不同,可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和开级配等数类,开级配混合料也称沥青碎石,其中热拌热铺的密级配碎石混合料经久耐用,强度高,整体性好,是修筑高级沥青路面的代表性材料,应用得最广,现在在路面建筑系统中均采用沥青混凝土构成路基结构,以便于使用者对该路基的使用。

但是目前使用的沥青混凝土构成的路基结构,在雨水天气时,路面易发生雨水堆积情况,不便于车辆的行驶,并且现有的路基整体牢固性能不佳,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由再生沥青混凝土构成的路基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再生沥青混凝土构成的路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由再生沥青混凝土构成的路基结构,包括泥土层、引流条和输水管,所述泥土层上端铺设有砾石层,且砾石层的上端铺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上端铺设有沥青层,所述引流条设置在沥青层的顶端,且沥青层的顶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顶端配合安装有阻隔盖,且阻隔盖的末端中部焊接有连接条,所述输水管分别连通在泥土层、砾石层、碎石层和沥青层的内部,且输水管的内部末端粘接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沥青层包括砂质、矿渣和沥青,且砂质的上端设置有矿渣,并且矿渣的上端设置有沥青。

优选的,所述砂质、矿渣和沥青两两之间均紧密贴合,且沥青平行布置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引流条为倾斜式结构设置,且引流条的末端低于沥青层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阻隔盖和进水管之间为活动连接,且阻隔盖的末端与进水管的顶端之间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阻隔盖的长度大于进水管的长度,且阻隔盖的表面为网格状布置。

优选的,所述输水管的末端低于泥土层的顶端,且输水管内部滤网的末端与输水管的末端处于同一水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由再生沥青混凝土构成的路基结构,因砂质和矿渣在铺设之后其之间的紧密性极佳,以便于使用者对沥青的铺设,同时使得该路基结构整体比较坚固,并且两层沥青的铺设,使得该路基表面较于平整,使得该路基的使用度极佳。

2.引流条为倾斜式结构设置,在雨水天气时,便于将雨水顺利引流至进水管中,避免雨水在该路基表面堆积,使得该路基在雨水天气时车辆的正常行驶,并且阻隔盖和进水管之间为活动连接,且便于使用者对阻隔盖的拆装,以便于使用者对进水管的保护以及进水管内部的清理,并且拆装方式及其简单,以便于使用者对该水管的长期使用,避免使用者对该水管的长期更换,亦可降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3.阻隔盖的表面为网格状布置,避免外面路基中杂质进入进水管中,亦可避免进水管发生堵塞情况,并且滤网可避免泥土层中的泥土进入进水管中,并且通过进水管亦可便于使用者对泥土层中水的注入,利于增加该路基整体的坚固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沥青层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阻隔盖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泥土层1、砾石层2、碎石层3、沥青层4、砂质401、矿渣402、沥青403、引流条5、进水管6、阻隔盖7、连接条8、输水管9、滤网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由再生沥青混凝土构成的路基结构,包括泥土层1、引流条5和输水管9,泥土层1上端铺设有砾石层2,且砾石层2的上端铺设有碎石层3,碎石层3的上端铺设有沥青层4,引流条5设置在沥青层4的顶端,且沥青层4的顶端连通有进水管6,进水管6的顶端配合安装有阻隔盖7,且阻隔盖7的末端中部焊接有连接条8,输水管9分别连通在泥土层1、砾石层2、碎石层3和沥青层4的内部,且输水管9的内部末端粘接有滤网10。

进一步的,沥青层4包括砂质401、矿渣402和沥青403,且砂质401的上端设置有矿渣402,并且矿渣402的上端设置有沥青403,因砂质401和矿渣402在铺设之后其之间的紧密性极佳,以便于使用者对沥青403的铺设,同时使得该路基结构整体比较坚固。

进一步的,砂质401、矿渣402和沥青403两两之间均紧密贴合,且沥青403平行布置有两组,两层沥青403的铺设,使得该路基表面较于平整,使得该路基的使用度极佳。

进一步的,引流条5为倾斜式结构设置,且引流条5的末端低于沥青层4的顶端,在雨水天气时,便于将雨水顺利引流至进水管6中,避免雨水在该路基表面堆积,使得该路基在雨水天气时车辆的正常行驶。

进一步的,阻隔盖7和进水管6之间为活动连接,且阻隔盖7的末端与进水管6的顶端之间紧密贴合,便于使用者对阻隔盖7的拆装,以便于使用者对进水管6的保护以及进水管6内部的清理,并且拆装方式及其简单。

进一步的,阻隔盖7的长度大于进水管6的长度,且阻隔盖7的表面为网格状布置,避免外面路基中杂质进入进水管6中,亦可避免进水管6发生堵塞情况,以便于使用者对该水管的长期使用,避免使用者对该水管的长期更换,亦可降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的,输水管9的末端低于泥土层1的顶端,且输水管9内部滤网10的末端与输水管9的末端处于同一水平面,避免泥土层1中的泥土进入进水管6中,并且通过进水管6亦可便于使用者对泥土层1中水的注入,利于增加该路基整体的坚固性能。

工作原理:首先泥土层1、砾石层2、碎石层3和沥青层4层层铺设的设置,使得该路基结构整体比较坚固,并且因砂质401和矿渣402在铺设之后其之间的紧密性极佳,以便于使用者对沥青403的铺设,以便于使用者对该路基的使用,然后在下雨天气时,引流条5的引流作作用下将路面上的雨水透过阻隔盖7进入进水管6中,此时雨水中的杂质则逗留在阻隔盖7的顶端表面,避免雨水在该路基表面堆积,其次进水管6中的水进入输水管9中,并透过滤网10进入泥土层1中,亦可通过输水管9便于使用者对泥土层1中水的注入,利于增加该路基整体的坚固性能,最后当需要对输水管9的内部进行清理时,将阻隔盖7从进水管6的顶端抽出,此时阻隔盖7末端的连接条8从进水管6中抽出,亦可便于使用者开始对输水管9内部的清理,待对输水管9的内部清理完毕后,将阻隔盖7末端的连接条8嵌入进水管6中,此时阻隔盖7的末端与进水管6的顶端紧密贴合,对水管具有保护的作用,以便于使用者对该水管的长期使用,避免使用者对该水管的长期更换,亦可降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就这样完成由再生沥青混凝土构成的路基结构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