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公路中央分隔带内桥墩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0604发布日期:2020-08-14 18:14阅读:9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公路中央分隔带内桥墩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桥梁领域,涉及一种桥墩防撞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公路中央分隔带内桥墩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中央分隔带防护设施保护对象是桥墩,为防止车辆直接撞击桥墩,宜采用刚性防撞设施,目前国内采用较多的防撞设施有加强型分设波形梁护栏、分体式混凝土防撞岛、混凝土护栏。

1、加强型分设波形梁护栏:中分带设桥墩处的波形梁进行加强处理,常见有加密钢立柱间距或由二波梁加强为多波梁,但这种波形梁护栏为半刚性护栏,有较大的变形量,这种护栏对防止小型车辆撞击有一定效果,对大型车辆撞击防护效果有限,难以保证桥墩安全。

2、分体式混凝土防撞岛:桥墩两侧迎车方向设置混凝土防撞岛,中间桥墩是外露的,不能完全避免车辆对桥墩的撞击。

3、混凝土护栏:是现行规范中采用的防撞设施,采用混凝土护栏对桥墩作围绕包封处理。这个方案需要中央分隔带整体加宽或在桥墩处设置局部加宽段和渐变段。中央分隔带整体加宽会导致公路占地数量增加,桥墩处中央分隔带局部加宽会导致公路线形扭曲,鉴于此,目前设计上极少采用这个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分利用既有中央分隔带空间,在不侵占建筑限界的前提下进行改造实施,实现车辆正面碰撞提前停止不撞击桥墩,侧面碰撞不严重剐蹭桥墩,具备良好的缓冲、消能、导向性能,对司乘人员进行有效保护的新型的公路中央分隔带内单个桥墩防撞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公路中央分隔带内桥墩防撞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桥墩两侧的两个防撞岛,对应的桥墩另两侧分别设置有金属横梁阵列,所述金属横梁阵列由若干个金属横梁沿桥梁方向上下排列。

一种新型公路中央分隔带内桥墩防撞装置,所述桥墩两侧的防撞岛为混凝土防撞岛或混凝土中间岛。

一种新型公路中央分隔带内桥墩防撞装置,所述防撞岛的侧壁上具有凹槽,金属横梁阵列中的任一金属横梁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防撞岛的侧壁凹槽内,另一端固定在另一个防撞岛的同侧侧壁凹槽内。

一种新型公路中央分隔带内单个桥墩防撞装置,所述金属横梁阵列远离桥墩的侧面上铺设有钢板。

一种新型公路中央分隔带内单个桥墩防撞装置,防撞岛宽度方向的两端均长出桥墩同方向的两端。

一种新型公路中央分隔带内单个桥墩防撞装置,整个防撞装置在顶部加装盖子,进行全封闭处理。

一种新型公路中央分隔带内单个桥墩防撞装置,防撞装置外立面设置反光膜立面标记。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公路中央分隔带内桥墩防撞装置采用了金属横梁结构,该横梁结构具有强度高、变形小的特性,且其宽度只有14cm,可避免对公路中央分隔带进行局部加宽。

2、金属横梁可灵活采用不同的防护等级:根据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按照am、sbm、sam等不同防护等级的金属梁柱式护栏形式布设横梁,横梁选择不同的布置方式。

3、缓冲导向性能:本防撞设施与正常路段上的波形梁护栏,通过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过渡段相互衔接,形成具备刚性过渡的连续防护体系,在防止车辆撞击桥墩的同时,具备良好的消能、缓冲、导向作用,以能保障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4、醒目美观:本桥墩防撞装置整体外形与高出地面的桥墩承台极为相似,防撞装置外立面设置反光膜立面标记后,再加上桥墩上的反光膜立面标记,既醒目又美观,可提醒司机注意,减少桥墩撞击事故发生。

5、施工方便:不与其他公路设施相互干扰,钢筋混凝土防撞岛的基础埋深为60cm,一般情况下,不会与桥墩基础、中央分隔带内埋设的机电管线(机电管线埋设深度一般为80cm)发生干扰。

6、整个防撞装置在顶部加装pvc盖子,进行全封闭处理,可避免堆积各类杂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公路中央分隔带内桥墩防撞装置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混凝土防撞岛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ⅱ-ⅱ剖视图;

图5是图1中ⅲ-ⅲ剖视图;

图6是图1中ⅰ-ⅰ剖视图;

图7是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8是实施例2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2中的混凝土中间岛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3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混凝土防撞岛2、金属横梁3、钢板4、连接螺栓5、桥墩6、二波梁护栏7、三波梁护栏8、混凝土中间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公路中央分隔带内单个桥墩防撞装置,包括设置在桥墩四周的混凝土防撞岛1和若干金属横梁2,所述混凝土防撞岛1对称地设置在桥墩两个迎车方向的两侧,若干金属横梁2设置在桥墩的另两侧。金属横梁可灵活采用不同的防护等级:根据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按照am、sbm、sam等不同防护等级的金属梁柱式护栏形式布设横梁,横梁选择不同的布置方式(包括数量、间距、总高度)。①对于单向三车道及以上公路,最内侧车道以通行小汽车为主,桥墩防撞装置可采用am防护等级,防撞装置的高度采用1m,金属横梁的数量为3根。②对于单向二车道公路,交通量较大且大型车比例较高,或者桥墩位于急弯陡坡路段,这样大型车辆撞击桥墩发生几率较大,防撞装置可采用较高的防护等级,采用sbm或sam,防撞装置的高度采用1.25m或1.50m,金属横梁的数量为4根。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每侧4根,如图3、图4和图5所示。

混凝土防撞岛1宽度d方向的两端均长出桥墩5同方向的两端,本实施例中即混凝土防撞岛1的宽度ce大于桥墩5直径ab,即混凝土防撞岛1宽度方向的c端要比桥墩5同方向的a端长出;混凝土防撞岛1宽度方向的e端要比桥墩5同方向的b端长出。且对称设置的两个混凝土防撞岛1宽度方向上分别设置有凹槽12和凹槽13,所述凹槽用于固定金属横梁。如图2所示,混凝土防撞岛的宽度ce方向上设置有凹槽12和凹槽13,对应的另一个混凝土防撞岛1的对应位置也设置有凹槽12和凹槽13,金属横梁的两端通过连接螺栓分别固定在上述凹槽内。如图1所示,金属横梁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称的两个混凝土防撞岛的两个凹槽12内。对应的另一侧的金属横梁2的两端则分别通过连接螺栓4固定在对称的两个混凝土防撞岛的两个凹槽13内。所述4根金属横梁依次从桥墩底部向上架设在左右两个混凝土防撞岛上,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4根金属横梁2远离桥墩的侧面上还铺设有钢板3。钢板3通过连接螺栓4固定在混凝土防撞岛1的外侧边缘处,如图3和图7所示。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位于桥墩一侧金属横梁2两端的两个混凝土防撞岛1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波形梁固定槽14,对应的位于桥墩另一侧的金属横梁2两端的两个混凝土防撞岛1侧壁上也分别设置有波形梁固定槽15。波形梁固定槽内上下依次设置有三波梁护栏7和二波梁护栏6;上方的三波梁护栏7后端与公路中央分隔带的三波梁护栏7连接。其中波形梁固定槽内上下依次设置的三波梁护栏7和二波梁护栏6为桥墩防撞装置与公路中央分隔带之间的过渡段。该过渡段的设置很好的将桥墩防撞装置与公路分隔带过渡衔接,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结构。

金属横梁2的单面和/或双面布置主要取决于桥墩两侧是否都通车。假如金属横梁单面设置时适用于路侧桥墩:当路侧桥墩距离路边缘较近,无法正常设置混凝土护栏时,也可采用本防撞装置的形式,按单面结构设置即可。考虑靠近路侧的车道车流主要集中为大型、特大型车辆,吨位重、车速快,碰撞能量大,建议采用sam防护等级,防撞装置的高度采用1.50m,金属横梁的数量为4根。

为了防止杂物垃圾的堆积,整个防撞装置在顶部加装盖子,所述盖子可以是pvc盖子。从而对整个防撞装置进行全封闭处理。为了提醒司乘人员,防撞装置外立面设置反光膜立面标记。

实施例2

如图8和图9所示,一种新型公路中央分隔带内双柱式桥墩防撞装置,包括设置在双柱桥墩四周的混凝土防撞岛1、混凝土中间岛8和若干金属横梁2,所述混凝土防撞岛1对称地设置在双柱桥墩5的两个迎车方向,混凝土中间岛8设置在两个桥墩5之间;若干金属横梁2设置在桥墩的另两侧。两个混凝土防撞岛1的宽度d方向的两端均长出桥墩5同方向的两端,且混凝土防撞岛1的宽度d方向两端边缘处具有凹槽12和凹槽13;对应的混凝土中间岛8两侧宽度方向的两端fg也均长出桥墩5同方向的两端,且混凝土中间岛8两侧的宽度fg方向的两端边缘处均具有凹槽62和凹槽63以及凹槽64和凹槽65;金属横梁2的一端固定在混凝土防撞岛1一端边缘凹槽12内,另一端固定在同侧混凝土中间岛8宽度方向的f一端边缘凹槽64内。混凝土中间岛8的同侧另一端和对称设置的同侧混凝土防撞岛1的边缘凹槽配合,跟上述方法一样也设置有一组金属横梁2。而混凝土中间岛8的凹槽63和凹槽65也用同样的方法,分别与同侧的混凝土防撞岛1同侧凹槽设置两组金属横梁2。金属横梁2的两端是通过连接螺栓4分别固定在上述凹槽内。所述若干金属横梁2依次从桥墩底部向上架设在相邻的混凝土防撞岛1和混凝土中间岛8上。所述金属横梁2远离桥墩5的侧面上还铺设有钢板3。

为了防止杂物垃圾的堆积,整个防撞装置在顶部加装盖子,所述盖子可以是pvc盖子。从而对整个防撞装置进行全封闭处理。为了提醒司乘人员,防撞装置外立面设置反光膜立面标记。

实施例3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是四个桥墩的多柱式桥墩防撞装置,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在各个桥墩之间设置有更多个混凝土中间岛8结构,即设置有如图10所示共3个混凝土中间岛8。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