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拒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0491发布日期:2020-06-17 01:07阅读:17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拒马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恐安全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拒马。



背景技术:

校园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且一直以来受到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保证校园公共安全,保障师生的人身生命安全,提高校园的安全系数,有效应对恐怖、暴力活动,快速处置突发事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几年来,校园的安全保护级别、安全措施不断加强,尤其是在防御器材的装备方面。

拒马,就是一种用于校园防恐、防爆的防御性器材。拒马是一种移动式的,用来阻拦人、车辆的障碍物。在遇到恐怖、暴力事件冲击校园时,可以迅速布防到重点防范部位,以隔绝非法人员和非法车辆,以防范非法暴力事件的发生;在危险消除之后,应能及时撤除,以不影响正常的交通。为此,现有技术在其底部都安装有脚轮,以便于运输和移动。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现有的拒马只对人、畜有威慑和阻碍作用,但是对于车辆的暴力冲撞抵御力相对较弱。这主要是因为:现有的拒马虽然都安装有带有自锁功能的脚轮,该脚轮能够起到一定的锁止作用,但锁止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几乎是点接触,接触面积小导致摩擦阻力小,因此在抵御车辆冲击时的阻遏力小,停止作用较弱。

针对上述缺点,现有的拒马对结构进行了改进,譬如安装拔销或者地锁,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止停效果,但也相应地带来了一定的缺陷:首先,布防的地点需要固定,因为地面要预设预埋件,如地桩、地锁或凹槽等,如果在没有预先设置预埋件的区域进行临时布防时,仍然无法发挥地桩、地锁的优势;其次,地桩、地锁这类的凸起物,在撤防时,仍固定在原处,严重干扰人员及车辆的通过,甚至会引发人员绊倒或车辆剐蹭等意外事故。如果是凹槽,由于泥土,沙尘,杂物堆积,会堵塞凹槽,必须经常进行清理,遇到下雨或降雪天气情况下,甚至都找不到凹槽的位置。因此安装拔销或地锁的拒马有较明显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拒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拒马,包括底部安装有多个万向轮的防护架1,所述防护架1的前端设有当车辆冲击拒马时使车辆的前轮离开地面或当车辆冲击拒马使拒马翻倒时将车辆掀翻的斜坡面;所述万向轮包括安装在防护架1的前端的多个第一万向轮401和安装在防护架1后端的多个第二万向轮402;所述防护架1包括第一底杆101、第二底杆102、第三底杆103、顶杆106,第一底杆101与第二底杆102之间平行设置并通过多个第一支撑杆109连接成一体,第一底杆101通过第二连接杆108与顶杆106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二底杆102通过第一连接杆107与顶杆106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顶杆106的端部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107、第二连接杆108与第一支撑杆109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底杆101和顶杆106之间、所述第二底杆102与顶杆106之间均通过多组交叉杆相连接,所述交叉杆为呈v型交叉连接的第六支撑杆114和第七支撑杆115;

所述第一底杆101的下方设有第五底杆105,所述第二底杆102的下方设有第四底杆104,所述第三底杆103设置在第四底杆104的前方且与第四底杆104、第五底杆105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三底杆103、第四底杆104、第五底杆105的端部固接在第四支撑杆112上;所述第三底杆103通过多个第二支撑杆110与第二底杆102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五底杆105通过第三支撑杆111与第二底杆102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二底杆102与第四底杆104之间、第一底杆101与第五底杆105之间均通过过多个第五支撑杆113相连接;所述由第二底杆102、第三底杆103、多个第二支撑杆110组成的平面与由第三底杆103、第四支撑杆112、第四底杆104、第五底杆105组成的平面相交于第三底杆3处并且在拒马的前端形成一个斜坡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万向轮402通过升降机构3安装在防护架1的后端,所述升降机构3能带动第二万向轮402升起或落下。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固定在防护架1上的固定升降座301、滑动安装在固定升降座301内的滑动升降座302和用于将滑动升降座202的位置进行锁死的插销303,所述固定升降座301和滑动升降座302上均设有供插销303穿过的孔,所述第二万向轮402安装在滑动升降座302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防护架1的底部还安装有多个在拒马处于布防状态时用于增大拒马和地面摩擦力的阻尼针板5,所述阻尼针板5上设有多个圆锥形的针尖,所述阻尼针板5安装第五底杆105的下方并且使阻尼针板5上设有针尖的面朝向地面。

优选的,所述防护架1上还安装有撬杠组件2,撬杠组件2包括可以做防御型武器使用同时还可辅助人工将拒马的后端撬起的撬杠201、安装在防护架1上用于固定撬杠201的撬杠上固定座202和撬杠下固定座203,所述撬杠201插入在撬杠上固定座202和撬杠下固定座203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拒马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护架的底部增设阻尼针板,增大拒马与地面的摩擦阻力,在拒马受到大的冲击力时,可产生强大的遏制、阻停作用。

2、本实用新型增设升降机构,通过该升降机构可实现拒马在布防状态和移动状态的快速切换,操作简单方便。

3、本实用新型拒马在前端增设斜坡面,该斜坡面可使冲击拒马的车辆的前轮脱离地面,使车辆失去动力,从而有效遏制车辆的冲击。

4、本实用新型增设可装卸的撬杠,该撬杠不仅可以做防御型武器使用,还可辅助人工将拒马的后端撬起,便于将第二万向轮收起或放下。

以上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拒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第二万向轮与地面接触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第二万向轮不与地面接触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撬杠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阻尼针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防护架、101-第一底杆、102-第二底杆、103-第三底杆、104-第四底杆、105-第五底杆、106-顶杆、107-第一连接杆、108-第二连接杆、109-第一支撑杆、110-第二支撑杆、111-第三支撑杆、112-第四支撑杆、113-第五支撑杆、114-第六支撑杆、115-第七支撑杆,2-撬杠组件、201-撬杠、202-撬杠上固定座、203-撬杠下固定座、3-升降机构、301-固定升降座、302-滑动升降座、303-插销、401-第一万向轮、402-第二万向轮、5-阻尼针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拒马,详细说明如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新型拒马,包括防护架1、升降机构3、万向轮和阻尼针板5,所述防护架1包括第一底杆101、第二底杆102、第三底杆103、顶杆106,第一底杆101与第二底杆102为平行设置且二者之间通过多个第一支撑杆109连接成一体,第一底杆10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杆108与顶杆106的两端相固接,第二底杆10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107与顶杆106的两端相固接,所述顶杆106的端部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107、第二连接杆108与第一支撑杆109的两端连接,从而使得连接后的顶杆106、第一底杆101、第二底杆102呈三角形结构。

所述第一底杆101和顶杆106之间还通过多组交叉杆相连接,所述第二底杆102与顶杆106之间也通过多组交叉杆相连接,所述交叉杆为呈v型交叉连接的第六支撑杆114和第七支撑杆115。

所述第一底杆101的下方设有与第一底杆101相平行的第五底杆105,所述第二底杆102的下方设有与第二底杆102相平行的第四底杆104,所述第三底杆103设置在第四底杆104的前方且和第四底杆104、第五底杆105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三底杆103、第四底杆104、第五底杆105的两端分别与该端部对应的第四支撑杆112相固接;所述第三底杆103通过多个第二支撑杆110与第二底杆102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五底杆105通过第三支撑杆111与第二底杆102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二底杆102与第四底杆104之间、第一底杆101与第五底杆105之间均通过过多个第五支撑杆113相连接;

所述由第二底杆102、第三底杆103、多个第二支撑杆110组成的平面与由第三底杆103、第四支撑杆112、第四底杆104、第五底杆105组成的平面形成一定的夹角,在拒马的前端形成一个斜坡面,当车辆冲击拒马时,该斜坡面可使车辆的前轮离开地面从而失去动力,当车辆冲击拒马且冲击力过大使拒马翻倒时,该斜坡面抬起,将车辆掀翻,从而阻止车辆。

第一底杆101、第二底杆102、第三底杆103、第四底杆104、第五底杆105、顶杆106、第一连接杆107、第二连接杆108、第一支撑杆109、第二支撑杆110、第三支撑杆111、第四支撑杆112、第五支撑杆113、第六支撑杆114、第七支撑杆115均为圆管,圆管的承载能力、抗弯曲、抗塌陷变形能力要远远优于其他类型的管材。

当前驱载客车辆冲击拒马时,该车辆的前保险杠底部首先会触碰到斜坡面,从而使车辆的前轮离开地面,使车辆失去动力,从而有效遏制车辆的冲击。对于其他类型的车辆,如四驱车、大型车辆,如果冲击力度过大时,会造成拒马向后翻倒,此时拒马的前端翘起,将车辆掀翻,从而有效地阻止车辆继续实施冲击。

此外该拒马中斜坡面的设置,使拒马的整体质量增加了约25%,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摩擦阻力力与质量成正比,仅质量的增加就使摩擦阻力增大了25%;此外设置斜坡面,使得拒马的重心向前下方移动,而没有设置斜坡面的拒马,重心较高,容易被撞飞,在设置斜坡面以后,汽车的部分重量要压在前坡面上,使拒马对地面的压力不仅有其本身的重力,还有汽车的重力,这样拒马对地面的摩擦力就会大幅度增加,从而对车辆的冲击有优良的遏制和止停作用。

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防护架1的底部的前端安装有多个第一万向轮401,所述防护架1的后端通过升降机构3安装有多各第二万向轮402,升降机构3能实现第二万向轮402的快速升起或落下,达到快速布防和撤离布防的目的。

请参阅图2,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固定在防护架1上的固定升降座301、滑动升降座302和插销303,所述滑动升降座302的底端安装有第二万向轮402,所述固定升降座301由矩形型钢加工而成,在其前后两个面上均钻有多个供插销303穿过的孔,然后将固定升降座301焊接在第一底杆101的端部,所述滑动升降座302也采用矩形型钢加工而成,其管口边长小于固定升降座301的管口边长,同时,在滑动升降座302的前后两个面上也分别钻有多个供插销303穿过的孔,固定升降座301滑动套装在滑动升降座302上,滑动升降座302可沿着固定升降座301的内壁上下滑动从而带动第二万向轮402收起或放下。当第二万向轮402到达预定的位置时,将插销303同时插入固定升降座301和滑动升降座302的孔中,将滑动升降座302的位置进行锁死从而对第二万向轮402的高度进行固定。

请参阅图2、图3、图5,所述防护架1的底部的后端还安装有多个阻尼针板5,所述阻尼针板5为一块20mm厚的q235钢板,钢板上按阵列堆焊有多个圆锥形的针尖,所述阻尼针板5焊接在第五底杆105的下方且使阻尼针板5上设有针尖的面朝向地面;当第二万向轮402与地面接触时,阻尼针板5脱离地面,这样可方便拒马的转动和移动;当第二万向轮402收起且脱离地面时,拒马处于布防状态,阻尼针板5与地面接触,阻尼针板5上凸起的针尖嵌入到地面凸凹不平的空隙中与地面咬合在一起,增大拒马与地面的摩擦阻力,在遇到大的冲击力时,有强大的遏制、阻停作用。

请参阅图1、图4,所述防护架1的一侧还安装有撬杠组件2,撬杠组件2包括撬杠201、撬杠上固定座202和撬杠下固定座203,撬杠201由φ24×2的圆管制成,撬杠上固定座202和撬杠下固定座203均由φ26×2的圆管制造,所述撬杠上固定座202与撬杠下固定座203均焊接在第一连接杆107上,撬杠201滑动插装在撬杠上固定座202和撬杠下固定座203内,使用时将撬杠201取出,不用时将其插入到撬杠上固定座202和撬杠下固定座203中;所述撬杠201不仅可以做防御型武器使用,还可辅助人工将拒马的后端撬起,便于将第二万向轮402收起或放下。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拒马在布防状态和移动状态的切换,且切换方式简单,只需取下撬杠201,用撬杠201将拒马后侧的一个角撬起,然后调整升降机构3,使滑动升降座302带动第二万向轮402升起或落下,再通过插销303将升降机构3进行锁死,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将另一个第二万向轮402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即可。

请参阅图3,拒马处于布防状态时,第一万向轮401与地面接触,第二万向轮402在升降机构3的带动下脱离地面,使阻尼针板5与地面接触,从而增大拒马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布防状态时,拒马的后端低于前端,从而增大了位于拒马前端的斜坡面的坡度,对底盘较高的车辆也能够使其前轮顺利脱离地面;请参阅图2,拒马处于移动状态时,第一万向轮401、第二万向轮402均与地面接触,阻尼针板5脱离地面,人工推动拒马即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的升降机构,大大减小了拒马布防状态和移动状态切换时的工作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