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侧石表面荧光石子布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9163发布日期:2020-07-29 03:28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侧石表面荧光石子布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料装置,尤其是一种路侧石表面荧光石子布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路侧石表面布设荧光石子,可以使得路侧石在夜间清晰指示处路沿的位置,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目前在路侧石表面布设荧光石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在成型路侧石的原料中加入荧光石子,使得成型获得路侧石表面自然布设有荧光石子,然而采用这种方式获得的路侧石的内部也必然具有荧光石子,所需的荧光石子数量较多,而荧光石子的价格又相对较高,导致路侧石的成本相对较高;二是在成型后的路侧石表面通过粘胶或硬挤压嵌设的方式布设荧光石子,然而采用这种方式获得的具有荧光石子的路侧石,荧光石子和路侧石本体之间的结合力相对较低,长时间使用后荧光石子容易从路侧石本体上掉落,使用寿命相对较低。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用于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获得的具有荧光石子的路侧石成本相对较低且使用寿命相对较高的路侧石表面荧光石子布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路侧石表面荧光石子布料装置,包括布料车、安装在所述布料车上的料斗、封堵在所述料斗的出料口上的滚筒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滚筒转动的旋转电机,所述滚筒的外表面匀布有多个用于装盛荧光石子的凹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料车包括车架、抬升架、抬升气缸、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行走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车架行走的行走驱动组件,所述车架上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布置的连杆,各所述连杆未与所述车架连接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抬升架上,所述抬升气缸的缸体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上,所述抬升气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在所述抬升架上,且所述抬升气缸的活塞杆的延长线与任一所述连杆的延长线相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行走驱动组件为行走气缸,所述行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车架或所述抬升架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凹腔呈半球形。

一种路侧石表面荧光石子布料装置,包括布料车、安装在所述布料车上的料斗、位于所述料斗内的滚筒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滚筒转动的旋转电机,所述滚筒的外表面匀布有偶数个与所述滚筒的轴线布置布置的凸棱,相邻两个所述凸棱之间形成用于装盛荧光石子的腔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布料装置,可在成型路侧石时,在以完成布料的底料上布设荧光石子,使得成型后的路侧石表面自然布设有与路侧石本体的结合力相对较高的荧光石子,获得的具有荧光石子的路侧石成本相对较低且使用寿命相对较高。

2、通过设置旋转电机,使得荧光石子仅布设在路侧石表面的局部位置,进一步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路侧石表面荧光石子布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布料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对应标示如下:

10-布料车;11-车架;

12-抬升架;13-抬升气缸;

14-行走轮;15-行走驱动组件;

16-连杆;20-料斗;

30-滚筒;31-凹腔;

40-旋转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路侧石表面荧光石子布料装置,该装置需要与用于成型路侧石的砌块成型机配合使用,其中砌块成型机可以为常规的砌块成型机。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路侧石表面荧光石子布料装置包括布料车10、安装在布料车10上的料斗20、封堵在料斗20的出料口上的滚筒30以及用于驱动滚筒30转动的旋转电机40,其中,料斗20和旋转电机40都安装在布料车10上。

料车10包括车架11、抬升架12、抬升气缸13、设置在车架11上的行走轮14以及用于驱动车架11行走的行走驱动组件15,其中,车架11上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布置的连杆16,各连杆16未与车架11连接的一端都转动连接在抬升架12上,任意两根连杆16、这两个连杆16与车架11的连接点之间的连线(该连线为虚拟的线)以及这两个连杆16与抬升架12的连接点之间的连线(该连线为虚拟的线)共同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构,抬升气缸13的缸体转动连接在车架11上,抬升气缸13的活塞杆转动连接在抬升架12上,且抬升气缸13的活塞杆的延长线与任一连杆16的延长线相交,同时,抬升气缸13的活塞杆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这样,通过抬升气缸13的活塞杆的伸缩动作,可带动抬升架13相对于车架11实现升降动作。此外,行走驱动组件15可以为常规的组件,如电机组件等,在本实施例中,行走驱动组件15为行走气缸,该行走气缸的活塞杆与车架11或抬升架12转动连接,且该行走气缸的活塞杆在初始状态下水平布置。

料斗20和旋转电机40的壳体都固定连接在抬升架上,滚筒30固定连接在旋转电机40的输出轴上,且滚筒30的轴向与布料车10的行走方向相互垂直布置。此外,滚筒30的外表面(即滚筒30的周向表面)匀布有多个用于装盛荧光石子的凹腔31,该凹腔31呈半球形。

使用前,需要在砌块成型机上设置用于供布料车10行走的轨道(该轨道不属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路侧石表面荧光石子布料装置的一部分,需要另外配置),并将布料车10置于轨道上,同时将行走气缸的缸体转动连接在砌块成型机的机架上。在初始状态下,布料车10位于砌块成型机的成型模具的侧上方;使用时,先按常规的工艺(即生产表面没有布设荧光石子的路侧石的工艺)在成型磨具中布设底料(即生产表面没有布设荧光石子的原料),该步骤可以通过现有的砌块成型机的功能实现,此处不再详述;然后行走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推动布料车10从成型模具的上方穿过,与此同时,滚筒30先贴着成型模具的上表面行走到成型模具的型腔上方,在这个过程中,滚筒30不转动,荧光石子不会落入型腔,当滚筒30行走到需要布设荧光石子的位置时,滚筒30在被布料车10继续带动的同时,也在旋转电机40的带动下自转,在这个过程中,料斗20内的荧光石子流入与料斗20的出料口对应位置的凹腔31内,随着滚筒30的转动,装有荧光石子的凹腔31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掉落到型腔内,并铺设在底料的上表面,实现荧光石子的布料;完成荧光石子的布料后,通过抬升气缸13抬起抬升架12,同时布料车10复位;接着砌块成型机继续进行后续的振动成型、脱模出料等工序,这些工序与生产表面没有布设荧光石子的路侧石的工序相同,此处也不再详述;成型后的路侧石的表面在预先设定的位置处会自然形成荧光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路侧石表面荧光石子布料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滚筒的结构和设置位置不同,具体的,参考图1-图4,在本实施例中,滚筒30位于料斗20内,但是滚筒30的外表面没有开设凹腔31,也是匀布有偶数个与滚筒30的轴线布置布置的凸棱,则每个凸棱都会存在一个与之对应的凸棱,这两个凸棱以滚筒30的轴线为中心对称布置,当其中一个凸棱抵顶在料斗20的一个侧壁上时,与该凸棱对称的另一个凸棱同时抵顶在料斗20的另一个侧壁上,以阻挡料斗20内的荧光石子流出。

相邻两个凸棱之间形成用于装盛荧光石子的腔体,使用时,随着滚筒30的转动,料斗20内的荧光石子会先落入对应的腔体内,然后再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到型腔中。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