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合龙口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69804发布日期:2020-09-29 09:25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合龙口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斜拉桥主梁架设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合龙口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斜拉桥主梁架设施工时,若面临着风大、浪高、涌激、强台风、复杂地质等恶劣条件,如在架设如福建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时,在架设过程中,就会面临平潭海峡中的复杂风浪以及风暴等恶劣条件,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一般斜拉桥架设将给大桥施工带来了巨大挑战和超高风险。

而目前一般斜拉桥架设过程中,前期对于桥梁的主梁架设需要进行限位,在后期在主梁合拢时,需要解除中线限位再进行主梁的合龙口纵向调整,而常规的处理是斜拉桥主塔处主梁架设的纵向限位和中跨合龙纵向调整装置为分别设计,即在主塔处设限位装置,包括有阻尼器、阻尼器的塔端耳座和梁端耳座,在主梁架设前限位锁定主梁,合龙前拆除限位装置,再进行合龙口纵向调整。

若在架设诸如福建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这样的斜拉桥时,所面临的风大、浪高、涌激、强台风、复杂地质等恶劣条件,通常在拆除纵向限位装置以及按照纵向合龙口调整装置过程中,耗时耗力,不仅成本高,而且设备和施工人员都处于不安全的状态,由上可知,上述传统的桥梁主塔架设施工在架设诸如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这样的斜拉桥时,将会存在施工效率低下、施工过程繁琐和操作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合龙口调整装置,可以实现桥梁施工中的桥梁合龙口纵向调整。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桥梁合龙口调整装置,其包括:

两个端座;

连接机构,其包括连接杆和套筒,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用于与其中一端座相连,其另一端用于套设于所述套筒的一端内,所述套筒的另一端用于与另一端座相连,当连接杆套设于套筒内时,连接杆位于套筒内的一端与套筒之间形成有用于收容顶推机构的收容腔;

顶推机构,其用于顶推连接杆。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套筒均设有限位孔,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一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穿设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套筒的限位孔上。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限位件采用销钉。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套筒上设有用于放置顶推机构的开口。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顶推机构采用千斤顶。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两所述端座上均设有耳座,两所述耳座分别用于与所述连接杆和套筒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套筒上均设有耳板,两所述耳板分别用于与两所述耳座固定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耳座与对应的耳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桥梁合龙口调整装置,其包括:

两个端座;

连接机构,其包括连接杆和套筒,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其中一端座相连,其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套筒的一端内,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与另一端座相连,连接杆位于套筒内的一端与套筒之间形成有收容腔;

顶推机构,其设于所述收容腔内,且其抵持于连接杆,并用于顶推连接杆。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套筒均设有限位孔,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一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穿设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套筒的限位孔上。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限位件采用销钉。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套筒上设有用于放置顶推机构的开口。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顶推机构采用千斤顶。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两所述端座上均设有耳座,两所述耳座分别与所述连接杆和套筒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套筒上均设有耳板,两所述耳板分别与两所述耳座固定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耳座与对应的耳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合龙口调整装置,其包括两个端座、连接机构和顶推机构,两个端座分别与桥梁的主梁和下横梁固定连接,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和套筒,两个端座分别连接在连接杆的一端和套筒另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套设在套筒内,连接杆和套筒之间形成一个收容腔,顶推机构设置在收容腔内,通过顶推机构顶推连接杆可以调整连接机构的伸长量,在桥梁架设过程中,当需要合龙口纵向调整时,就可以使用该调整装置实现桥梁合龙口的纵向调整。

(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桥梁合龙口调整装置还可以用来充当桥梁施工工程中的纵向限位装置,在调整装置的连接杆和套筒上设有限位孔,通过在限位孔穿设一个限位件将连接杆和套筒固定,当桥梁架设施工中需要纵向限位时,将两个端座分别与桥梁的主梁和下横梁固定连接,就可以使装置充当纵向限位装置,该调整装置可以在桥梁架设施工中,在进行纵向限位后,当需要进行合龙口调整时,不需要将该装置拆除,减少了桥梁架设过程中,减少了拆除工作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及成本,同时保证了设备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桥梁合龙口调整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桥梁合龙口调整装置充当纵向限位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套筒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桥梁合龙口调整装置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俯视图。

图中:1、端座;10、耳座;2、连接机构;20、连接杆;21、套筒;22、耳板;3、顶推机构;4、限位孔;5、限位件;6、开口;7、主梁;8、下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桥梁合龙口调整装置,其包括两个端座1、连接机构2和顶推机构3,连接机构2包括连接杆20和套筒21,连接杆20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端座1连接,连接杆20的另一端套设在套筒21内,套筒21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端座1连接,当连接杆20套设在套筒21内时,连接杆20位于套筒21内的一端与套筒21形成一个收容腔,顶推机构3可以放置在收容腔中,顶推机构3与连接杆20相抵持并可以顶推连接杆20,调整顶推机构3的同时,顶推机构3推动连接杆20移动,在连接杆20移动的过程中可以达到纵向调整桥梁合龙口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端座1与连接机构2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其中连接杆20的一端和套筒21的另一端可以分别通过螺杆和螺母与两个端座1连接,此种连接方式方便施工人员的安装与拆卸,连接杆20与套筒21的连接方式也是可拆卸连接,连接杆20的另一端套设在套筒21内。

当顶推机构3运作时,连接杆20套设在套筒21内的一端在顶推机构3的顶推力下沿套筒21的轴向伸长,在本实施例中,顶推机构3的最大伸长量小于连接杆20套设在套筒21中的长度防止连接杆20被顶推机构3推出套筒21。

参见图1和图2所示,连接杆20和套筒21上均设有限位孔4,限位孔4可以穿设一个限位件5,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5可以采用销钉或者螺杆等常见零件。当限位件5穿过限位孔4时,限位件5将连接杆20和套筒21固定在一起,此时,调整装置就可以充当桥梁纵向限位装置,可以在桥梁架设过程中,不需要另外设置纵向限位装置,通过该装置即可以现实桥梁的纵向限位和桥梁的合龙口纵向调整,减少了另外设置纵向限位装置或者纵向合龙口调整装置的成本。

参见图3和图4所示,在套筒21上设有一个开口6,开口6是用来放置顶推机构3的,设置这个开口6可以方便顶推机构3的取放。当需要使用顶推机构3时,可以将顶推机构3从开口6放置到收容腔中,不需要将连接杆20和套筒21拆卸后再放置顶推机构3,当不需要使用顶推机构3或者需要拆卸调整装置时,可以从开口6直接将顶推机构3取出,方便实用。

顶推机构3可以采用常用的千斤顶,或者也可以采用气缸同样可以达到顶推连接杆20的作用。

参见图1和图2所述,两个端座1上均设有耳座10,两个端座1分别通过耳座10与连接杆20的一端和套筒21的另一端连接;或者连接杆20的另一端和套筒21的另一端上均设有耳板22,两个端座1分别与两个耳板22连接;或者两个端座1上的耳座10与连接杆20一端和套筒21另一端上的耳板22连接。多种连接方式,都可以将两个端座、连接机构2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起来。耳板22与耳座10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连接机构2上设置耳板22,在两个端座1上设置耳座10,并将耳板22和耳座10通过螺栓连接起来,此种连接方式简单且便于安装和拆卸。或者在端座1上设置螺纹孔,在连接杆20的一端和套筒21的另一端上设置螺杆,可以将两个端座1与连接机构2通过螺接的方式连接起来同样可方便两个端座1和连接机构2的安装和拆卸。

在桥梁架设施工中,一般需要先对桥梁实行纵向限位,这要就需要再主梁7和下横梁8之间安装纵向限位装置,当桥梁架设到后期,主梁合拢时,则需要拆除纵向限位装置,再安装合龙口调整装置。而本实用新型中的桥梁合龙口调整装置则不用在桥梁在架设过程中,限位装置进行纵向限位后,在拆除纵向限位装置后再安装合龙口调整装置。

该桥梁合龙口调整装置具体使用方法如下:参见图5和图6所示,当桥梁需要进行纵向限位时,可以在桥梁主梁7和下横梁8之间设置多个调整装置,调整装置的连接杆20的伸长方向朝向桥梁需要合拢的方向,将调整装置的两个端座1中其中一个端座1与桥梁主梁7固定连接,另一端座1与桥梁下横梁8固定连接,并在每个连接杆20和套筒21的限位孔4上穿设一个限位件5,通过限位件5可以将连接杆20和套筒21固定,阻止顶推机构3顶推连接杆20,这样在桥梁架设过程中,就可以起到纵向限位作用。当桥梁的合龙口需要纵向调整时,可以在桥梁主梁7和下横梁8之间设置多个调整装置,将多个调整装置并排间隔设置,将调整装置的两个端座1中其中一个端座1与桥梁主梁7固定连接,另一端座1与桥梁下横梁8固定连接,通过顶推机构3顶推连接杆20,达到调整连接机构2长度的目的,同时达到调整主梁7位置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