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拆装的移动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1538发布日期:2020-10-30 21:39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移动护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防护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快速拆装的移动护栏。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网络的发展和车流量的增加,部分修建较早、车流量集中、交通事故频发、通行负荷过大的高速公路和城市主干道、桥梁等都需要通过改扩建来提升通行能力和消除安全隐患。目前边施工、边通车已成为这类改扩建项目中较为普遍的方案需求,而较长的项目周期中,如何保障施工安全和通车安全的保障难度也越发重要。目前改扩建项目中的常规安全防护措施除了设施限速警示牌、车辆分流警示牌之外,用于防护施工区安全和通车安全的临时防护设施主要有水码、锥筒、隔离珊三种,但这三种设施只能起到隔离作用,没有防撞功能,对于突发的车辆撞击无法拦截。

可移动护栏是我国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能够很好的对施工区、中分带起防护作用,保护行人安全。但目前市场上的可移动护栏缺点也很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点:1、需要与地面相连接,通过材料自身变形吸收部分能量,对路面损坏较大,护栏装置撤离后需要修补路面,且修补时间长、成本高;2、体积较为庞大,增加运输成本;3、现场安装困难,有时需要暴力施工才能安装成功;4、运输过程中稍有磕碰变形就会出现无法安装的情况,适应性差,对运输要求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拆装的移动护栏,本方案不需要与地面相连接,撞击发生时通过护栏的位移消耗部分能量,再通过材料自身变形吸收另一部分能量,以实现护栏的防撞功能,本护栏安装便捷、拆装方便,可实现护栏的快速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移动护栏,包括若干个护栏单元,每个护栏单元包括护栏主体、连接管、支撑块、固定销、上套管和下套管,所述护栏主体包括面板、筋板和底座,所述面板和筋板构成立方体结构,所述护栏主体上端部设有横贯主体的横管,下部两侧设有仅横贯部分主体的支撑管,所述横管和支撑管中分别套设有上套管和下套管,所述上套管、下套管用于插入并连接相邻的护栏单元;所述支撑块设于连接管和横管之间的一端部,所述支撑块上、下表面为弧形面,所述连接管长度等于护栏主体长度且两者位置在长度方向上错开,连接管两端分别搭接在本护栏单元和相邻护栏单元的支撑块上;每个护栏单元设有两个固定销,每个固定销由上至下依次穿过连接管、支撑块、横管、上套管、支撑管和下套管,使相邻护栏单元连接组合在一起。

所述筋板包括端部筋板和中间筋板,分别设置在面板的两端部和中间部。

所述底座侧面为与地面相衔接的斜面,底座的高度为50mm。

所述底座中间设有由槽钢制成的流水孔。

所述护栏主体各部件之间焊接固定。

所述护栏主体、连接管、支撑块、固定销、上套管和下套管在未连接组合状态下相互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可快速拆装的移动护栏包括若干个护栏单元,相邻护栏单元以承插的方式连接组合,护栏单元不需要与地面相连接固定。每个护栏单元包括护栏主体和连接管,护栏主体设有横管和支撑管,分别用于插入上套管和下套管,上套管和下套管插入相邻的护栏单元并将相邻护栏单元相连接。连接管与护栏主体之间一端部设有支撑块,连接管与护栏主体等长且两者在长度方向上错开,连接管两端分别搭接在本护栏单元和相邻护栏单元的支撑块上。固定销由上至下依次穿过连接管、支撑块、横管、上套管、支撑管和下套管,使相邻护栏单元连接组合在一起。

本技术方案的可移动护栏无需与地面相连接,撞击发生时,护栏单元的连接部产生位移,可消耗部分能量。同时,护栏主体是由面板和筋板构成的立方体空心结构,护栏的连接管、上套管和下套管均为空心管体,撞击时会产生变形,又可消耗吸收一部分能量。护栏主体和连接杆之间由支撑块支起来一道缝隙,有利于提高护栏高度,提高防撞性能,同时节省用钢量,降低护栏成本。底座侧面为与地面相衔接的斜面,且底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高度仅为18mm,当车辆撞击护栏时车轮很容易压上底座,导致护栏与路面的摩擦力增大,从而减小碰撞时护栏的变形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快速拆装的移动护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快速拆装的移动护栏正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快速拆装的移动护栏连接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可快速拆装的移动护栏,包括若干个护栏单元100,每个护栏单元100包括护栏主体10、连接管20、支撑块30、固定销40、上套管50和下套管60,护栏主体10包括面板11、筋板12和底座18,面板11和筋板12构成立方体结构,筋板12包括端部筋板121和中间筋板122,分别设置在面板11的两端部和中间部,增加护栏主体10的强度,提高整体防护性能。护栏主体10上端部设有横贯主体的横管13,下部两侧设有仅横贯部分主体的支撑管14,横管13和支撑管14中分别套设有上套管50和下套管60,上套管50、下套管60用于插入并连接相邻的护栏单元100。护栏主体10各部件之间为焊接固定,保证护栏主体10的强度。

支撑块30设于连接管20和横管13之间的一端部,支撑块30上、下表面为弧形面,便于与连接管20、横管13相贴合。连接管20长度等于护栏主体10长度且两者位置在长度方向上错开,连接管20两端分别搭接在本护栏单元100和相邻护栏单元100的支撑块30上。每个护栏单元100设有两个固定销40,固定销40为一根带帽的长圆钢,每个固定销40由上至下依次穿过连接管20、支撑块30、横管13、上套管50、支撑管30和下套管60,使相邻护栏单元100连接组合在一起。

底座18侧面为与地面相衔接的斜面,底座18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且高度仅为50mm,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车轮容易压上底座18,使护栏与路面的摩擦力增大,增加护栏的抗冲击强度,减小碰撞时护栏的变形量。为了便于下雨天时雨水流动,底座18中间设有由槽钢制成的流水孔51。

在未组装状态下,护栏主体10、连接管20、支撑块30、固定销40、上套管50和下套管60相互分离,体积小,适合于运输。参考图3,组装的时候,将上套管50插入相邻的护栏单元100的横管13中,将下套管60插入相邻的护栏单元100的支撑管14中,将支撑块30放置在护栏主体10的一侧端部,将连接管20搭接在本护栏单元100和相邻护栏单元100的支撑块30上,将固定销40由上至下依次穿过连接管20、支撑块30、横管13、上套管50、支撑管30和下套管60,使相邻护栏单元100连接起来。

本技术方案的可移动护栏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本护栏无需与地面相连接,不会损毁路面,节省了路面修复时间和修复成本,缩短施工周期。撞击发生时,护栏单元的连接部产生位移,可消耗部分能量。同时,护栏主体是由面板和筋板构成的立方体空心结构,护栏的连接管、上套管和下套管均为空心管体,撞击时会产生变形,又可消耗吸收一部分能量。护栏主体和连接杆之间由支撑块支起来一道缝隙,有利于提高护栏高度,提高防撞性能,同时节省用钢量,降低护栏成本。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