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拱组合园林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69539发布日期:2020-09-29 09:2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拱组合园林桥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平拱组合园林桥。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园林拱桥内少有一些紧急救援结构,使人员在落水后无法快速高效的释放救援人员的物品,使人员的安全系数降低,且现有的园林拱桥也不具备尺寸调节的功能。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组合式园林桥

公开了[申请号:201821588457.9],包括:桥本体,所述桥本体的桥面两侧设有呈线性排列的凹槽;插嵌在所述凹槽中的桥柱,所述桥柱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插块;以及设在所述桥本体内部的、抵紧所述插块的抵接组件。达到提高园林桥安装效率的目的。

上述方案,尚未实现人员落水后快速处于安全状态,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使人员在落水后能及时得到救援且能实现尺寸调节等优点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拱组合园林桥,包括桥面板,所述桥面板之间固设有横梁,所述桥面板上端面固设有若干栏杆立柱,所述栏杆立柱内设置有用于投放救援物品的救援装置,所述救援装置上侧设置有顶部遮挡棚,所述顶部遮挡棚与所述栏杆立柱之间设置有调节所述顶部遮挡棚与所述桥面板之间距离的高度改变装置,所述栏杆立柱之间固设有栏杆,从而利用上述装置实现了人员能够被救援的功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救援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栏杆立柱内的容腔,所述容腔上侧设置有位于所述栏杆立柱内的开口腔,所述开口腔开口设置,所述开口腔下端壁内连通设置有装卡腔,所述容腔、装卡腔和开口腔内设置有用于投放救援物品的投放组件,从而利用上述结构实现对人员救援的功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投放组件包括与所述容腔端壁固定的推挤气缸,所述推挤气缸内动力连接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内转动的设置有上侧对称的连杆,所述连杆之间转动配合连接,上侧的所述连杆与所述容腔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连杆一侧设置有侧顶块,所述侧顶块与所述连杆同轴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侧顶块一侧设置有漂浮箱,所述漂浮箱与所述装卡腔装卡配合连接,所述漂浮箱内设置有内腔,从而利用上述结构实现了所述侧顶块带动所述漂浮箱推出所述开口腔以便于人员利用所述漂浮箱浮出于水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高度改变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容腔一侧的侧安装内腔,所述侧安装内腔下端壁固设有驱动连接电机,所述驱动连接电机内动力连接设置有转动螺纹轴,所述转动螺纹轴与所述侧安装内腔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转动螺纹轴外表面螺纹配合连接设置有内螺纹板,所述内螺纹板与所述侧安装内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内螺纹板上端面固设有伸出轴,所述伸出轴与所述顶部遮挡棚固定,从而利用所述伸出轴调节所述顶部遮挡棚的高度以便于在使一些尺寸较大物品过桥时依然可以顺畅通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设备采用了所述救援装置和高度改变装置的设计,使人员在落水后能够及时提供救援落水人员的物品,同时,利用调节高度的方式便于一些尺寸较大的物品通过,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及可靠性。

上述优点具体表现为,利用所述驱动连接电机间接驱动所述转动螺纹轴转动,使所述内螺纹板带动所述伸出轴将所述顶部遮挡棚顶起,使所述顶部遮挡棚与所述栏杆之间距离变化,以实现了调节高度的方式便于一些尺寸较大的物品通过,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绕道情况发生,所述漂浮箱的结构设计优点在于,使人员能够利用所述漂浮箱及时漂浮于水面,且具有防割破功能,无论是使所述漂浮箱挤出与所述装卡腔和开口腔或者在水面上时被其他物品的挤压也不会使所述漂浮箱失效,保护了人员的安全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回收再次利用,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可靠性,且利用所述连杆和侧顶块的结构设计,使所述漂浮箱能够快速推出于设备,使人员更快被获救。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伸出轴的a方向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横梁101、桥面板102、栏杆立柱103、栏杆104、伸出轴105、顶部遮挡棚106、转动螺纹轴201、内螺纹板202、侧顶块203、开口腔204、漂浮箱205、内腔206、连杆207、装卡腔208、伸缩杆209、容腔211、推挤气缸212、侧安装内腔213、驱动连接电机214、救援装置950、高度改变装置95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拱组合园林桥,包括桥面板102,桥面板102之间固设有横梁101,桥面板102上端面固设有若干栏杆立柱103,栏杆立柱103内设置有用于投放救援物品的救援装置950,救援装置950上侧设置有顶部遮挡棚106,顶部遮挡棚106的尺寸与桥面板102的尺寸比例相同,顶部遮挡棚106与栏杆立柱103之间设置有调节顶部遮挡棚106与桥面板102之间距离的高度改变装置951,栏杆立柱103之间固设有栏杆104,从而利用上述装置实现了人员能够被救援的功能。

有益地,其中,救援装置950包括设置于栏杆立柱103内的容腔211,容腔211上侧设置有位于栏杆立柱103内的开口腔204,开口腔204开口设置,开口腔204下端壁内连通设置有装卡腔208,容腔211、装卡腔208和开口腔204内设置有用于投放救援物品的投放组件,从而利用上述结构实现对人员救援的功能。

有益地,其中,投放组件包括与容腔211端壁固定的推挤气缸212,推挤气缸212内动力连接设置有伸缩杆209,伸缩杆209内转动的设置有上侧对称的连杆207,连杆207之间转动配合连接,上侧的连杆207与容腔211端壁转动配合连接,连杆207一侧设置有侧顶块203,侧顶块203与连杆207同轴转动配合连接,侧顶块203一侧设置有漂浮箱205,漂浮箱205与装卡腔208装卡配合连接,漂浮箱205内设置有内腔206,漂浮箱205内层采用橡胶制作,漂浮箱205外侧设置有防割纺织布并且将漂浮箱205包覆,内腔206内设置有氮气,从而利用上述结构实现了侧顶块203带动漂浮箱205推出开口腔204以便于人员利用漂浮箱205浮出于水面。

有益地,其中,高度改变装置951包括设置于容腔211一侧的侧安装内腔213,侧安装内腔213下端壁固设有驱动连接电机214,驱动连接电机214内动力连接设置有转动螺纹轴201,转动螺纹轴201与侧安装内腔213端壁转动配合连接,转动螺纹轴201外表面螺纹配合连接设置有内螺纹板202,内螺纹板202与侧安装内腔213滑动配合连接,内螺纹板202上端面固设有伸出轴105,伸出轴105与顶部遮挡棚106固定,伸出轴105的长度至少为3m,从而利用伸出轴105调节顶部遮挡棚106的高度以便于在使一些尺寸较大物品过桥时依然可以顺畅通过。

初始状态时,上述装置、组件和结构处于停止工作状态,在设备处于状态时漂浮箱205装卡于装卡腔208内,转动螺纹轴201位于最下侧的位置。

当设备进行高度调节时,由于一些尺寸较大的物品在通过桥梁时,桥梁结构尺寸不能调节使人员不得不绕道而行,这浪费了人员的体力的同时,增加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此时驱动连接电机214工作后驱动转动螺纹轴201转动,使转动螺纹轴201转动后带动内螺纹板202进行向上移动,使内螺纹板202动伸出轴105向上移动,此时顶部遮挡棚106顶起后,顶部遮挡棚106与桥面板102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此时人员即可将尺寸巨大的物品由桥面运出。

当人员落水时,首先推挤气缸212工作后驱动伸缩杆209向上推动,使伸缩杆209带动连杆207之间彼此摆动,此时连杆207带动侧顶块203移动后将漂浮箱205推出,由于漂浮箱205内层采用橡胶将氮气密封,且漂浮箱205外侧采用防割纺织布包裹,使漂浮箱205可以由装卡腔208和开口腔204内推出,且能够漂浮于水面便于人员获救,此时漂浮箱205被投放于水面,在人员救出后,漂浮箱205经过晾晒后可重新装填复位于装卡腔208和开口腔204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设备采用了救援装置950和高度改变装置951的设计,使人员在落水后能够及时提供救援落水人员的物品,同时,利用调节高度的方式便于一些尺寸较大的物品通过,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及可靠性。

上述优点具体表现为,利用驱动连接电机214间接驱动转动螺纹轴201转动,使内螺纹板202带动伸出轴105将顶部遮挡棚106顶起,使顶部遮挡棚106与栏杆104之间距离变化,以实现了调节高度的方式便于一些尺寸较大的物品通过,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绕道情况发生,漂浮箱205的结构设计优点在于,使人员能够利用漂浮箱205及时漂浮于水面,且具有防割破功能,无论是使漂浮箱205挤出与装卡腔208和开口腔204或者在水面上时被其他物品的挤压也不会使漂浮箱205失效,保护了人员的安全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回收再次利用,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可靠性,且利用连杆207和侧顶块203的结构设计,使漂浮箱205能够快速推出于设备,使人员更快被获救。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横梁101、桥面板102、栏杆立柱103、栏杆104、伸出轴105、顶部遮挡棚106、转动螺纹轴201、内螺纹板202、侧顶块203、开口腔204、漂浮箱205、内腔206、连杆207、装卡腔208、伸缩杆209、容腔211、推挤气缸212、侧安装内腔213、驱动连接电机214、救援装置950、高度改变装置95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