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道防滑路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4070发布日期:2020-10-17 00:4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弯道防滑路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路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弯道防滑路面。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沟通各个城市、乡镇的道路网越来越发达,根据使用定位的不同,道路可分为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类型,大部分的道路为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其中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

但是沥青路面存在着一种无法忽视的问题,即容易因轮胎对路面常年久月的摩擦而光滑,显然路面光滑会导致车辆打滑而引发交通事故,尤其在弯道位置处,更容易因为离心现象的参与导致路面光滑,因此开发适用于弯道的防滑路面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弯道防滑路面,以解决现有沥青路面因在弯道位置处容易光滑而形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弯道防滑路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弯道防滑路面,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面层、承重层和底层,所述底层上间隔设有多个向上依次穿过所述承重层和面层的防滑单元,所述防滑单元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浇筑箱,所述浇筑箱的上端与所述面层位于同一平面内且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开口,所述浇筑箱的空腔中填充有防滑块,所述防滑块具有向上伸出所述空腔的开口从而凸出所述面层的上端面的防滑部。

所述浇筑箱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

所述浇筑箱的侧壁上设有用于缓冲热胀冷缩作用力的缓冲层。

所述浇筑箱的内腔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

所述浇筑箱下端的侧壁上沿周向设有多个锚固块,所述底层的上端面上设有用于所述浇筑箱的下端和各个锚固块向下对应插入的凹槽。

所述锚固块与所述浇筑箱一体成型。

所述防滑部的上端面为波浪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面层、承重层、底层以及防滑单元构成,其中防滑单元的浇筑箱下端设置在底层上、上端与面层位于同一平面内,浇筑箱内的空腔中填充的防滑块的上端伸出空腔的开口构成防滑部,由于防滑部凸出面层的上端面,因此防滑部可有效的破坏面层的平面结构,防止面层的上端面过于平滑,达到在面层的上端面营造防滑结构的目的,有效解决了因在弯道位置处的沥青路面容易光滑而形成安全隐患的问题,另外由于防滑块与面层、底层以及承重层之间均为分体结构,因此,在防滑块的防滑部被磨损殆尽或者毁坏后,可将防滑块破碎后重新在浇筑箱内制作防滑块,不必破坏正常的路面,对路面结构基本不产生影响,维护以及修复均很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弯道防滑路面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视图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浇筑箱的主视图;

图4为图3对应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1、面层;2、承重层;3、底层;4、浇筑箱;41、空腔;42、开口;5、锚固块;6、防滑块;7、防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弯道防滑路面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弯道防滑路面,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面层1、承重层2和底层3,底层3上间隔设有多个向上依次穿过承重层2和面层1的防滑单元,防滑单元包括内部具有空腔41的浇筑箱4,浇筑箱4的上端与面层1位于同一平面内且设有连通空腔41的开口42,浇筑箱4的空腔41中填充有防滑块6,防滑块6具有向上伸出空腔41的开口42从而凸出面层1的上端面的防滑部7。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浇筑箱4在受到碾压时的结构稳定性,浇筑箱4设置为上小下大的棱锥形结构,具体为对应面层1的位置为空心四棱锥、对应承重层2和底层3的位置为空心四棱柱。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热胀冷缩作用力对防滑块6的影响,避免防滑块6的破碎,浇筑箱4采用硬质橡胶材质。

在其他实施例中,浇筑箱也可以为塑料材质;或者浇筑箱为金属材质,但需要在浇筑箱的侧壁上设置用于缓冲热胀冷缩作用力的缓冲层,缓冲层可考虑使用土工布、毡布等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浇筑箱4的内腔为与浇筑箱4形状适配的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从而填充在浇筑箱4的空腔41中的防滑块6也为对应的上小下大的锥形,锥形结构的防滑块6能够有效提升被碾压时的结构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具体制造时,浇筑箱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成圆锥形、棱锥形或者棱锥形与棱柱形结合的其他结构,也可以为圆柱状、长方体状等,浇筑箱的空腔也可以为圆柱状、长方体状等适配形状,填充于浇筑箱的空腔中的防滑块的形状跟随浇筑箱的空腔的形状适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浇筑箱4下端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有8个锚固块5,底层3的上端面上设有用于浇筑箱4的下端和各个锚固块5向下对应插入的凹槽。

在其他实施例中,锚固块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

在本实施例中,锚固块5与浇筑箱4一体成型。

在其他实施例中,锚固块也可与浇筑箱分体设置,并通过焊接、粘接、螺栓连接等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加腔防滑效果,防滑部7的上端面为波浪状。

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滑部的上端面也可以为其他防滑形状,如齿状等。

防滑块6的具体材质可以选择混凝土,也可以选择其他适用的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防滑单元沿车辆行驶的方向并排间隔设置,各个浇筑箱4的长度沿车辆行驶的方向延伸;在其他实施例中,各个浇筑箱也可以在车辆行驶的方向上横向前后间隔设置,也可以交错、散乱的设置。

具体建造时,首先铺设底层3,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防滑单元的具体分布位置,确定好防滑单元的位置后,在底层3的上端面上设置凹槽,然后将浇筑箱4的下端连同锚固块5一起插在凹槽内固定好,继续铺设承重层2和面层1,最后再在浇筑箱4的空腔41中填充混凝土,填充在空腔41内的混凝土构成防滑块6,当填充混凝土至浇筑箱4的空腔41的开口42处时需要继续加注混凝土,令该部分的混凝土聚积在浇筑箱4的空腔41的开口42处以便于在混凝土硬化后制作防滑部7;也可以在固定好浇筑箱4后,先在浇筑箱4内填充混凝土制作防滑块6,待混凝土凝固至一定硬度时再铺设承重层2和面层1;上述两种建造方式均需注意对浇筑箱4周围的路面材料的压实处理,防止出现松散、承重差以及鼓包等质量问题。

本实用新型由面层1、承重层2、底层3以及防滑单元构成,其中防滑单元的浇筑箱4下端设置在底层3上、上端与面层1位于同一平面内,浇筑箱4内的空腔41中填充的防滑块6的上端伸出空腔41的开口42构成防滑部7,由于防滑部7凸出面层1的上端面,因此防滑部7可有效的破坏面层1的平面结构,防止面层1的上端面过于平滑,达到在面层1的上端面营造防滑结构的目的,有效的解决了因在弯道位置处的沥青路面容易光滑而形成安全隐患的问题,另外由于防滑块6与面层1、底层3以及承重层2之间均为分体结构,因此,在防滑块6的防滑部7被磨损殆尽或者毁坏后,可将防滑块6使用破碎机械如冲击钻破碎后重新在浇筑箱4内制作防滑块6,不必破坏正常的路面,对路面结构基本不产生影响,维护以及修复均很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