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桥梁施工的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74304发布日期:2020-08-07 19:2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桥梁施工的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桥梁施工的脚手架。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快速的提升,现在几乎每个家庭都配备有私家轿车,汽车的数量不断的增长,为了解决不断增长的交通负荷,公路以及桥梁的修建速度也越来越快,在修建桥梁的过程中,由于桥梁的高度较高,人们通常使用脚手架,站在脚手架上进行施工,但是现阶段的脚手架大都不能够移动,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现有解决方案中采用在脚手架的可伸缩的支撑立柱的底部均设置一可自锁的滚轮来实现脚手架的移动和固定在目标位置,依靠支撑立柱的伸缩来实现脚手架的高度调节以及利用滚轮自身来支撑整个脚手架,但是在上述结构设计的脚手架调节过程中高度调节过程中,出于成本的考虑伸缩结构一般为机械伸缩结构,此外由于支撑立柱为多个,依次在调节高度过程中如法精确的做到四个支撑立柱的同步速度调节,容易发生调整过程中的支撑架整体倾斜,除非利用电机和液压驱动机构,但是该种驱动机构的造价昂贵,且保养维护繁琐,此外滚轮于地面接触面积无法调节,不易使得脚手架支撑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桥梁施工的脚手架。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桥梁施工的脚手架,包括支撑平台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平台设置于两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两支撑架的外侧之间均设置有两个交错的斜拉杆,支撑平台所在的平面水平设置,支撑架所在的平面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架包括两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套管以及设置于两所述第一支撑套管之间的第一连接杆,所述斜拉杆的端部和第一支撑套管的外壁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轴线水平设置,第一支撑套管的轴线竖直设置,第一支撑套管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轴线和第一支撑套管的轴线相互重合设置,第三连接杆可活动穿设于第一支撑套管的内部,第三连接杆和第一支撑套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互连接,第一支撑套管的底部可活动套设有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的轴线和第一支撑套管的轴线相互重合设置,连接套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相对远离连接套管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第一支撑套管的外侧相对连接套管的顶部以及相对连接套管的底部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一支撑套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互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远离连接套管的一端和连接套管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加强杆;

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和第三连接杆相互匹配的固定套管,第三连接杆可活动设置于固定套管的内部,第三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环,所述第一凸环和第三连接杆同轴设置,固定套管的内壁设置有和第一凸环相互匹配的第二凹槽,第三连接杆的外壁相对固定套管的顶部的位置设置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的轴线方向和第三连接杆的直径方向相互平行,在连接套管(8)管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一直线滑槽,在该直线滑槽内设置有第一凸耳,该第一凸耳在滑槽内可上下滑动,在旋转把手的远离第三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凸耳,在第一和第二凸耳间可拆卸挂接有一刚性连杆,第三连接杆和第一支撑套管之间的螺纹纹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一支撑套管之间的螺纹纹路的倾斜方向相反。

为了有效的防止本发明的第二固定环和连接套管一起转动,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壁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走向和第二固定环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支撑套管的外壁设置有和第一凹槽相互匹配的第一凸条。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桥梁施工的脚手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中利用滚轮和支撑底座的独立旋转设计,以及两者之间通过双凸耳和连杆的设计,使得脚手架的支撑稳定性加强的同时,使得高度调节变得简单可靠;2、该应用于桥梁施工的脚手架,包括支撑平台和两个支撑架,支撑架相对设置,支撑平台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且支撑架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套管以及设置在两第一支撑套管之间的第一连接杆,通过在第一支撑套管的底部设置固定底座,在第一支撑套管的低端可活动套设连接套管,并且在第一支撑套管的相对连接套管的顶部以及连接套管的底部的位置均设置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和第一支撑套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使得连接套管和第一支撑套管能够相对转动,在连接套管的外侧设置第二连接杆,在第二连接杆的外端的底部设置万向轮,进而能够方便的对本发明进行移动,通过在固定底座的顶部设置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穿设至第一支撑套管的内部并通过螺纹连接,便于调节固定底座的高度,增加了本发明固定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所示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所示b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平台;2、支撑架;3、斜拉杆;4、第一支撑套管;5、第一连接杆;6、固定底座;7、第三连接杆;8、连接套管;9、第二连接杆;10、万向轮;11、第一固定环;12、第二固定环;13、第一凹槽;14、第一凸条;15、固定套管;16、第一凸环;17、第二凹槽;18、旋转把手;19、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桥梁施工的脚手架,包括支撑平台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2,所述支撑平台1设置于两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两支撑架2的外侧之间均设置有两个交错的斜拉杆3,支撑平台1所在的平面水平设置,支撑架2所在的平面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架2包括两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套管4以及设置于两所述第一支撑套管4之间的第一连接杆5,所述斜拉杆3的端部和第一支撑套管4的外壁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轴线水平设置,第一支撑套管4的轴线竖直设置,第一支撑套管4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座6,所述固定底座6的顶部设置有第三连接杆7,所述第三连接杆7的轴线和第一支撑套管4的轴线相互重合设置,第三连接杆7可活动穿设于第一支撑套管4的内部,第三连接杆7和第一支撑套管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互连接,第一支撑套管4的底部可活动套设有连接套管8,所述连接套管8的轴线和第一支撑套管4的轴线相互重合设置,连接套管8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杆9,所述第二连接杆9的相对远离连接套管8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0,第一支撑套管4的外侧相对连接套管8的顶部以及相对连接套管8的底部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固定环11,所述第一固定环11和第一支撑套管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互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9的远离连接套管8的一端和连接套管8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加强杆19;

所述固定底座6的顶部设置有和第三连接杆7相互匹配的固定套管15,第三连接杆7可活动设置于固定套管15的内部,第三连接杆7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环16,所述第一凸环16和第三连接杆7同轴设置,固定套管15的内壁设置有和第一凸环16相互匹配的第二凹槽17,第三连接杆7的外壁相对固定套管15的顶部的位置设置有旋转把手18,所述旋转把手18的轴线方向和第三连接杆7的直径方向相互平行,在连接套管8管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一直线滑槽,在该直线滑槽内设置有第一凸耳,该第一凸耳在滑槽内可上下滑动,在旋转把手18的远离第三连接杆7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凸耳,在第一和第二凸耳间可拆卸挂接有一刚性连杆,第三连接杆7和第一支撑套管4之间的螺纹纹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11和第一支撑套管4之间的螺纹纹路的倾斜方向相反。

以往在修建桥梁时,由于桥梁的高度较高,通常需要借助脚手架,但是脚手架大都不能够移动,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本发明包括支撑平台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2,支撑平台1水平的设置在两个支撑架2的顶部,支撑架2竖直的设置,支撑架2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套管4和设置于两第一支撑套管4之间的第一连接杆5,第一连接杆5和第一支撑套管4相互垂直设置,在第一支撑套管4的底部设置固定底座6,在第一支撑套管4的低端可活动套设连接套管8,并在第一支撑套管4的相对连接套管8的顶部以及相对连接套管8的底部均套设第一固定环11,第一固定环11和第一支撑套管4通过螺纹相互连接,连接套管8的外侧设置第二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9的底部设置万向轮10,连接套管8能够相对第一支撑套管4转动,进而能够方便的对本发明进行移动,且通过调节第一固定环11能够调节万向轮10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管8的顶部以及连接套管8的底部和第一固定环11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固定环12,所述第二固定环12可活动套设于第一支撑套管4的外侧,第二固定环12的轴线和第一支撑套管4的轴线相互重合设置,在第二固定环12的作用下,能够增加本发明连接套管8和第一固定环11之间相对滑动的顺畅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环12的内壁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凹槽13,所述第一凹槽13的走向和第二固定环12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支撑套管4的外壁设置有和第一凹槽13相互匹配的第一凸条14,在第一凸条14和第一凹槽13的相互卡合作用下,能够防止第二固定环12和连接套管8一起转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6的顶部设置有和第三连接杆7相互匹配的固定套管15,第三连接杆7可活动设置于固定套管15的内部,第三连接杆7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环16,所述第一凸环16和第三连接杆7同轴设置,固定套管15的内壁设置有和第一凸环16相互匹配的第二凹槽17,第三连接杆7的外壁相对固定套管15的顶部的位置设置有旋转把手18,所述旋转把手18的轴线方向和第三连接杆7的直径方向相互平行,能够方便的调节本发明的固定底座6的高度,方便本发明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9的远离连接套管8的一端和连接套管8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加强杆19,增加了本发明的万向轮10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该应用于桥梁施工的脚手架在使用时,本实施例中,支撑平台1设置于两支撑架2的顶部,两支撑架2的外侧之间均设置有两个交错的斜拉杆3,支撑平台1所在的平面水平设置支撑架2所在的平面竖直设置,支撑架2包括两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套管4以及设置于两第一支撑套管4之间的第一连接杆5,斜拉杆3的端部和第一支撑套管4的外壁相互连接,第一连接杆5的轴线水平设置,第一支撑套管4的轴线竖直设置,第一支撑套管4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座6,固定底座6的顶部设置有第三连接杆7,第三连接杆7的轴线和第一支撑套管4的轴线相互重合设置,第三连接杆7可活动穿设于第一支撑套管4的内部,第三连接杆7和第一支撑套管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互连接,第一支撑套管4的底部可活动套设有连接套管8,连接套管8的轴线和第一支撑套管4的轴线相互重合设置,连接套管8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9的相对远离连接套管8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0,第一支撑套管4的外侧相对连接套管8的顶部以及相对连接套管8的底部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固定环11,第一固定环11和第一支撑套管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互连接,以往在修建桥梁时,由于桥梁的高度较高,通常需要借助脚手架,但是脚手架大都不能够移动,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本发明包括支撑平台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2,支撑平台1水平的设置在两个支撑架2的顶部,支撑架2竖直的设置,支撑架2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套管4和设置于两第一支撑套管4之间的第一连接杆5,第一连接杆5和第一支撑套管4相互垂直设置,在第一支撑套管4的底部设置固定底座6,在第一支撑套管4的低端可活动套设连接套管8,并在第一支撑套管4的相对连接套管8的顶部以及相对连接套管8的底部均套设第一固定环11,第一固定环11和第一支撑套管4通过螺纹相互连接,连接套管8的外侧设置第二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9的底部设置万向轮10,连接套管8能够相对第一支撑套管4转动,进而能够方便的对本发明进行移动,且通过调节第一固定环11能够调节万向轮10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本发明时,通过扳动本发明的旋转把手18,使得旋转把手18带动第三连接杆7转动,第三连接杆7的底部设置第一凸环16,固定套管15的内壁设置第二凹槽17,第一凸环16和第二凹槽17相互咬合,进而使得第三连接杆7在固定杆的内部以第三连接杆7的轴线为轴转动,因为第三连接杆7和第一支撑套管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使得固定底座6被升起,固定底座6离地,在万向轮10的作用下,将本发明移动至所需的地点,连接套管8和第一支撑套管4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在需要调节万向轮10的支撑高度时,通过旋拧连接套管8的两端的第一固定环11,进而能够调节连接套管8在第一支撑套管4的外壁的位置,连接套管8和第一支撑套管4相对转动时,第二固定环12在第一凸条14和第一凹槽13的相互咬合作用下,第二固定环12不会转动,增加了连接套管8和第一支撑套管4之间相互动作的稳定性,避免带动第一固定环11转动,移动至目的地后需要固定本发明时,则只需要首先将连接套管8在第一支撑套管4的外壁的位置旋转至最低,此时固定底座6距离地面的高度最大且仅万向轮10与地面接触,然后扳动旋转把手18,使得第三连接杆7伸出第一支撑套管4的底部,并将每个第一支撑套管4底部的第三连接杆7均伸出第一支撑套管4相同的长度,该长度与预设的目标脚手架最终高度对应,由于该调节过程中所有连接套管8在第一支撑套管4的外壁的位置旋转至最低,即同一高度位置,且第三连接杆7均悬空不予地面接触,使得调节过程中即使各个第三连接杆7的旋转速度不同,也不会导致脚手架整体倾斜,且各个第三连接杆7最终达到相同的位置后,将连杆的两端分别挂接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上,旋转连接套管8使其在第一支撑套管4外壁上的高度上升,第一凸耳在连接套管8外壁上的滑槽内的滑动设计配合两凸耳之间连杆的刚性连接,以及三连接杆7和第一支撑套管4之间的螺纹纹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11和第一支撑套管4之间的螺纹纹路的倾斜方向相反设计,使得该连杆在两凸耳上的挂接使得连接套管8和旋转把手18同步转动的同时还能能够保证旋转把手18的下降,该过程中,第一凸耳在连接套管8外壁上滑槽内的位置逐渐下降,第三连接杆7高度持续降低直至接触地面从而使得固定底座6支撑起第一支撑套管4即可,此外由于两凸耳之间连杆的刚性连接,使得同一旋转操作即可实现连接套管8的上升和固定底座6的朝向地面的运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