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曲线桥合龙段高差的调整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87548发布日期:2020-10-20 17:5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曲线桥合龙段高差的调整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转体桥转体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控制曲线桥合龙段高差的调整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桥梁建设中,常常遇到跨既有铁路线和公路的施工环境;为减少施工过程中对铁路线或公路正常运营的影响需要进行跨线桥建设,桥梁转体施工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占比越来越大。然而,当匀速转动至梁体边缘接近边墩时,观测梁底标高和临时墩顶间支撑结构的高差,需要确保桥梁端与边墩高差在设计范围内,必要时需进行梁端标高调整。因此,转体施工质量严重影响桥梁的安全性能,然而现有的调整系统可以进行梁体标高的微调,但是调整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转体桥转体施工中两侧梁体与边墩高差调整问题,提供一种控制曲线桥合龙段高差的调整装置,能够准确调整梁体边缘与边墩高差,且容易实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控制曲线桥合龙段高差的调整装置,包括设置于曲线桥边跨下方的脚手架,脚手架顶部设有多排平行设置的分配梁,分配梁上设有多列平行设置的承接梁,分配梁与承接梁的交点位置分别设置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上再分别设置第二层分配梁和第二层承接梁,第二层承接梁上边跨的现浇段梁体;

所述千斤顶通过油管与液压油缸相连接,千斤顶与第二层分配梁之间还设有压力传感器;千斤顶、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通讯总线与同步控制台相连接。

所述的分配梁与第二层分配梁以排与排相平行的方式设置,承接梁与第二层承接梁以列与列相平行的方式设置;分配梁与承接梁相垂直,第二层分配梁与第二层承接梁相垂直。

所述的分配梁为大工字钢分配梁,承接梁为小工字钢承接梁;

脚手架顶部为第一层大工字钢分配梁,平行放置三排;第一层小工字钢承接梁位于第一层大工字钢分配梁上方,平行放置三列,方向与第一层大工字钢分配梁垂直;

千斤顶放置在第一层大工字钢分配梁与第一层小工字钢承接梁交点位置;

第二层大工字钢分配梁位于千斤顶上方,方向与第一层大工字钢分配梁平行,共放置三排;

第二层小工字钢承接梁位于第二层大工字钢分配梁上方,方向与第一层小工字钢承接梁平行。

进一步的,在曲线桥两侧的边跨下方分别设置脚手架,以搭建调整装置进行高差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的同步控制台通过通讯总线控制千斤顶同步动作。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控制曲线桥合龙段高差的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1)转体桥转动结束后,利用水准仪分别测量主梁与边跨的现浇段梁体之间的高差;若相邻两段梁体高差大于10mm时,则进行高差调整;

在边跨底部搭建脚手架,并在靠近主桥方向外侧的脚手架顶部放置多列相平行的分配梁;

2)在分配梁上方放置多列相平行的承接梁,且分别与分配梁垂直;

3)将在分配梁与承接梁交点位置处分别设置千斤顶;

4)以排与排平行的方式,在千斤顶上方放置第二层分配梁;

5)以列与列平行的方式,在第二层分配梁上方放置第二层承接梁;

6)将千斤顶与液压油缸通过油管连接,并分别与同步控制台相连接;液压油缸还通过油管与同步泵站相连;

7)按照步骤1)-6),在曲线桥另一侧边跨下方安装高差调整装置;

8)将液压油缸安置于第二层小工字钢承接梁与第二层大工字钢分配梁相交处,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液压油缸上部并与同步控制台连接,并利用油管将;

9)启动同步控制台,同步控制一侧的所有千斤顶同步顶升以调整现浇段梁体的高度;并利用水准仪测量桥梁两侧高差,直至两侧高差小于等于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控制曲线桥合龙段高差的调整装置及方法,利用分配梁及承接梁搭建了可靠的平台以利于千斤顶的放置,而第二层分配梁及第二层承接梁则为千斤顶提供了可靠的施力平台,并通过同步控制台对所有的千斤顶进行同步控制,使得千斤顶同步顶升进行高差调整,使得调整主梁梁体与边墩高差至设计范围内,保证了桥梁通行后的舒适度,提高了桥梁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便于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高差调整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高差调整装置的立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高差调整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同步顶升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斜拉桥转体后存在的高差示意图之一;

图6是斜拉桥转体后存在的高差示意图之二;

图7是高差调整装置位置图;

其中,1为脚手架、2为第一层大工字钢分配梁、3为第一层小工字钢承接梁、4为千斤顶、5为第二层大工字钢分配梁、6为第二层小工字钢承接梁、7为油管、8为同步控制台、9为现浇段梁体、10为通讯总线、11为液压油缸、12为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曲线桥合龙段高差的调整装置,通过准确调整边墩与梁体边缘的高差,使得合龙前梁体两侧高差处于设计范围内,从而保证桥梁通行后的舒适度,提高桥梁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便于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一种控制曲线桥合龙段高差的调整装置,包括设置于曲线桥边跨下方的脚手架,脚手架顶部设有多排平行设置的分配梁,分配梁上设有多列平行设置的承接梁,分配梁与承接梁的交点位置分别设置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上再分别设置第二层分配梁和第二层承接梁,第二层承接梁上边跨的现浇段梁体;

所述千斤顶通过油管与液压油缸相连接,千斤顶与第二层分配梁之间还设有压力传感器;千斤顶、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通讯总线与同步控制台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配梁与第二层分配梁以排与排相平行的方式设置,承接梁与第二层承接梁以列与列相平行的方式设置;分配梁与承接梁相垂直,第二层分配梁与第二层承接梁相垂直。

具体的,所述的分配梁为大工字钢分配梁,承接梁为小工字钢承接梁;

脚手架顶部为第一层大工字钢分配梁,平行放置三排;第一层小工字钢承接梁位于第一层大工字钢分配梁上方,平行放置三列,方向与第一层大工字钢分配梁垂直;

千斤顶放置在第一层大工字钢分配梁与第一层小工字钢承接梁交点位置;

第二层大工字钢分配梁位于千斤顶上方,方向与第一层大工字钢分配梁平行,共放置三排;

第二层小工字钢承接梁位于第二层大工字钢分配梁上方,方向与第一层小工字钢承接梁平行。

进一步的,在曲线桥两侧的边跨下方分别设置脚手架,以搭建调整装置进行高差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的同步控制台通过通讯总线控制千斤顶同步动作。

本发明还给出一种控制曲线桥合龙段高差的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1)转体桥转动结束后,利用水准仪分别测量主梁与边跨的现浇段梁体之间的高差;若相邻两段梁体高差大于10mm时,则进行高差调整;

在边跨底部搭建脚手架,并在靠近主桥方向外侧的脚手架顶部放置多列相平行的分配梁;

2)在分配梁上方放置多列相平行的承接梁,且分别与分配梁垂直;

3)将在分配梁与承接梁交点位置处分别设置千斤顶;

4)以排与排平行的方式,在千斤顶上方放置第二层分配梁;

5)以列与列平行的方式,在第二层分配梁上方放置第二层承接梁;

6)将千斤顶与液压油缸通过油管连接,并分别与同步控制台相连接;液压油缸还通过油管与同步泵站相连;

7)按照步骤1)-6),在曲线桥另一侧边跨下方安装高差调整装置;

8)将液压油缸安置于第二层小工字钢承接梁与第二层大工字钢分配梁相交处,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液压油缸上部并与同步控制台连接,并利用油管将;

9)启动同步控制台,同步控制一侧的所有千斤顶同步顶升以调整现浇段梁体的高度;并利用水准仪测量桥梁两侧高差,直至两侧高差小于等于10mm。

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参见图1-图4,本发明的控制曲线桥合龙段高差的调整装置,包括:脚手架、第一层大工字钢分配梁、第一层小工字钢承接梁、千斤顶、第二层大工字钢分配梁、第二层小工字钢承接梁、油管、同步顶升装置。

所述的脚手架,位于曲线桥边跨下方;所述的第一层大工字钢分配梁,位于脚手架上方,平行放置三排;所述的第一层小工字钢承接梁,位于第一层大工字钢分配梁上方,平行放置三个,方向与第一层大工字钢分配梁垂直;所述的千斤顶,位于第一层小工字钢承接梁上方,将千斤顶放置在第一层大工字钢分配梁与第一层小工字钢承接梁交点位置,共放置九个;

所述的第二层大工字钢分配梁,位于千斤顶上方,方向与第一层大工字钢分配梁平行,共放置三排;所述的第二层小工字钢承接梁,位于第二层大工字钢分配梁上方,方向与第一层小工字钢承接梁平行;

所述千斤顶通过油管与液压油缸相连接,千斤顶与第二层分配梁之间还设有压力传感器;千斤顶、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通讯总线与同步控制台相连接。

转体桥转动结束后,测量主梁与边跨现浇梁高差,若高差不符合设计要求(参见图5、图6所示的高差),则在边跨下方设置若高差调整装置;这是因为当在曲线桥主跨两侧安装高差调整装置时,球铰位于主跨中心,类似于一个“跷跷板”,调整完主跨一侧高差后,会改变另一侧高差,故需要把高差调整装置设置于边跨下方;

曲线桥合龙段高差的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边跨底部脚手架靠近主桥方向外侧放置第一层大工字钢分配梁,平行放置三个;

将第一层小工字钢承接梁放置在边跨第一层大工字钢分配梁上方,且与第一层大工字钢分配梁保持垂直;

将千斤顶放置在第一层大工字钢分配梁与第一层小工字钢承接梁交点位置处,位于小工字钢承接梁上方;

在千斤顶上方放置第二层大工字钢,并使得第二层大工字钢方向与第一层大工字钢分配梁平行;

在第二层大工字钢上方放置第二层小工字钢,第二层小工字钢与第一层小工字钢方向一致;

将油管一端与千斤顶连接,另一端连接至同步顶升装置(如图4所示);

具体的,将液压油缸安置于第二层小工字钢承接梁与第二层大工字钢分配梁相交处,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液压油缸上部并与同步控制台连接,并利用油管将液压油缸与同步泵站相连;

启动同步顶升装置,调整高差,并利用水准仪测量桥梁两侧高差直至其符合设计要求,即两侧高差小于等于10mm(如图7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