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铁路轨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
背景技术:
编组站是铁路重要枢纽之一,设在有大量车流集中或消失的铁路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上。为了将货物运送到目的地,列车需要在编组站进行到达、解体、集结、编组、出发和部分装卸、取送等作业。调车驼峰是编组站中进行车辆分解和再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列车缓行器又是控制驼峰调车作业中的列车溜放速度的主要设备。驼峰及调车场大多采用的是重力式缓行器+减速顶点连式调速系统,其中重力式缓行器布置于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上。
由于缓行器布置在轨枕上,在冲击力和侧压力反作用下,其布置处的轨枕结构受损严重,造成对车辆溜放速度的控制不足,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隐患。主要伤损表现为缓行器布置处螺栓孔轨枕附近混凝土开裂严重、缓行器布置处轨枕破损掉块等。
为了保障编组站驼峰及峰下设备状态良好,列车解编作业安全可靠,同时,在编组作业压力巨大和工务部门维修养护时间有限的条件下,需要对编组站驼峰区缓行器无砟轨道缓行器布置处的轨枕开裂和掉块开展施工修复作业,包括清理破碎面、现场定形、修复胶体材料浇筑、快速脱模一系列步骤。
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针对编组站缓行器无砟轨道轨枕的修复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适用于编组站缓行器地段无砟轨道轨枕的枕中及长、短枕端的修复工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包括:
枕端挡板框架,对应轨枕的端面;
侧面挡板框架,包括两个侧面板,对应轨枕的两个侧面,且两个侧面板分别与枕端挡板框架可拆卸地配合;
第一螺孔定位板,与枕端挡板框架的顶端可拆卸地配合,第一螺孔定位板形成有第一定位孔;
第二螺孔定位板,择一地与枕端挡板框架的顶端或侧面挡板框架的顶端可拆卸地配合,第二螺孔定位板设有第二定位孔;以及
其中,设有第一螺孔定位板的枕端挡板框架与设有第二螺孔定位板的侧面挡板框架相连时,用于缓行器无砟轨道轨枕的长枕端的修复工作;
枕端挡板框架与第二螺孔定位板连接时,用于缓行器无砟轨道轨枕的短枕端的修复工作;
侧面挡板框架与第二螺孔定位板连接时,用于缓行器无砟轨道轨枕的枕中的修复工作。
在进行修复轨道之前,模具的内表面涂抹一层塑料膜,便于浇筑后快速脱模。
在修复缓行器无砟轨道轨枕的短枕端时,枕端挡板框架与第二螺孔定位板相互配合,包裹于缓行器无砟轨道轨枕的短枕端且第二定位孔对齐短枕端表面的螺栓孔,完成短枕端的现场定形,随后进行修复胶体材料浇筑、快速脱模步骤,完成缓行器无砟轨道轨枕的短枕端的修复工作。
在修复缓行器无砟轨道轨枕的长枕端时,枕端挡板框架与侧面挡板框架连接,使其满足长枕端的长度,配合第一螺孔定位板和第二螺孔定位板包裹长枕端,且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对齐长枕端表面的螺栓孔,完成长枕端的现场定形。
在修复缓行器无砟轨道轨枕的枕中时,第二螺孔定位板和侧面挡板框架配合,包裹轨枕的枕中,且第二定位孔对齐枕中表面的螺栓孔,完成枕中的现场定形。
其中,根据修复需求选取枕端挡板框架、侧面挡板框架、第一螺孔定位板以及第二螺孔定位板中的多者,则可完成轨枕的枕中及长、短枕端的修复工作,极大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枕端挡板框架的两个外侧分别形成有第一插槽,两个侧面板的外侧分别形成有第二插槽;
第一螺孔定位板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插片,第二螺孔定位板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二插片;
第一插片与第一插槽定位配合;
第二插片择一地与第一插槽或第二插槽定位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螺孔定位板呈h型,包括两个第一横板和设于两个第一横板之间的第一竖板,两个第一横板的外侧分别形成第一插片;
第二螺孔定位板呈h型,包括两个第二横板和设于两个第二横板之间的第二竖板,两个第二横板的外侧分别形成第二插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插槽中设有两个隔块,以使得第一插槽分隔为三个定位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枕端挡板框架的端面形成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向枕端挡板框架的外侧延伸;
侧面板的一端形成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向侧面挡板框架的外侧延伸;
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形成有相互对应的通孔,以使得枕端挡板框架和侧面挡板框架通过螺杆和螺母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板凸设有定位块;
第二连接板形成有用于与定位块配合的定位卡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还包括枕中挡板,枕中挡板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固定块,固定块与定位卡槽配合,以使得枕中挡块能够连接两个侧面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枕端挡板框架和侧面挡板框架的底部均设有三角形支撑块。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枕端挡板框架包括枕端挡板和两个前端侧面挡板;
两个前端侧面挡板设于枕端挡板的两侧,且前端侧面挡板与枕端挡板之间通过弧形结构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枕端挡板框架、侧面挡板框架、第一螺孔定位板和第二螺孔定位板均由轻质合金材料制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中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的立体爆炸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适应于短枕端时的装配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适应于长枕端时的装配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适应于枕中时的装配图;
图5示出了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包裹短枕端时的装配图;
图6示出了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包裹长枕端时的装配图;
图7示出了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包裹枕中时的装配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中枕端挡板框架的立体图;
图9为枕端挡板框架和侧面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施中枕中挡板的立体图。
图标:10-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20-短枕端;21-长枕端;22-枕中;
11-枕端挡板框架;12-侧面挡板框架;13-第一螺孔定位板;14-第二螺孔定位板;15-枕中挡板;16-螺杆;17-螺母;18-三角形支撑块;
110-第一插槽;110a-第一定位槽;110b-第二定位槽;110c-第三定位槽;111-隔块;112-枕端挡板;113-前端侧面挡板;114-弧形结构;115-第一连接板;116-定位块;
120-侧面板;121-第二插槽;122-第二连接板;123-定位卡槽;
130-第一定位孔;131-第一插片;132-第一横板;133-第一竖板;
140-第二定位孔;141-第二插片;142-第二横板;143-第二竖板;
150-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10,适用于编组站缓行器地段无砟轨道轨枕的枕中及长、短枕端的修复工作。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实施例中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10的立体爆炸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10适应于轨枕的短枕端20时的装配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10适应于轨枕的长枕端21时的装配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10适应于轨枕的枕中22时的装配图。短枕端20、长枕端21以及枕中22在图5、图6以及图7中示出。
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10包括枕端挡板框架11、侧面挡板框架12、第一螺孔定位板13和第二螺孔定位板14。
枕端挡板框架11对应轨枕的端面,即枕端挡板框架11可包裹轨枕的长枕端21和短枕端20的端面。
侧面挡板框架12包括两个侧面板120,对应轨枕的两个侧面,且两个侧面板120分别与枕端挡板框架11可拆卸地配合。
第一螺孔定位板13与枕端挡板框架11的顶端可拆卸地配合,第一螺孔定位板13形成有第一定位孔130,第一定位孔130的数量为三,第一定位孔130用于与轨枕的长枕端21的部分螺栓孔对齐。
第二螺孔定位板14设有第二定位孔140,第二定位孔140的数量为二。第二螺孔定位板14择一地与枕端挡板框架11的顶端或侧面挡板框架12的顶端可拆卸地配合,且第二定位孔140用于对齐轨枕的长枕端21的部分螺栓孔和枕中22的螺栓孔。
其中,参见图2,枕端挡板框架11与第二螺孔定位板14连接时,用于缓行器无砟轨道轨枕的短枕端20的修复工作。
参见图3,设有第一螺孔定位板13的枕端挡板框架11与设有第二螺孔定位板14的侧面挡板框架12相连时,用于缓行器无砟轨道轨枕的长枕端21的修复工作。
参见图4,第二螺孔定位板14与侧面挡板框架12连接时,用于缓行器无砟轨道轨枕的枕中22的修复工作。
在进行修复轨道之前,枕端挡板框架11、侧面挡板框架12、第一螺孔定位板13和第二螺孔定位板14的内表面涂抹一层塑料膜,便于浇筑后快速脱模。
参见图5-图7,图5示出了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10包裹短枕端20时的装配图,图6示出了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10包裹长枕端21时的装配图,图7示出了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10包裹枕中22时的装配图。
如图5,在修复缓行器无砟轨道轨枕的短枕端20时,枕端挡板框架11与第二螺孔定位板14相互配合,包裹于缓行器无砟轨道轨枕的短枕端20且第二定位孔140对齐短枕端20表面的螺栓孔,完成短枕端20的现场定形,随后进行修复胶体材料浇筑、快速脱模步骤,完成缓行器无砟轨道轨枕的短枕端20的修复工作。
如图6,在修复缓行器无砟轨道轨枕的长枕端21时,枕端挡板框架11与侧面挡板框架12连接,使其满足长枕端21的长度,配合第一螺孔定位板13和第二螺孔定位板14包裹长枕端21,且第一定位孔130和第二定位孔140对齐长枕端21表面的螺栓孔,完成长枕端21的现场定形。
如图7,在修复缓行器无砟轨道轨枕的枕中22时,第二螺孔定位板14与侧面挡板框架12配合,包裹轨枕的枕中22,且第二定位孔140对齐枕中22表面的螺栓孔,完成枕中22的现场定形。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所指的螺栓孔指轨枕上的缓行器螺栓的预留螺栓孔。
维修人员根据修复需求选取枕端挡板框架11、侧面挡板框架12、第一螺孔定位板13和第二螺孔定位板14中的多者,则可完成轨枕的枕中及长、短枕端的修复工作,极大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
请参见图1,枕端挡板框架11的两个外侧分别形成有第一插槽110,两个侧面板120的外侧分别形成有第二插槽121。
第一螺孔定位板13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插片131,第二螺孔定位板14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二插片141。
第一插片131与第一插槽110定位配合。
第二插片141择一地与第一插槽110或第二插槽121定位配合。
在修复短枕端20时,第二螺孔定位板14通过第二插片141插入于枕端挡板框架11的第一插槽110中,第二定位孔140快速地对齐短枕端20的螺栓孔。
在修复长枕端21时,第一螺孔定位板13通过第一插片131插入于枕端挡板框架11的第一插槽110中,第一定位孔130快速地对齐长枕端21的部分螺栓孔,第二螺孔定位板14通过第二插片141插入于侧面板120的第二插槽121中,第二定位孔140快速地对齐长枕端21的另一部分螺栓孔。
在修复枕中22时,第二螺孔定位板14通过第二插片141插入于侧面板120的第二插槽121中,第二定位孔140快速地对齐枕中22的螺栓孔。
第二螺孔定位板14插入于侧面板120的第二插槽121时,为两个侧面板120进行支撑和约束,保证侧面挡板框架12的横向稳定性,从而保证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10在修复长枕端21和枕中22时的横向稳定性。
本公开中,第一螺孔定位板13呈h型,包括两个第一横板132和设于两个第一横板132之间的第一竖板133,两个第一横板132的外侧分别形成第一插片131。
第二螺孔定位板14呈h型,包括两个第二横板142和设于两个第二横板142之间的第二竖板143,两个第二横板142的外侧分别形成第二插片141。
第一螺孔定位板13和第二螺孔定位板14均为h型,降低了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10的重量,节约了材料,节省了成本。
本公开中,请参见图8,图8为本实施例中枕端挡板框架11的立体图。
第一插槽110中设有两个隔块111,以使得第一插槽110分隔为三个定位槽。
请参见图8,隔块111将第一插槽110分隔为的三个定位槽依次为第一定位槽110a、第二定位槽110b以及第三定位槽110c。
第一螺孔定位板13的一侧的第一插片131插设于第一定位槽110a中,另一侧的第一插片131插设于第三定位槽110c中且接触第三定位槽110c的远离第二定位槽110b的一端(可参见图2)。
第二螺孔定位板14的一侧的第二插片141插设于第一定位槽110a中,另一侧的第二插片141插设于第三定位槽110c中且接触第三定位槽110c的接近第二定位槽110b的一端(可参见图5)。
第一插槽110中的隔块111配合h型的第一螺孔定位板13和第二螺孔定位板14组合使用,分别对应轨枕长枕端21和短枕端20修复使用,以实现长枕端21和短枕端20的螺栓孔的快速定位。同时,第一插槽110和第二插槽121的尺寸统一,便于第一螺孔定位板13和第二螺孔定位板14在不同情况下与第一插槽110和第二插槽121交互配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模具使用和保存所占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第一插槽110和第二插槽121的宽度大于第一插片131和第二插片141的厚度,用于第一螺孔定位板13和第二螺孔定位板14的定位微调。
本公开中,枕端挡板框架11包括枕端挡板112和两个前端侧面挡板113。两个前端侧面挡板113设于枕端挡板112的两侧,且前端侧面挡板113与枕端挡板112之间通过弧形结构114连接。采用弧形结构114连接,提高了枕端挡板框架11的结构整体性和抗倾覆性,不易变形,增强了结构自身的稳定性。
请参见图9,图9为枕端挡板框架和侧面板的局部放大图。
枕端挡板框架11的端面形成有第一连接板115,第一连接板115向枕端挡板框架11的外侧延伸。
侧面板120的一端形成有第二连接板122,第二连接板122向侧面挡板框架12的外侧延伸。
第一连接板115和第二连接板122分别形成有相互对应的通孔,以使得枕端挡板框架11和侧面挡板框架12通过螺杆16和螺母17连接。其中,第一连接板115形成有三个通孔,第二连接板122形成有三个通孔。
第一连接板115和第二连接板122均为l形连接板。
第一连接板115和第二连接板122均向外侧延伸,从而干扰轨枕的修复工作。配合螺杆16和螺母17,保证了枕端挡板框架11和侧面挡板框架12之间的精确定位和连接。同时,螺杆16和螺母17操作简单、连接可靠,保证了结构连接的平顺性和紧闭性,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在长枕端21浇筑完成之后,拧开螺母17,拉动枕端挡板框架11和侧面挡板框架12,即可完成模具与浇筑材料的剥离,对枕端挡板框架11和侧面挡板框架12清理后,则可开始下一处轨枕破损处的修复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为方便拧动螺母17,本公开中螺母17选用双耳螺母17。
为方便枕端挡板框架11和侧面挡板框架12快速地定位,第一连接板115凸设有定位块116,第二连接板122形成有用于与定位块116配合的定位卡槽123。
定位块116和定位卡槽123沿竖向延伸,在进行长枕端21修复工作时,首先通过定位块116和定位卡槽123进行粗定位,然后配合螺杆16和螺母17完成精定位,即精确定位和连接。
通过粗、精两次定位使枕端挡板框架11和侧面挡板框架12之间的固定性能良好、整个修复模具的整体性高。
本公开中,请参见图1、图4、图7以及图10,图10为本实施中枕中挡板15的立体图。
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10还包括枕中挡板15,枕中挡板15可拆卸地与侧面挡板框架12的端面连接,使得两个独立的侧面板120相互连接。
在修复轨枕的枕中22时,枕中挡板15约束两个侧面板120,为两个侧面板120提供支撑,保证侧面挡板框架12的横向稳定性。
本公开,枕中挡板15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固定块150,固定块150与定位卡槽123配合,以使得枕中22挡块能够连接两个侧面板120。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枕中22修复时,由于枕中挡板15高度小,只需采用定位卡槽123定位连接即可满足包裹整个枕中22破损处的要求。
侧面挡板框架12通过定位卡槽123可分别与枕中挡板15和枕端挡板框架11配合,降低了侧面挡板框架12的制造难度,节省了制造成本。
请参见图1,本公开中,枕端挡板框架11和侧面挡板框架12的底部均设有三角形支撑块18。
三角形支撑块18对枕端挡板框架11和侧面挡板框架12起支撑作用,保证枕端挡板框架11和侧面挡板框架12的横向稳定性。特别在于,在修复轨枕的枕中22时,三角形支撑块18为侧面板120提供足够的横向支撑,以保证修复模具整体的横向稳定性。
本公开中,枕端挡板框架11、侧面挡板框架12、第一螺孔定位板13、第二螺孔定位板14以及枕中挡板15均由如铝合金、镁合金或者钛合金等轻质合金材料制成,以在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和深拉延伸性能的同时最大化减模具自重。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连接侧面挡板框架12和枕端挡板框架11的螺杆16和螺母17亦可以由轻质合金材料制成。
本公开提供的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10具有以下优点:
枕端挡板框架11为刚性框架结构,可在修复短枕端20时直接使用。枕端挡板框架11、侧面挡板框架12以及枕中挡板15,可结合定位卡槽123、l形连接板、螺杆16和螺母17等连接结构,可进行拼装,在轨枕的枕中22和长枕端21浇筑时分别使用,其操作简单、连接直观、便捷、适用性广,极大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
为了使修复模具的横向稳定性达到要求,采用了h形的第二螺孔定位板14插入第一插槽110和第二插槽121中的方法,和在侧面挡板框架12的底部设置三角形支撑块18,二者同时对侧面挡板框架12进行支撑和约束,提供足够的横向稳定性。尤其在浇筑轨枕枕中22部分时,由于枕端挡板112的替换导致模具整体连接性下降,侧面挡板框架12下部稳定性的不足,容易产生侧滑,且枕中22修复处空间狭小,无法放置支架来维持侧面挡板框架12的横向稳定时,二者保证修复模具的横向稳定性;
定位卡槽123、l形连接板、螺杆16和螺母17为用于连接枕端挡板框架11和侧面挡板框架12的拼装部件,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粗、精两次定位使其固定性能良好模具的整体性高;
第一插槽110预设的隔块111,使得第一螺孔定位板13和第二螺孔定位板14均可插入固定,第一螺孔定位板13和第二螺孔定位板14通用性高,第一插槽110和第二插槽121尺寸统一,可在不同情况下交互使用,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模具使用、保存所占有的空间;
缓行器无砟轨道地段轨枕修复模具10的形状、材料、结构等方面均考虑到降低结构自重,节省成本且便于使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