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防坠崖交通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74630发布日期:2020-11-19 22:20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山区公路防坠崖交通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山体公路交通设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山区公路防坠崖交通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国内有很多山体公路,山体公路大多处于临崖位置,这些都是造成车辆坠毁山崖的因素。国内有很多著名的山体公路,同时也是很险的,发生过重大交通事故的山体公路不占少数,江西320国道黄花桥路段位于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境内,长度不足1公里,却被称为“魔鬼地带”,在改建前事故频发,令去过的人都心有余悸。2003年,该路被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列为全国29处公路危险路段之一,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地形十分的复杂,山林众多。每个省份都有高山,为了方便人们出行加快经济发展,一条条的山体公路被建设。我国山体公路有很多是临崖路,在山体公路上,车辆由于突发意外情况或交通事故导致的冲出公路、坠落悬崖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我国的交通事故中也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车辆一旦坠落悬崖就会发生惨烈的后果,属于重大交通事故。现如今一般都是采用护栏去进行防护,但是在车辆失控撞上护栏后,护栏大都无显著缓冲功能,在失控的汽车高速强大的冲击力下,常会造成护栏破裂,也不能有效阻止汽车冲出去道路、坠落悬崖,同时市场上现有的防护栏在使用时,都不具备显著缓冲减震的作用,汽车撞到护栏上只能依靠护栏变形损坏吸能,其变形能力和吸收能量能力极为有限,并且护栏在汽车撞击作用下容易破裂,造成护栏无法正常使用,也容易对车辆和乘务人员的安全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如何能够防止车辆在临崖的道路上,不会因为突发意外情况或交通事故导致冲出公路、坠落悬崖是很重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山区公路防坠崖交通保护结构,不仅能进行减震耗能来大幅度缓冲撞击力,而且在发生撞击时旋转变向防撞软柱能绕旋转杆做顺滑转动,能帮助车体改变运动方向,迫使车体回到正常行驶方向,减少车体和防撞栏的能量交换,底部安装支撑座可以很好的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防冲崖护挡结构在车辆冲出的瞬间起到阻挡的作用,不至于车辆在一瞬间冲出道路、坠落悬崖,本发明能显著减缓车辆在临崖的道路上由于突发意外情况或交通事故导致的冲出公路、坠落悬崖的情况,克服了现如今采用的护栏大都无显著缓冲功能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山区公路防坠崖交通保护结构,包括固定件、紧固钉、路缘防冲崖装置、底部安装支撑座、防冲崖护挡结构、旋转杆、螺母、旋转变向防撞软柱、组合缓冲回弹网层、内置弹簧、底座基板、固定孔、下插孔、安装竖板、安装孔、加强支撑板、加劲肋、护挡立板、雨水排放口、上插横板、上插孔、硅胶外垫、内旋转筒、旋转筒腔、橡胶耗能环柱、岩棉垫、弹簧网、软织物层和预留柱孔;

山区公路防坠崖交通保护结构的结构中,路缘防冲崖装置是设置在山体旁侧路面的边缘处,路缘防冲崖装置的主体结构是由底部安装支撑座和防冲崖护挡结构连接而成,底部安装支撑座的结构中,最上方设置有底座基板,在底座基板的左侧设置有两竖排固定孔,在底座基板的右侧设置有一竖排下插孔,在底座基板的下方设置安装竖板与其垂直连接,在安装竖板的下方设置一排安装孔,设置加强支撑板对底座基板和安装竖板加强连接,在底座基板和加强支撑板之间、安装竖板和加强支撑板之间、底座基板与安装竖板的连接节点和加强支撑板之间设置加劲肋进行加强连接,防冲崖护挡结构是由护挡立板和上插横板垂直连接构成,在护挡立板的下方设置一排雨水排放口,在上插横板上设置一竖排上插孔,在上插横板的左端部设置硅胶外垫,路缘防冲崖装置结构中的底座基板和护挡立板采用垂直连接构成,在底座基板和上插横板之间设置两个组合缓冲回弹网层,每个组合缓冲回弹网层的上下两端分别和上插横板、底座基板固定连接,在组合缓冲回弹网层结构中的中间层设置岩棉垫,在岩棉垫的两侧从内到外分别设置弹簧网、软织物层,并在组合缓冲回弹网层上等间距设置若干预留柱孔,在两个组合缓冲回弹网层之间设置若干内置弹簧连接,设置若干旋转杆穿过下插孔和上插孔,并在旋转杆的上下两端设置螺母进行紧固,在每个旋转杆上均设置旋转变向防撞软柱,旋转变向防撞软柱的结构是在内旋转筒外设置橡胶耗能环柱构成,在内旋转筒的内部设置旋转筒腔,旋转杆是穿过旋转筒腔对旋转变向防撞软柱进行连接,并且每个旋转变向防撞软柱的左右两侧均有一部分穿过预留柱孔设置在整个组合缓冲回弹网层的平面外,设置若干固定件穿过固定孔对底座基板和路面进行连接,设置若干紧固钉穿过安装孔对安装竖板和路面的下方基础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固定件、紧固钉、旋转杆、底座基板、安装竖板、加强支撑板、加劲肋、护挡立板和上插横板均为防腐和防水处置。

进一步地,硅胶外垫为硅胶制成。

进一步地,内旋转筒围成的旋转筒腔的口径大小和旋转杆的杆径大小相适应并且保证旋转变向防撞软柱能绕旋转杆做顺滑转动。

进一步地,每个旋转变向防撞软柱的左右两侧均有一部分穿过预留柱孔设置在整个组合缓冲回弹网层的平面外,每个旋转变向防撞软柱设置在其左右两侧的组合缓冲回弹网层平面外部分的体积总和占比设置在30%~45%。

本发明的优点效果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我国国内山体公路大多处于临崖位置,本发明安装操作显著简化,装配化速度快,如果有损坏的可以快捷进行更换,有利于推动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拆分十分便利,本发明山区公路防坠崖交通保护结构整体结构协调连接性能好,设置的雨水排放口在雨季能有效排水,设置的岩棉垫在车体发生意外时不但能阻燃,而且能进行减震耗能来大幅度缓冲撞击力,在发生撞击时,采用的大量弹性和软质材料能提供稳定阻尼力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可以给车辆一个很好弹性力,让车辆在那一瞬间有一个回弹,因为每个旋转变向防撞软柱的左右两侧均有一部分穿过预留柱孔设置在整个组合缓冲回弹网层的平面外,所以旋转变向防撞软柱能绕旋转杆做顺滑转动,旋转变向防撞软柱在耗能的同时能帮助车体改变运动方向,能显著提高车体安全性能,减少车体和防撞栏的能量交换,从而减少车体所受直接作用力,底部安装支撑座可以很好的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防冲崖护挡结构在车辆冲出的瞬间起到阻挡的作用,而且旋转变向防撞软柱能绕旋转杆做顺滑转动来帮助车体改变运动方向,迫使车体回到正常行驶方向,不至于车辆在一瞬间冲出道路、坠落悬崖,本发明能显著减缓车辆在临崖道路上由于突发意外情况或交通事故导致的冲出公路、坠落悬崖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山区公路防坠崖交通保护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示意图。

图4为路缘防冲崖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4的c-c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4的d-d剖面示意图。

图7为路缘防冲崖装置的左侧视示意图。

图8为路缘防冲崖装置的右侧视示意图。

图9为底部安装支撑座的正视示意图。

图10为底部安装支撑座的右侧视示意图。

图11为底部安装支撑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12为防冲崖护挡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13为防冲崖护挡结构的左侧视示意图。

图14为防冲崖护挡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15为旋转变向防撞软柱的俯视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e-e剖面示意图。

图17为组合缓冲回弹网层的平面正视示意图。

图18为图17的f-f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为山体;2为路面;3为固定件;4为紧固钉;5为路缘防冲崖装置;6为底部安装支撑座;7为防冲崖护挡结构;8为旋转杆;9为螺母;10为旋转变向防撞软柱;11为组合缓冲回弹网层;12为内置弹簧;13为底座基板;14为固定孔;15为下插孔;16为安装竖板;17为安装孔;18为加强支撑板;19为加劲肋;20为护挡立板;21为雨水排放口;22为上插横板;23为上插孔;24为硅胶外垫;25为内旋转筒;26为旋转筒腔;27为橡胶耗能环柱;28为岩棉垫;29为弹簧网;30为软织物层;31为预留柱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一种山区公路防坠崖交通保护结构,如图1~图18所示,包括固定件3、紧固钉4、路缘防冲崖装置5、底部安装支撑座6、防冲崖护挡结构7、旋转杆8、螺母9、旋转变向防撞软柱10、组合缓冲回弹网层11、内置弹簧12、底座基板13、固定孔14、下插孔15、安装竖板16、安装孔17、加强支撑板18、加劲肋19、护挡立板20、雨水排放口21、上插横板22、上插孔23、硅胶外垫24、内旋转筒25、旋转筒腔26、橡胶耗能环柱27、岩棉垫28、弹簧网29、软织物层30和预留柱孔31;

山区公路防坠崖交通保护结构的结构中,路缘防冲崖装置5是设置在山体1旁侧路面2的边缘处,路缘防冲崖装置5的主体结构是由底部安装支撑座6和防冲崖护挡结构7连接而成,底部安装支撑座6的结构中,最上方设置有底座基板13,在底座基板13的左侧设置有两竖排固定孔14,在底座基板13的右侧设置有一竖排下插孔15,在底座基板13的下方设置安装竖板16与其垂直连接,在安装竖板16的下方设置一排安装孔17,设置加强支撑板18对底座基板13和安装竖板16加强连接,在底座基板13和加强支撑板18之间、安装竖板16和加强支撑板18之间、底座基板13与安装竖板16的连接节点和加强支撑板18之间设置加劲肋19进行加强连接,防冲崖护挡结构7是由护挡立板20和上插横板22垂直连接构成,在护挡立板20的下方设置一排雨水排放口21,在上插横板22上设置一竖排上插孔23,在上插横板22的左端部设置硅胶外垫24,路缘防冲崖装置5结构中的底座基板13和护挡立板20采用垂直连接构成,在底座基板13和上插横板22之间设置两个组合缓冲回弹网层11,每个组合缓冲回弹网层11的上下两端分别和上插横板22、底座基板13固定连接,在组合缓冲回弹网层11结构中的中间层设置岩棉垫28,在岩棉垫28的两侧从内到外分别设置弹簧网29、软织物层30,并在组合缓冲回弹网层11上等间距设置若干预留柱孔31,在两个组合缓冲回弹网层11之间设置若干内置弹簧12连接,设置若干旋转杆8穿过下插孔15和上插孔23,并在旋转杆8的上下两端设置螺母9进行紧固,在每个旋转杆8上均设置旋转变向防撞软柱10,旋转变向防撞软柱10的结构是在内旋转筒25外设置橡胶耗能环柱27构成,在内旋转筒25的内部设置旋转筒腔26,旋转杆8是穿过旋转筒腔26对旋转变向防撞软柱10进行连接,并且每个旋转变向防撞软柱10的左右两侧均有一部分穿过预留柱孔31设置在整个组合缓冲回弹网层11的平面外,设置若干固定件3穿过固定孔14对底座基板13和路面2进行连接,设置若干紧固钉4穿过安装孔17对安装竖板16和路面2的下方基础进行连接。

所述的固定件3、紧固钉4、旋转杆8、底座基板13、安装竖板16、加强支撑板18、加劲肋19、护挡立板20和上插横板22均为防腐和防水处置。

所述的硅胶外垫24为硅胶制成。

所述的内旋转筒25围成的旋转筒腔26的口径大小和旋转杆8的杆径大小相适应并且保证旋转变向防撞软柱10能绕旋转杆8做顺滑转动。

所述的每个旋转变向防撞软柱10的左右两侧均有一部分穿过预留柱孔31设置在整个组合缓冲回弹网层11的平面外,每个旋转变向防撞软柱10设置在其左右两侧的组合缓冲回弹网层11平面外部分的体积总和占比设置在30%~4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