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交通桥梁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绿色交通桥梁建筑及其智能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桥梁作为跨越不良地质以及山涧等建筑物,使交通更加便利,在建设桥梁过程中需要设置钢柱骨架用来起支撑作用,但是搭建钢筋骨架过程中,需要对钢柱骨架中横梁和竖梁进行固定连接,传统的横梁和竖梁通过螺栓组件进行固定,固定效率十分低下,对建筑桥梁时间成本增加,人工成本增加。而且传统的固定方式无法解决抗震问题,因此需要一种设备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绿色交通桥梁建筑及其智能连接节点,以解决现有的交通桥梁建筑中横梁的固定不稳定和不减震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装配式绿色交通桥梁建筑及其智能连接节点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连接节点,包括节点盖、磁力座、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磁力座、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设置于节点盖内;磁力座上设置有磁芯、蓄力装置、传动装置;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前后可滑动地安装于磁力座的前侧,第二限位块位于第一限位块的上方,第一限位块上设置有第一永磁铁,第二限位块上设置有第二永磁铁;传动装置将待安装横梁的左端的下降转化成磁芯的转动并且使蓄力装置进行蓄力,且使磁芯转动到与第一永磁铁配合的位置,吸引第一永磁铁,以带动第一限位块向后移动,使第一限位块对横梁进行固定,以限制横梁沿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移动;横梁不对传动装置作用时,磁芯在蓄力装置的恢复力作用下旋转,且使磁芯转动到与第二永磁铁配合的位置,吸引第二永磁铁,以带动第二限位块向后移动,使第二限位块对横梁进行固定,以限制横梁沿左右方向进行移动。
进一步地,节点盖包括底板、第一引导板、第二引导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顶板;第一固定板位于第二固定板的上方,底板水平设置,底板的左端安装于第二固定板,第一引导板安装于底板的后侧且右端向前倾斜,第二引导板安装于底板的前侧且右端向后倾斜,顶板水平设置,顶板的左端连接于第一固定板、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顶板的右端位于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的右端的左侧,底板的上表面右端设置有限位块。
进一步地,磁力座包括横壳体与竖壳体,横壳体安装于竖壳体的上表面,横壳体的长度大于竖壳体的长度,横壳体的宽度等于竖壳体的宽度,横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长和宽与竖壳体的长和宽一致且矩形通孔位于竖壳体的正上方;竖壳体底壁上表面中心设置有固定柱,磁芯呈圆柱形,磁芯竖直设置且可转动地设置于横壳体与竖壳体,固定柱的上表面与磁芯的下表面接触,磁芯的下端前部设置有安装槽;蓄力装置包括卷簧,一端安装于连接在固定柱,另一端连接在安装槽。
进一步地,磁芯的上端与矩形通孔之间设置有黄铜块,黄铜块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矩形通孔的左端中部和右端中部;磁芯内部设置有竖直的条形磁铁,在初始状态时,n极朝向矩形通孔的左端中部;磁芯与矩形通孔之间的其余间隙设置有软磁铁;第一永磁铁n极朝前;第二永磁铁n极朝后。
进一步地,传动装置包括弹性挡块、限位槽和开关;开关包括压力键、滑动键、限位板和连接轴;磁芯侧面设置有螺旋滑槽,限位槽开设于磁力座的右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弹性挡块的后侧面为斜面,且弹性挡块的后部上端位于后部下端的后侧,弹性挡块安装于限位槽的前内壁面;限位板为两个且竖直设置,两个限位板左右平行,限位板之间用连接轴连接,左侧限位板位于限位槽的左侧且中心设置有压力键,压力键插入螺旋滑槽,右侧限位板位于限位槽的右侧,右侧限位板中心设置有用于与横梁下表面接触的滑动键,滑动键水平设置;在初始位置处,弹性挡块的斜面与连接轴接触。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块包括左部和右部;左部为第一矩形块,左部上表面右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永磁体设置于第一限位槽;右部包括第二矩形块、第三矩形块和第四矩形块,第二矩形块位于第一矩形块的右侧,第二矩形块水平设置且与第一矩形块连接,第三矩形块竖直设置安装于第二矩形块的上表面前端,第三矩形块与第一矩形块连接,第四矩形块水平设置且安装于第三矩形块的后表面上端,第四矩形块与第一矩形块间隔设置;第一限位块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轨道,第一轨道水平设置沿前后方向延伸,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轨道和第一滑槽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第二限位块包括第五矩形块、第六矩形块和第七矩形块;第五矩形块与第七矩形块竖直设置且左右平行,第五矩形块位于第七矩形块的右侧,第五矩形块与第七矩形块间隔设置,第六矩形块用于连接第五矩形块和第七矩形块前端,第七矩形块的左右侧面设置有第二轨道,横壳体的左右内壁面设置有第二滑槽,第二轨道与第二滑槽相互配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绿色交通桥梁建筑,包括钢柱、节点底座、连接减震装置和以上所述的一种智能连接节点;钢柱竖直设置,钢柱的下端安装于水平面;节点底座安装于钢柱的右侧;智能连接节点的节点盖的左端安装于节点底座的右侧;连接减震装置安装于节点底座和磁力座之间。
进一步地,节点底座和钢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竖直设置且设置有接口螺栓孔,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通过接口螺栓孔用螺栓安装于节点底座的右侧。
进一步地,连接减震装置包括活塞轴、活塞和阻尼缸;活塞轴包括第一轴段、第二轴段、第三轴段;第一轴段竖直设置,第二轴段设置于第一轴段的上端且向左上方倾斜,第三轴段设置于第一轴段的下端且向左下方倾斜,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的左端均设置有活塞轴端,活塞轴通过活塞轴端设置于节点底座的右侧;阻尼缸为两个,分别套装于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活塞为两个分别安装于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活塞的外壁与阻尼缸的内壁接触;阻尼缸与节点底座之间设置有碟簧,阻尼缸与第一轴段之间设置有碟簧;阻尼缸的外侧面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座,磁力座的左侧面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通过连接臂连接,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通过铰接轴与连接臂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装配式绿色交通桥梁建筑及其智能连接节点能够通过在首次放入节点盖上时,第一限位块在磁力的吸引下进而对横梁进行固定,以限制横梁沿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移动。在横梁发生水平方向的震动时,第一限位块对横梁不再固定,此时第二限位块在磁力的吸引下,以限制横梁沿左右方向移动。横梁左右方向移动时,由于横梁和钢柱之间设置有连接减震装置,连接减震装置在横梁的左右移动时不会带动钢柱的左右的移动,保证钢柱的稳定性,进而保证桥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装配式绿色交通桥梁建筑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装配式绿色交通桥梁建筑实施例中的节点底座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智能连接节点的实施例中节点盖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智能连接节点的实施例中节点盖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智能连接节点的实施例中磁力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智能连接节点的实施例中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智能连接节点的实施例中弹性挡块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智能连接节点的实施例中开关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智能连接节点的实施例中扭簧仰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智能连接节点的实施例中磁力座底盖仰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智能连接节点的实施例中磁力座底盖主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智能连接节点的实施例中磁芯的主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智能连接节点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智能连接节点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块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智能连接节点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块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智能连接节点的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智能连接节点的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块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智能连接节点的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块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1、钢柱;21、横梁;31、节点底座;32、底座螺栓孔;33、螺栓;34、活塞轴;341、活塞轴端;35、碟簧;36、阻尼缸;37、活塞;38、第一连接座;39、定位块;41、节点盖;42、接口螺栓孔;43、接口;45、限位块;46、第一滑轨;461、第一滑槽;462、第一轨道;51、磁力座;511、磁力座底盖;512、底盖螺纹孔;513、磁力座螺纹孔;514、固定柱;52、黄铜块;53、第二滑轨;531、第二滑槽;532、第二轨道;54、第二连接座;55、磁芯;551、卷簧;552、旋钮;553、螺旋滑槽;554、安装槽;56、弹性挡块;57、软磁铁;58、开关;581、压力键;582、滑动键;583、限位板;584、连接轴;59、限位槽;61、第一限位块;62、第一限位槽;63、第一永磁铁;71、第二限位块;72、第二限位槽;73、第二永磁铁;81、连接臂;82、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种智能连接节点的实施例,如图3至图18所示,包括节点盖41、磁力座51、第一限位块61和第二限位块71。磁力座51、第一限位块61和第二限位块71设置于节点盖41内。磁力座51上设置有磁芯55、蓄力装置、传动装置。第一限位块61和第二限位块71前后可滑动地安装于磁力座51的前侧,第二限位块71位于第一限位块61的上方,第一限位块61上设置有第一永磁铁63,第二限位块71上设置有第二永磁铁73。传动装置将待安装横梁21的左端的下降转化成磁芯55的转动并且使蓄力装置进行蓄力,且使磁芯55转动到与第一永磁铁63配合的位置,吸引第一永磁铁63,以带动第一限位块61向后移动,使第一限位块61对横梁21进行固定,以限制横梁21沿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移动。横梁21不对传动装置作用时,磁芯55在蓄力装置的恢复力作用下旋转,且使磁芯55转动到与第二永磁铁73配合的位置,吸引第二永磁铁73,以带动第二限位块71向后移动,使第二限位块71对横梁21进行固定,以限制横梁21沿左右方向进行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横梁21为“工”字型梁,且横梁21的两端设置有挡板。第一限位块61和第二限位块71均为两个,以磁力座51镜像对称,本实施例中详述了位于磁力座51前侧的部分,磁力座51前侧的部分的第一限位块61和第二限位块71与后侧部分第一限位块61和第二限位块71除位置关系不一样,其余在本设计中的功能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节点盖41包括底板、第一引导板、第二引导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顶板。第一固定板位于第二固定板的上方,底板水平设置,底板的左端安装于第二固定板,第一引导板安装于底板的后侧且右端向前倾斜,第二引导板安装于底板的前侧且右端向后倾斜,顶板水平设置,顶板的左端连接于第一固定板、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顶板的右端位于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的右端的左侧,底板的上表面右端设置有限位块45。节点盖41右部的缺口为接口43,横梁21从上到下安装时从接口43进入,在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的导向作用下进入限位块45上表面,第一引导板、第二引导板和限位块45把横梁21固定在节点盖41的中心。
在本实施例中,磁力座51包括横壳体与竖壳体,横壳体安装于竖壳体的上表面,横壳体的长度大于竖壳体的长度,横壳体的宽度等于竖壳体的宽度,横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长和宽与竖壳体的长和宽一致且矩形通孔位于竖壳体的正上方。竖壳体底壁上表面为磁力座底盖511,磁力座底盖511的上设置有底盖螺纹孔512,磁力座51的下表面设置有磁力座螺纹孔513,磁力座底盖511中心设置有固定柱514,磁芯55呈圆柱形,磁芯55竖直设置且可转动地设置于横壳体与竖壳体,固定柱514的上表面与磁芯55的下表面接触,磁芯55的下端前部设置有安装槽554。蓄力装置包括卷簧551,一端安装于连接在固定柱514,另一端连接在安装槽554。卷簧551在横梁21下降时蓄力,在横梁21离开传动装置时,卷簧551的弹力转化为磁芯55的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磁芯55的上端与矩形通孔之间设置有黄铜块52,黄铜块52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矩形通孔的左端中部和右端中部。磁芯55内部设置有竖直的条形磁铁,在初始状态时,n极朝向矩形通孔的左端中部,条形磁铁的两端不产生磁力。在条形磁铁n极和s极连线不与两个黄铜块52之间的连线共面时产生磁力,磁芯55与矩形通孔之间的其余间隙设置有软磁铁57。第一永磁铁63的n极朝前。第二永磁铁73的n极朝后。条形磁铁逆时针旋转90度时,条形磁铁的n极与第一永磁铁63的s极相互吸引使第一限位块61向后移动。条形磁铁再次顺时针旋转旋转180度时,条形磁铁的s极与第二永磁铁73的n极相互吸引使第二限位块71向后移动。磁芯55上表面设置旋钮552,在拆卸时旋转旋钮552,以使条形磁铁的n极回到初始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装置包括弹性挡块56、限位槽59和开关58。开关58包括压力键581、滑动键582、限位板583和连接轴584。磁芯55侧面设置有螺旋滑槽553,限位槽59开设于磁力座51的右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弹性挡块56的后侧面为斜面,且弹性挡块56的后部上端位于后部下端的后侧,弹性挡块56安装于限位槽59的前内壁面。限位板583为两个且竖直设置,两个限位板583左右平行,限位板583之间用连接轴584连接,左侧限位板583位于限位槽59的左侧且中心设置有压力键581,压力键581插入螺旋滑槽553,右侧限位板583位于限位槽59的右侧,右侧限位板583中心设置有用于与横梁21下表面接触的滑动键582,滑动键582水平设置。在初始位置处,弹性挡块56的斜面与连接轴584接触。通过传动装置的上和下降以带动磁芯55的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块61包括左部和右部。左部为第一矩形块,左部上表面右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62,第一永磁铁63设置于第一限位槽62。右部包括第二矩形块、第三矩形块和第四矩形块,第二矩形块位于第一矩形块的右侧,第二矩形块水平设置且与第一矩形块连接,第三矩形块竖直设置安装于第二矩形块的上表面前端,第三矩形块与第一矩形块连接,第四矩形块水平设置安装于第三矩形块的后表面上端,第四矩形块与第一矩形块间隔设置。第一滑轨46包括第一轨道462和第一滑槽461,第一限位块6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轨道462,第一轨道462水平设置沿前后方向延伸,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滑槽461,第一轨道462和第一滑槽461相互配合。在工作时,第四矩形块的左侧与挡板的右侧接触,以使横梁21不会发生左右方向移动,第四矩形块的下表面与横梁21下部有接触,以使横梁21不会发生上下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块71包括第五矩形块、第六矩形块和第七矩形块。第七矩形块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槽72,第二永磁铁73设置于第二限位槽72。第五矩形块与第七矩形块竖直设置且左右平行,第五矩形块位于第七矩形块的右侧,第五矩形块与第七矩形块间隔设置,第六矩形块用于连接第五矩形块和第七矩形块前端,第二滑轨53包括第二滑槽531和第二轨道532,第七矩形块的左右侧面设置有第二轨道532,横壳体的左右内壁面设置有第二滑槽531,第二轨道532与第二滑槽531相互配合。第五矩形块的左端位于第四矩形块左端的右侧。在工作时,第五矩形块的左侧与挡板的右侧接触,以使横梁21不会发生左右方向移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装配式绿色交通桥梁建筑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钢柱11、节点底座31、连接减震装置和上述所说的智能连接节点。钢柱11竖直设置,钢柱11的下端安装于水平面。节点底座31安装于钢柱11的右侧。智能连接节点的节点盖41的左端安装于节点底座31的右侧。连接减震装置安装于节点底座31和磁力座5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节点底座31设置有底座螺栓孔32,节点底座31和钢柱11之间通过螺栓33连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竖直设置且设置有接口螺栓孔42,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通过接口螺栓孔42用螺栓33安装于节点底座31的右侧。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减震装置为两组,连接减震装置包括活塞轴34、活塞37、定位块39和阻尼缸36。活塞轴34包括第一轴段、第二轴段、第三轴段。第一轴段竖直设置,第二轴段设置于第一轴段的上端且向左上方倾斜,第三轴段设置于第一轴段的下端且向左下方倾斜,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的左端均设置有活塞轴端341,定位块39在活塞轴端341安装完毕对活塞轴端341进行挤压使其牢固稳定,活塞轴34通过活塞轴34端设置于节点底座31的右侧。阻尼缸36为两个,分别套装于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活塞37为两个分别安装于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活塞37的外壁与阻尼缸36的内壁接触。阻尼缸36与节点底座31之间设置有碟簧35,阻尼缸36与第一轴段之间设置有碟簧35。阻尼缸36的外侧面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座38,磁力座51的左侧面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座54,第一连接座38与第二连接座54通过连接臂81连接,第一连接座38和第二连接座54通过铰接轴82与连接臂81连接。
当横梁21向左移动时,会通过连接臂81带动阻尼缸36向左移动,进而对碟簧35压缩,在碟簧35恢复力作用下阻尼缸36向右运动。当横梁21向右移动时,会通过连接臂81带动阻尼缸36向右移动,进而对碟簧35压缩,在碟簧35恢复力作用下阻尼缸36向左运动。连接减震装置在横梁21收到左右方向的动力时,不会破坏连接点同时起到减震作用。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
横梁21由上到下从接口43进入节点盖41,在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的导向作用下进入限位块45上表面,第一引导板、第二引导板和限位块45把横梁21固定在节点盖41的中心。横梁21向下移动时,会同时压着滑动键582,进而带动传动装置向下移动,磁芯55在传动装置向下移动的逆时针旋转90度,条形磁铁的n极与第一限位块61的s极相互吸引进而第一限位块61向后移动,最终限制横梁21的左右移动。
发生震动时,横梁21带动第一限位块61产生位移趋势,震动较强时导致第一滑轨46不再与节点盖41连接,进而横梁21不再与滑动键582上表面接触,卷簧551此时释放弹力带动传动装置上升,开关58快速上升,由于卷簧551释力和开关58上升带有一定速度,开关58将越过弹性挡块56到达限位槽59上端。开关58上升到顶部时,磁芯55顺时针旋转180度,与第一限位块61的吸引关系变为排斥,条形磁铁的s极与第二限位块71的n极相互吸引,进而第二限位块71向后移动限制横梁21的左右移动。减震装置开始工作,磁力座51通过连接臂81、铰接轴82连接减震装置,阻尼缸36、碟簧35实现对横梁21在震动过程中对力的缓冲。
拆卸时将旋钮552逆时针转90度,磁力座51将失去磁力,第二限位块71失去对横梁21的束缚,实现了方便拆装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