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安全防护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工程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市政设施是指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在城市区、乡镇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城市道路也是市政工程之一。
在市政工程中,某些道路行车危险系数较高,比如拐弯处或者道路的一侧为悬崖等等,因此为了保障行车安全,常常会在一些道路的两侧设置有安全防护装置。
授权公告号为cn2073315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撞毁道路护栏,包括栏栅,栏栅的两端焊接有立柱,立柱与底座之间铰接连接,底座上加工头沉头螺栓孔,并通过螺栓与地面连接,底座与立柱之间安装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将立柱竖直固定在底座上,当车辆与护栏发生磕碰时,通过弹性元件栏栅和立柱可以发生摆动,进而起到缓冲作用,当车辆离开时,在弹性元件的约束下,立柱会恢复到竖直的位置。
但上述护栏有一点不足之处在于,车辆驾驶时,护栏的栏栅会被车辆撞击导致变形,但因为栏栅与立柱直接焊接而成,从而不便于对撞坏的栏栅进行拆卸替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市政工程安全防护装置,具有便于拆卸更换栏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市政工程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铰接设置有立柱,且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使立柱保持竖直状态的弹性元件,所述立柱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一致,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水平设置有多个栏杆,所述栏杆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形状与所述安装槽的形状一致,所述立柱的顶端设置有防止安装块从安装槽内滑出的防脱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与防护装置发生碰撞时,铰接设置在底座上的立柱在外力作用下偏移竖直方向,失去外力后,立柱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恢复初始的竖直状态;同时碰撞会损坏栏杆,首先将设置在立柱顶端的防脱件拆卸,然后将栏杆上的安装块依次从安装槽内滑出,对损坏的栏杆进行更替,然后将尚未损坏的栏杆和新换的栏杆的安装块依次安装在安装槽内,并且继续将防脱件安装在立柱上,从而具有便于拆卸更换栏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槽为t形槽,所述安装块为t形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槽设置为t形槽,安装块设置为t形块,从而安装块不易沿着垂直于安装槽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即水平方向)脱离出安装槽内,具有稳定地将栏杆安装在立柱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立柱的顶端开设有竖直方向的螺纹孔,所述防脱件包括阻挡帽和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设置在所述阻挡帽的底端,且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阻挡帽与所述立柱的顶端相贴合,且所述阻挡帽的面积大于所述立柱的横截面的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安装或者拆卸栏杆时,首先要转动螺纹杆,使得螺纹杆从螺纹孔内退出,进而使得阻挡帽不在对安装槽进行遮挡;当栏杆安装完毕后,再次将螺纹杆旋入螺纹孔内,使得阻挡帽与立柱的顶端相互贴合,从而对安装槽进行遮挡,具有使得安装块不易沿着安装槽的长度方向从安装槽内脱出的效果,具有提高栏杆安装稳定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栏杆包括杆体和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杆体的两端,且所述弹簧远离杆体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块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栏体包括杆体和弹簧,当车辆与栏杆发生碰撞时,弹簧受力会发生形变,具有一定程度缓冲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栏杆被撞击的力度和栏杆的受损程度,具有增强栏杆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杆体上设置有海绵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杆体上设置海绵筒,利用海绵的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车辆撞击的力度,具有进一步增强栏杆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海绵筒沿母线方向开口设置,所述海绵筒上靠近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尼龙绒带,所述海绵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尼龙钩带,所述尼龙绒带和所述尼龙钩带相互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筒通过尼龙绒带和尼龙钩带贴合在一起并且包裹在杆体的外壁上,当海绵筒长时间使用后,可以将尼龙绒带和尼龙钩带分开,从而具有便于替换海绵筒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上螺纹穿设有地脚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底座时,拧紧地脚螺栓,从而具有稳定地安装底座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首先将设置在立柱顶端的防脱件拆卸,然后将栏杆上的安装块依次从安装槽内滑出,对损坏的栏杆进行更替,然后将尚未损坏的栏杆和新换的栏杆的安装块依次安装在安装槽内,并且继续将防脱件安装在立柱上,从而具有便于拆卸更换栏杆的效果;
2.栏体包括杆体和弹簧,当车辆与栏杆发生碰撞时,弹簧受力会发生形变,具有一定程度缓冲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栏杆被撞击的力度和栏杆的受损程度,具有增强栏杆使用寿命的效果;
3.通过在杆体上海绵筒,利用海绵的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车辆撞击的力度,具有进一步增强栏杆使用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展示安装块与安装槽之间连接关系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展示栏杆的组成结构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11、立柱;111、安装槽;112、螺纹孔;113、阻挡帽;114、螺纹杆;12、栏杆;121、安装块;122、杆体;123、弹簧;124、海绵筒;1241、尼龙绒带;1242、尼龙钩带;13、地脚螺栓;14、定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市政工程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螺纹穿设有地脚螺栓13,具有提高底座1安装稳定的效果;底座1上铰接设置有立柱11,且底座1上设有用于使立柱11保持竖直状态的弹性元件,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元件为定位弹簧14。
当车辆与防护装置发生碰撞时,铰接设置在底座1上的立柱11在外力作用下偏移竖直方向,当失去外力作用后,立柱11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恢复初始的竖直状态。
参照图1和图2,立柱1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槽111,安装槽111的长度方向与立柱11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安装槽111为t形槽;相邻两个立柱11之间水平设置有多个栏杆12,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三个栏杆12,各栏杆12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块121,安装块121的形状与安装槽111的形状一致,即安装块121为t形块。
当t形块安装在t形槽内时,t形槽会限制t形块的水平的运动,从而安装块121不易沿着垂直于安装槽111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即水平方向)脱离出安装槽111内,具有稳定地将栏杆12安装在立柱11上的效果。
参照图1和图2,立柱11的顶端开设有竖直方向的螺纹孔112,且立柱11上设置有防止安装块121从安装槽111内滑出的防脱件,防脱件包括阻挡帽113和螺纹杆114,螺纹杆114设置在阻挡帽113的底端,螺纹杆114与螺纹孔112螺纹配合,阻挡帽113与立柱11的顶端相贴合,且阻挡帽113的面积大于立柱11的横截面的面积,因此当螺纹杆114位于螺纹孔112内时,阻挡帽113可以将安装槽111完全遮挡。
当车辆与防护装置发生碰撞时会损坏栏杆12,因此需要对受损后的栏杆12进行替换,首先旋扭阻挡帽113,使得螺纹杆114从螺纹孔112内推出,进而阻挡帽113不再遮挡安装槽111;然后将栏杆12沿着安装槽111的长度方向向上移动,将各栏杆12依次取出后,拣取受到损坏的栏杆12,并对受损的栏杆12进行替换;接着将尚未损坏的栏杆12和新换的栏杆12装入安装槽111内,最后再次将螺纹杆114拧入立柱11顶端的螺纹孔112内,直到阻挡帽113与立柱11的顶端相互贴合,从而对安装槽111进行遮挡;通过实施上述设置,从而具有便于拆卸和更换栏杆12的效果。
参照图3,栏杆12包括杆体122和弹簧123,弹簧123设置在杆体122的两端,且弹簧123远离杆体122的一端与安装块121相连接;弹簧123的软硬指的是弹簧123的劲度系数的大小,也就是弹簧123的刚度,刚度越小的弹簧123压缩(拉伸或扭转)单位长度所需要的力度会越小,为了使防护装置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弹簧123不会轻易发生形变而使得杆体122经常晃动,本实施例中的弹簧123采用劲度系数较大的弹簧123。
当车辆与栏杆12发生碰撞时,弹簧123受力会发生形变,具有一定程度缓冲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栏杆12被撞击的力度和栏杆12的受损程度,具有增强栏杆12使用寿命的效果。
参照图1和图3,杆体122上设置有海绵筒124,且海绵筒124沿母线方向开口设置,海绵筒124上靠近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尼龙绒带1241,海绵筒124的另一端设置有尼龙钩带1242,尼龙绒带1241和尼龙钩带1242相互贴合。
将海绵筒124包裹在杆体122的外壁上,然后将尼龙绒带1241和尼龙钩带1242贴合在一起,因为海绵具有弹性,利用海绵的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车辆撞击的力度,具有进一步增强栏杆12使用寿命的效果;当海绵筒124长时间使用后,可以将尼龙绒带1241和尼龙钩带1242分开,从而具有便于替换海绵筒124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