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制防眩格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1084发布日期:2020-10-30 21:3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铝制防眩格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制防眩格栅。



背景技术:

在高速公路上,交通安全设施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减轻潜在事故程度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安全设施系统应具有交通管理、安全防护、交通诱导、隔离封闭等多种功能,其中,防眩格栅护栏是道路交通中不可缺少的安全设备,其主要用来隔离车道且用来遮挡相对行驶的车辆的灯光,在相对行驶的机动车道间设置防眩格栅护栏,能有效防止相对行驶的车辆窜道、抢道和遮挡相对行驶的车辆照射的灯光,对改善交通秩序有着积极的效果。

然而目前的防眩格栅护栏均为铁制和不锈钢材质,铁制品在户外易生锈,使用时间短;而不锈钢制成的防眩格栅护栏存在重量过大且运输不便的缺陷,另外现有的防眩格栅护栏的横梁、立柱和防眩片之间的连接方式多为焊接,焊接过程不可逆,当防眩格栅护栏部分损坏或需要对其整体进行调节时不易对其进行更换以及调节。

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防眩格栅护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制防眩格栅,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制防眩格栅重量较轻、不易生锈且易于更换和调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制防眩格栅,包括:若干个防眩片、两个横梁和两个立柱,两个所述横梁上下相对且水平设置,两个所述立柱均竖直设置,各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固定设置于两个所述立柱上,两个所述横梁和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形成一个矩形框架,各所述防眩片均沿所述矩形框架的长度方向均匀布设;

两个所述横梁相对的一侧为所述横梁的内侧,两个所述横梁的内侧均设置有若干个相对的定位孔,各所述防眩片的两端均插接于相对的两个所述定位孔中;所述防眩片、所述横梁和所述立柱均由铝合金制成。

优选的,还包括若干个定位端帽,所述定位端帽呈套筒状,所述定位端帽的一端封闭,为封闭端,另一端开口,为开口端,各所述防眩片的两端均套设有一所述定位端帽,所述定位端帽的开口端的边沿沿远离所述定位端帽的方向设置有一环形限位凸起,各所述定位端帽的封闭端均能够插入一个所述定位孔中,所述环形限位凸起顶紧于所述横梁的内侧。

优选的,还包括若干个固定卡槽,所述固定卡槽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板和一个底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相对的两边沿上,两个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形成一个横截面为“凵”形的弯折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上,所述横梁的端头通过若干个紧固螺栓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防眩片呈中空管状,所述防眩片包括连接部和两个弯折部,两个所述弯折部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所述连接部和两个所述弯折部连通,两个所述弯折部均与所述连接部有夹角,两个所述弯折部平行;所述连接部的中部设置有一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与所述矩形框架平行。

优选的,还包括若干个固定法兰板,两个所述立柱的下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所述固定法兰板,所述固定法兰板用于和支撑结构固定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若干个横梁端帽和若干个立柱端帽,所述横梁和所述立柱均为中空管状体,所述横梁的两端均套设有一个所述横梁端帽;所述立柱的上端内壁卡紧固定有一个所述立柱端帽,所述立柱端帽凸出于所述立柱;所述横梁端帽和所述立柱端帽均为塑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横梁为一中空管状体,所述横梁由四个侧板组成,所述横梁的内侧的侧板为内板,与内板相对的外侧的侧板为外板,剩余的两个侧板为前板和后板;所述内板为平板,所述外板为弧形板,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上均设置有沿所述横梁长度方向延伸的筋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所述加强筋板和两个所述弯折部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制防眩格栅中的防眩片、横梁和立柱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可拆卸连接,因此当铝制防眩格栅中的部分结构损坏时,可针对性只更换损坏的防眩片、横梁或立柱,且便于工作人员调节防眩格栅的整体结构;另外本申请中的防眩片、横梁和立柱均由铝合金制成,铝合金的性能优良,且密度较小,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制防眩格栅重量较轻、不易生锈且易于更换和调节;

另外,本申请中的防眩片、横梁、立柱和固定卡槽均为铝合金制成,且优选轻质高强铝型材,免去了传统工艺由铁质产品热镀锌防腐处理带来的质量控制风险,降低了能源浪费与废气排放,达到了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制防眩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防眩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横梁、3-防眩片、4-固定法兰板、5-固定卡槽、6-立柱端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制防眩格栅,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制防眩格栅重量较轻、不易生锈且易于更换和调节。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制防眩格栅,如图1~7所示,包括:若干个防眩片3、两个横梁2和两个立柱1,两个横梁2上下相对且水平设置,两个立柱1均竖直设置,各横梁2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固定设置于两个立柱1上,因此,当需要加长防眩格栅的长度或高度时,工作人员只需更换相应的立柱1或横梁2即可,无需整体拆除,两个横梁2和两个立柱1之间形成一个矩形框架,各防眩片3均沿矩形框架的长度方向均匀布设;两个横梁2相对的一侧为横梁2的内侧,两个横梁2的内侧均设置有若干个相对的定位孔,各防眩片3的两端均插接于相对的两个定位孔中,便于工作人员安装防眩片3;防眩片3、横梁2和立柱1均由铝合金制成,优选轻质高强铝型材,铝合金的性能优良,且密度较小,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制防眩格栅重量较轻、不易生锈且易于更换和调节。

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个定位端帽,定位端帽采用塑料材质,定位端帽呈套筒状,定位端帽的一端封闭,为封闭端,另一端开口,为开口端,各防眩片3的两端均套设有一定位端帽,定位端帽的开口端的边沿沿远离定位端帽的方向设置有一环形限位凸起,各定位端帽的封闭端均能够插入一个定位孔中,环形限位凸起顶紧于横梁2的内侧,环形限位凸起起到限制防眩片3竖直方向上的移动,定位端帽能够起到保护防眩片3两端的效果,且定位端帽和定位孔之间紧密配合,能够将防眩片3较为稳定的插接于定位孔中。

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个固定卡槽5,固定卡槽5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板和一个底板,两个侧板分别固定设置于底板相对的两边沿上,两个侧板和底板形成一个横截面为“凵”形的弯折板,底板固定连接于立柱1上,底板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于立柱1上,且当立柱1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固定卡槽5时,两个固定卡槽5能够通过同一个螺栓固定于立柱1上,另外也可采用焊接的方式焊接于立柱1上,横梁2的端头通过若干个紧固螺栓固定连接于两个侧板之间,固定卡槽5采用铝合金制成;固定卡槽5的两个侧板上设置有用于穿设螺栓的长圆孔。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防眩片3呈中空管状,防眩片3包括连接部和两个弯折部,两个弯折部分别固定设置于连接部的两侧,两个弯折部均与连接部有夹角,两个弯折部平行;连接部的中部设置有一加强筋板,加强筋板与矩形框架平行,设置弯折部能够加强防眩格栅的遮光率,提高防眩效果,另外,为进一步的增强防眩效果,还可将防眩片3倾斜设置,防眩片3采用一体成型的制作方式,防眩片3各处的壁厚均一致,强度较好,且防眩片3采用流线型设计,增强了驾驶者行车视线诱导的舒适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个固定法兰板4,两个立柱1的下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固定法兰板4,固定法兰板4用于和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固定法兰板4上设置有用于穿设螺栓的长圆孔,固定法兰板4通过螺栓与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固定法兰板4的长度以及长圆孔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当一个固定法兰板4上需要设置两个立柱1时,可适当的加长固定法兰板4的长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个横梁端帽和若干个立柱端帽6,横梁2和立柱1均为中空管状体,横梁2的两端均套设有一个横梁端帽;横梁端帽用于保护横梁2的两端,防止安装过程中损坏横梁2,立柱1的上端内壁卡紧固定有一个立柱端帽6,立柱端帽6凸出于立柱1,立柱端帽6用于防止立柱1的上端划伤工作人员,且较为美观;横梁端帽和立柱端帽6均为塑料制成。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横梁2为一中空管状体,横梁2由四个侧板组成,横梁2的内侧的侧板为内板,与内板相对的外侧的侧板为外板,剩余的两个侧板为前板和后板;内板为平板,外板为弧形板,前板和后板上均设置有沿横梁2长度方向延伸的筋槽,能够加强横梁2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连接部、加强筋板和两个弯折部一体成型,一个防眩片3内也可设置多个加强筋板,能够进一步的增强防眩片3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