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的市政道路限高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79539发布日期:2021-02-05 18:4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度可调的市政道路限高杆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限高杆,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市政道路限高杆。


背景技术:

[0002]
限高架的作用顾名思义,限制该路段行车车辆的高度,可应用于智能信息公路。可以注意观察一下,有些高架桥的上下桥匝道曲线半径较小,在未设超高的情况下,车辆拐弯很容易侧翻;另一方面,部分高架桥,尤其是匝道,在设计时就不允许重车通过,重载车辆较高,用这种办法限制这种车辆上桥。
[0003]
目前现有技术中,限高架通常为固定式限高架,其高度不能调节,不能根据现实情况来调节限高杆的高度。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市政道路限高杆,具有方便了操作者驱动横架上下运动,方便了操作者调节限高杆的限高高度的效果。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
一种高度可调的市政道路限高杆,包括两组内部呈中空的立柱,在两组立柱之间安装有一横架,在所述横架上安装有一指示牌,在所述横架和立柱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横架上下运动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沿着立柱高度方向开设在立柱上端外壁上的滑槽、两组固定连接在横架一端上的连接杆、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一端上的连接环、固定连接在连接环内壁上的滑块、转动连接在立柱内部中的驱动杆、开设在驱动杆外壁上的螺旋槽和设置在立柱和驱动杆之间用于驱动驱动杆转动的驱动件,所述连接环滑动连接在驱动杆外壁上,两组连接杆呈上下设置,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在滑槽中,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螺旋槽中。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件驱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通过螺旋槽驱动滑块运动,滑块在滑槽的作用下上下运动,滑块带动连接环在驱动杆上滑动,通过这样的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了操作者驱动横架上下运动,方便了操作者调节限高杆的限高高度。
[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立柱内壁上的安装环、固定连接在驱动杆外壁上的驱动环、固定连接在驱动环外壁上的棘轮、转动连接在驱动杆外壁上的转动环、固定连接在转动环外壁上的驱动长杆、固定连接在驱动长杆上表面上的连杆、转动连接在连杆外壁上的棘爪、套设在连杆外壁上的扭簧和开设在立柱外壁上的驱动槽,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环内壁上,所述驱动长杆一端穿出驱动槽,所述棘爪的一端在扭簧回复力的作用下抵紧在棘轮外壁上。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环固定连接在安装环外壁上,棘轮固定连接在驱动环外壁上,通过驱动长杆带动转动环转动,棘爪在扭簧回复力的作用下一端抵紧在棘轮上,通过棘轮和棘爪的作用带动驱动环转动,驱动环通过安装环带动驱动杆转动,通过这样的
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了操作者驱动驱动杆转动。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横架包括两组竖杆、分别安装在竖杆一侧上的第一框和第二框、设置在第一框一端和第二框一端之间的连接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竖杆固定连接,两组连接杆沿着竖杆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框的一端与竖杆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框的一端和竖杆侧壁之间转动连接。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杆通过连接杆连接在立柱上,第一框和第二框均转动连接在竖杆上,第一框和第二框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通过这样的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遇到有司机冲卡时,第一框和第二框之间的连接件断裂,第一框和第二框转动,后续对于限高杆只需更换连接件即可,不需要对于整个限高杆进行更换,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浪费。
[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框靠近第二框的一端上下表面和第二框靠近第一框的一端上下表面上的安装杆、开设在安装杆下表面上的安装槽、滑动连接在安装槽中且有pvc制成的安装块、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槽一端内壁上的连接弹簧、固定连接在安装槽内壁上的限位挡块和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框上的安装块一侧侧壁上和第二框上的安装块的一侧侧壁上的连接绳,所述安装槽截面呈t型设置且安装槽的一端与外界连通,安装槽的内壁下表面与外界连通,所述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块远离连接绳的一侧上。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块滑动连接在安装槽中,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块和安装槽一端内壁上,连接绳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框上的安装块和第二框上的安装块上,在第一框和第二框受到撞击时,安装块在安装槽中滑动,在限位挡块的作用下,安装块出现破裂,连接弹簧从安装块上脱离,第一框和第二框完全打开,通过这样的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第一框和第二框受到撞击时,第一框和第二框完全打开,减小了对第一框和第二框的撞击力,减小了第一框和第二框的损坏度。
[0014]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框两侧侧壁和竖杆之间、第二框的两侧侧壁和竖杆之间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一端转动连接在竖杆侧壁上的支撑杆、开设在第一框两侧侧边上的支撑槽、滑动连接在支撑槽中的支撑块和设置在支撑槽中的支撑弹簧,所述支撑槽截面呈t型设置,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块和支撑槽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内壁上,所述支撑杆远离竖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块上。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框和第二框在受到撞击转动后,支撑块在支撑槽中滑动,在支撑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支撑块在支撑槽中复位,通过这样的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了第一框和第二框在受到撞击后进行复位。
[001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框靠近第二框的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在所述第二框靠近第二框的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吸合。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框靠近第二框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在第二框靠近第一框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吸合,通过这样的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了第一框和第二框复位到原来的位置。
[001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指示牌和第一框、第二框之间设有一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指示板背面上的安装条、开设在安装条远离第一框的一端且
远离指示板的一侧上的长槽、滑动连接在长槽中的长块、一端固定连接在长块一侧上的长绳、固定连接在长槽内壁上且有pvc制成的挡条和设置在长槽中的安装弹簧,所述长槽截面呈t型设置,所述长槽远离指示板的一侧与安装条远离指示板的一侧连通,所述长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框一侧侧壁上,所述安装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长块一端端面和长槽一端内壁上,所述安装条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框上。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框和第二框受到撞击后,长块在长槽中滑动,长块将挡条撞破,在安装弹簧的作用下,长块复位,通过这样的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了操作者对指示牌的安装和拆卸,方便了指示牌的复位。
[002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安装条上表面上开设有一插槽,所述插槽与长槽连通且延伸至长槽另一侧内壁上,所述挡条插接在插槽中。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安装条上开设插槽,挡条滑动连接在插槽中,通过这样的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了操作者对挡条的安装和拆卸。
[002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方便了操作者驱动横架上下运动,方便了操作者调节限高杆的限高高度;方便了操作者对挡条的安装和拆卸;方便了操作者对指示牌的安装和拆卸,方便了指示牌的复位;方便了操作者对指示牌的安装和拆卸,方便了指示牌的复位。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实施例中调节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是实施例中连接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是实施例中支撑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是实施例中安装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
附图标记:1、立柱;2、横架;3、指示牌;4、调节机构;5、滑槽;6、连接杆;7、连接环;8、滑块;9、驱动杆;10、螺旋槽;11、驱动件;12、安装环;13、驱动环;14、棘轮;15、转动环;16、驱动长杆;17、连杆;18、棘爪;19、扭簧;20、驱动槽;21、竖杆;22、第一框;23、第二框;24、连接件;25、安装杆;26、安装槽;27、安装块;28、连接弹簧;29、限位挡块;30、连接绳;31、支撑机构;32、支撑杆;33、支撑槽;34、支撑块;35、支撑弹簧;36、第一磁铁;37、第二磁铁;38、安装机构;39、安装条;40、长槽;41、长块;42、长绳;43、挡条;44、安装弹簧;45、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度可调的市政道路限高杆,包括两组内部呈中空的立柱1,在两组立柱1之间安装有一横架2,在横架2上安装有一指示牌3。
[0031]
如图2所示,在横架2和立柱1支架设有用于调节横架2上下运动的调节机构4,调节机构4包括滑槽5、连接杆6、连接环7、滑块8、驱动杆9、螺旋槽10、驱动件11,滑槽5开设在立柱1上端外壁上,滑槽5与立柱1内部连通,滑槽5沿着立柱1长度方向开设,连接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横架2一端侧壁上,连接杆6滑动连接在滑槽5中,沿着横架2高度方向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杆6,连接环7固定连接在连接杆6一端端面上,滑块8固定连接在连接环7内壁上,
驱动杆9转动连接在立柱1内部,连接环7滑动连接在驱动杆9外壁上,螺旋槽10开设在驱动杆9外壁上,螺旋槽10沿着驱动杆9长度方向开设,滑块8滑动连接在螺旋槽10中,驱动件11设置在驱动杆9上,驱动件11驱动驱动杆9转动。
[0032]
如图2所示,驱动件11包括安装环12、驱动环13、棘轮14、转动环15、驱动长杆16、连杆17、棘爪18、扭簧19和驱动槽20,安装环12固定连接在立柱1内壁上,沿着立柱1内壁高度方向固定连接有两组安装环12,驱动杆9转动连接在安装环12内壁上,驱动环13固定连接在驱动杆9外壁上,棘轮14固定连接在驱动环13外壁上,转动环15转动连接在驱动环13外壁上,驱动长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环15外壁上,驱动槽20开设在立柱1外壁上且与立柱1内部连通,驱动长杆16的一端穿出驱动槽20外,连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驱动长杆16上表面上,棘爪18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杆17外壁上,扭簧19套设在连杆17外壁上,扭簧19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棘爪18和连杆17外壁上,棘爪18一端在扭簧19回复力的作用下抵紧在棘轮14外壁上。
[0033]
如图1、图3所示,横架2包括竖杆21、第一框22、第二框23和连接件24,连接杆6的一端与竖杆21一侧固定连接,第一框22的一端端面转动连接在竖杆21远离连接杆6的一侧上,第二框23的一端端面转动连接在另一组竖杆21远离连接杆6的一侧上,连接件24设置在第一框22远离竖杆21的一端和第二框23远离另一组竖杆21的一端之间,连接件24用于对于第一框22和第二框23之间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0034]
如图3所示,连接件24包括安装杆25、安装槽26、安装块27、连接弹簧28、限位挡块29和连接绳30,安装杆25固定连接在第一框22靠近第二框23的一端上下表面上,在第二框23靠近第一框22的一端上下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一安装杆25,安装槽26开设在安装杆25远离第一框22的一侧侧壁上,安装槽26截面呈t型设置,安装块27滑动连接在安装槽26中,安装块27由pvc材料制成,连接弹簧28设置在安装槽26中,连接弹簧2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槽26一端内壁和安装块27一侧侧壁上,限位挡块29固定连接在安装槽26内壁上,连接绳3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框22上的安装块27上,连接绳3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框23上的安装块27上。
[0035]
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第一框22和第二框23在被撞后进行复位,在第一框22两侧和同一侧的竖杆21之间、第二框23两侧和同一侧的竖杆21之间均设有一支撑机构31,支撑机构31包括支撑杆32、支撑槽33、支撑块34和支撑弹簧35,支撑杆3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竖杆21上,支撑槽33开设在第一框22的两侧侧壁上,支撑槽33截面呈t型设置,支撑块34滑动连接在支撑槽33中,支撑弹簧35设置在支撑槽33中,支撑弹簧3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槽33远离竖杆21的一端内壁和支撑块34上,支撑杆32远离竖杆2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块34上。
[0036]
如图5所示,为了方便操作者保证第一框22和第二框23在同一平面内,在第一框22靠近第二框23的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36,在第二框23靠近第一框22的一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37,第一磁铁36和第二磁铁37之间吸合。
[0037]
如图5所示,为了方便操作者对指示牌3的更换,在指示牌3和第一框22、第二框23之间设有一安装机构38,安装机构38包括安装条39、长槽40、长块41、长绳42、挡条43和安装弹簧44,安装条39固定连接在指示板背面上,在第一框22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连板,安装条39的下表面抵紧在连板上表面上,安装条3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连板上,长槽40开设
在安装条39远离第一框22的一端且远离指示板的一侧上,长槽40截面呈t型设置,长块41滑动连接在长槽40中,安装弹簧44设置在长槽40中,安装弹簧4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长槽40靠近第一框22的一端内壁和长块41上,长绳4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长块41远离安装弹簧44的一端端面上,长绳4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框23的一侧上,挡条43安装在长槽40中,挡条43由pvc材料制成。
[0038]
如图5所示,为了方便操作者对挡条43的更换,在安装条39上表面上开设有一插槽45,插槽45的一端与长槽40连通且延伸至长槽40另一侧内壁上,挡条43插接在插槽45中。
[0039]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第一框22和第二框23受到撞击后,第一框22和第二框23发生转动,安装块27在安装槽26中滑动,安装块27在限位挡块29的作用下破裂,安装块27继续在安装槽26中滑动,在连接弹簧28回复力的作用下,安装块27可以在安装槽26中滑动复位;
[0040]
支撑块34在支撑槽33中滑动,在支撑弹簧35回复力的作用下方便第一框22和第二框23进行复位;
[0041]
长块41在长槽40中滑动,在安装弹簧44回复力的作用下,长块41在长槽40中滑动复位;
[0042]
当需要调节第一框22和第二框23的高度时,驱动驱动长杆16转动,驱动长杆16上的棘爪18在扭簧19回复力的作用下抵紧在棘轮14上,驱动长杆16带动驱动环13转动,驱动环13带动驱动杆9转动,驱动杆9上的螺旋槽10带动滑块8运动,滑块8在滑槽5作用下上下运动。
[0043]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