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院出入人员限流管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81365发布日期:2021-04-06 12:29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医院出入人员限流管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限流管控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医院出入人员限流管控装置。



背景技术:

医院是指以向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医疗机构。其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患者和伤员,也包括处于特定生理状态的健康人(如孕妇、产妇、新生儿)以及完全健康的人(如来医院进行体格检查或口腔清洁的人)。最初设立时,是供人避难,还备有娱乐节目,使来者舒适,有招待意图。后来,才逐渐成为收容和治疗病人的专门机构。

基于今年的疫情流行的趋势,各个地方公共场所对人员限流管控都在积极的做着工作,而医院作为人员流动性较大,且容易发生交互感染可能性较大的地方,其人员流动限制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避免进入医院滞留的人员太多,和非必要进入医院的人员进入到医院,也为了大家能够清楚的知道医院中实时人数。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医院出入人员限流管控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医院出入人员限流管控装置,解决了医院不清楚医院内部人数总数和医院无法管控统计医院内部人员流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医院出入人员限流管控装置,包括消毒机构,所述消毒机构的左侧设置有消毒液箱,所述消毒液箱的左侧设置有闸机,所述消毒机构的前后两侧壁对称安装有导轨盒,所述导轨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底部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杆,且螺杆的底部伸入导轨盒的内腔底部,所述消毒机构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升降消毒座,所述升降消毒座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微型水泵,且微型水泵的输入端通过导管与消毒液箱相连通并且导管伸入到消毒液箱的内腔底部,所述消毒机构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显示屏;

所述升降消毒座的内腔上下两侧壁中心出均固定安装有与导轨盒内腔相配合的限位螺纹座,且限位螺纹座螺接在螺杆的外壁,所述升降消毒座的四周侧壁内腔设置有导流管,且导流管的进水端与微型水泵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升降消毒座的内腔左右两侧壁对称设置有雾化喷嘴,且雾化喷嘴与导流管相连通;

所述消毒机构为前后通透式结构,所述消毒机构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消毒机构的内腔左侧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报警器、摄像头和触摸屏,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摄像头和触摸屏均电性连接有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电性输出连接报警器、驱动马达、微型水泵、显示屏和闸机控制器,且闸机控制器电性输出连接闸机。

优选的,所述消毒液箱的前侧壁设置有消毒液添加口。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消毒液添加口便于对消毒液进行添加补充。

优选的,所述升降消毒座的内腔四角处经过倒角抛光处理。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倒角抛光处理可以减少升降消毒座与消毒机构之间的摩擦,减少摩擦损耗。

优选的,所述限位螺纹座为四方形,所述导轨盒的内腔为与限位螺纹座相配合的四方形。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限位螺纹座与导轨盒的内腔相配合,可以提高升降消毒座升降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雾化喷嘴为相同结构的多组,且多组雾化喷嘴等间距排布在升降消毒座内腔左右两侧壁上。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等间距排布的雾化喷嘴,可以使得消毒液喷洒的更加均匀,提高消毒效果。

优选的,所述触摸屏的前侧壁操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度。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这种安装设计,可以便于进入人员进行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通过本装置对人员的统计和规避提醒作用,可以避免进入医院滞留的人员太多,和非必要进入医院的人员进入到医院,也能够让大家清楚的知道医院中实时人数;

第二:通过远程测量和远程控制操作,可以避免限流管控人员直接与进入到医院的人员进行接触,提高了限流管控人员的安全性;

第三:通过本装置的消毒机构可以在人员进行信息登记核对时对进入的人员进行消毒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消毒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消毒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消毒机构;2、消毒液箱;3、闸机;301、闸机控制器;4、导轨盒;5驱动马达;6、螺杆;7、升降消毒座;701、限位螺纹座;702导流管;703雾化喷嘴;8、微型水泵;9、红外温度传感器;10、摄像头;11、触摸屏;12、报警器;13、显示屏;14、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医院出入人员限流管控装置,包括消毒机构1,消毒机构1的左侧设置有消毒液箱2,消毒液箱2的前侧壁设置有消毒液添加口,通过消毒液添加口便于对消毒液进行添加补充,消毒液箱2的左侧设置有闸机3,消毒机构1的前后两侧壁对称安装有导轨盒4,导轨盒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5,驱动马达5的底部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杆6,且螺杆6的底部伸入导轨盒4的内腔底部,消毒机构1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升降消毒座7,升降消毒座7的内腔四角处经过倒角抛光处理,通过倒角抛光处理可以减少升降消毒座7与消毒机构1之间的摩擦,减少摩擦损耗,升降消毒座7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微型水泵8,且微型水泵8的输入端通过导管与消毒液箱2相连通并且导管伸入到消毒液箱2的内腔底部,消毒机构1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显示屏13(参看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

升降消毒座7的内腔上下两侧壁中心出均固定安装有与导轨盒4内腔相配合的限位螺纹座701,且限位螺纹座701螺接在螺杆6的外壁,限位螺纹座701为四方形,导轨盒4的内腔为与限位螺纹座701相配合的四方形,通过限位螺纹座701与导轨盒4的内腔相配合,可以提高升降消毒座升降7的稳定性,升降消毒座7的四周侧壁内腔设置有导流管702,且导流管702的进水端与微型水泵8的输出端相连通,升降消毒座7的内腔左右两侧壁对称设置有雾化喷嘴703,且雾化喷嘴703与导流管702相连通,雾化喷嘴703为相同结构的多组,且多组雾化喷嘴703等间距排布在升降消毒座7内腔左右两侧壁上,通过等间距排布的雾化喷嘴703,可以使得消毒液喷洒的更加均匀,提高消毒效果(参看说明书附图中的图2和3);

消毒机构1为前后通透式结构,消毒机构1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红外温度传感器9,消毒机构1的内腔左侧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报警器12、摄像头10和触摸屏11,触摸屏11的前侧壁操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度,通过这种安装设计,可以便于进入人员进行操作,红外温度传感器9、摄像头10和触摸屏11均电性连接有服务器14,服务器14电性输出连接报警器12、驱动马达5、微型水泵8、显示屏13和闸机控制器301,且闸机控制器301电性输出连接闸机3(参看说明书附图中的图4和5)。

实施例1:

本装置安装在医院的进口处和出口处,在进口处时,消毒机构1位于医院进口一侧,人员先进入到消毒机构1中,红外温度传感器9对进入人员的体表温度进行感应,感应后的数据传递给后方的服务器14,服务器14前的限流管控人员对采集的温度数据进行判断,若为异常,限流管控人员通过服务器14控制报警器12进行工作,对周围的工作人员进行提醒,及时的对该人员进行处理,若为正常,进入的人员在触摸屏11上进行信息填写,填写的数据传递到服务器13,限流管控人员根据填报的信息进行判断,其是否符合进入标准,若不符合报警器12响起,对周围的工作人员进行提醒,及时的对该人员进行处理,若符合要求,摄像头10对该人员的头像进行采集,限流管控人员通过服务器13控制闸机控制器301对闸机3进行控制,使得闸机3打开,该人员进入,同时限流管控人员对显示屏13显示的医院目前人员进行调整,使得大家可以通过显示屏13了解医院现在人员总数,在人进入到消毒机构1中时,限流管控人员通过服务器13控制驱动马达5和微型水泵8进行工作,驱动马达5带动着螺杆6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着限位螺纹座701沿着导轨盒4的内腔进行上下移动,而微型水泵8将消毒液箱2中的消毒液输送到升降消毒座7内腔中的导流管702中,最后通过雾化喷嘴703对消毒机构1内腔中的人员进行消毒处理,在出口处时,消毒机构1位于医院内部一侧,同上述相同的流程操作,通过进出口的本装置对人员的统计和规避提醒作用,可以避免进入医院滞留的人员太多,和非必要进入医院的人员进入到医院,也能够让大家清楚的知道医院中实时人数,通过远程测量和远程控制操作,可以避免限流管控人员直接与进入到医院的人员进行接触,提高了限流管控人员的安全性,通过本装置的消毒机构1可以在人员进行信息登记核对时对进入的人员进行消毒作用。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