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70001发布日期:2021-06-01 23:54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指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道钉。



背景技术:

道钉是一种常见的路面提示装置,用于提示行人、车辆经过某段道路时格外注意提高交通安全。现有道钉为提高强度通常采用一体结构,光源通过透明顶罩封装在底座的内腔中,安装时候需要用膨胀螺丝、胶水、柏油或水泥等固定材料把道钉固定在地面,使道钉紧固在地面,无法轻易取下。

道钉终日被车辆碾压,容易被碾压损坏,现有技术往往采取提高材料强度、保持路面全平安装等措施避免因车辆碾压导致的损坏,但无法仍无法避免路面碎石、金属颗粒等物体在车轮作用下对道钉发光面(即,道钉顶部)的破坏,仍需对道钉进行更换维护;但更换损坏道钉需要破拆路面,成本高昂而且对交通有重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便于更换维护的可拆卸的道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道钉,包括底座、上盖和光源模块,其中底座具有内腔,光源模块位于底座内腔中;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其中上盖具有下凹的放置腔,该放置腔位于底座的内腔中;

所述光源模块放置于所述放置腔中,且所述放置腔内设有包覆所述光源模块的透明胶体。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所述底座中设有支撑平台;

所述上盖的下端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上盖的上端与底座上端平齐;

所述上盖通过螺丝与支撑平台可拆卸连接。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所述底座设有至少一个出线口,放置腔的底部设有穿线孔,放置腔的底部与底座的底部合围形成走线腔;

所述走线腔通过穿线孔与放置腔相连通,还通过出线口与外部空间相连通;

所述光源模块的连接线穿过穿线口、经走线腔、由出线口与外部电源、外部控制主机和/或外部道钉相耦接。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所述放置腔包括若干个相连通的分腔,各分腔沿上盖的中心周向分布。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所述放置腔包括3个于上盖中心处连通的分腔,各分腔沿上盖的中心周向分布,使放置腔的上端面呈三叶形状。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所述光源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和若干组led光源,各组led光源的颜色不同;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各组led光源相连,还与外部控制主机和/或外部道钉的控制单元相连。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所述光源模块包括红色led光源、绿色led光源和黄色led光源。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所述控制单元为型号为sm16703p的led驱动芯片。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上盖为金属上盖,所述底座为金属底座。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上盖的上端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底座安装固定和支撑上盖,上盖容纳和保护光源模块;当道钉上表面遭到破坏或光源模块故障需要更换时,可通过拆卸上盖实现更换维护,操作便捷。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支撑平台的设计能够有效支撑上盖,提高上盖的结构强度,提高上盖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出线口、穿线孔、走线腔的设计,便于道钉布线。

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放置腔结构的设计,能够在保证上盖强度的前提下,便于观察到道钉发出的指示灯光,且不表现出光源的方向性,即观察者可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相接近的显示效果。

5、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光源模块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道钉发光颜色用于不同指示,且各道钉的光源模块通过级联的方式被外部的控制主机所控制,从而可通过控制颜色、亮灭和闪烁频率等方式进行交通指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道钉中上盖2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2中上盖200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上盖200的a-a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道钉中底座300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底座300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底座300的a-a剖面图;

图7是图1中上盖200和图2中底座300的装配示意图;

图8是光源模块的100的电路示意图。

其中:

100为光源模块(图中未示出)、200为上盖、210为第一螺丝孔、220为穿线孔、300为底座、310为支撑平台、320为第二螺丝孔、330为出线口、340为走线腔、400为放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道钉,包括壳体和光源模块100,如图1至8所示,其中壳体包括底座300和上盖200,其中底座300具有内腔,该内腔用于容纳光源模块100。

所述上盖200与所述底座300可拆卸连接,其中上盖200具有下凹的放置腔400,该放置腔400位于底座300的内腔中;

所述光源模块100放置于所述放置腔400中,且所述放置腔400内设有包覆所述光源模块100的透明胶体。

上述底座300用于安装固定支撑上盖200,上盖200则用于容纳和保护光源模块100;在实际使用时,底座300固定在地面上,且上盖200固定在底座300上后,所构成的道钉的上表面与路面持平;当道钉上表面遭到破坏或光源模块100故障需要更换时,可通过拆卸上盖200实现更换维护。

上述透明胶体为环氧树脂灌封放置腔400后所形成的灌封胶体;本实施例中光源模块100所产生的指示光通过透明胶体进行漫反射后反馈通过放置腔400上端敞口处发出。

注,透明胶体的上表面低于上盖200的上表面,且透明胶体与上盖200上表面的差值小于预设的阈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该阈值,使透明胶体上部不会堆积异物掩盖指示光即可。

本实施例中外壳为金属外壳,即上盖200为金属上盖200、底座300为金属底座300,例如可采用铁、铝合金等金属;光源模块100固定在放置腔400底部,从而可通过放置腔400的金属腔壁对外散热。

参照图4至图6:

所述底座300中设有支撑平台310;

所述上盖200的下端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310上,上盖200的上端与底座300上端平齐;

所述上盖200通过螺丝与支撑平台310可拆卸连接。

上述支撑平台310与底座300固定连接,支撑平台310与上盖200下端接触面积越大,支撑效果越好。本实施例通过对支撑平台310支撑上盖200,于通过底座300侧壁支撑上盖200的技术方案相比,能够有效提高道钉的结构强度,避免被碾压损坏。

本实施例中,上盖200上均匀分布若干个第一螺丝孔210,支撑平台310上设有与第一螺丝孔210一一对应的螺丝孔;参照图7,在实际使用时,将上盖200放置在支撑平台310上,然后将螺丝穿过第一螺丝孔210,与相应的第二螺丝孔320螺纹连接,从而将上盖200固定在支撑平台310上,使上盖200与底座300相固定;在需要更换或维护上盖200使,仅需将螺丝拧出,即可使上盖200与底座300相分离。

参照图7,所述底座300设有至少一个出线口330,放置腔400的底部设有穿线孔220(穿线孔220开设于放置腔400底部的腔壁处),放置腔400的底部与底座300的底部合围形成走线腔340;

所述走线腔340通过穿线孔220与放置腔400相连通,还通过出线口330与外部空间相连通;

所述光源模块100的连接线穿过穿线孔220、经走线腔340、由出线口330与外部电源、外部控制主机和/或外部道钉相耦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出线口330的数量,本例如可沿底座300侧壁均匀设置1到4个出线口330。

参照2,底座300的侧壁为圆筒状,于侧壁上设置3个出线口330,各出线口330沿侧壁周向分布,且出线口330位于穿线孔220下方。

本实施例中,光源模块100的连接线可收纳于走线腔中340,其中连接线包括电源线、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出线口330,令电源线由出线口330与外部电源耦接,为光源模块100取电、令第一信号线由出线口330与外部控制主机或上一级道钉相耦接、令第二信号线由出线口330与下一级道钉相耦接,从而将各道钉级联,实现对各道钉的级联控制。

参照图1至图3:所述放置腔400包括若干个相连通的分腔,各分腔沿上盖200的中心周向分布。

本实施例采用灌封材料漫反射的方式出光,相对观察者出光面(即,放置腔400的上表面)越长越容易被观察到,但过大的出光面又增加上盖200被破坏的可能;

以放置腔400为顶部为圆形的情况为例,当放置腔400上端面积越大,上盖200的面积越小,此时他人更容易观察到该道钉发出的指示光,但上盖200强度将降低,易因碾压损坏;

本实施例中将放置腔400分为若干个分腔,此时在保证上盖200强度的前提下,能够扩大出光范围,便于进行交通指示。

参照图,所述放置腔400包括3个于上盖200中心处连通的分腔,各分腔沿上盖200的中心周向分布,使放置腔400的上端面呈三叶形状。

本实施例对放置腔400形状的设计(放置腔400为水平截面呈三叶形状的柱体),使上盖200具有较高结构强度的同时具有较大的显示面,同时不表现出光源的方向性,即观察者可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相接近的显示效果。

注,此时支撑平台310包括三个扇形平台。

参照图8,所述光源模块100包括控制单元和若干组led光源,各组led光源的颜色不同;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各组led光源相连,还与外部控制主机和/或外部道钉的控制单元相连。

所述光源模块100包括红色led光源(如图8中r所示)、绿色led光源(如图8中g所示)和黄色led光源(如图8中y所示)。

本实施例中采用贴片的led,将同种颜色的若干led串联形成相应的led光源,各组led光源均匀分布于放置腔400中,令观察者可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相接近的显示效果即可。

控制单元采用型号为sm16703p的led驱动芯片,led驱动芯片的din为数据输入引脚,连接上一个道钉的控制单元的dout数据输出引脚,当其为第一个道钉的控制单元时,其数据输入引脚与外部的控制主机相连,以获得控制信号;led驱动芯片根据数据输入引脚所接收的数据信号控制各组led光源亮灭、闪烁。

注:为控制上述控制单元发热,需要在led连接回路种串接小电阻(示意图中省略)。

现有道钉仅用于路面标线亮化与警示,本实施例对多种颜色的光源的设计,使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交通指示。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所提出的道钉可实现多个道钉的级联控制,故在实际使用中,可将道钉在组成面积较大的显示阵列,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发光颜色和闪烁频率,以实现行进导向,禁令符号、动态诱导等指示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200的上端设有防滑纹,本实施例中防滑纹为网格状。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