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63170发布日期:2021-05-25 12:50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负荷的增大,市政道路在经过一定年限的使用后,其结构性能会不断的退化,尤其是大型货车通行较多的水泥道路,长期使用后,路面极易翻浆出现坑洞,导致市政道路破坏,给行车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防止道路进一步损坏,需要对这些坑洞进行修补,目前主要是通过混凝土或沥青进行填充。

但是,现有技术中,填充的材料无法与原本的道路材料完美融合,而填充材料本身抗压能力就较弱,从而导致修补后的道路使用期限并不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抗压能力强的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包括:框体;两个盖板,两个盖板分别设于框体的顶部和底部;四个插槽,四个插槽分别开设在对应的盖板上;四个插条,四个插条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盖板上,所述插条的一侧延伸至插槽内并与插槽滑动连接;多个固定螺丝,多个固定螺丝均呈矩形分布螺纹安装在框体上;两个柱体,两个柱体均固定安装在对应的盖板的底部,所述柱体的顶端延伸至盖板的顶部;两个腔体,两个腔体分别开设在对应的柱体上;两个带动杆,两个带动杆分别转动安装在对应的腔体内,所述带动杆的顶端延伸至腔体外;两个第一锥形齿轮,两个第一锥形齿轮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带动杆的底端;两个内螺纹管,两个内螺纹管分别转动安装在对应的腔体内;两个第二锥形齿轮,两个第二锥形齿轮分别固定套设在对应的内螺纹管上,两个第一锥形齿轮分别与对应的第二锥形齿轮啮合;两个螺杆,两个螺杆分别螺纹安装在对应的内螺纹管内,所述螺杆的一端延伸至内螺纹管外;两个出口,两个出口分别开设在对应的腔体的一侧内壁上;两个锥头,两个锥头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螺杆的一端,两个锥头分别延伸至对应的出口内。

优选的,所述插条的底部开设有槽口,所述插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挤块,所述挤块的顶部延伸至槽口内。

优选的,所述腔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通孔,所述带动杆与转动通孔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腔体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内螺纹管与转动槽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腔体内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内螺纹管与支撑块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的一端均延伸至限位槽外并与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通过固定螺丝、柱体、带动杆、第一锥形齿轮、内螺纹管、第二锥形齿轮、螺杆和锥头相配合,可以对框体进行固定限位工作,使得框体可以固定安装道路的坑洞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框体;2、盖板;3、插槽;4、插条;5、固定螺丝;6、柱体;7、腔体;8、带动杆;9、第一锥形齿轮;10、内螺纹管;11、第二锥形齿轮;12、螺杆;13、出口;14、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包括:框体1;两个盖板2,两个盖板2分别设于框体1的顶部和底部;四个插槽3,四个插槽3分别开设在对应的盖板2上;四个插条4,四个插条4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盖板2上,所述插条4的一侧延伸至插槽3内并与插槽3滑动连接;多个固定螺丝5,多个固定螺丝5均呈矩形分布螺纹安装在框体1上;两个柱体6,两个柱体6均固定安装在对应的盖板2的底部,所述柱体6的顶端延伸至盖板2的顶部;两个腔体7,两个腔体7分别开设在对应的柱体6上;两个带动杆8,两个带动杆8分别转动安装在对应的腔体7内,所述带动杆8的顶端延伸至腔体7外;两个第一锥形齿轮9,两个第一锥形齿轮9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带动杆8的底端;两个内螺纹管10,两个内螺纹管10分别转动安装在对应的腔体7内;两个第二锥形齿轮11,两个第二锥形齿轮11分别固定套设在对应的内螺纹管10上,两个第一锥形齿轮9分别与对应的第二锥形齿轮11啮合;两个螺杆12,两个螺杆12分别螺纹安装在对应的内螺纹管10内,所述螺杆12的一端延伸至内螺纹管10外;两个出口13,两个出口13分别开设在对应的腔体7的一侧内壁上;两个锥头14,两个锥头14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螺杆12的一端,两个锥头14分别延伸至对应的出口13内。

所述插条4的底部开设有槽口,所述插槽3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挤块,所述挤块的顶部延伸至槽口内。

所述腔体7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通孔,所述带动杆8与转动通孔转动连接。

所述腔体7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内螺纹管10与转动槽转动连接。

所述腔体7内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内螺纹管10与支撑块转动连接。

所述螺杆12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的一端均延伸至限位槽外并与腔体7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将道路的坑洞切割成矩形,然后在坑洞的底部开设两个槽洞,此时,将对应的盖板2放置到坑洞中,并使得两个柱体6插入两个槽洞中,随后将框体1安放到对应的盖板2上,使得插条4插入对应的插槽3中,与此同时,插槽3中的挤块进入插条4中的槽口中,在挤块的挤压下,插条4进行分离并与插槽3的内壁相抵压,从而完成了框体1与盖板2的固定工作,随后,转动多个固定螺丝5,使得固定螺丝5的一端延伸至坑洞的内壁中,然后转动带动杆8,带动杆8通过第一锥形齿轮9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1转动,第二锥形齿轮11带动内螺纹管10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内螺纹管10带动螺杆12移动,螺杆12带动锥头14移动,锥头14通过移动进入路基中,从而实现了对盖板2和框体1的固定工作,随后,将混凝土或沥青倒入框体1中再将另一个盖板2盖到框体1上,从而完成了对框体1的填充工作,此时,再次用混凝土或沥青浇注到坑洞中对框体1进行封盖,从而完成了对道路坑洞的修补加固工作。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通过固定螺丝5、柱体6、带动杆8、第一锥形齿轮9、内螺纹管10、第二锥形齿轮11、螺杆12和锥头14相配合,可以对框体1进行固定限位工作,使得框体1可以固定安装道路的坑洞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