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加筋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3507发布日期:2021-06-11 19:3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面加筋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面加筋网,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或路面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车流量的增长,大部分公路和市政道路已达到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需对旧路面进行改造提升使用性能。由于目前大部分路面均以沥青路面为主,但是沥青路面存在易老化,疲劳开裂,高温变形等问题,改造后使用年限很难达到设计使用年限要求,因此对沥青路面结构性能的加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较为常用的解决方案是在路面基层上铺设玻纤格栅或者土工布等土工合成材料,然后再加铺沥青层覆盖加筋材料形成沥青路面。但这种土工材料受材料组成及结构特性影响,结构强度较低,尤其抗剪强度,耐温性以及耐疲劳性较差,对沥青面层结构的加强性能有限。

金属路面加筋网,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沥青路面加筋结构,如公开号为cn203373636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路面加筋网。该结构是采用抗腐蚀镀层低碳钢丝编制成的六边形网孔的网面与横向加筋棒组成的一种大网孔三维结构。该结构具有抗拉抗剪模量高、耐高温、结构稳定、可回收等特点,已成功地在各等级公路和市政道路工程中得到良好的应用,较好地实现了工程结构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土工合成材料在应用于沥青路面加强时候存在几个问题:1、土工合成材料强度较低,在沥青摊铺过程中,重型摊铺机钢履带很容易切断土工材料,造成强度损伤;2、土工材料是一种平面结构,主要看靠自身的黏贴和摩擦作用与结构层连接在一起,容易与路面结构层脱开或有气泡而形成空壳夹层,影响路面层间结合;3、土工材料一般没有网孔或者网孔比较小,与土层或者路面结构层的嵌挤作用和摩擦非常小,不能与沥青集料形成嵌固咬合作用,容易产生侧向位移变形;4、材料耐高温性能较差,在沥青摊铺高温情况下,容易发生变形甚至融化;5、材料抗疲劳老化性能较差,在长期车辆荷载作用下,容易老化断裂,失去对路面的加强作用。

由于存在以上问题,目前出现了金属路面加筋网,通过在双绞合钢丝网面中增加加强筋。其中,如图1所示,双绞合钢丝网面(简称网面)由相邻两根网丝1(网面钢丝)经过双绞合后,再与左右相邻网丝1进行双绞合形成的六边形网孔钢丝网面,网面在编织机中生产出来,如图1所示,其中边丝2是网面两侧沿编织方向x与网丝1编织在一起的钢丝。网面生产过程中,边丝2和网丝1是同时编织生产的,双绞合方向与编织方向x(边丝的延伸方向)平行。

金属路面加筋网作为一种新型的沥青加筋材料,由于本身材料强度模量较高,金属材质耐高温性能好,同时采用的编织工艺使其具备大敞口三维立体结构,能够更好的实现与沥青集料的咬合。因此当其应用于沥青路面时可以有效改善沥青面层结构性能,在初始阶段延缓裂缝的产生,同时限制集料的侧向变形,保证沥青路面更好的平整度。但该结构由于横向加强筋采用直丝形式,长期荷载作用下,容易出现滑丝问题,其与沥青锚固性能出现衰减;另外横向加强筋两端受工艺限制,有一定外露长度,在施工过程中容易翻折翘曲,引起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金属路面加筋网中直线形式的加强筋容易出现滑丝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路面加筋网,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路面加筋网,其包括网面和加强筋,所述网面为六边形网孔绞合网,其包括两根边丝和两根边丝之间的网丝,网丝相互绞合后形成六边形网孔,相邻两根网丝相互绞合处形成绞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位于两根所述边丝之间且穿设在所述绞合部中,所述加强筋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边丝的延伸方向;所述加强筋具有至少一个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相邻两个绞合部之间。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由于加强筋设置有弯折部,在加强筋受到垂直于边丝方向的应力时,弯折部一方面与绞合部发生抵接(干涉),绞合部会阻碍加强筋的横向滑移,另一方面弯折部锚固与沥青中,沥青对弯折部的横向滑移阻力也远远大于现有技术中直线型加强筋的阻力,加强筋与网面结构形成自锁功能,避免出现滑丝脱丝问题。因此,加强筋弯折部的设置能够很好地解决现在技术中加强筋容易滑丝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呈半圆形、u形、v形或波浪形。通过对加强筋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弯折形成弯折部。

进一步地,所述网面为六边形网孔绞合钢丝网。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为钢丝或钢筋或土工复合筋。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加强筋的两个端部。优选地,所述加强筋的每一个端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弯折部。通过在加强筋的端部设置弯折部,确保了加强筋的两个端部不易发生滑移,这样就可以控制整个加强筋的滑移。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与所述边丝之间至少具有一个完整的六边形网孔。这样可以避免弯折部太靠近边丝,防止边缘的绞合部出现问题时曝露弯折部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的端部与所述边丝具有一定的间距。这样加强筋的长度限定在网面横向宽度范围内,避免出现钢丝(加强筋)翘曲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加强筋的一部分进行弯折处理后,使加强筋与网面结构形成自锁锚固系统,增强加强筋与网面的锚固连接性能。加强筋的端部不外露于边丝之外,使得路面加筋网整体标准统一,利于装运、施工等环节。

本实用新型中的自锁式金属路面加筋网,相比常规金属加筋网,能有效改善网面结构与沥青面层的锚固性能,规避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滑丝、脱丝等锚固性能不足问题,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同时优化了加强筋的端部位置,有效避免了网面成品在装运、施工等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钢丝翘曲变形等问题,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六边形网孔双绞合钢丝网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路面加筋网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部分区域的放大图。

图中:网丝1、边丝2、绞合部3、加强筋4、弯折部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2-3,一种路面加筋网,其包括网面和加强筋4,网面为六边形网孔绞合网,其包括两根边丝2和两根边丝2之间的网丝1,网丝1相互绞合后形成六边形网孔,相邻两根网丝1相互绞合处形成绞合部3;加强筋4位于两根边丝2之间且穿设在绞合部3中,加强筋4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边丝2的延伸方向;加强筋4具有至少一个弯折部5,弯折部5位于相邻两个绞合部3之间;其中,网面为六边形网孔绞合钢丝网,优选为双绞合钢丝网面,当然网面也可以是具有绞合部3的土工材料网面;加强筋4为钢丝或钢筋或土工复合筋。

图3中的弯折部5呈半圆形,其是通过对加强筋4的一部分进行弯折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弯折部可以是u形、v形或波浪形。

优选地,弯折部5位于加强筋4的两个端部。更优选地,加强筋4的每一个端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弯折部5。通过在加强筋4的端部设置弯折部5,确保了加强筋4的两个端部不易发生滑移,这样就可以控制整个加强筋4的滑移。

优选地,弯折部5与边丝2之间至少具有一个完整的六边形网孔,这样可以避免弯折部5太靠近边丝2,防止边缘的绞合部3出现问题时曝露弯折部5的情况发生。

优选地,加强筋4的端部与边丝2具有一定的间距,在加强筋4的弯折部形成对加强筋4的两端进行裁剪,确保加强筋4的端部位于边丝2以内。这样加强筋的长度限定在网面横向宽度范围内,避免出现钢丝(加强筋)翘曲的问题。

上述路面加筋网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编织由防腐处理的低碳钢丝组成的双绞合钢丝网面,由专用钢丝网生产设备即可进行;

步骤2:当相邻两根网丝1绞合至少一圈后,插入加强筋4,加强筋4横跨钢丝网横向(垂直于编织方向)上全部绞合部3和两根边丝,此时加强筋4的长度大于两根边丝2之间的间距;

步骤3:继续将相邻两根网丝1进行绞合至少一圈,将加强筋4夹持在绞合部3中;然后通过专用设备对加强筋4的两端进行弯折工艺处理形成弯折部5;

步骤4:对加强筋4两端外露段进行切断工艺处理,保证加强筋4的端部位于边丝2以内,加强筋4的长度固定在网面范围内,避免施工过程中的钢丝翘曲变形问题;

步骤5:不断重复步骤1-4,不断编织钢丝网面并插入加强筋4(不需要在每一个绞合部3中均插入加强筋4,可以在编织方向上间隔1-2个绞合部3设置加强筋4),直到完成整个路面加筋网。

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式金属路面加筋网结构具有很好的自锁功能,在长期车辆荷载作用情况下,能有效改善沥青路面的结构性能,保证结构与沥青集料的锚固结合性,同时延缓裂缝和变形等病害的产生,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耐久性好,具有良好的生态性,经济性,适用于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局限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