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铺机及其覆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5484发布日期:2021-04-27 19:1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摊铺机及其覆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摊铺机及其覆膜装置。


背景技术:

2.基于透水基层、海绵城市建设和园林道路等建设需求,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具有透水、抗冻和温干缩性能优越等特点。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由单一粒径碎石、水泥、改性剂和水拌合而成,具有无级配设计、无细集料掺加、免碾压施工等特点,其关键技术包括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的摊铺、免碾压成型、塑料薄膜养生等技术,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的特点决定了在道路建设中不能采用常规普通混凝土的养生方式。
3.传统的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施工过程中,在完成摊铺成型后,塑料薄膜养生采用人工铺设薄膜的方式,但是,人工铺设塑料薄膜的方式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需要提供一种为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覆膜养生的配套设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摊铺机及其覆膜装置,旨在解决人工铺设塑料薄膜的方式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需要提供一种为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覆膜养生的配套设施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覆膜装置,用于摊铺机,包括:主梁管;成对设置的伸缩管,分别嵌套于所述主梁管的两端;成对设置的薄膜固定架,分别连接于成对设置的所述伸缩管;以及成对设置的弹性压膜组件,分别连接于成对设置的所述伸缩管,所述弹性压膜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伸缩管的弹性杆件,以及套设于所述弹性杆件的压轮。
6.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杆件包括连接于所述伸缩管的第一折弯杆,与所述第一折弯杆连接的弹性件,以及与所述弹性件连接的第二折弯杆,所述压轮套设于所述第二折弯杆。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折弯杆穿过所述压轮设置,且所述第二折弯杆于所述压轮轴线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止挡件与所述第二折弯杆一体形成,所述第二止挡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二折弯杆。
9.进一步地,所述主梁管与所述伸缩管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锁紧,所述第一紧固件的一端穿过所述主梁管的管壁,且抵压于所述伸缩管。
10.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管包括嵌套于所述主梁管的水平管,以及连接于所述水平管的竖直管,所述竖直管与所述薄膜固定架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锁紧。
11.进一步地,所述薄膜固定架包括嵌套于所述竖直管的固定杆,以及设于所述固定杆的第三止挡件,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竖直管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锁紧。
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包括嵌套于所述竖直管的竖直段,以及连接于所述竖直段
的水平段,所述第三止挡件套设于所述水平段且相对于所述水平段移动设置。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覆膜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覆膜装置中,通过主梁管将覆膜装置连接至摊铺机中,通过调整伸缩管相对于主梁管的嵌套长度,可以调整两个伸缩管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两个薄膜固定架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根据塑料薄膜的宽度进行适应性调整,以匹配不同宽度的塑料薄膜,增加同一覆膜装置的适应性;同时,弹性压膜组件利用自身弹性和压紧力,能够对铺设于混凝土表面的塑料薄膜进行更大程度地压牢、整平,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如此设置,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实现了摊铺成型、覆膜、压膜的同步进行,从而实现了方便、快捷、高效的效果。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摊铺机,包括:机体踏板;以及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覆膜装置,连接于所述机体踏板。
15.进一步地,所述机体踏板与所述主梁管之间通过连接销连接,且所述连接销相对于所述机体踏板和/或所述主梁管自由转动设置。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摊铺机的技术效果与上述覆膜装置的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覆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覆膜装置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20.图中:
21.100、覆膜装置
ꢀꢀꢀꢀꢀꢀꢀꢀꢀ
110、主梁管
ꢀꢀꢀꢀꢀꢀꢀꢀꢀꢀꢀ
120、伸缩管
22.122、水平管
ꢀꢀꢀꢀꢀꢀꢀꢀꢀꢀꢀ
124、竖直管
ꢀꢀꢀꢀꢀꢀꢀꢀꢀꢀꢀ
126、第一紧固件
23.130、薄膜固定架
ꢀꢀꢀꢀꢀꢀꢀ
132、固定杆
ꢀꢀꢀꢀꢀꢀꢀꢀꢀꢀꢀ
134、第三止挡件
24.136、第二紧固件
ꢀꢀꢀꢀꢀꢀꢀ
140、弹性压膜组件
ꢀꢀꢀꢀꢀ
142、弹性杆件
25.144、压轮
ꢀꢀꢀꢀꢀꢀꢀꢀꢀꢀꢀꢀꢀ
145、第一折弯杆
ꢀꢀꢀꢀꢀꢀꢀ
146、弹性件
26.147、第二折弯杆
ꢀꢀꢀꢀꢀꢀꢀ
150、连接销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30.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摊铺机及其覆膜装置100进行说明。
31.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覆膜装置100,用于摊铺机,包括:主梁管110;成对设置的伸缩管120,分别嵌套于主梁管110的两端;成对设置的薄膜固定架130,分别连接于成对设置的伸缩管120;以及成对设置的弹性压膜组件140,分别连接于成对设置的伸缩管120,弹性压膜组件140包括连接于伸缩管120的弹性杆件142,以及套设于弹性杆件142的压轮144。
3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覆膜装置100及摊铺机可以适用于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覆膜整平养生工艺,也可以适用于其他普通类型混凝土基层覆膜整平养生工艺。如果下文单独出现混凝土,则代表所有类型。
33.可以理解的是,伸缩管120可以嵌套于主梁管110内,也可以嵌套于主梁管110外,只要二者可以通过嵌套实现不同长度的调整即可。通过调整伸缩管120嵌套于主梁管110的长度,可以调整两个伸缩管120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薄膜固定架130之间的距离,以匹配不同宽度的塑料薄膜。弹性压膜组件140具有弹性调节的能力,相对于固定不动的压膜组件来说,能够对铺设于混凝土表面的塑料薄膜进行更大程度地压牢、整平。弹性杆件142能够提供压紧力和弹性作用力,增加压轮144对塑料薄膜的压紧力。
34.此外,弹性压膜组件140与薄膜固定架130在空间上互不干扰,间隔设置。
35.在使用时,将塑料薄膜安装在薄膜固定架130上,在摊铺机运行时,塑料薄膜转动铺设于混凝土表面,弹性压膜组件140能够压设于已经铺设的塑料薄膜的表面,进行压牢、整平操作,保证塑料薄膜与表面水泥浆体粘牢,进而保证混凝土的养生效果,保证施工质量,从而到达预期强度,为下一道工序奠定基础。每卷塑料薄膜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更换。
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覆膜装置100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覆膜装置100中,通过主梁管110将覆膜装置100连接至摊铺机中,通过调整伸缩管120相对于主梁管110的嵌套长度,可以调整两个伸缩管120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两个薄膜固定架130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根据塑料薄膜的宽度进行适应性调整,以匹配不同宽度的塑料薄膜,增加同一覆膜装置100的适应性;同时,弹性压膜组件140利用自身弹性和压紧力,能够对铺设于混凝土表面的塑料薄膜进行更大程度地压牢、整平,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如此设置,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实现了摊铺成型、覆膜、压膜的同步进行,从而实现了方便、快捷、高效的效果。
37.对于弹性杆件14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请参阅图1,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弹性杆件142包括连接于伸缩管120的第一折弯杆145,与第一折弯杆145连接的弹性件146,以及与弹性件146连接的第二折弯杆147,压轮144套设于第二折弯杆147。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46可以是弹簧、弹性块等,能够在挤压时产生弹性作用力,增加压紧力的大小。第一折弯杆145可以采用焊接、粘接、一体形成等方式连接于伸缩管120。第二折弯杆147具有平行于主梁管110的分段,压轮144套设于该分段,使得压轮144的整个轮面在转动过程中全部接触于塑料薄膜。
38.进一步地,第二折弯杆147穿过压轮144设置,且第二折弯杆147于压轮144轴线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为了防止压轮144在转动过程中脱离第二折
弯杆147或发生偏离而影响整平效果,本实施例中,将第二折弯杆147设置为穿过整个压轮144的轴线方向,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从而形成对压轮144轴线方向的限制,保证压轮144的旋转稳定性,保证较好的压牢、整平效果。
39.更进一步地,第一止挡件与第二折弯杆147一体形成,第二止挡件可拆卸设置于第二折弯杆147。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挡件可以是由第二折弯杆147一体形成的圆形挡板,提高装置的一体化程度。第二止挡件可拆卸设置于第二折弯杆147,能够便于压轮144的更换维护,第二止挡件可以是带有螺纹的圆盘,螺纹锁紧于第二折弯杆147,也可以是螺母、卡簧等结构。
40.对于主梁管110与伸缩管120的锁紧方式不做限制,请参阅图1,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主梁管110与伸缩管120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126锁紧,第一紧固件126的一端穿过主梁管110的管壁,且抵压于伸缩管120。本实施例中,伸缩管120嵌套于主梁管110内,第一紧固件126可以是带螺母的螺栓,螺栓穿过主梁管110的管壁并抵压于伸缩管120的管壁,通过调紧或调松螺母,可以对伸缩管120形成锁紧状态或解除锁紧状态,从而调整伸缩管120与主梁管110的嵌套长度,对应匹配不同宽度的塑料薄膜。
41.为了实现薄膜固定架130的高度可调,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伸缩管120包括嵌套于主梁管110的水平管122,以及连接于水平管122的竖直管124,竖直管124与薄膜固定架130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136锁紧。可以理解的是,水平管122平行于主梁管110,竖直管124与水平管122为垂直关系,在安装状态下,竖直管124可以为竖直方向,也可以与竖直方向成角度设置,非安装状态下,不一定为竖直方向。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薄膜固定架130的高度也是可调的,将伸缩管120分为水平管122和竖直管124,二者可以是连通的,也可以是不连通的。竖直管124与薄膜固定架130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136锁紧,第二紧固件136与第一紧固件126类似,可以是带螺母的螺栓,螺栓穿过竖直管124的管壁并抵压于薄膜固定架130,通过调紧或调松螺母,可以对薄膜固定架130形成锁紧状态或解除锁紧状态,从而调整竖直管124和薄膜固定架130之间的配合长度,实现薄膜固定架130的高度可调。
42.进一步地,薄膜固定架130包括嵌套于竖直管124的固定杆132,以及设于固定杆132的第三止挡件134,固定杆132与竖直管124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136锁紧。本实施例中,固定杆132嵌套于竖直管124内,通过调整固定杆132与竖直管124的嵌套长度,可以调整固定杆132的高度,进而调整安装塑料薄膜卷时的高度。第三止挡件134用于限定塑料薄膜卷在固定杆132上的位移,形成对塑料薄膜卷的轴向限制。
43.更进一步地,固定杆132包括嵌套于竖直管124的竖直段,以及连接于竖直段的水平段,第三止挡件134套设于水平段且相对于水平段移动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水平段平行于主梁管110,竖直段与水平段为垂直关系,在安装状态下,竖直段可以为竖直方向,也可以与竖直方向成角度设置,非安装状态下,不一定为竖直方向。本实施例中,水平段平行于主梁管110,使得塑料薄膜卷能够平行于主梁管110,保证在铺设过程中的平整性。第三止挡件134能够相对于水平段平移设置,则可以辅助调整塑料薄膜卷安装于水平段的长度,也可以起到匹配不同宽度塑料薄膜的作用。第三止挡件134具体可以是螺纹套设于水平段的挡板,也可以是利用抱箍结构套设于水平段的挡板等,对此不做限制。
4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摊铺机,包括:机体踏板;以及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覆膜装置100,连接于机体踏板。可以理解的是,摊铺机中还包括用于使混凝土摊铺成
型的机构,机体踏板位于该机构的后侧,也就是当混凝土摊铺成型后,就同步进行覆膜、压膜步骤,使得摊铺机成为摊铺成型、覆膜整平养生一体化机械装置,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此施工工艺,为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的快速施工和高效率提供了保障。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摊铺机还可以适用于其他普通混凝土道路建设中。
4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摊铺机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摊铺机采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覆膜装置100,通过主梁管110将覆膜装置100连接至摊铺机中,通过调整伸缩管120相对于主梁管110的嵌套长度,可以调整两个伸缩管120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两个薄膜固定架130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根据塑料薄膜的宽度进行适应性调整,以匹配不同宽度的塑料薄膜,增加同一覆膜装置100的适应性;同时,弹性压膜组件140利用自身弹性和压紧力,能够对铺设于混凝土表面的塑料薄膜进行更大程度地压牢、整平,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如此设置,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实现了摊铺成型、覆膜、压膜的同步进行,从而实现了方便、快捷、高效的效果。
46.进一步地,机体踏板与主梁管110之间通过连接销150连接,且连接销150相对于机体踏板和/或主梁管110自由转动设置。具体地,机体踏板可以通过多个连接销150实现连接,保证受力平稳性,以提高覆膜、压膜的平整性。连接销150相对于机体踏板和/或主梁管110自由转动设置,可以理解为,连接销150可以以主梁管110所在轴线或平行于该轴线为转轴进行自由转动,如此设置,可以使整个覆膜装置100依据自身重量保证每卷塑料薄膜均可以铺设在摊铺成型的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的表面。
4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