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湿热环境的沥青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23565发布日期:2021-05-19 03:1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高湿热环境的沥青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具体是一种适用于高湿热环境的沥青路面结构,涉及沥青路面结构相关领域。


背景技术:

2.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沥青路面的沥青类结构层本身,属于柔性路面范畴,但其基层除柔性材料外,也可采用刚性的水泥混凝土,或半刚性的水硬性材料,在沥青路面铺设过程中需要用到适用于高湿热环境的沥青路面结构。
3.但是适用于高湿热环境的沥青路面结构一般都是将排水式沥青铺设在路面之下,通过漏孔对水进行排出,但是传统适用于高湿热环境的沥青路面结构对于路面隔热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长时间高温照射容易使路面凸起鼓包或凹陷,导致道路结构破坏,交通事故发生,同时传统适用于高湿热环境的沥青路面结构对于路面加固效果较差,导致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湿热环境的沥青路面结构。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适用于高湿热环境的沥青路面结构,该装置包括路面,所述路面顶部等距嵌入有漏孔,所述路面底端设置有隔热加固层,所述隔热加固层包括钢筋网、散热孔、耐磨层、加固层、石棉层、黏合层和玻璃棉毡,所述钢筋网顶部等距嵌入有散热孔,所述耐磨层与钢筋网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耐磨层底部设置有加固层,所述石棉层安装于加固层底部,所述黏合层固定于耐磨层底部,所述玻璃棉毡等距安装于石棉层内部,所述钢筋网与路面底部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路面内部填充有排水式沥青,所述路面下端设置有第一玻璃纤维网布格,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网布格底部固定有第二玻璃纤维网布格,所述第二玻璃纤维网布格底部设置有沥青稀浆封层,所述沥青稀浆封层底部固定有上基层,所述上基层底部设置有下基层,所述下基层底部固定有垫层,所述垫层底部设置有路床。
7.优选的,所述加固层包括加强筋层、加固钢板和钢纤维混凝土,所述加强筋层底部设置有加固钢板,所述钢纤维混凝土与加固钢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层通过黏合层与耐磨层底部粘接,所述钢纤维混凝土通过黏合层与石棉层顶部粘接。
8.优选的,所述散热孔呈圆形状,并且散热孔直径设置为8厘米。
9.优选的,所述石棉层厚度设置为3厘米,并且石棉层的导热系数为0.104~0.260千卡/米
·

·
时。
10.优选的,所述玻璃棉毡的容重为10~32kg/m3,并且玻璃棉毡的厚度为15~180mm。
11.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层呈长方形,并且加强筋层的胶料厚度的为50%以上。
12.优选的,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具有5%~10%的回弹率,并且钢纤维混凝土的纤维体积率在1%

2%。
13.优选的,所述石棉层为硅酸盐限位材质。
14.优选的,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网布格为玻璃纤维材质。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湿热环境的沥青路面结构,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16.优点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适用于高湿热环境的沥青路面结构,通过在路面底端设置了隔热加固层,通过钢筋网增加路面强度,通过散热孔对上基层和下基层中的热气进行排出,通过耐磨层增加路面耐磨效果,通过石棉层增加路面高抗张强度、高挠性、耐化学、热侵蚀和电绝缘效果,通过黏合层将各个层进行黏合粘接,通过玻璃棉毡加强路面隔热效果,达到增加路面隔热的效果。
17.优点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适用于高湿热环境的沥青路面结构,通过在耐磨层底部设置了加固层,通过加强筋层增加路面承受的负荷上限,通过加固钢板加强路面强度,通过钢纤维混凝土增加路面抗拉、抗弯、抗冲击及抗疲劳性能,达到对路面进行加固的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隔热加固层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隔热加固层局部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加固层爆炸结构示意图。
23.其中:路面

1、漏孔

2、排水式沥青

3、隔热加固层

4、第一玻璃纤维网布格

5、第二玻璃纤维网布格

6、沥青稀浆封层

7、上基层

8、下基层

9、垫层

10、路床

11、钢筋网

41、散热孔

42、耐磨层

43、加固层

44、石棉层

45、黏合层

46、玻璃棉毡

47、加强筋层

441、加固钢板

442、钢纤维混凝土

443。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附图1

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湿热环境的沥青路面结构,包括路面1,路面1顶部等距嵌入有漏孔2,路面1底端设置有隔热加固层4,路面1内部填充有排水式沥青3,路面1下端设置有第一玻璃纤维网布格5,第一玻璃纤维网布格为玻璃纤维材质,具有良好的抗碱性、柔韧性以及经纬向高度抗拉力的优点,第一玻璃纤维网布格5底部固定有第二玻璃纤维网布格6,第二玻璃纤维网布格6底部设置有沥青稀浆封层7,沥青稀浆封层7底部固定有上基层8,上基层8底部设置有下基层9,下基层9底部固定有垫层10,垫层10底部设置有路床11。
26.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湿热环境的沥青路面结构,隔热加固层4包括钢筋网41、散热孔42、耐磨层43、加固层44、石棉层45、黏合层46和玻璃棉毡47,钢筋网41顶部等距嵌入有散热孔42,散热孔42呈圆形状,并且散热孔42直径设置为8厘米,以便于达到更好的散热的效果,耐磨层43与钢筋网41底部固定连接,有利于更好的对耐磨层43进行固定安装,耐磨层43底部设置有加固层44,石棉层45安装于加固层44底部,石棉层为硅酸盐限位材质,具有高抗张强度、高挠性、耐化学、热侵蚀和电绝缘的优点,石棉层45厚度设置为3厘米,并且石棉层45的导热系数为0.104~0.260千卡/米
·

·
时,以便于达到更好的导热的效果,黏合层46固定于耐磨层43底部,有利于更好的对黏合层46进行固定安装,玻璃棉毡47等距安装于石棉层45内部,有利于更好的对玻璃棉毡47进行固定安装,玻璃棉毡47的容重为10~32kg/m3,并且玻璃棉毡47的厚度为15~180mm,以便于达到更好的隔热的效果,钢筋网41与路面1底部固定连接。
27.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湿热环境的沥青路面结构,加固层44包括加强筋层441、加固钢板442和钢纤维混凝土443,加强筋层441底部设置有加固钢板442,有利于更好的对加固钢板442进行固定安装,加强筋层441呈长方形,并且加强筋层441的胶料厚度的为50%以上,以便于达到更好的加固的效果,钢纤维混凝土443与加固钢板442底部固定连接,有利于更好的对钢纤维混凝土443进行固定安装,钢纤维混凝土443具有5%~10%的回弹率,并且钢纤维混凝土443的纤维体积率在1%一2%,以便于达到更好的加固的效果,加强筋层441通过黏合层46与耐磨层43底部粘接,钢纤维混凝土443通过黏合层46与石棉层45顶部粘接。
28.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湿热环境的沥青路面结构,按照如下方式运行;
29.第一,首先将本装置移动至需要使用的地方,接着将垫层10固定在路床11上,将下基层9铺设在垫层10上,将上基层8铺设在上基层8上;
30.第二,将沥青稀浆封层7铺满上基层8顶部,将第二玻璃纤维网布格6固定在沥青稀浆封层7上,将第一玻璃纤维网布格5粘接于第二玻璃纤维网布格6上,将隔热加固层4铺设于第一玻璃纤维网布格5,通过排水式沥青3将隔热加固层4进行封层,将路面1铺设在排水式沥青3顶部,通过漏孔2对路面1进行除热除湿;
31.第三,通过钢筋网41增加路面1强度,通过散热孔42对上基层8和下基层9中的热气进行排出,通过耐磨层43增加路面1耐磨效果,通过石棉层45增加路面1高抗张强度、高挠性、耐化学、热侵蚀和电绝缘效果,通过黏合层46将各个层进行黏合粘接,通过玻璃棉毡47加强路面1隔热效果,达到增加路面1隔热的效果;
32.第四,通过加强筋层441增加路面1承受的负荷上限,通过加固钢板442加强路面1强度,通过钢纤维混凝土443增加路面1抗拉、抗弯、抗冲击及抗疲劳性能,达到对路面1进行加固的效果;
33.第五,当本装置使用完毕后,通过外部设备由路面1向下对各个层进行依次拆除,最后将各个层进行专门的回收,避免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污染。
34.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湿热环境的沥青路面结构,通过在路面1底端设置了隔热加固层4,通过钢筋网41增加路面1强度,通过散热孔42对上基层8和下基层9中的热气进行排出,通过耐磨层43增加路面1耐磨效果,通过石棉层45增加路面1高抗张强
度、高挠性、耐化学、热侵蚀和电绝缘效果,通过黏合层46将各个层进行黏合粘接,通过玻璃棉毡47加强路面1隔热效果,达到增加路面1隔热的效果,通过在耐磨层43底部设置了加固层44,通过加强筋层441增加路面1承受的负荷上限,通过加固钢板442加强路面1强度,通过钢纤维混凝土443增加路面1抗拉、抗弯、抗冲击及抗疲劳性能,达到对路面1进行加固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