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24096发布日期:2021-05-19 03:17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桥梁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2.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对于市政及公路桥梁,为了保障行车安全、通畅,防止桥面结构受降水侵蚀而影响桥梁的耐久性,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应设置完善的桥梁排水系统。桥梁桥面在下雨天一旦产生积水,其上高速行驶的车辆轮胎就会受到积水影响产生打滑、失控,从而发生车辆滑移或侧翻的严重交通事故。因此,必须要在公路桥梁桥面上设置排水设施,用于快速排除桥面积水。
3.目前在桥梁桥面上主要采用挖掘排水槽的结构来进行积水排除,这种排水槽的结构设计较为简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容易堵塞,影响桥梁的正常排水功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桥梁排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排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排水结构,包括桥梁本体,所述桥梁本体上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一端且位于桥梁本体的底部固定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内部固定设有隔板,所述排水管远离所述排水孔的一端均与总管相连通,所述排水管的内部设有防堵装置;
6.所述防堵装置包括固定设于所述排水孔内壁上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下方一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间固定设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的下方啮合设于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轮的两侧且位于所述转轴上均固定套设有叶轮,所述第一蜗杆的一端贯穿所述隔板且向其另一侧延伸与第一伞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伞齿与第二伞齿相啮合,所述第二伞齿的下方设有第三伞齿,所述第二伞齿和所述第三伞齿均固定套设于转杆上,所述第三伞齿的一侧与第四伞齿相啮合,所述第四伞齿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远离所述第四伞齿的一端贯穿所述隔板,所述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蜗轮的一侧固定设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上固定套设有螺纹刀片,所述中心轴通过支撑装置与所述排水管的内壁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孔远离所述排水管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设有过滤网。
8.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轴承套,所述轴承套套设于所述中心轴上,所述轴承套的两侧均通过支撑杆与所述排水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蜗杆和所述第二蜗杆的一端均通过第一轴承座与所述排水管的内壁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蜗杆和所述第二蜗杆与所述隔板的贯穿处均设有密封圈。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杆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均通过支撑板与所述排水管内壁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对垃圾进行粉碎,大大的提高了排水的高效性,在下雨天桥面具有大量的雨水时,雨水将会通过排水孔进入,然后由排水孔中的导流板将雨水导流到排水管的一侧流入,从而能够实现对于叶轮进行推动的作用,能够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带动螺纹刀片转动,对排水管中的垃圾进行粉碎,避免对排水管的堵塞。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种桥梁排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一种桥梁排水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15.图3为一种桥梁排水结构中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桥梁本体;2、排水管;3、隔板;4、总管;5、转轴;6、第一蜗轮;7、第一蜗杆;8、叶轮;9、第一伞齿;10、第二伞齿;11、第三伞齿;12、转杆;13、第四伞齿;14、第二蜗杆;15、第二蜗轮;16、中心轴;17、螺纹刀片;18、导流板;19、排水孔;20、过滤网;21、轴承套;22、支撑杆;23、第一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17.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桥梁排水结构,包括桥梁本体1,桥梁本体1上开设有排水孔19,方便桥面的雨水流入到排水管2中,排水孔19的一端且位于桥梁本体1的底部固定设有排水管2,排水管2的内部固定设有隔板3,隔板3能够实现对于排水管2的内部进行分隔,排水管2远离排水孔19的一端均与总管4相连通,排水管2的内部设有防堵装置;
18.在图2:防堵装置包括固定设于排水孔19内壁上的导流板18,方便将雨水导流到排水管2的一侧流入,从而能够实现对于叶轮8进行推动的作用,从而带动叶轮8的转动,叶轮8的转动将会带动转轴5的转动,导流板18的下方一侧设有转轴5,转轴5通过第三轴承座与排水管2的内壁连接,转轴5的中间固定设有第一蜗轮6,第一蜗轮6的下方啮合设于第一蜗杆7,转轴5的转动将会带动第一蜗轮的转动,由于第一蜗轮6与第一蜗杆7之间啮合,从而将会带动第一蜗杆7的转动,同时带动第一伞齿9的转动,第一蜗轮6的两侧且位于转轴5上均固定套设有叶轮8,第一蜗杆7的一端贯穿隔板3且向其另一侧延伸与第一伞齿9固定连接,第一伞齿9与第二伞齿10相啮合,第二伞齿10的下方设有第三伞齿11,第二伞齿10和第三伞齿11均固定套设于转杆12上,第三伞齿11的一侧与第四伞齿13相啮合,第一伞齿9的转动带动第二伞齿10的转动,第二伞齿10的转动转杆12的转动,转杆12带动第三伞齿11的转动,第三伞齿11啮合带动第四伞齿13的转动,第四伞齿13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二蜗杆14,第二蜗杆14远离第四伞齿13的一端贯穿隔板3,第二蜗杆14与第二蜗轮15相啮合,第二蜗轮15的一侧固定设有中心轴16,中心轴16上固定套设有螺纹刀片17,第四伞齿13的转动将会带动第二蜗杆14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蜗轮15的转动,第二蜗轮15的转动将会带动中心轴16的转动,中
心轴16的转动带动螺纹刀片17对于排水管2中的垃圾进行粉碎,从而避免了排水管的堵塞,中心轴16通过支撑装置与排水管2的内壁连接。
19.在图1和图2:排水孔19远离排水管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设有过滤网20,能够对进入排水管2中的雨水进行初步过滤,对于一些较大的垃圾进行过滤。
20.在图2:支撑装置包括轴承套21,轴承套21套设于中心轴16上,轴承套21的两侧均通过支撑杆22与排水管2的内壁固定连接,能够对中心轴16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中心轴16悬空放置,大大的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
21.在图2和图3:第一蜗杆7和第二蜗杆14的一端均通过第一轴承座23与排水管2的内壁连接,增加第一、第二蜗杆转动放置的稳定性。
22.在图2:第一蜗杆7和第二蜗杆14与隔板3的贯穿处均设有密封圈,增加第一、第二蜗杆与隔板3贯穿处的密封性,避免雨水进入到隔板3的一侧。
23.在图2:转杆12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均通过支撑板与排水管2内壁连接,增加转杆12转动放置的稳定性。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下雨天桥面具有大量的雨水时,雨水将会通过排水孔19进入,然后由排水孔19中的导流板18将雨水导流到排水管2的一侧流入,从而能够实现对于叶轮8进行推动的作用,从而带动叶轮8的转动,叶轮8的转动将会带动转轴5的转动,转轴5的转动将会带动第一蜗轮的转动,由于第一蜗轮6与第一蜗杆7之间啮合,从而将会带动第一蜗杆7的转动,同时带动第一伞齿9的转动,第一伞齿9的转动带动第二伞齿10的转动,第二伞齿10的转动转杆12的转动,转杆12带动第三伞齿11的转动,第三伞齿11啮合带动第四伞齿13的转动,第四伞齿13的转动将会带动第二蜗杆14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蜗轮15的转动,第二蜗轮15的转动将会带动中心轴16的转动,中心轴16的转动带动螺纹刀片17对于排水管2中的垃圾进行粉碎,从而避免了排水管的堵塞,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对垃圾进行粉碎,增加桥梁排水的流畅性。
25.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