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面泄水控制系统执行机构的防护装置

文档序号:26428547发布日期:2021-08-27 11:04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面泄水控制系统执行机构的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路面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桥面泄水控制系统执行机构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迅速的排除桥面积水,防止雨水积滞于桥面并渗入梁体而影响桥梁的耐久性,在桥梁的设计时,在桥面上除设置纵横坡排水外,桥面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泻水管道,以便组成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泻水管的型式一般有金属泻水管,钢筋混凝土泻水管,横向排水管道等。桥面排水系统桥面应设置纵、横坡及泄水孔,以减少桥面积水,达到防、排结合的目的。

桥梁在验收的过程中,为防止危化品运输车辆泄漏污染水体,需要在泄水孔处加装了盖板。原有的盖板结构通过手动旋转的方式对盖板进行开闭,开闭过程效率低下且无法进行通过调控,为了方便对盖板进行统一开闭过程,设计有一套自动化泄水口控制系统,系统中将盖板采用气动开闭的方式,其中通过采用失压复位气缸作为系统内的执行机构,将调节气缸固定于桥梁的护栏处,并调节气缸的伸长量配合盖板处的铰接结构,实现对盖板的旋转开闭过程。但现有施工工艺后,未能对执行机构进行有防护装置,气缸作为执行机构并直接裸露于桥梁表面,易受到环境下风、雨、冰雹等自然因素的侵袭,同时也易受到路面积水、石子等污物的溅射,易对气缸结构造成破坏,严重影响气缸的使用寿命,现需要对执行结构能够进行良好围护的防护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面泄水控制系统执行机构的防护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桥面泄水控制系统执行机构的防护装置,包括顶连接件、底连接件、防护壳体和连接螺栓;所述顶连接件设置于型材的顶面一侧,所述顶连接件与所述型材焊接固定,所述顶连接件的侧壁面两端设有顶连接装配孔;所述底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型材的底面一侧,并与所述顶连接件呈同侧设置,所述底连接件与所述型材焊接固定,所述底连接件的侧壁面设有底连接装配孔;所述防护壳体设置于所述型材的一侧,所述防护壳体包括顶盖、连接板、侧掀板和端掀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顶盖的一端底端,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顶盖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板的表面设有壳体装配孔;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呈弯折状结构,形成连接板折边,每侧所述连接板折边设置于所述侧掀板的一侧;所述侧掀板设置于所述顶盖的两侧壁面的底端,所述侧掀板的顶边通过第一活动铰链与所述顶盖呈可转动设置;所述端掀板设置于所述顶盖的一端壁面的底端,所述端掀板的顶边通过第二活动铰链与所述顶盖呈可转动设置,所述端掀板的两侧呈弯折状结构,形成端掀板折边,每侧所述端掀板折边设置于所述侧掀板的一侧;所述侧掀板的两侧边分别嵌入所述连接板折边和端掀板折边内,实现所述侧掀板与所述连接板、端掀板固定;所述连接板贴合于所述顶连接件、型材和底连接件的一侧,所述连接螺栓贯穿所述壳体装配孔和顶连接装配孔,配合螺母实现所述防护壳体与顶连接件固定,所述连接螺栓贯穿所述壳体装配孔和底连接装配孔,配合螺母实现所述防护壳体与所述底连接件固定;所述防护壳体内设有磁铁,所述磁铁设置于所述顶盖的内壁面,所述磁铁与所述防护壳体呈固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顶连接件的截面呈“l”型结构,所述顶连接件的底面贴合于所述型材的顶面,所述顶连接件的侧壁面与所述型材的侧壁面呈同一竖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底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并于所述型材的底面两端设置,每个所述底连接件的截面呈“l”型结构,所述底连接件的底面贴合于所述型材的顶面,所述底连接件的侧壁面与所述型材的侧壁面呈同一竖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呈矩形形状,为中空结构;所述顶盖的顶侧一端呈坡面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平面呈倒“凵”字型结构,所述壳体装配孔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四角,顶端所述壳体装配孔的位置与两侧所述顶连接装配孔的位置相适应,底端所述壳体装配孔的位置与两侧所述底连接装配孔的位置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折边通过冲压折弯形成,所述连接板折边与所述连接板呈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板折边向侧掀板处翻折,所述连接板折边的截面呈“s”型。

进一步的,所述端掀板折边通过冲压折弯形成,所述端掀板折边与所述端掀板呈垂直设置,所述端掀板折边向侧掀板处翻折,所述端掀板折边的截面呈“s”型。

进一步的,所述磁铁分别设置于所述端掀板的顶侧和所述侧掀板的顶侧,所述顶盖内每侧设置的所述磁铁数量为两块。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对防护结构进行装配时,将顶连接件设置于失压复位气缸的安装位置处,并焊接于型材的顶面;将底连接件相对于顶连接件焊接于型材的底面两侧;将防护壳体贴合于型材的侧壁面,此时失压复位气缸斜向设置于型材的一侧,失压复位气缸通过连接板中心处的开口伸入防护壳体内,连接板的顶侧贴合于顶连接件的侧壁面,连接板的两侧贴合于型材、底连接件的侧壁面,使用连接螺栓贯穿顶侧的壳体装配孔和顶连接装配孔,并配合螺母旋紧实现将防护壳体与顶连接件固定,使用连接螺栓贯穿底侧的壳体装配孔和底连接装配孔,并配合螺母旋紧实现将防护壳体与底连接件固定,完成对防护壳体的安装;此时,端掀板处于竖直向下设置状态,两侧侧掀板处于竖直向下设置状态,每侧侧掀板旋转并将侧边分别嵌入连接板折边和端掀板折边内实现卡接固定。

当防护壳体内的失压复位气缸需要进行检修时,通过转动侧掀板,侧掀板的两侧分别从连接板折边、端掀板折边内滑出,并以第一活动铰链为圆心旋转上翻贴合于顶盖的侧面,通过磁铁的吸附作用将两侧侧掀板进行上翻固定;以第二活动铰链为圆心旋转上翻端掀板贴合于顶盖的端面,通过磁铁的吸附作用将端掀板进行上翻固定,可对内部失压复位气缸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针对于路桥面处泄水孔盖板的开闭执行机构进行设置防护装置,防护装置与护栏的型材进行装配后,并可对执行机构进行顶面与四周的周向防护,可防止雨、冰雹等因素从顶面进行侵袭,并可防护路面积水、石子的侧面溅射等因素,将执行机构进行密闭后形成有效防护,保证了执行机构始终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执行机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可防护壳体进行型材侧面吊装,装配过程迅速,施工工艺简单,安全性、牢固性强;同时,可对防护壳体的三次进行卡接处理,处于围护状态下具有良好的固定性、密闭性,当针对内部结构进行检修时,可进行三侧快速打开方便对内部器件进行维护检修,装置的灵活程度高,使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型材处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护壳体的a向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护壳体的a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侧掀板与连接板折边和端掀板折边处的卡接剖视图。附图标记列表:

顶连接件1;

顶连接装配孔1-1;

底连接件2;

底连接装配孔2-1;

防护壳体3;

顶盖3-1、连接板3-2、壳体装配孔3-2-1、连接板折边3-2-2、侧掀板3-3、端掀板3-4、端掀板折边3-4-1;

连接螺栓4;

第一活动铰链5;

第二活动铰链6;

磁铁7;

型材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固定结构均为胶粘、焊接、螺钉连接、螺栓螺母连接、铆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公知技术。

结合附图可见,一种桥面泄水控制系统执行机构的防护装置,包括顶连接件1、底连接件2、防护壳体3和连接螺栓4;所述顶连接件1设置于型材8的顶面一侧,所述顶连接件1与所述型材8焊接固定,所述顶连接件1的侧壁面两端设有顶连接装配孔1-1;所述底连接件2设置于所述型材8的底面一侧,并与所述顶连接件1呈同侧设置,所述底连接件2与所述型材8焊接固定,所述底连接件2的侧壁面设有底连接装配孔2-1;所述防护壳体3设置于所述型材8的一侧,所述防护壳体3包括顶盖3-1、连接板3-2、侧掀板3-3和端掀板3-4;所述连接板3-2设置于所述顶盖3-1的一端底端,所述连接板3-2与所述顶盖3-1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板3-2的表面设有壳体装配孔3-2-1;所述连接板3-2的两侧呈弯折状结构,形成连接板折边3-2-2,每侧所述连接板折边3-2-2设置于所述侧掀板3-3的一侧;所述侧掀板3-3设置于所述顶盖3-1的两侧壁面的底端,所述侧掀板3-3的顶边通过第一活动铰链5与所述顶盖3-1呈可转动设置;所述端掀板3-4设置于所述顶盖3-1的一端壁面的底端,所述端掀板3-4的顶边通过第二活动铰链6与所述顶盖3-1呈可转动设置,所述端掀板3-4的两侧呈弯折状结构,形成端掀板折边3-4-1,每侧所述端掀板折边3-4-1设置于所述侧掀板3-3的一侧;所述侧掀板3-3的两侧边分别嵌入所述连接板折边3-2-2和端掀板折边3-4-1内,实现所述侧掀板3-3与所述连接板3-2、端掀板3-4固定;所述连接板3-2贴合于所述顶连接件1、型材8和底连接件2的一侧,所述连接螺栓4贯穿所述壳体装配孔3-2-1和顶连接装配孔1-1,配合螺母实现所述防护壳体3与顶连接件1固定,所述连接螺栓4贯穿所述壳体装配孔3-2-1和底连接装配孔2-1,配合螺母实现所述防护壳体3与所述底连接件2固定;所述防护壳体3内设有磁铁7,所述磁铁7设置于所述顶盖3-1的内壁面,所述磁铁7与所述防护壳体3呈固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顶连接件1的截面呈“l”型结构,所述顶连接件1的底面贴合于所述型材8的顶面,所述顶连接件1的侧壁面与所述型材8的侧壁面呈同一竖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底连接件2的数量为两个,并于所述型材8的底面两端设置,每个所述底连接件2的截面呈“l”型结构,所述底连接件2的底面贴合于所述型材8的顶面,所述底连接件2的侧壁面与所述型材8的侧壁面呈同一竖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3-1呈矩形形状,为中空结构;所述顶盖3-1的顶侧一端呈坡面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3-2的平面呈倒“凵”字型结构,所述壳体装配孔3-2-1设置于所述连接板3-2的表面四角,顶端所述壳体装配孔3-2-1的位置与两侧所述顶连接装配孔1-1的位置相适应,底端所述壳体装配孔3-2-1的位置与两侧所述底连接装配孔2-1的位置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折边3-2-2通过冲压折弯形成,所述连接板折边3-2-2与所述连接板3-2呈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板折边3-2-2向侧掀板3-3处翻折,所述连接板折边3-2-2的截面呈“s”型。

进一步的,所述端掀板折边3-4-1通过冲压折弯形成,所述端掀板折边3-4-1与所述端掀板3-4呈垂直设置,所述端掀板折边3-4-1向侧掀板3-3处翻折,所述端掀板折边3-4-1的截面呈“s”型。

进一步的,所述磁铁7分别设置于所述端掀板3-4的顶侧和所述侧掀板3-3的顶侧,所述顶盖3-1内每侧设置的所述磁铁7数量为两块。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对防护结构进行装配时,将顶连接件设置于失压复位气缸的安装位置处,并焊接于型材的顶面;将底连接件相对于顶连接件焊接于型材的底面两侧;将防护壳体贴合于型材的侧壁面,此时失压复位气缸斜向设置于型材的一侧,失压复位气缸通过连接板中心处的开口伸入防护壳体内,连接板的顶侧贴合于顶连接件的侧壁面,连接板的两侧贴合于型材、底连接件的侧壁面,使用连接螺栓贯穿顶侧的壳体装配孔和顶连接装配孔,并配合螺母旋紧实现将防护壳体与顶连接件固定,使用连接螺栓贯穿底侧的壳体装配孔和底连接装配孔,并配合螺母旋紧实现将防护壳体与底连接件固定,完成对防护壳体的安装;此时,端掀板处于竖直向下设置状态,两侧侧掀板处于竖直向下设置状态,每侧侧掀板旋转并将侧边分别嵌入连接板折边和端掀板折边内实现卡接固定。

当防护壳体内的失压复位气缸需要进行检修时,通过转动侧掀板,侧掀板的两侧分别从连接板折边、端掀板折边内滑出,并以第一活动铰链为圆心旋转上翻贴合于顶盖的侧面,通过磁铁的吸附作用将两侧侧掀板进行上翻固定;以第二活动铰链为圆心旋转上翻端掀板贴合于顶盖的端面,通过磁铁的吸附作用将端掀板进行上翻固定,可对内部失压复位气缸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针对于路桥面处泄水孔盖板的开闭执行机构进行设置防护装置,防护装置与护栏的型材进行装配后,并可对执行机构进行顶面与四周的周向防护,可防止雨、冰雹等因素从顶面进行侵袭,并可防护路面积水、石子的侧面溅射等因素,将执行机构进行密闭后形成有效防护,保证了执行机构始终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执行机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可防护壳体进行型材侧面吊装,装配过程迅速,施工工艺简单,安全性、牢固性强;同时,可对防护壳体的三次进行卡接处理,处于围护状态下具有良好的固定性、密闭性,当针对内部结构进行检修时,可进行三侧快速打开方便对内部器件进行维护检修,装置的灵活程度高,使用实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