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音防滑的园林道路铺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8534发布日期:2021-08-06 13:05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音防滑的园林道路铺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音防滑的园林道路铺设结构。



背景技术:

园路,指园林中的道路工程,包括园路布局、路面层结构和地面铺装等的设计。园林道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它象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联成整体。园林道路一般分为:主路、支路、小路、园务路。

在专利cn211420765的一种园林消音防滑道路铺设结构中,虽然可以在下雨天可以进行排水,但会因排水管直径过大而导致进入较大的砂石导致内部堵塞,且不具备有有效的防滑效果,使得人们踩于路面易发生跌倒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园林道路不具备有消音功能,使得在下雨时或人踩于路面上时均会发出噪音,且不具备有有效的防滑功能,使得人们踩于路面易发生跌倒状况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消音防滑的园林道路铺设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音防滑的园林道路铺设结构,包括面层,所述面层底部固定有结合层,且结合层底部固定有基层,所述基层底部固定有路基,所述面层顶面与结合层顶面均开设有吸音腔,且吸音腔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顶部固定有防滑凸块,且防滑凸块顶部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顶面与防滑凸块顶面均开设有进水孔,所述基层顶面开设有排水槽,且排水槽顶面固定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面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顶面安置有吸音板,所述吸音板顶面与支撑板顶面均开设有通水孔,所述面层顶面设定防滑凸条。

优选的,所述防滑凸条为细长条状结构,且防滑凸条对称分布于防滑凸块两侧。

优选的,所述防滑凸块直径与吸音腔直径一致,且防滑凸块顶面为弧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滑凸块通过弹簧与支撑板构成弹性连接,且支撑板通过支撑座与排水槽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音板直径与支撑板直径、吸音腔直径一致,且吸音板底面与支撑板顶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排水槽宽度与吸音腔直径一致,且排水槽分布于基层顶面有多组,所述排水槽与吸音腔呈一一对应状分布。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定防滑凸块略高于面层,使得当人们行走于道路上时,即可保障行走于面层上的行人不会被其绊倒,也可便于减少鞋底初始与面层的接触面积,继而可有效降低其之间产生的噪音,且由于防滑凸块上开设有进水孔,使得声音可进入至吸音腔内,通过吸音板可进一步降低噪音,达到消音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面层顶面设定防滑凸条与防滑凸块,且防滑凸块顶部设有耐磨层,使得可增加鞋底与面层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避免发生滑倒现象,且由于防滑凸块直径与吸音腔直径一致,可避免沙石子通过其之间的缝隙掉落至支撑板上阻碍雨水的排流。

3、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设有进水孔与通水孔,使得雨水可流至吸音腔内,再由通水孔汇流于排水槽内进行排水,从而可避免面层顶面出现积水现象,从而可减少面层的光滑度,有效避免行人因路面雨水过多而导致发生滑倒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结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局部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面层;2、结合层;3、基层;4、路基;5、吸音腔;6、排水槽;7、支撑座;8、支撑板;9、吸音板;10、通水孔;11、弹簧;12、防滑凸条;13、防滑凸块;14、耐磨层;15、进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一种消音防滑的园林道路铺设结构,包括面层1、结合层2、基层3、路基4、吸音腔5、排水槽6、支撑座7、支撑板8、吸音板9、通水孔10、弹簧11、防滑凸条12、防滑凸块13、耐磨层14和进水孔15,面层1底部固定有结合层2,且结合层2底部固定有基层3,基层3底部固定有路基4,面层1顶面与结合层2顶面均开设有吸音腔5,且吸音腔5内部安装有弹簧11,弹簧11顶部固定有防滑凸块13,且防滑凸块13顶部设有耐磨层14,耐磨层14顶面与防滑凸块13顶面均开设有进水孔15,基层3顶面开设有排水槽6,且排水槽6顶面固定有支撑座7,支撑座7顶面安装有支撑板8,且支撑板8顶面安置有吸音板9,吸音板9顶面与支撑板8顶面均开设有通水孔10,面层1顶面设定防滑凸条12。

参阅图1与图2,防滑凸条12为细长条状结构,且防滑凸条12对称分布于防滑凸块13两侧,通过在面层1顶面设定防滑凸条12,使得可增加鞋底与面层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避免发生滑倒现象。

参阅图2与图3,防滑凸块13直径与吸音腔5直径一致,且防滑凸块13顶面为弧状结构,通过设定防滑凸块13直径与吸音腔5直径一致,使得可避免沙石子通过其之间的缝隙掉落至支撑板8上阻碍雨水的排流。

参阅图2与图3,防滑凸块13通过弹簧11与支撑板8构成弹性连接,且支撑板8通过支撑座7与排水槽6相连接,通过其构成的弹性连接作用,使得可改变防滑凸块13的高度,进而可避免出现不便于行人踏于面层1上的不适感。

参阅图2与图3,吸音板9直径与支撑板8直径、吸音腔5直径一致,且吸音板9底面与支撑板8顶面相贴合,通过设定吸音板9,使得可消除雨水滴落于支撑板8上的声音,从而达到消音效果。

参阅图2,排水槽6宽度与吸音腔5直径一致,且排水槽6分布于基层3顶面有多组,排水槽6与吸音腔5呈一一对应状分布,通过设定与吸音腔5相对应的排水槽6,使得可对由通水孔10掉落的雨水进行排水,从而可避免面层1顶面出现积水现象。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人们行走于道路上时,由于防滑凸块13略高于面层1,且防滑凸块13底部连接有弹簧11,使得行人踩至于防滑凸块13上时由于自身的重力会使防滑凸块13向下压直至与面层1顶面相齐平,从而即可保障行走于面层1上的行人不会被其绊倒,也可便于减少鞋底初始与面层1的接触面积,继而可有效降低其之间产生的噪音,且由于防滑凸块13上开设有进水孔15,使得声音可进入至吸音腔5内,从而进一步降低噪音,且通过在支撑板8顶面安置吸音板9,使得可消除雨水滴落于支撑板8上的声音,从而达到消音效果,在下雨天时,通过在面层1顶面设有防滑凸条12,在防滑凸块13顶部设有耐磨层14,使得可增加鞋底与面层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避免发生滑倒现象,且由于设有进水孔15,使得雨水可流至吸音腔5内,再由通水孔10汇流于排水槽6内进行排水,从而可避免面层1顶面出现积水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