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铝合金工具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79226发布日期:2021-07-16 18:19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量化铝合金工具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砟轨道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轻量化铝合金工具轨。


背景技术:

2.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法主要采用工具轨法,利用工具轨固定轨枕,精确调整工具轨位置确定轨枕在轨道板中的正确位置,加固后进行道床混凝土浇筑,使轨枕块镶嵌入混凝土中,混凝土养护结束拆除工具轨换铺长轨。目前,工具轨采用钢轨,由于重量重导致轨排调整极不方便,而且周转效率低、易生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高机械性能,方便调整易于周转,传导误差小的轻量化铝合金工具轨,其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轨排调整不方便,周转效率低、易生锈的技术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轻量化铝合金工具轨,为工业铝合金材质,截断面与标准钢材质工具轨外形尺寸相同,但截断面内部为镂空式结构,所述轻量化铝合金工具轨包括工具轨本体、减重上腔室及减重下腔室,所述工具轨本体外形尺寸与标准钢材质工具轨相同,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立筋及轨道形部,所述减重上腔室及所述减重下腔室分别镂空式设于所述工具轨本体上下两部,所述减重上腔室设于所述轨道形部内,所述减重下腔室设于所述底座内。
5.优选地,所述减重上腔室截断面与所述轨道形部外形相同,尺寸不同,所述减重下腔室截断面为三角形截面。
6.优选地,所述减重上腔室包括上立筋,所述上立筋将所述减重上腔室分隔成两个腔室,所述上立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轨道形部及所述立筋。
7.优选地,所述减重下腔室包括下立筋,所述下立筋将所述减重下腔室分隔成两个腔室,所述下立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底座及所述立筋。
8.采用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采用特殊的断面型式,由高强度、高机械性能的工业铝合金制作,利用工业铝合金的优良性能,包括重量轻、机械性能好、防腐性能好,外表无需油漆保护,经济加工简单方便,降低运输和搬运成本,使轨排轻量化方便调整易于周转,并且不会因天气变化产生的锈蚀对调整产生传导误差。材料采用只有钢重量的1/3,以铝为主要成分的合金材料,通过挤压得到该断面形状。采用截断面镂空式结构,可减小工具轨耗材及重量。钢轨型号较大时,通过所述上立筋及所述下立筋提高抗弯性能。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量化铝合金工具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量化铝合金工具轨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12.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轻量化铝合金工具轨,如图1所示,为工业铝合金材质,截断面与标准钢材质工具轨外形尺寸相同,但截断面内部为镂空式结构,所述轻量化铝合金工具轨包括工具轨本体1、减重上腔室2及减重下腔室3,所述工具轨本体1外形尺寸与标准钢材质工具轨相同,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13、立筋11及轨道形部12,所述减重上腔室2及所述减重下腔室3分别镂空式设于所述工具轨本体1上下两部,所述减重上腔室2设于所述轨道形部12内,所述减重下腔室3设于所述底座13内。
13.所述减重上腔室2截断面与所述轨道形部12外形相同,尺寸不同,所述减重下腔室3截断面为三角形截面。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减重上腔室2包括上立筋21,所述上立筋21将所述减重上腔室2分隔成两个腔室,所述上立筋21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轨道形部12及所述立筋11。
15.所述减重下腔室3包括下立筋31,所述下立筋31将所述减重下腔室3分隔成两个腔室,所述下立筋31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底座13及所述立筋11。
16.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轻量化铝合金工具轨,其技术优点体现如下:
17.采用特殊的断面型式,由高强度、高机械性能的工业铝合金制作,利用工业铝合金的优良性能,包括重量轻、机械性能好、防腐性能好,外表无需油漆保护,经济加工简单方便,降低运输和搬运成本,使轨排轻量化方便调整易于周转,并且不会因天气变化产生的锈蚀对调整产生传导误差。材料采用只有钢重量的1/3,以铝为主要成分的合金材料,通过挤压得到该断面形状。采用截断面镂空式结构,可减小工具轨耗材及重量。钢轨型号较大时,通过所述上立筋21及所述下立筋31提高抗弯性能。
18.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