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线路轨枕横向阻力增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88464发布日期:2021-12-15 06:07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线路轨枕横向阻力增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铁路线轨枕横向阻力增强结构。


背景技术:

2.铁路运输系统作为一种经济型和环境友好型公共交通系统,在大部分国家公共交通系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中国,更是居于主导地位,对国家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铁路轨道的主要结构形式有两类,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虽然在我国高速铁路一般采用无砟轨道,但由于有砟轨道易于养护维修、适用范围广、建造成本低、速度快等,世界各国仍将有砟轨道作为铁路主要结构形式,世界上约90%的铁路形式为有砟轨道,几乎所有的重载铁路和普速线路全线铺设有砟轨道。
3.有砟轨道的轨下结构为石质散粒体道床,近年,随着高速、重载铁路发展,速度和轴重越来越高,有砟轨道的稳定性变得尤为重要,由于行车作用、温度变化、道床劣化而引起的钢轨屈曲更为严重,道床横向阻力不足将严重危害行车安全,造成安全事故,同时也是国家经济的巨大损失。
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铁路线轨枕横向阻力增强结构,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线轨枕横向阻力增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铁路线轨枕横向阻力增强结构,包括轨枕、翼板、箍板、卡块、卡槽和阻力风扇,所述轨枕顶部两侧设有两块箍板,两块所述箍板对称包裹在轨枕的侧壁和顶壁,两块箍板的顶部开设有对应的通孔,两块所述箍板的相对面设有卡块和卡槽,且卡块和卡槽相配合,并通过螺栓穿过圆孔与螺母相连接将两块箍板的顶部间隔紧固连接,所述翼板的边沿固定在箍板的外壁上,底端设有伸出轨枕底面的固定齿,并且固定在底面上,所述翼板的上方设有阻力风扇。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箍板包括第一箍板和第二箍板,第一箍板和第二箍板的形状相同,并且相对安装在轨枕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箍板的右侧面中心处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卡块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第二箍板的左侧面中心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数量也为两个,所述卡槽的形状为圆柱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槽的位置与卡块的位置相对应,且卡块的尺寸大小与卡槽的深度大小相同,通过卡块和卡槽的相互配合,使第一箍板和第二箍板之间固定的更加稳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箍板和第二箍板的顶部均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垂直安装在第一箍板和第二箍板的顶端,两个所述固定板上均设有通孔,通过
固定板、螺栓和螺母之间的相互配合,第一箍板和第二箍板固定在轨枕上。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翼板的上方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安装孔内设有阻力风扇,所述阻力风扇通过安装架安装在安装孔内。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架固定在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孔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滤网,所述滤网比安装孔大,滤网通过螺栓固定在翼板上。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块和卡槽,使箍板之间的固定更稳固,通过设置翼板和阻力风扇,提高铁路线路轨枕横向阻力。
16.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7.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翼板和箍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

轨枕、2

翼板、3

箍板、301

第一箍板、302

第二箍板、303

固定板、304

通孔、305

卡块、306

卡槽、4

安装孔、5

阻力风扇、6

固定齿、7

安装架、8

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中部”、“一侧”、“顶部”、“顶端”、“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5.实施例1
26.参见图1~图3,一种铁路线轨枕横向阻力增强结构,包括轨枕1、翼板2、箍板3、第一箍板301、第二箍板302、固定板303、通孔304、卡块305、卡槽306、安装孔4、阻力风扇5、固定齿6、安装架7和滤网8。
27.所述轨枕1的两侧均设有箍板3,所述箍板3的底部与轨枕1的形状相贴合,所述箍
板3包括第一箍板301和第二箍板302,所述第一箍板301和第二箍板302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箍板301和第二箍板302相对安装在轨枕1上。
28.所述第一箍板301的右侧面中心处设有卡块305,所述卡块30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卡块305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第二箍板302的左侧面中心设有卡槽306,所述卡槽306的数量也为两个,所述卡槽306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卡槽306的位置与卡块305的位置相对应,且卡块305的大小与长度卡槽306的小和深度相同,通过卡块305和卡槽306的相互配合,使第一箍板301和第二箍板302之间固定的更加稳定。
29.所述第一箍板301和第二箍板302的顶部均设有固定板303,所述固定板303垂直安装在第一箍板301和第二箍板302的顶端,两个所述固定板303上均设有通孔304,通过固定板303、螺栓和螺母之间的相互配合,第一箍板301和第二箍板302固定在轨枕1上。
30.两个所述箍板3的侧面边均设有翼板2,所述翼板2的沿边与箍板3固定连接,所述翼板2的底部设有若干固定齿6,所述翼板2的上方设有安装孔4,所述安装孔4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安装孔4内设有阻力风扇5,所述阻力风扇5通过安装架7安装在安装孔4内,所述安装架7固定在安装孔4内,所述安装孔4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滤网8,所述滤网8比安装孔4,所述滤网8通过螺栓固定在翼板2上,通过设置翼板2和阻力风扇5,提高了铁路线路轨枕横向阻力。
31.实施例2
32.请参阅图1~图3,一种铁路线轨枕横向阻力增强结构,包括轨枕1、翼板2、箍板3、第一箍板301、第二箍板302、固定板303、通孔304、卡块305、卡槽306、安装孔4、阻力风扇5、固定齿6、安装架7和滤网8。
33.两块所述箍板3对称包裹在轨枕1的侧壁和顶壁,箍板3的形状与轨枕1的贴合处设计,两块箍板3的顶部开设有对应的通孔304,两块所述箍板3的相对面设有卡块305和卡槽306,且卡块305和卡槽306相配合,并通过螺栓穿过圆孔与螺母相连接将两块箍板3的顶部间隔紧固连接,使箍板3夹紧轨枕1,翼板2的边沿固定在箍板3的外壁上,且底端延长伸出轨枕1的底面,并固定在底面上,所述翼板3的上方设有阻力风扇5。
34.所述卡块305的形状为方形,所述卡槽306的形状也为方形,卡槽306的位置与卡块305的位置相对应,且卡块305的大小与长度卡槽306的小和深度相同,方形使第一箍板301和第二箍板302之间更好卡合和连接。
35.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