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建筑垃圾铺设的软基区道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4699发布日期:2021-09-25 11:01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建筑垃圾铺设的软基区道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软基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建筑垃圾铺设的软基区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和拆迁改造不断推进,产生了数量巨大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房屋和道路建筑垃圾是由碎混凝土、碎砖瓦、碎砂石土等无机物类构成。建筑垃圾的无序倾倒和长久堆积,破坏城市环境和占用城市土地,而建筑垃圾具有较好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冲击韧性、抗冻性、耐水性等,如何解决建筑垃圾的有序倾倒和资源再利用是城市建设的一大难题。
3.软弱地基是一种不良地基,由于软土具有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和透水性小等特性,在软土地区修建公路,高路堤常存在稳定性差和沉降变形过大的问题,而低路堤在交通荷载反复作用下,常使道路产生沉陷变形,严重影响了道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由此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软土地基上施工,必须重视地基的变形和稳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基于建筑垃圾铺设的软基区道路结构,在软土路基底部形成良好的持力层,改变地基的承载力特性。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基于建筑垃圾铺设的软基区道路结构,包括路基基底,铺设在路基基底上侧的建筑垃圾材料层,铺设在建筑垃圾材料层上侧的路基层和路面层;
7.所述的路基基底,是由将原软土基层挖除,整平初压形成;
8.所述的建筑垃圾材料层包括直接铺设在基底上的建筑碎砖层,以及铺设在建筑碎砖层上侧的泥结碎石层;位于泥结碎石层与路基层之间铺设有防水土工布。
9.进一步的,将原软土基层挖除时,其反开挖的坡比为1:0.5。
10.进一步的,所述建筑垃圾材料层、路基层和路面层往上层铺设时逐渐缩小形成边坡,使其截面形成等腰梯形状。
11.进一步的,所述边坡的坡比为1:1.5;所述的路面顶层呈中间高两边低,形成横坡;横坡的坡率为百分之1.5至百分之2。
12.进一步的,所述反开挖的坡与边坡之间的间隙采用素土回填;所述的素土与边坡之间铺设有防水土工布,边坡上的防水土工布铺设的宽度大于等于100厘米。
13.进一步的,所述建筑碎砖层的厚度大于等于50厘米,在基底上充分压实形成墩体;所述的泥结碎石层的厚度大于等于30厘米,泥结碎石层中的碎石含量大于等于百分之70。
14.进一步的,所述建筑碎砖层和泥结碎石层的压实度大于等于半分之九十。
15.进一步的,所述的路基层包括低于地平面的路基下层,高于地平面的路基上层,和
设置在路基上层上侧的路床层;路床层的上侧铺设路面层。
16.进一步的,所述的路基下层采用4%石灰土层,所述的4%石灰土层分多层设置;每一层4%石灰土层的厚度为15

20厘米;
17.所述的路基上层采用6%石灰土层,所述的6%石灰土层分多层设置;每一层6%石灰土层的厚度为15

20厘米;
18.所述的路床层采用6%石灰土层,路床层的厚度为大于等于80厘米。
19.进一步的,所述路基下层中的每一层4%石灰土层,其压实度大于等于百分之92;
20.所述的路基上层中的每一层6%石灰土层,其压实度大于等于百分之94;
21.所述路床层的压实度大于等于百分之95。
22.(三)有益效果
2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建筑垃圾铺设的软基区道路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1)本技术方案将来的原软土基层挖除,减少了软土层;再利用建筑垃圾强度高的特性,将建筑垃圾素材应用到对软土路基基底中,填筑路基强度高,沉陷量小,保证了软基路段中的路基质量。减少了灰土、碎石土、素土等传统回填材料的用量,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还将拆除的旧路面和拆迁建筑物产生的建筑垃圾得到了循环使用,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对环境的影响,节约了建筑垃圾堆积排放费用,社会效益明显。
25.(2)本技术方案中将建筑垃圾层设计成建筑碎砖层和泥结碎石层,能进一步的增加路基的强度,减少了路基的沉陷量。
26.(3)本技术方案中将路基层设置成石灰土层,石灰土层能更好的防湿、起到干燥作用;且石灰土层的设置能让路基的承载力更强。另外,石灰土层设置成15厘米到20厘米一层,能更方便的对石灰土层进行碾压,施工方便,便于达到压实度。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附图中的标记为:1

路基基底、21

建筑碎砖层、22

泥结碎石层、3

防水土工布、41

路基下层、42

路基上层、43

路床层、5

路面层、6

素土。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0.实施例1:
31.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建筑垃圾铺设的软基区道路结构,包括路基基底1,铺设在路基基底1上侧的建筑垃圾材料层,铺设在建筑垃圾材料层上侧的路基层和路面层5。
32.所述的路基基底1,是由将原软土基层挖除,将原软土基层挖除时,其反开挖的坡比为1:0.5;将原软土基层挖除后,将其底面整平初压形成路基基底1。
33.在路基基底1的上侧铺设建筑垃圾材料层,建筑垃圾材料层包括直接铺设在路基
基底1上的建筑碎砖层21,以及铺设在建筑碎砖层21上侧的泥结碎石层22。
34.建筑碎砖层21的厚度为50厘米,在基底上充分压实形成墩体;建筑碎砖层21压实度大于等于半分之90。由于建筑碎砖层21由碎砖组成,其中部的压实度很难检测,在本实施例中,以压实的工程车在建筑碎砖层上经过时,没有明显的轮迹印为准。
35.泥结碎石层22的厚度为30厘米,泥结碎石层22中的碎石含量大于等于百分之70;泥结碎石层22的压实度大于等于半分之九十。
36.采用建筑垃圾进行回填时,对大的砌块需拍碎。建筑垃圾的选择以碎砖夹杂部分砂浆、小混凝土块为最佳;可有效保证在压实过程中可形成良好的级配,使路基密实。压实度的控制采用孔隙率与压实沉降差联合控制。
37.位于泥结碎石层22的上侧铺设有防水土工布3;防水土工布3需要满铺在泥结碎石层22的上侧,起到有效的防水、防潮的作用。
38.在防水土工布3的上侧铺设有路基层,路基层包括低于地平面的路基下层41,高于地平面的路基上层42,和设置在路基上层42上侧的路床层43。
39.路基下层41采用4%石灰土层,每一层4%石灰土层的厚度为20厘米;所述的4%石灰土层分多层设置,直至与地平面平齐;路基下层中的每一层4%石灰土层,其压实度大于等于百分之92。
40.路基上层42采用6%石灰土层,每一层6%石灰土层的厚度为20厘米;所述的6%石灰土层分多层设置,直至达到指定的高度;路基上层中的每一层6%石灰土层,其压实度大于等于百分之94。
41.路床层43采用6%石灰土层,路床层的厚度为80厘米;路床层的压实度大于等于百分之95。
42.在路床层43的上侧铺设路面层5,路面顶层呈中间高两边低,形成横坡;横坡的坡率为百分之1.5至百分之2。
43.建筑垃圾材料层、路基层和路面层5往上层铺设时逐渐缩小形成边坡,边坡的坡比为1:1.5;使其截面形成等腰梯形状。反开挖的坡与边坡之间的间隙采用素土回填;所述的素土与边坡之间铺设有防水土工布,边坡上的防水土工布铺设的宽度大于等于100厘米;起到有效的防水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