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异形鱼腹式箱梁用支架顶托和主龙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18908发布日期:2021-11-29 13:5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现浇异形鱼腹式箱梁用支架顶托和主龙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将支架顶部的顶托与设于顶托上的主龙骨固定连接的现浇异形鱼腹式箱梁用支架顶托和主龙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桥梁施工中,特别是箱梁底板施工之前,施工单位一般是采用支架搭设法来安装箱梁的底模,大致过程为,首先搭设钢管脚手架,然后在脚手架的顶部安装顶托,顶托一般为u形截面的结构,顶托呈一排排分布,之后施工人员将方木放置在一排排的顶托内,每一排的方木均连续连接,从而形成多排方木,施工领域中施工人员常将每排方木称为主龙骨,然后在主龙骨上安装箱梁的底模。
3.鱼腹式箱梁的翼缘板相对特殊,鱼腹式箱梁的翼缘板底部一般呈曲线形状,再采用脚手架、顶托和方木配合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对翼缘板的底模安装,因为方木一般是直线形的,所以与翼缘板底部的曲线形状无法匹配,所以不满足施工要求。
4.进而施工人员采用钢制条形构件作为主龙骨,将钢制条形构件弯折成与翼缘板底部的曲线形状适配的弧形,之后施工人员还是在翼缘板下方搭设支架,然后在支架顶部安装一排排的顶托,每排中顶托的标高都与翼缘板底部的曲线形状适配,之后施工人员将每根弯折成弧形的钢制条形构件放置在对应的每排顶托上,之后再在弧形的钢制条形构件上安装翼缘板的底模板,从而能够使底模板形成与翼缘板底部曲线适配的曲面。
5.弧形的钢制条形构件与顶托之间经常出现相对滑移的不良现象,从而导致底模板错位,因此将弧形的钢制条形构件与顶托之间进行稳固连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现浇异形鱼腹式箱梁用支架顶托和主龙骨连接结构,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将钢制的主龙骨与顶托之间进行稳固连接的技术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现浇异形鱼腹式箱梁用支架顶托和主龙骨连接结构,包括u形的顶托、两块相对的立板和主龙骨,两块所述立板均设于顶托内,两块该立板均与顶托两侧的侧壁平行,两块该立板分别一一对应与顶托两侧的侧壁抵接,且每块该立板与对应的顶托侧壁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主龙骨设于两块立板之间,且每块所述立板均通过第二连接件与主龙骨可拆卸地连接。
9.工作原理:施工人员将顶托安装到支架的顶部,并且调节好顶托的标高,之后将两块所述立板均放置在顶托的u形槽中,并且使两块所述立板分别与顶托两侧的侧壁抵接,之后借助所述第一连接件将每块立板与对应的顶托侧壁固定连接。
10.之后将主龙骨放置在顶托的u形槽中,并且使主龙骨位于两块立板之间,然后作业人员再采用第二连接件,从而将每块立板均与主龙骨固定连接,此时能够实现顶托和主龙
骨之间的稳固连接。
11.当使用完成后,施工人员首先取下主龙骨上的底模板,之后再取下第二连接件,从而使主龙骨和立板之间解除连接,然后再将主龙骨从顶托中取出即可,然后再取下第一连接件,从而使顶托和两块立板之间解除连接,再将两块所述立板从顶托中取出即可,之后再拆除顶托和支架,自此本实用新型结构整个安装和拆卸过程完成。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本实用新型借助第一连接件使立板和顶托之间进行固定连接,再采用第二连接件将主龙骨和两块立板之间进行固定连接,该种方式能够将主龙骨和顶托之间进行有效地稳固连接,从而防止主龙骨和顶托之间相对滑移。
14.通过第二连接件解除主龙骨和立板之间的连接,再通过第一连接件解除立板和顶托之间的连接,从而能够达到快速拆卸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说明:顶托1、立板2、主龙骨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5、空腔板6、穿设板7、弯折部21。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18.如图1所示,一种现浇异形鱼腹式箱梁用支架顶托和主龙骨连接结构,包括u形的顶托1、两块相对的立板2和主龙骨3,两块所述立板2均设于顶托1内,两块该立板2均与顶托1两侧的侧壁平行,两块该立板2分别一一对应与顶托1两侧的侧壁抵接,且每块该立板2与对应的顶托1侧壁通过第一连接件4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4为螺栓结构,该第一连接件4与立板2、顶托1均螺纹连接。主龙骨3设于两块立板2之间,且每块所述立板2均通过第二连接件5与主龙骨3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5为螺栓结构,该第二连接件5与主龙骨3、立板2均螺纹连接。
19.如图1所示,两块所述立板2底部之间连接有调节两者间距的调节组件,以用于调节两块该立板2分别一一对应与顶托1两侧的侧壁抵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水平的空腔板6和水平穿设在空腔板6内穿设板7,该穿设板7可水平滑动且其端部伸出空腔板6外,空腔板6与其中一块立板2固定连接,穿设板7伸出空腔板6的端部与另一块立板2固定连接。
20.如图1所示,在将两块立板2安装到顶托1中之前,施工人员可以将所述穿设板7向空腔板6内穿设,以减小两块立板2之间的间距,之后施工人员再将两块立板2放置在顶托1中,然后施工人员再将穿设板7从空腔板6中抽出,并使两块立板2分别与顶托1两侧的侧壁抵接,该种方式能够更加方便施工人员将两块立板2放置在顶托1中。
21.如图1所示,所述主龙骨3为工字钢结构,所述主龙骨3与两块所述立板2均抵接,施工现场需要应用到大量的工字钢,因此将主龙骨3设为工字钢结构,工字钢结构本身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并且工字钢材料来源丰富,这里再次将主龙骨3与立板2抵接,从而进一步地防止主龙骨3朝向顶托1侧壁方向滑移的不良现象。
22.如图1所示,每块所述立板2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向背离主龙骨3方向弯折的弯折
部21,该立板2下部的弯折部21与对应的顶托1侧壁抵接,设置该弯折部21,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地加强主龙骨3自身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借助弯折部21能够更好地转移主龙骨3,利于提高转移主龙骨3的作业效率。
23.工作原理:施工人员将顶托1安装到支架的顶部,并且调节好顶托1的标高,之后将两块所述立板2均放置在顶托1的u形槽中,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将穿设板7从空腔板6中抽出,并且使两块所述立板2分别与顶托1两侧的侧壁抵接,之后借助所述第一连接件4,使第一连接件4分别与立板2和顶托1的侧壁螺纹连接,从而将每块立板2与对应的顶托1侧壁固定连接。
24.之后将主龙骨3放置在顶托1的u形槽中,使主龙骨3位于两块立板2之间并且使主龙骨3与两侧的两块所述立板2抵接,然后作业人员再采用第二连接件5,使第二连接件5分别与立板2和主龙骨3螺纹连接,从而将每块立板2均与主龙骨3固定连接,此时能够实现顶托1和主龙骨3之间的稳固连接。
25.当使用完成后,施工人员首先取下主龙骨3上的底模板,之后再取下第二连接件5,从而使主龙骨3和立板2之间解除连接,然后再将主龙骨3从顶托1中取出即可,然后再取下第一连接件4,从而使顶托1和两块立板2之间解除连接,再将两块所述立板2从顶托1中取出即可,之后再拆除顶托1和支架,自此本实用新型结构整个安装和拆卸过程完成。
2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