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通航孔无支架的钢桁梁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54237发布日期:2021-10-24 08:10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通航孔无支架的钢桁梁桥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钢桁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通航孔无支架的钢桁梁桥。


背景技术:

2.目前,钢桁梁桥可以看作是将实腹的钢板梁桥按照一定规则空腹化的结构形式,结构整体上为梁的受力方式,即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的结构。
3.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0432873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多联多跨连续钢桁梁桥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多个变高桁架,多个变高桁架首尾连接成一排,多个连成一排的变高桁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连接有上平纵联和桥面,所述桥面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桥墩;变高桁架包括至少三个平行的主桁构件,各变高桁架的主桁构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上平纵联上和桥面上。钢桁梁桥安装时,跨中部分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下垂,导致跨中部分出现弹性形变,位于钢桁架跨中部分上方的两根处于对接状态的上弦杆之间的孔距变小,从而导致两根上弦杆无法准确对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由于钢桁架受到重力作用下垂,上弦杆无法准确对接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钢桁架下垂的可能性,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通航孔无支架的钢桁梁桥。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通航孔无支架的钢桁梁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通航孔无支架的钢桁梁桥,包括五根平行设置的钢桁梁以及固定于所述钢桁梁底部的两组顶撑桩,每组所述顶撑桩包括第二支撑杆、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底部的四根加长柱以及分别固定于四根加长柱底部的第二支撑桩;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杆顶部均设置有用于将第二支撑杆固定于钢桁梁底部的固定机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顶撑桩对钢桁架的跨中部分进行支撑,分担跨中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减小跨中部分出现弹性形变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两个上弦杆在安装过程中的对接效率。
9.可选的,每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二支撑杆顶部的第一插接件以及垂直固定于第一插接件一侧的第二插接件;所述钢桁梁底部开设有用于与第一插接件插接的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内侧壁开设有用于与第二插接件插接的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内设置有用于对第二插接件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第二支撑杆时,通过将第一插接件与第一插槽插接,第二插接件与第二插槽插接,可以为第二支撑杆进行定位,便于后续将第二支撑杆固定于钢桁架底部。
11.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沿竖向与钢桁梁滑移连接的限位件;所述第二滑槽远离第一滑槽一侧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钢桁梁通过第三滑槽与限位件滑移连接;所述限位件用于与第二插接件顶部插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件与第二插接件插接对第二插接件进行固定,降低第二插接件脱离第二插槽的可能性,通过让插接件与第二插槽插接为第二支撑杆提供定位效果。
13.可选的,所述限位件顶部固定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顶端通过第三滑槽与钢桁梁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弹簧为限位件提供向下的弹力,便于通过第三弹簧驱动限位件向下复位。
15.可选的,所述第一插槽顶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钢桁梁通过第一滑槽沿竖向滑移连接有按压件;所述第一滑槽靠近第二插槽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钢桁梁通过第二滑槽沿钢桁梁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滑移件;所述滑移件与按压件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斜面;所述限位件靠近按压件一侧开设有用于与滑移件插接的插孔,所述插孔顶部与滑移件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二斜面。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件受到第一插接件的抵压向上移动;按压件移动过程中通过第一斜面推动滑移件向靠近限位件一侧移动;滑移件通过第二斜面与插孔接触,并推动限位件向上移动,降低第二插接件插入第二插槽时受到阻挡的可能性。
17.可选的,所述按压件顶部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顶端通过第一滑槽与钢桁梁固定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为按压件提供向下的弹力作用,便于通过第一弹簧驱动按压件向下复位。
19.可选的,所述按压件远离第二插槽一侧固定有燕尾块,所述第一滑槽远离第二插槽一侧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块通过燕尾槽与钢桁梁滑移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槽为燕尾块提供导向作用,降低按压件沿竖向移动过程中偏离轨道的可能性。
21.可选的,所述滑移件两侧分别固定有导向件,所述第二滑槽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件通过导向槽沿钢桁梁长度方向与钢桁梁滑移连接;每个所述导向件远离按压件一侧均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按压件一端通过第二滑槽与钢桁梁固定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簧为导向件提供向靠近按压件一侧的弹力,便于通过第二弹簧驱动滑移件向靠近按压件一侧复位。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设置顶撑桩对钢桁架的跨中部分进行支撑,分担跨中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减小跨中部分出现弹性形变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两个上弦杆在安装过程中的对接效率;
25.2.安装第二支撑杆时,通过将第一插接件与第一插槽插接,第二插接件与第二插槽插接,可以为第二支撑杆进行定位,便于后续将第二支撑杆固定于钢桁架底部;
26.3.通过限位件与第二插接件插接对第二插接件进行固定,降低第二插接件脱离第二插槽的可能性,通过让插接件与第二插槽插接为第二支撑杆提供定位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钢桁梁桥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沿图1中a

a线的剖视图。
29.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钢桁梁;11、支撑梁;12、桥墩;13、第一支撑杆;14、第一支撑桩;2、支撑架;21、三角架;22、上弦杆;23、第一竖梁;24、第二竖梁;3、顶撑桩;31、第二支撑杆;32、燕尾块;33、第二支撑桩;34、第一滑槽;4、固定机构;41、第一插接件;42、第二插接件;43、第一插槽;44、第二插槽;45、按压件;46、第一弹簧;5、滑移件;51、第二滑槽;52、第一斜面;53、导向件;54、燕尾槽;55、第二弹簧;6、限位件;61、第三滑槽;62、插孔;63、第二斜面;64、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通航孔无支架的钢桁梁桥。参照图1,用于通航孔无支架的钢桁梁桥包括钢桁架,钢桁架包括五根平行设置的钢桁梁1以及固定于五根钢桁梁1底部的多个支撑梁11;每根支撑梁11与钢桁梁1均为垂直设置。钢桁架顶部固定有两组支撑架2,每组支撑架2包括四组固定于钢桁梁1顶面的三角架21以及固定于四组三角架21顶部的上弦杆22。三角架21顶部固定有第一竖梁23,第一竖梁23底部与钢桁梁1顶部固定连接。上弦杆22底部固定有第二竖梁24,第二竖梁24底端与两个相邻三角架21底端固定连接。
33.参照图2,钢桁架顶部固定有两组桥墩12,每组桥墩12包括固定于钢桁架底部的两个第一支撑杆13以及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撑杆13底部的四根第一支撑桩14。
34.参照图2,钢桁架底部固定有两组顶撑桩3,两组顶撑桩3均设置于两组桥墩12之间。每组顶撑桩3包括第二支撑杆31、固定于第二支撑杆31底部的四根加长柱以及分别固定于四根加长柱底部的第二支撑桩33。每个第二支撑杆31顶部均设置有用于将第二支撑杆31固定于钢桁梁1底部的固定机构4。钢桁架安装时,跨中部分受到重力作用下垂,导致跨中部分出现弹性形变,位于钢桁架跨中部分上方的两根处于对接状态的上弦杆22之间的孔距变小,从而导致两根上弦杆22无法准确对接。通过设置顶撑桩3对钢桁架的跨中部分进行支撑,分担跨中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减小跨中部分出现弹性形变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两个上弦杆22在安装过程中的对接效率。
35.参照图2和图3,每组固定机构4包括固定于第二支撑杆31顶部的第一插接件41以及垂直固定于第一插接件41一侧的第二插接件42。钢桁架底部开设有用于与第一插接件41插接的第一插槽43,第一插槽43内侧壁开设有用于与第二插接件42插接的第二插槽44。第一插槽43顶面开设有第一滑槽34,钢桁梁1通过第一滑槽34沿竖向滑移连接有按压件45。按压件45顶部固定有第一弹簧46,第一弹簧46顶端通过第一滑槽34与钢桁梁1固定连接。第一弹簧46为按压件45提供向下的弹力作用,便于通过第一弹簧46驱动按压件45向下复位。按压件45远离第二插槽44一侧固定有燕尾块32,第一滑槽34远离第二插槽44一侧开设有燕尾槽54,燕尾块32通过燕尾槽54与钢桁梁1滑移连接。燕尾槽54为燕尾块32提供导向作用,降低按压件45沿竖向移动过程中偏离轨道的可能性。
36.参照图2和图3,第一滑槽34靠近第二插槽44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滑槽34垂直设置的第二滑槽51,钢桁梁1通过第二滑槽51沿钢桁梁1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滑移件5。滑移件5与按压件45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斜面52。滑移件5两侧分别固定有导向件53,第二滑槽
51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导向槽,导向件53通过导向槽沿钢桁梁1长度方向与钢桁梁1滑移连接。导向件53为导向槽提供导向作用,降低滑移件5沿钢桁梁1长度方向移动过程中偏离轨道的可能性。每个导向件53远离按压件45一侧均固定有第二弹簧55,第二弹簧55远离按压件45一端通过第二滑槽51与钢桁梁1固定连接。第二弹簧55为导向件53提供向靠近按压件45一侧的弹力,便于通过第二弹簧55驱动滑移件5向靠近按压件45一侧复位。
37.参照图3,第二滑槽51远离第一滑槽34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滑槽34垂直设置的第三滑槽61。钢桁梁1通过第三滑槽61沿竖向滑移连接有限位件6;限位件6用于与第二插接件42顶部插接。限位件6靠近按压件45一侧开设有用于与滑移件5插接的插孔62,插孔62顶部与滑移件5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二斜面63。限位件6顶部固定有第三弹簧64,第三弹簧64顶端通过第三滑槽61与钢桁梁1固定连接。第三弹簧64为限位件6提供向下的弹力,便于通过第三弹簧64驱动限位件6向下复位。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通航孔无支架的钢桁梁桥的实施原理为:
39.安装第二支撑杆31时,通过将第一插接件41与第一插槽43插接,按压件45受到第一插接件41的抵压向上移动;按压件45移动过程中通过第一斜面52推动滑移件5向靠近限位件6一侧移动;滑移件5通过第二斜面63与插孔62接触,并推动限位件6向上移动。失去阻挡后,第二插接件42可以插入第二插槽44内,通过设置第一插接件41和第二插接件42可以为第二支撑杆31进行定位,便于后续将第二支撑杆31固定于钢桁架底部。
40.推动第一插接件41向靠近第二插槽44一侧移动后,按压件45受到第一弹簧46的弹力作用向下复位,同时限位件6受到第三弹簧64作用向下移动,并与第二插接件42插接,从而对第二插接件42进行固定。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