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集水功能的建筑施工道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55236发布日期:2021-10-24 08:16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集水功能的建筑施工道路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地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集水功能的建筑施工道路。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地内部还未铺设混凝土地面的场地上,由于地面较软,需要在地面铺设充当路面的钢板,使得重型卡车可在钢板上行驶,在减少重型卡车行驶时扬起的灰尘的同时,使得重型卡车的齿轮不易陷入到泥地中。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在雨天时,当雨势较大时,钢板会被积水淹没,使得重型卡车在钢板上行驶时容易发生打滑,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雨天车辆在钢板上行驶时容易因为雨水而打滑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集水功能的建筑施工道路。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集水功能的建筑施工道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具有集水功能的建筑施工道路,包括铺路板,所述铺路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排水斗,所述排水斗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其所在的铺路板的侧边平行,当所述铺路板铺设在地面时,所述排水斗嵌设在地面,所述排水斗的下端侧壁连接有引流管,铺路板的两侧的地面均埋设有排水管,同一侧的引流管的一端均与一根排水管连接,工地内还设置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内安装有水泵,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水泵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天时,钢板铺设处的雨水会流到排水斗内,然后顺着引流管流到排水管内,排水管内的雨水会被水泵抽取到集水池内收集,使得铺路板不易被雨水淹没,且嵌设到地面的排水斗可对铺路板与地面之间进行固定。
8.可选的,所述排水斗的底部呈尖角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部呈尖刺状的排水斗更加容易被嵌设到地面内。
10.可选的,所述排水斗的侧壁上端嵌设有多块沟盖板,多块所述沟盖板相互拼合将所述排水斗的开口覆盖封闭,所述沟盖板与所述排水斗的侧壁之间通过沉头螺栓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使用沟盖板将排水斗的开口覆盖后,使得在雨天顺着雨水流动的较大体积的杂物不易落到排水斗内部,进而使得引流管不易被杂物堵塞。
12.可选的,两块所述铺路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横截面呈t形,所述连接板的水平段的底壁贴合抵紧相邻的两块所述铺路板相互靠近一端的顶壁,所述连接板的竖直段的底部呈尖角状且所述连接板的竖直段嵌设在地面。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可对铺路板进行沿车辆行驶方向方向的限位,使得铺路板不易在车辆行驶时发生沿车辆行驶反向的滑移,且连接板可对卡车进行减速作用,使得卡车在工地内行驶时不易对工人造成威胁。
14.可选的,所述连接板的水平段的顶壁呈圆弧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壁呈圆弧状的连接板使得卡车在行驶时车轮不易被连接板卡住。
16.可选的,所述连接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钉,所述定位钉呈尖刺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连接板和所述铺路板嵌设在地面内,所述定位钉的钉帽抵紧所述连接板的水平段的顶壁。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钉钉入地面后,对连接板和铺路板进行了进一步的固定,使得连接板及铺路板更加不易发生滑动。
18.可选的,所述定位钉的钉帽远离所述定位钉的钉身的一面呈圆弧形,所述连接板的顶壁与所述定位钉相配合开设有多个嵌设槽,所述定位钉的钉帽配合嵌设在所述嵌设槽中且所述定位钉的钉帽贴合抵紧所述嵌设槽的槽底。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将定位钉钉入到地面时,通过敲击呈圆弧状的钉帽,增强了同样的击打力下对定位钉的压强,使得定位钉更加容易被钉入到地面,且定位钉的钉帽配合嵌设在嵌设槽内后,使得车辆驶过时不易与定位钉进行接触,进而使得定位钉不易发生变形。
20.可选的,所述铺路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凸棱,所述防滑凸棱的两端延伸至所述排水斗处。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棱增加了车辆的轮胎与铺路板的上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车辆的轮胎不易打滑,且落在铺路板的雨水会顺着凸棱流到排水斗内收集排放。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雨天时,钢板铺设处的雨水会流到排水斗内,然后顺着引流管流到排水管内,排水管内的雨水会被水泵抽取到集水池内收集,使得铺路板不易被雨水淹没,且嵌设到地面的排水斗可对铺路板与地面之间进行固定;
24.2.连接板可对铺路板进行沿车辆行驶方向方向的限位,使得铺路板不易在车辆行驶时发生沿车辆行驶反向的滑移,且连接板可对卡车进行减速作用,使得卡车在工地内行驶时不易对工人造成威胁;
25.3.抵紧块配合嵌设在嵌设槽中且抵紧块的顶壁呈圆弧状,使得抵紧块与车辆轮胎的接触面积较小,进而使得车辆驶过时轮胎对抵紧块的推力较小,进而使得固定销不易产生形变。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图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的集水池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技术的定位钉的立体机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铺路板;11、排水斗;12、引流管;13、排水管;14、沟盖板;15、沉头螺栓;16、防滑凸棱;2、连接板;21、嵌设槽;3、定位钉;4、集水池;5、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集水功能的建筑施工道路,参照图1和图2,包括钢制的铺路板1,铺路板1呈长方形,且铺路板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一体设置有排水斗11且排水斗11的长度方向与铺路板1的宽边平行。排水斗11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状,排水斗11的尖角朝向地面且排水斗11的开口所在平面与铺路板1的上表面齐平。当铺路板1铺设在地面上后,排水斗11嵌设在地面内。
34.参照图1和图2,排水斗11的侧壁嵌设安装有多块沟盖板14,且多块沟盖板14相互拼合将排水斗11的上开口覆盖封闭。沟盖板14螺纹安装有沉头螺栓15,沟盖板14通过沉头螺栓15与排水斗11的侧壁固定连接。
35.参照图3和图4,位于铺路板1长度方向两端处的地面下均埋设有一根排水管13,排水管13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固定安装有与铺路板1一一对应的多根引流管12,引流管12远离排水管13的一端与其相对应的排水斗11背离铺路板1的一侧壁固定连接且连通。工地内部挖设有集水池4,集水池4的侧壁使用防水材料加固,集水池4内固定安装有水泵5,两根排水管13的一端均伸进集水池4内与水泵5的进水口密封固定连接。
36.参照图1和图2,两块铺路板1的长边侧壁相互拼合,铺路板1的顶壁一体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的两端分别延伸到铺路板1的两侧的排水斗11处。在两块铺路板1的相互拼合处设置有连接板2,连接板2的长度方向与铺路板1的长边平行且连接板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与铺路板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分别齐平。连接板2呈t形,连接板2的竖直段的底部呈尖角状,连接板2的水平段的顶壁呈圆弧状。连接板2的竖直段嵌设在地面且连接板2位于竖直段的两侧的水平段将铺路板1的一端贴合压紧在地面。铺路板1的长边侧壁贴合抵紧连接板2的竖直段侧壁。
37.参照图3和图5,连接板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顶壁均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嵌设槽21,连接板2设置有与嵌设槽21一一对应的多个定位钉3,定位钉3的钉帽背离定位钉3的钉身的一面呈圆弧形,定位钉3的尖刺端依次穿过连接板2和铺路板1钉入到地面,定位钉3的钉帽配合嵌设在嵌设槽21内且贴合抵紧嵌设槽21的槽底。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具有集水功能的建筑施工道路的实施原理为:
39.雨天时,铺路板1处的雨水会流到排水斗11内,排水斗11内的雨水会顺着引流管12排放到排水管13内,然后通过水泵5将排水管13内的水液抽取输送到集水池4内进行收集利用。
40.在安装铺路板1时,首先将连接板2按照铺路板1的宽度间隔钉在地面上后,将铺路板1沿地面水平滑移安装到两根连接板2之间后,钉紧定位钉3,完成铺路板1的安装。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