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V型养殖场单元地坪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60032发布日期:2021-04-13 23:12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倒V型养殖场单元地坪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倒v型养殖场单元地坪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养殖场单元地坪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倒v型养殖场单元地坪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我国畜牧业正处于一个向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方向快速发展的阶段。但由于采用规模化集中饲养方式,现代化养殖遇到了传统养殖中不曾遇到的难题,比如:污粪的收集和处理等。户养模式中,每天污粪的产生量较少,且多在种养结合的方式下,污粪的收集由养殖户手工完成,经过处理后直接还田,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对于规模化养殖场,虽然养殖行业进入了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但是在养殖场建造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养殖场单元地坪采取重力式干清粪工艺,为了方便浇筑,混凝土均采用两次浇筑,第一次进行半幅浇筑,第二次以第一次浇筑完成的混凝土高点作为挡板进行第二次浇筑。两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养殖场单元地坪纵向中心处存在纵向通缝,对于防渗效果较差,容易对土地造成污染;同时两次浇筑还费时费工,间接增加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倒v型养殖场单元地坪及其施工方法,以至少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倒v型养殖场单元地坪,包括地坪基础,以及位于地坪基础上的倒v型单元地坪主体;倒v型单元地坪主体为一次浇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6.进一步地,倒v型单元地坪主体的顶部与底部之间的竖直距离为55mm~70mm。
7.进一步地,倒v型单元地坪主体的顶部与底部之间的竖直距离为60mm。
8.倒v型养殖场单元地坪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步骤1、场地整平;
10.步骤2、在整平的场地上铺设土工格栅;
11.步骤3、在铺设有土工格栅的场地上支设模板以形成粪渠;
12.步骤4、在相邻模板之间浇筑混泥土;
13.步骤5、对步骤4所浇筑混泥土进行振捣以形成顶部呈倒v型的单元地坪。
14.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4中,采用天泵在相邻模板之间浇筑混泥土。
15.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5中,在对混泥土进行振捣时,采用倒v型振捣梁配合三相振动棒进行振捣。
16.进一步地,倒v型振捣梁采用规格为l100
×
100的角钢焊接形成。
17.进一步地,倒v型振捣梁顶部底面与底部之间的竖直距离为80cm。
18.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5中,在进行振捣时,将倒v型振捣梁横向置于浇筑的混泥土上,倒v型振捣梁顶部位于相邻模板之间的中线上,三相振动棒架设于倒v型振捣梁上进行
振捣。
19.进一步地,在振捣时,采用两个三相振动棒分别架设于倒v型振捣梁两侧同时进行振捣,振捣时,倒v型振捣梁横向置于单元地坪一端,操作者扶住三相振动棒一边振捣、一边拖动倒v型振捣梁朝着单元地坪另一端平稳移动,从而实现单元地坪振捣成型,过程中,倒v型振捣梁顶部始终位于相邻模板之间的中线上。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采用一次浇筑成型,浇筑后振捣时采用倒v字型振捣梁配合三相振动棒振捣,从而实现单元地坪顶部棱角圆顺,无二次浇筑缝隙,防渗效果好,保证其下土地不会被污染;同时采用一次浇筑振捣成型,还能有效提高工效,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人员劳动强度,节约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单元地坪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倒v型振捣梁与三相振动棒配合视图。
24.图3为本发明倒v型振捣梁配合三相振动棒振捣视图。
25.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0026]1‑
地坪基础、2

倒v型单元地坪主体、3

倒v型振捣梁、4

三相振动棒、5

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8]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当然的,还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另外的,还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0]
如图1

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倒v型养殖场单元地坪,包括地坪基础1,以及位于地坪基础1上的倒v型单元地坪主体2;倒v型单元地坪主体2为一次浇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倒v型单元地坪主体2的顶部与底部之间的竖直距离为55mm~70mm。倒v型单元地坪主体2的顶部与底部之间的竖直距离优选为60mm。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采用一次浇筑成型,浇筑后振捣时采用倒v字型振捣梁配合三相振动棒振捣,从而实现单元地坪顶部棱角圆顺,无二次浇筑缝隙,防渗效果好,保证其下土地不会被污染;同时采用一次浇筑
振捣成型,还能有效提高工效,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人员劳动强度,节约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0031]
本发明提供的倒v型养殖场单元地坪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
步骤1、场地整平。
[0033]
步骤2、在整平的场地上铺设土工格栅。
[0034]
步骤3、在铺设有土工格栅的场地上支设模板5以形成粪渠。
[0035]
步骤4、在相邻模板之间浇筑混泥土。浇筑混泥土时,采用天泵在相邻模板之间浇筑混泥土。
[0036]
步骤5、对步骤4所浇筑混泥土进行振捣以形成顶部呈倒v型的单元地坪。
[0037]
本发明在所述步骤5中,在对混泥土进行振捣时,采用倒v型振捣梁3配合三相振动棒4进行振捣。倒v型振捣梁采用规格为l100
×
100的角钢焊接形成。倒v型振捣梁顶部底面与底部之间的竖直距离为80cm。本发明在进行振捣时,将倒v型振捣梁横向置于浇筑的混泥土上,倒v型振捣梁顶部位于相邻模板之间的中线上,三相振动棒架设于倒v型振捣梁上进行振捣。在振捣时,采用两个三相振动棒分别架设于倒v型振捣梁两侧同时进行振捣,振捣时,倒v型振捣梁横向置于单元地坪一端,操作者扶住三相振动棒一边振捣、一边拖动倒v型振捣梁朝着单元地坪另一端平稳移动,从而实现单元地坪振捣成型,过程中,倒v型振捣梁顶部始终位于相邻模板之间的中线上。
[0038]
本发明图1为单元地坪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横截面视图。图2为倒v型振捣梁与三相振动棒配合视图。图3为倒v型振捣梁配合三相振动棒振捣视图,其中单元地坪为横截面视图。
[0039]
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现以东明现代化养殖场工程作为实例进行阐述。
[0040]
东明现代化养殖场工程,包括东明14场和东明16场,东明16场占地面积448亩,场区核心区面积298亩,场区缓冲区面积150亩。总体规划为15万头育肥场,主要施工内容包括:保育舍27个,育肥舍51个,单元地坪面积约65000m2;东明14场占地面积305亩,核心区面积253亩,缓冲区面积52亩。总体规划为0.75万头母猪场;待配大圈1个,192头待配单体栏5个,200头怀孕舍8个,400头怀孕舍13个,哺乳舍56头30个,单元地坪面积约36000m2。工程总投资预算1.09亿元,工期暂定180日历天,全部采取重力式干清粪工艺。
[0041]
两场单元地坪共计101000m2,共计混凝土11000m3。单元地坪采用60mmc15混凝土起坡,素水泥砂浆结合层一道,80mm厚c25碎石混凝土原浆收光(内配土工格栅)。业主对地坪混凝土质量要求高,针对施工现场混凝土面积大,厚度小的特点,从安全、优质、经济考虑,拟对地坪混凝土采取一次浇筑,从施工工艺上进行改进,并总结、优化、创新,形成技术成果,对今后类似工程起到借鉴、引导作用。
[0042]
我国畜牧业正处于一个向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方向快速发展的阶段。但由于采用规模化集中饲养方式,现代化养殖遇到了传统养殖中不曾遇到的难题,比如:污粪的收集和处理等。户养模式中,每天污粪的产生量较少,且多在种养结合的方式下,污粪的收集由手工完成,经过处理后直接还田,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然而对于现代化大规模养殖场,虽然养殖行业进入了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但是其中养殖场建造过程存较多问题,比如养殖场单元地坪采取重力式干清粪工艺。养殖场单元地坪在浇注施工时,采用两次浇筑,
第一次先进行半幅浇筑,另外半幅采用第二次浇注,第二次浇注以第一次浇筑完成的混凝土高点作为挡板进行第二次浇筑。两次混凝土浇筑存在纵向通缝,对于防渗效果较差,容易对土地造成污染;两次浇筑存在费时费工现象,间接的加大了施工成本。而本发明技术则能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43]
本发明在施工时,混凝土地坪厚度在80mm到140mm之间,混凝土厚度不大,采用三相振动棒配合倒v型振捣梁进行振捣,采取“两曲一直”振捣工艺(两曲是倒v型振捣梁两翼由顶点向两侧弯曲向下,一直是从养殖场单元地坪一端向另一端直线振捣),对混凝土进行初次振捣。
[0044]
本发明采用一次浇筑施工,用槽钢焊接成倒v字型振捣梁配合三相振动棒进行初次振捣提浆,然后采用人工收面,既解决了分幅施工出现纵向通缝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
[0045]
本发明减少了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纵向通缝降低防渗效果,易造成土地污染),可有效节约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其能有效节约施工成本,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0046]
东明现代化养殖场采用重力式干清粪工艺,将养殖场地坪单元的坡度设计为最高点到最低点60mm高差,可有效保证粪便能流到两侧的排粪沟里面,通过排粪沟再收集到沼液池里面,避免在猪舍里面过多堆积粪便而影响猪的生长。
[0047]
单元地坪一次浇筑成型的难点是控制60mm高差,本发明技术设计倒v型振捣梁配合三相振动棒进行振捣可有效解决上述难点。将角钢拼接形成高差设计为80mm,因单元地坪浇筑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后有一定塌落度,单元地坪成型后,倒v型单元地坪主体高差在55mm~65mm之内,相对于标准的60mm高差,在业主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0048]
本发明在进行倒v型单元地坪施工时,设计出倒v型单元地坪一次浇筑成型、倒v型振捣梁配合三相振动棒进行振捣的施工工艺,不仅缩短了工期,而且降低了成本,同时还减少了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纵向通缝降低防渗效果,易造成土地污染)。从而实现单元地坪顶部棱角圆顺,无二次浇筑缝隙,防渗效果好,保证其下土地不会被污染。
[0049]
本发明技术提高了现场管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还能节约成本,减少质量通病(纵向通缝降低防渗效果,易造成土地污染)。
[0050]
以上述东明十六场、十四场为例,两个场区共计135个单元,地坪面积共计101000m2,具现场实测混凝土浇筑单价由原来的11元/m2降低到9元/m2,经计算施工十四场、十六场单元地坪共计节约20万余元,同时工期可有效缩短36天。如此既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工期,还能减少质量通病(纵向通缝降低防渗效果,易造成土地污染)。
[0051]
以东明十六场为保育舍1200头每个单元为例,共计减少支模次数2次,节约支模成本约2000元。浇筑工期:传统方式每个单元地坪需要6天方能施工完成,分别为:第一天浇筑半幅,第二天养护,第三条拆模,第四天浇筑另外半幅,第五天养护,第六天拆模;采用本发明浇筑,每个单元地坪仅需3天就能完成施工,分别为:第一天浇筑,第二天养护,第三条拆模,如此可节约工期近一半。效果显著。
[0052]
养殖场整体施工工艺流程为:场地平整、土模施工、地坪浇筑、板下柱、预制梁安装、漏缝板安装、边墙砌筑、板上墙砌筑、钢结构安装、设备安装。
[005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当然更不是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
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也就是说,但凡在本发明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发明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直接或间接的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