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84564发布日期:2021-06-15 21:45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轨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结构。



背景技术:

有轨电车在行进时,电车与固定设置的轨道配合。

轨道在电车经过时回产生剧烈的振动,这种振动若不经处理则将导致槽型轨道处填充的混凝土碎裂。

因此,现有的轨道结构采用柔性材料包裹轨道,以避免轨道产生的振动导致周边填充的混凝土碎裂。

然而,现有的这种轨道结构中,将轨道结构安装到指定位置时,需要将能够防止轨道偏移的轨距挡块装设到轨道结构上,但现有轨道结构的柔性材料表面平整,轨距挡块的安装位置难以确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距挡块安装位置确定的轨道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结构,包括朝预定直线方向延伸的条形轨、朝预定直线方向延伸且横截面呈倒t形的t形支架,以及保护套;所述倒t形支架包括朝预定直线方向延伸的条形底座和朝预定直线方向延伸的条形支撑座;所述条形轨通过所述条形支撑座支撑在所述条形底座上;所述保护套包裹在所述条形底座的外表面、所述条形支撑座的外表面以及所述条形轨底部的外表面上;所述条形底座的边缘分别开设有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分别位于所述条形支撑座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支撑座呈平板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条形支撑座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陷部包括形成在所述条形底座左侧面上的第一凹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陷部还包括形成在所述条形底座顶面上的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凹腔与所述第二凹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陷部包括形成在所述条形底座右侧面上的第三凹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陷部还包括形成在所述条形底座顶面上的第四凹腔,所述第三凹腔与所述第四凹腔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以及第四定位部;所述保护套包括包裹在条形底座左侧面上的第一部分和包裹在条形底座右侧面上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对应所述第一凹陷部处设有用于供第一轨距挡块卡入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二部分对应所述第二凹陷部处设有用于供第二轨距挡块卡入的第二缺口;在所述预定直线方向上: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别处于所述第一缺口的两侧;所述第三定位部和所述第四定位部分别处于所述第二缺口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外侧面上的第一座体、连接在所述第一座体上且末端向所述第一缺口延伸的第一伸缩杆,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伸缩杆末端且用于抵接所述第一轨距挡块一侧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外侧面上的第二座体、连接在所述第二座体上且末端向所述第一缺口延伸的第二伸缩杆,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伸缩杆末端且用于抵接所述第一轨距挡块另一侧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三定位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部分外侧面上的第三座体、连接在所述第三座体上且末端向所述第二缺口延伸的第三伸缩杆,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三伸缩杆末端且用于抵接所述第二轨距挡块一侧的第三限位块;所述第四定位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部分外侧面上的第四座体、连接在所述第四座体上且末端向所述第二缺口延伸的第四伸缩杆,以及连接在所述第四伸缩杆末端且用于抵接所述第二轨距挡块另一侧的第四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陷部沿所述预定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凹陷部沿所述预定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轨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结构中,条形底座、条形支撑座以及条形轨组成行车用的轨道,第一套体、保护套以及第二盖体均由柔性材料制成,条形底座的一侧侧面贴合在第一侧壁的内侧壁,条形底座的另一侧侧面贴合在第二侧壁的内侧壁。组成轨道结构并将轨道结构安装至指定位置时,在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内分别配合设置轨距挡块,防止轨道结构发生偏移。本实施例中,轨距挡块在轨道结构上的安装位置确定,轨距挡块的安装便捷,减少了轨距挡块的安装误差,保证了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结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结构的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结构的第一定位部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结构的另一方向的第一定位部结构图。

图中,1、条形轨;2、t形支架;21、条形底座;22、条形支撑座;3、保护套;31、第一部分;311、第一缺口;32、第二部分;321、第二缺口;4、第一定位部;41、第一座体;411、第一滑道;412、第一滑动块;4121、第一上滑块;4122、第一下滑块;4123、第一弹性体;413、第一交汇面;414、第一弹簧;415、第一圆柱体;414、第一隆起;417、第一转杆;42、第一伸缩杆;43、第一限位块;5、第二定位部;6、第三定位部;7、第四定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轨道结构,包括:朝预定直线方向延伸的条形轨1、朝预定直线方向延伸且横截面呈倒t形的t形支架2,以及保护套3;所述倒t形支架2包括朝预定直线方向延伸的条形底座21和朝预定直线方向延伸的条形支撑座22;所述条形轨1通过所述条形支撑座22支撑在所述条形底座21上;所述保护套3包裹在所述条形底座21的外表面、所述条形支撑座22的外表面以及所述条形轨1底部的外表面上;所述条形底座21的边缘分别开设有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分别位于所述条形支撑座22的相对两侧。

本优选实施例的轨道结构中,条形底座21、条形支撑座22以及条形轨1组成行车用的轨道,保护套3由柔性材料制成,保护套3分别与条形底座21的外表面、条形支撑座22的外表面以及条形轨1的底部的外表面贴合,条形底座21;其中,保护套3对应第一凹陷部的位置形成嵌入,对应第二凹陷部的位置形成嵌入,第一轨距挡块安装在第一凹陷部的位置,第二轨距挡块安装在第二凹陷部的位置,能够有效防止第一轨距挡块和第二轨距挡块的偏移。本实施例中,轨道一侧的第一轨距挡块和轨道另一侧的第二轨距挡块在轨道结构上的安装位置分别确定,第一轨距挡块和第二轨距挡块的安装便捷,减少了安装误差,保证了施工质量。

具体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2,所述条形支撑座22呈平板状。

具体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3,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条形支撑座22的两侧,以确保轨道两侧安装的轨距挡块对应。

具体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3,所述第一凹陷部包括形成在所述条形底座21左侧面上的第一凹腔。本实施方式中,保护套3贴设在第一凹腔的腔壁上。

具体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3,所述第一凹陷部还包括形成在所述条形底座21顶面上的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凹腔与所述第二凹腔连通。本实施方式中,保护套3还贴设在第二凹腔的腔壁上。

具体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3,所述第二凹陷部包括形成在所述条形底座21右侧面上的第三凹腔。本实施方式中,保护套3贴设在第三凹腔的腔壁上。

具体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3,所述第二凹陷部还包括形成在所述条形底座21顶面上的第四凹腔,所述第三凹腔与所述第四凹腔连通。本实施方式中,保护套3还贴设在第四凹腔的腔壁上。

具体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3,还包括第一定位部4、第二定位部5、第三定位部6以及第四定位部7;所述保护套3包括包裹在条形底座21左侧面上的第一部分31和包裹在条形底座21右侧面上的第二部分32;所述第一部分31对应所述第一凹陷部处设有用于供第一轨距挡块卡入的第一缺口311,所述第二部分32对应所述第二凹陷部处设有用于供第二轨距挡块卡入的第二缺口321;在所述预定直线方向上:所述第一定位部4和所述第二定位部5分别处于所述第一缺口311的两侧;所述第三定位部6和所述第四定位部7分别处于所述第二缺口321的两侧。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4和第二定位部5用于定位配合于第一缺口311内的第一轨距挡块,保持第一轨距挡块和第一缺口311的相对固定;第三定位部6和第四定位部7用于定位配合于第二缺口321内的第二轨距挡块,保持第二轨距挡块和第二缺口321的相对固定。

具体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4-5,所述第一定位部4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部分31外侧面上的第一座体41、连接在所述第一座体41上且末端向所述第一缺口311延伸的第一伸缩杆4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伸缩杆42末端且用于抵接所述第一轨距挡块一侧的第一限位块43;所述第二定位部5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部分31外侧面上的第二座体、连接在所述第二座体上且末端向所述第一缺口311延伸的第二伸缩杆,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伸缩杆末端且用于抵接所述第一轨距挡块另一侧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三定位部6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部分32外侧面上的第三座体、连接在所述第三座体上且末端向所述第二缺口321延伸的第三伸缩杆,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三伸缩杆末端且用于抵接所述第二轨距挡块一侧的第三限位块;所述第四定位部7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部分32外侧面上的第四座体、连接在所述第四座体上且末端向所述第二缺口321延伸的第四伸缩杆,以及连接在所述第四伸缩杆末端且用于抵接所述第二轨距挡块另一侧的第四限位块。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轨距挡块配合于第一缺口311内时,分别由第一限位块43和第二限位块挤压抵接,使得第一轨距挡块能够稳固地配合在第一缺口311内。第二轨距挡块配合于第二缺口321内时,分别由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挤压抵接,使得第二轨距挡块能够稳固地配合在第二缺口321内。本实施方式通过挤压的方式固定第一轨距挡块和第二轨距挡块,第一轨距挡块和第二轨距挡块分别和对应缺口的配合稳固。

具体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3,所述第一凹陷部沿所述预定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凹陷部沿所述预定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以便于安装多个轨距挡块,定位多个轨距挡块之间的相互位置。

具体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部4、第二定位部5、第三定位部6以及第四定位部7结构类似,以下,以第一定位部4的结构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4-5,第一座体41内设有供第一伸缩杆42插入的第一孔、与第一孔连通且与第一孔形成第一交汇面413的第一滑道411、滑设于第一滑道411内且与第一伸缩杆42的端部连接的第一滑动块412、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交汇面413上且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滑动块412上的第一弹簧414,以及驱动第一滑动块412在第一滑道411内沿第一孔的轴线方向滑动的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包括侧面上开设有第一凹陷的第一圆柱体415、设于第一凹陷内且与第一滑动块412抵接的第一隆起414,以及连接在第一圆柱体415端面上且延伸至第一座体41外的第一转杆417;在第一圆柱体415的截面上:第一隆起414的表面呈第一弧形,第一弧形的两端延伸至第一圆柱体415的侧面上。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块412抵接在第一隆起414的中部时,由于第一隆起414中部与第一圆柱体415轴线的距离小于第一隆起414两侧与第一圆柱体415轴线的距离,因此,此时第一滑动块412处于收缩的极限位置;转动第一转杆417,随着第一隆起414的转动,第一滑动块412在第一隆起414的表面作用下与第一圆柱体415轴线的距离变大,直至第一滑动块412抵接在第一圆柱体415的侧面上,此时第一滑动块412处于伸展的极限位置。其中,所述第一滑动块412包括与所述第一弹簧414连接的第一上滑块4121和与所述第一隆起414抵接且具有第一滑槽的第一下滑块4122,所述第一上滑块4121滑设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上滑块4121和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底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体4123。其中,第一转杆417上设有扭转弹簧,便于第一转杆417复位。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