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侧边停车位的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72651发布日期:2021-05-07 22:44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侧边停车位的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市政道路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道路侧边停车位的划线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建设中,会专门规划出相当一部分地进行停车,尤其商业较发达的区域,会有专门的停车位。实际应用中,除了主干道,大部分支路的道路并不宽敞,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出租车或者其他小货车只是需要临时停车,所以道路两侧会画出停车位。垂直式车位的时候,因为需要从行驶方向转90度角以后才能停进去,就需要车道比斜列式预留出更多的通行空间,而斜列式由于存在一个角度,因此车开进开出车位不需要转90度角,那对驾驶员就显得更方便一点。为了兼顾停车便捷性和道路通行的宽度,斜向停车位是最佳选择。现有划线工作中,需要先测量道路长度,再沿着道路两侧标记出等距线,然后再用墨盒或者其他标记物进行初步定位划线区域,然后再利用喷涂工具进行刷涂出停车位的两侧的侧线,过程较为繁琐,效率低下。

除此外,根据现有的时间经验,沿着车辆行驶方向,停车位与道路轴线之间的夹角越大,相同面积可以停靠的车辆越多,但也使进车与出车的难度越大,道路可通行的宽度就越窄,越容易引起堵塞;停车位与道路轴线之间的夹角越小,相同面积可以停靠的车辆就越多,但也使进车与出车的难度越小,道路可通行的宽度就越宽,越不易引起堵塞。所以造成各个道路、区域内的停车位的倾斜度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设计、划线。现有的手动逐个划线,首先是精度不易掌握,而且在停车位宽度相同的情况下,倾斜角度不同,在路边做标记时的间隔也不相同,也为前期施工造成不便。当然也有少部分施工队采用类似于量角器或者定角度的模具进行辅助划线施工,但依然存在各个停车位之间的宽度不一致,角度不方便调整,停车位两侧侧线定位不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侧边停车位的划线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倾斜停车位划线不方便,宽度不均匀,倾斜角度不一致,划线施工工序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开口向下的u形机架,机架内有开口向下的u形板,u形板能上下移动,u形板内有水平且能转动的上轴,上轴上固定有与其同轴的钢筒,上轴两端固定有与其同轴的第一锥齿轮,u形板外侧转动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上同轴固定有上摩擦轮,u形板内有与上轴平行且能转动的螺纹轴,螺纹轴上套装有盘形齿轮,钢筒外圆面上有与盘形齿轮啮合的轮齿结构,盘形齿轮与螺纹轴之间经螺纹旋拧在一起,螺纹轴两端固定有与其同轴的第三锤齿轮,u形板外侧固定有与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上啮合有下摩擦轮,机架侧板上安装有轮盘,上摩擦轮、下摩擦轮均与轮盘的端面接触,轮盘转动能带动上摩擦轮、下摩擦轮同时转动;

所述的盘形齿轮上固定有与其同轴的固定筒,螺纹杆前侧有水平状的导杆,导杆置于螺纹杆前侧,导杆上贯穿有竖直状的滑动板,固定筒与滑动板转动固定在一起,齿轮左右移动能带动滑动板左右移动;u形板上端固定有储料盒,滑动板前侧有竖直且能上下移动的竖筒,竖筒下方有沿前后方向布置且能转动的滚刷,储料盒经管道与竖筒连通。

本发明结构巧妙,在保证停车位宽度一致的情况下,实现停车位的侧线划线均匀分布,倾斜角度一致,减少施工工序,可以免去大量的测量工序,减少人力劳动量,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为圆辊安装部位的主视剖视图。

图5为圆辊安装部位的侧视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滚刷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6给出,本发明包括开口向下的u形机架1,机架1内有开口向下的u形板2,u形板2能上下移动,u形板2内有水平且能转动的上轴3,上轴3上固定有与其同轴的钢筒4,上轴3两端固定有与其同轴的第一锥齿轮5,u形板2外侧转动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5啮合的第二锥齿轮6,第二锥齿轮6上同轴固定有上摩擦轮7,u形板2内有与上轴3平行且能转动的螺纹轴8,螺纹轴8上套装有盘形齿轮9,钢筒4外圆面上有与盘形齿轮9啮合的轮齿结构,盘形齿轮9与螺纹轴8之间经螺纹旋拧在一起,螺纹轴8两端固定有与其同轴的第三锤齿轮10,u形板2外侧固定有与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11,第四锥齿轮11上啮合有下摩擦轮12,机架1侧板上安装有轮盘13,上摩擦轮7、下摩擦轮12均与轮盘13的端面接触,轮盘13转动能带动上摩擦轮7、下摩擦轮12同时转动;

所述的盘形齿轮9上固定有与其同轴的固定筒14,螺纹杆前侧有水平状的导杆15,导杆15置于螺纹杆前侧,导杆15上贯穿有竖直状的滑动板16,固定筒14与滑动板16转动固定在一起,齿轮左右移动能带动滑动板16左右移动;u形板2上端固定有储料盒17,滑动板16前侧有竖直且能上下移动的竖筒18,竖筒18下方有沿前后方向布置且能转动的滚刷19,储料盒17经管道与竖筒18连通。

为了实现u形板2的上下移动,以此实现上摩擦轮7与下摩擦轮12之间传动比的变化,进而实现调整停车位侧线倾斜角的变化,所述的u形板2上侧板上转动固定有竖直的螺杆20,机架1上侧板上贯穿有竖直的螺纹管21,螺杆20与螺纹管21旋拧在一起,螺杆20控制u形板2的上下移动。

为了防止施工中u形板2在机架1内晃动,所述的螺杆20、螺纹管21均有两根,两根螺杆20上端均固定有链轮22,两个链轮22之间经链条连接。

为了方便加深停车位侧线的涂抹效果且为了定位下一条停车位的侧线,所述的轮盘13外侧有细密的纤维,机架1右侧上端有连通管23,连通管23下端有与轮盘13贴合的圆辊24,圆棍外圆面上粘贴有海绵,圆辊24不转时能将连通管23下端封堵,圆辊24转动时,海绵能将连通管23内的液体涂抹到轮盘13外侧的纤维上。

为了防止滚刷19离开地面时,储料盒17内的涂料泄露造成浪费,所述的滑动板16前端固定有立管25,竖筒18贯穿立管25且能在立管25内上下移动;滚刷19上端扣装有小壳26,滚刷19呈圆柱状,滚刷19两端与小壳26转动固定在一起;机架1腔内上端固定有水平的横杆27,横杆27上套装有能沿其滑动的滑套28,滑套28与竖筒18上端固定,小壳26上端有竖直的空心管29,空心管29上端插装在竖筒18内,空心筒在竖筒18内上下移动,空心筒与竖筒18之间安装有密封圈;小壳26与竖筒18下端之间连接有压簧;竖筒18内侧壁上有环形凸起30,空心筒上端经多个连接杆固定竖直的立轴31,立轴31上端置于环形凸起30上端,立轴31上端固定有小球32,当小球32向下移动并与环形凸起30配合时,竖筒18被封堵。

当一条线涂刷完成后,为了方便的将本装置转移到下一条待喷涂的侧线上,所述的u形板2左右两侧下端外侧固定有万向轮,当u形板2呈水平状时,万向轮最下端与地面不接触。

为了安装导杆15,所述的导杆15两端固定u形板2上。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安装上轴3与螺纹轴8,及减少摩擦,所述的螺纹轴8两端与u形板2之间安装有轴承,螺纹杆与u形板2侧板之间安装有轴承;所述的螺杆20与u形板2之间安装有轴承;滚刷19的表面有纤维或者海绵;竖筒18、空心筒均为硬质管,其余管道皆用软管;机架1两侧应安装辅助轮子,以保持整个机架1的平稳。

为了阐述方便,以图1为初始状态,向前推动u形板2后,齿轮向左移动;使用时,将涂料倾倒入储料盒17内,然后以右侧的齿圈为基准,使得右侧的齿圈沿着路边的车道线向前移动,此时的滚刷19与地面接触,其上的压簧处于压缩状态,小球32与竖筒18内的环形凸起30不接触,所以涂料能沿着竖筒18向下流到滚刷19上,滚刷19刷将涂料涂抹在地面上;向前推动整个机架1,此时轮盘13滚动,轮盘13同时带动上摩擦轮7、下摩擦轮12转动,上摩擦轮7经第二锥齿轮6、第一锥齿轮5带动上轴3转动,上轴3带动钢筒4转动,下摩擦轮12经第四锥齿轮11、第三锥齿轮带动螺纹轴8转动,由于钢筒4与螺纹杆之间的转速不一致,齿轮就会沿着螺纹杆向左移动,齿轮经带动滑动板16沿着导杆15向左移动,滑动板16经前端的竖筒18带动下端的滚刷19逐渐向左移动,并在地面上形成一条斜线,即停车位侧线。

当然,为了保证停车位的侧线的清晰度,也为了能使得齿轮恢复到初始状态,上述完成后,紧接着将右侧的轮盘13沿原来的轨迹向后退回原点,在此过程中,滚刷19也会沿着之前的轨迹再次涂抹一遍,保证清晰度,也方便下一条侧线的涂抹。

在上述过程中,当然为了定位下一条停车位侧线的起始点,右侧的齿圈在滚动中也在带动其上方的圆辊24转动,圆辊24上端的海绵层转动中将涂料涂抹在齿圈外侧的纤维上,在齿圈向前移动的轨迹的终点,就是下一条侧线的定位点。上一条侧线涂刷完成后,手提u形板2一端,使其倾斜,此时齿轮及滚刷19均已离开地面,其中一个万向轮是接触地面的,然后再将本装置移动到下一条侧线的定位点处,并将u形板2摆正,继续划线作业。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及显著进步:

1.本发明利用螺旋杆与钢筒4的差速转动转化为盘形齿轮9的横向移动,能够在施工时沿着马路边缘的车道线划出倾斜的停车位,同时利用上摩擦轮7与下摩擦轮12之间的传动比变化实现停车位倾斜角度的变更,节省人力物力,并且减少了大量的测量测绘及定位的中间步骤,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2.本发明中通过控制u形板2的上下移动来实现上摩擦轮7与下摩擦轮12之间的传动比的调整,在保证停车位的宽度的前提下,使得多个停车位的倾斜角度一致,且方便调整,实用性强。

3.当螺旋杆与钢筒4转速适当时,齿轮在水平方向上不会发生位移,根据此,可以也可以用来喷涂侧向停车位、车道线、斑马线之类的道路标识,保证多个涂刷轨迹之间的平行,方便快捷。

本发明结构巧妙,在保证停车位宽度一致的情况下,实现停车位的侧线划线均匀分布,倾斜角度一致,减少施工工序,可以免去大量的测量工序,减少人力劳动量,适应性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