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弃混凝土免烧砖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394593发布日期:2022-01-08 00:48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弃混凝土免烧砖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弃混凝土免烧砖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工业化发展速度加快,我国的废弃混凝土排放量高峰期已经来到,许多的混凝土建筑物和构筑物需要被拆除,以重新设计建造,而这些拆除下来的废弃混凝土如果不合理利用,势必会影响生态环境,不利于生态平衡,而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后,产生的大量的废弃混凝土往往缺少综合处理利用的方法,而是直接填埋或弃置。
3.废弃混凝土块不仅是优质的混凝土集料,用废弃混凝土块作集料具有很多优势,如建筑物解体后,优质破碎筛分后的混凝土块和粉砂可以作为混凝土的再生粗、细集料,大量的微粉可直接作为水泥的原料,再生水泥和再生集料配置的混凝土可以直接进入下一个循环。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水泥等废弃物经过合理破碎、筛选、粉碎后可用来代替石子生产草坪砖、广场砖等多种环保砖。
4.现有技术中,草坪砖或者广场砖在长时间使用后,砖块底部的泥土由于经常受力不均匀,会变得不平整,导致上面的砖块在行人经过时,容易发生脚踩的一端陷下去,另一端翘起来的情况,且由于底部的泥土变得密实,透水蓄水能力变差,在雨后常常会有积水留存在砖块与泥土之间,在行人脚踩砖块将砖块踩的陷下去后,积水往往会溅出到行人衣物鞋子上,影响行走体验。
5.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废弃混凝土免烧砖及其制作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6.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弃混凝土免烧砖及其制作方法,从而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弃混凝土免烧砖,包括:底部构件和顶部构件,所述底部构件顶端设置有凸出部,所述顶部构件底端对应设置有凹槽,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凹槽相互配合使得所述底部构件与顶部构件构成砖体;在铺装时,所述底部构件位于竖直方向的底端,所述顶部构件位于竖直方向的顶端;其中,所述底部构件包括第一集料,所述顶部构件包括第二集料,所述第一集料与所述第二集料为废弃混凝土破碎筛分出,且所述第一集料粒径范围大于所述第二集料粒径
范围。
9.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凹槽分别位于所述底部构件与所述顶部构件的中间。
10.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部凸出高度至少为所述砖体高度的一半。
11.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构件在所述凹槽处,其顶部的厚度大于四周的厚度。
12.进一步地,所述砖体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正多边形、星形中的任意一种。
13.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部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正多边形、星形中的任意一种。
14.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废弃混凝土免烧砖制作方法,进一步地,包括如下步骤: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并筛分出第一集料和第二集料,所述第一集料粒径范围大于所述第二集料;在砖块成型模具中插入芯块,芯块距所述砖块成型模具底端至少包括一间隙;将第二集料、水泥粉和水混合搅拌后注入所述砖块成型模具作为顶部构件,且注入高度至少高于所述间隙高度,所述芯块在所述顶部构件上成型出一凹槽;拔出所述芯块;将第一集料、水泥粉和水混合搅拌后再注入所述砖块成型模具作为底部构件,且注入高度至少高于所述凹槽高度;在所述顶部构件和所述底部构件固化成型后,将其整体脱模取出。
15.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构件固化至在所述凹槽处保持其结构形状后,再拔出所述芯块。
16.进一步地,所述水泥粉为废弃混凝土破碎后的微粉。
17.进一步地,所述间隙大于所述芯块距所述砖块成型模具四周的距离。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设置底部构件和顶部构件,底部构件顶端设置有凸出部,顶部构件底端对应设置有凹槽,凸出部与凹槽相互配合使得底部构件与顶部构件构成砖体,且底部构件包括第一集料,顶部构件包括第二集料,第一集料与第二集料为废弃混凝土破碎筛分出,且第一集料粒径范围大于第二集料粒径范围,所以在将砖块铺装在地面后,由于顶部构件的第二集料粒径较小,所以顶部构件较为坚硬平整,美观度好,由于底部构件的第一集料粒径较大,吸水性较强,积水从两砖块之间渗入后,底部构件会更容易吸水,且由于凸出部的存在,凸出部会将砖块与泥土之间的积水往上吸,能够容纳更多的积水,从而减少了砖块与泥土之间存在的积水;且由于底部构件的第一集料粒径较大,其更容易发生磨损,在砖块底部的泥土被踩踏的密实且不平之后,由于底部构件相较于顶部构件,更容易发生磨损,使得底部构件能够磨损的与密实的泥土相贴合,从而在雨后行人经过时,一方面积水减少了,另一方面砖块不会发生翘起的情况,所以行人脚踏之后,不会发生积水溅出的情况,增加了行走的体验。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施例中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沿竖直方向的截面图;图3为积水的流向图;图4为底部构件磨损后的示意图;图5为制作顶部构件的示意图;图6为拔出芯块后的示意图;图7为制作底部构件的示意图;图8为脱模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底部构件;11、凸出部;2、顶部构件;21、凹槽;3、砖块成型模具;4、芯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5.如图1至2所示:一种废弃混凝土免烧砖,包括:底部构件1和顶部构件2,底部构件1顶端设置有凸出部11,顶部构件2底端对应设置有凹槽21,凸出部11与凹槽21相互配合使得底部构件1与顶部构件2构成砖体;在铺装时,底部构件1位于竖直方向的底端,顶部构件2位于竖直方向的顶端;其中,底部构件1包括第一集料,顶部构件2包括第二集料,第一集料与第二集料为废弃混凝土破碎筛分出,且第一集料粒径范围大于第二集料粒径范围。
26.通过设置底部构件1和顶部构件2,底部构件1顶端设置有凸出部11,顶部构件2底端对应设置有凹槽21,凸出部11与凹槽21相互配合使得底部构件1与顶部构件2构成砖体,且底部构件1包括第一集料,顶部构件2包括第二集料,第一集料与第二集料为废弃混凝土破碎筛分出,且第一集料粒径范围大于第二集料粒径范围,所以在将砖块铺装在地面后,由于顶部构件2的第二集料粒径较小,所以顶部构件2较为坚硬平整,美观度好,使用时不易发生磨损。
27.请参照图3,其中箭头为积水的流向,由于底部构件1的第一集料粒径较大,吸水性较强,积水从两砖块之间渗入后,底部构件1会更容易吸水,且由于凸出部11的存在,凸出部
11会将砖块与泥土之间的积水往上吸,能够容纳更多的积水,从而减少了砖块与泥土之间存在的积水。
28.下面继续参照图4,由于底部构件1的第一集料粒径较大,其更容易发生磨损,在砖块底部的泥土被踩踏的密实且不平之后,由于底部构件1相较于顶部构件2,更容易发生磨损,使得底部构件1能够磨损的与密实的泥土相贴合,从而在雨后行人经过时,一方面积水减少了,另一方面砖块不会发生翘起,所以行人脚踏之后,不会发生积水溅出的情况,增加了行走的体验。
29.在本实施例中,凸出部11与凹槽21分别位于底部构件1与顶部构件2的中间,使得凸出部11的吸水较为均衡,不会造成某一端积水较多的情况。
30.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凸出部11凸出高度至少为砖体高度的一半。
31.通过将凸出部11的凸出高度至少为砖体高度的一半,凸出部11越高,砖块整体的吸水性能越强。
32.顶部构件2在凹槽21处,其顶部的厚度大于四周的厚度。
33.由于顶部构件2的顶端平面经常被行人踩踏,所以在顶部的厚度不能太薄,以免被踩踏坏,但是砖块四周的受力较小,可以设置的薄一些。
34.在本实施例中,砖体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正多边形、星形中的任意一种。凸出部11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正多边形、星形中的任意一种。
35.其中,砖体与凸出部11的形状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36.如图5至8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种废弃混凝土免烧砖制作方法,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包括如下步骤: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并筛分出第一集料和第二集料,第一集料粒径范围大于第二集料;在砖块成型模具3中插入芯块4,芯块4距砖块成型模具3底端至少包括一间隙;将第二集料、水泥粉和水混合搅拌后注入砖块成型模具3作为顶部构件2,且注入高度至少高于间隙高度,芯块4在顶部构件2上成型出一凹槽21;拔出芯块4;将第一集料、水泥粉和水混合搅拌后再注入砖块成型模具3作为底部构件1,且注入高度至少高于凹槽21高度;在顶部构件2和底部构件1固化成型后,将其整体脱模取出。
37.由于第一集料与第二集料都是从废弃混凝土破碎筛分出的,所以制作出的砖块更加环保,增加了废弃混凝土的使用方式及使用率。
38.其中,顶部构件2按重量份数分别为:第二集料50-70份,水泥粉5-15份,水10份;底部构件1按重量份数分别为:第一集料60-80份,水泥粉10-15份,水15份。顶部构件2在成型时,还可加入5-10份黏土和5-10份石灰石粉,以增加其结构强度。
39.在对废弃混凝土破碎时,先对废弃混凝土进行收集并运输至空旷地带,然后对混凝土筛选,将其中的木块、塑料等杂质去除,并对废弃混凝土淋水,将废弃混凝土淋洗2-3次;将潮湿的废弃混凝土投入到粉碎机中,将粉碎后的废弃混凝土使用筛网进行筛选,将以第一集料范围的筛网进行筛选,筛选不合格的废弃混凝土再次进行粉碎,直至筛选合格,全
部筛选合格之后,对破碎后的废弃混凝土进行清洗,并使用细筛网对清洗的水进行过滤,清洗的水后续进行蒸发得到微粉,将清洗后的废弃混凝土以第二集料范围的筛网进行筛选,通过的作为第二集料,未通过的作为第一集料。
40.通过在砖块成型模具3中先插入芯块4,保证了凹槽21的成型,且由于在砖块成型模具3中进行注入,防止水分损失的过快,导致混凝土开裂,在顶部构件2和底部构件1固化成型后,将其整体脱模取出,保证顶部构件2和底部构件1的一体性,从而保证砖体的结构强度。
41.在本实施例中,顶部构件2固化至在凹槽21处保持其结构形状后,再拔出芯块4。如果等到顶部构件2完全固化成型后再拔出芯块4并注入由第二集料混合的混凝土料,此时顶部构件2与底部构件1之间容易产生分层,其结构强度不高,所以等到顶部构件2固化至在凹槽21处能够保持其结构形状后,再拔出芯块4和注入第二集料的混凝土,从而保证顶部构件2和底部构件1之间成型粘合的更加牢固,保证了砖块的结构强度。
42.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水泥粉为废弃混凝土破碎后的微粉。通过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后的微粉作为水泥粉,从而对废弃混凝土的利用效率更高,更加环保。
43.其中,间隙大于芯块4距砖块成型模具3四周的距离。从而保证顶部构件2在顶部的厚度较厚,以免被踩踏坏。
44.本发明中,砖块铺装在地面后,由于顶部构件2的第二集料粒径较小,所以顶部构件2较为坚硬平整,美观度好,使用时不易发生磨损;凸出部11会将砖块与泥土之间的积水往上吸,能够容纳更多的积水,从而减少了砖块与泥土之间存在的积水;在砖块底部的泥土被踩踏的密实且不平之后,由于底部构件1相较于顶部构件2,更容易发生磨损,使得底部构件1能够磨损的与密实的泥土相贴合,从而在雨后行人经过时,一方面积水减少了,另一方面砖块不会发生翘起,所以行人脚踏之后,不会发生积水溅出的情况,增加了行走的体验。
45.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