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拌合站的天然气供气量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56482发布日期:2022-04-22 09:50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拌合站的天然气供气量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拌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拌合站的天然气供气量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公路交通的不断发展,公路施工逐渐进入机械化时代,通过铺设沥青,实现公路的耐用性,和可维护性。沥青在施工的时候,为了增加其流动性和粘性,需要对其加热和保温。由于道路的铺设需要大量的沥青混凝土原料,加热时需要用到大量的加热材料,通常采用天然气作为加热原材。但是在加热的过程中,所需天然气量很大,需要采用天然气存储罐子进行存储,并通过气化供气管路系统将燃气气化并输送到沥青加热装置中。由于沥青拌合站的气量需求大,当对沥青快速加热时,由于天然气的急剧消耗导致供气管路的急剧降低,导致供气不足,或者空气倒灌,引起供热不稳定或者熄火。
3.授权公告号(cn 209622494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沥青拌合站的天然气供气调压装置,包括天然气储气罐,所述天然气储气罐通过管道连接有汽化器,所述汽化器通过管道连接有调压柜,所述调压柜通过管道连接有缓冲管,所述缓冲管通过管道连接有燃烧器。其装置结构复杂且设置有许多大尺寸的管道从而削弱了装置的调压效果,同时其没有解决天然气供应不足时稳定通入燃烧器的天然气量的问题,且其管道内会残留大量的天然气体从而导致天然气的利用效率不高。且其解决问题的实质是通过调节天然气的通入量来实现燃烧器的稳定工作,所以其所述的天然气供气调压装置在特定情况下并不能有效的解决其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沥青拌合时燃烧器内天然气的稳定输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沥青拌合站的天然气供气量调节装置。
5.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沥青拌合站的天然气供气量调节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天然气储气罐、汽化器、燃烧器、气量调节模块和天然气补充模块,所述气量调节模块设置于汽化器和燃烧器之间用于调节通入燃烧器的气量的大小;
7.所述天然气补充模块与气量调节模块相连通,所述天然气补充模块可对气量调节模块中的天然气进行补充。本方案提供一种沥青拌合站的天然气供气量调节装置,当天然气供应量超量时利用结构中的气量调节模块对此时输入的天然气气量进行调节,以达到稳定输出的效果,同时,当天然气供应量不足时利用结构中的天然气补充模块对此时输入天然气气量进行补充,并且由天然气补充模块补充的天然气也受气量调节模块的调节以达到稳定输出的效果。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9.所述气量调节模块包括第一限流阀、第二限流阀和反馈回路,所述第一限流阀的
一端与汽化器连通,第一限流阀的另一端与反馈回路的输入端相连通;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流阀的一端与反馈回路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第二限流阀的另一端与燃烧器相连通。所述第一限流阀和第二限流阀对输入的天然气进行两次限流处理,能够增强装置对于输入天然气的气量调节,使其满足燃烧器的使用要求,同时反馈回路的设置能够在天然气超量时对超量天然气进行反馈回流,实现输入天然气的充分利用,此处的限流阀主要起到气流流量的限制作用,故所有具有流量控制的阀均可在此处进行等同替换,但本实用新型中所采用限流阀的流量控制功能更直接更有效。
11.进一步的:所述反馈回路包括三通、主气管和反馈管,所述三通包括a端、b端和c端,所述a端与第一限流阀连通;本实用新型中的三通每个端口均为单向导通结构,能够避免此处各向流动的气体间发生相互影响。
12.进一步的:所述c端与主气管的一端相连通,且所述主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二限流阀连通;
13.进一步的:所述主气管设置有反馈口,所述反馈口与反馈管的一端相连通,且所述反馈管的另一端与b端连通;
14.进一步的:所述反馈管上设置有单向阀a;
15.进一步的:在c端和反馈口之间的主气管上设置有天然气补充口,所述天然气补充口与天然气补充模块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中天然气补充模块主要作用于装置中天然气输入量不足时,通过天然气补充模块对装置中天然气气量进行补充以满足燃烧器的工作要求。
16.进一步的:所述天然气补充模块包括单向阀b、副汽化器、电磁阀和副天然气储气罐,在所述天然气补充口处依次连接单向阀b、副汽化器、电磁阀和副天然气储气罐。
17.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器和气量调节模块之间设置有缓冲罐,且所述缓冲罐与燃烧器之间还依次设置有流量传感器和安全阀,所述流量传感器的反馈值用于控制电磁阀的通断,所述安全阀用于防止燃烧器中通入的天然气超量。所述缓冲罐能够起到保护装置的作用,同时在燃烧器工作前在缓冲罐内冲入足量的天然气,然后燃烧器再开始工作,如是能够增强燃烧器的工作效果;所述流量传感器的反馈值对电磁阀进行控制,当装置中天然气气量充足时,电磁阀为截至状态,当装置中天然气气量不足时,电磁阀为接通状态,并通过天然气补充模块对装置中天然气气量进行补充。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拌合站的天然气供气量调节装置,所述气量调节模块的设置能够对输入燃烧器内的气量大小进行调节,保证天然气的稳定输入使得燃烧器能够稳定有效的工作;
20.2、本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拌合站的天然气供气量调节装置,所述反馈回路能在装置中天然气超量且在不损耗天然气的情况下对输入燃烧器内天然气气量进行调节;
21.3、本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拌合站的天然气供气量调节装置,所述天然气补充模块能在装置中天然气不足时对装置中天然气气量进行补充。
附图说明
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量调节模块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天然气补充模块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反馈回路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三通结构示意图。
28.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29.1-天然气储气罐,2-汽化器,3-燃烧器,4-气量调节模块,5-天然气补充模块,6-缓冲罐,7-流量传感器,8-安全阀,41-第一限流阀,42-第二限流阀,43-反馈回路,51-单向阀b,52-副汽化器,53-电磁阀,54-副天然气储气罐,431-三通,432-主气管,433-反馈管,4311-a端,4312-b端,4313-c端,4321-反馈口,4322-天然气补充口,4331-单向阀a。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1.实施例
32.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拌合站的天然气供气量调节装置,其工作原理:首先天然气储气罐1中的液态天然气通入汽化器2中进行汽化,然后经过第一限流阀41进行第一次限流然后流入气量调节模块4,流入气量调节模块4后再经第二限流阀42进行第二次限流,此时若天然气超量,则超量气体通过反馈管433回流至反馈回路43的输入端,通过第二限流阀42的气体流入缓冲罐6内,在经过缓冲后依次经过流量传感器7和安全阀8,此时流量传感器7对流经此处的天然气流量进行监测,若天然气仍超量则安全阀8开启排出超量天燃气,若天然气不足,则流量传感器7的反馈值可控制电磁阀53接通,此时由天然气补充模块5对装置内天然气气量进行补充,并在此时及时对天然气储气罐1内的天然气储量进行补充。
33.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天然气储气罐1、汽化器2、燃烧器3、气量调节模块4和天然气补充模块5,所述气量调节模块4设置于汽化器2和燃烧器3之间用于调节通入燃烧器3的气量的大小;所述天然气补充模块5与气量调节模块4相连通,所述天然气补充模块5可对气量调节模块4中的天然气进行补充。
34.所述气量调节模块4包括第一限流阀41、第二限流阀42和反馈回路43,所述第一限流阀41的一端与汽化器2连通,第一限流阀41的另一端与反馈回路43的输入端相连通;
35.所述第二限流阀42的一端与反馈回路43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第二限流阀42的另一端与燃烧器3相连通;
36.所述天然气补充模块5与所述反馈回路43相连通。
37.所述反馈回路43包括三通431、主气管432和反馈管433,所述三通包括a端4311、b端4312和c端4313,所述a端4311与第一限流阀连通;
38.所述c端4313与主气管432的一端相连通,且所述主气管432的另一端与第二限流阀42连通;
39.所述主气管432设置有反馈口4321,所述反馈口4321与反馈管433的一端相连通,
且所述反馈管433的另一端与b端4312连通;
40.所述反馈管433上设置有单向阀a4331;
41.所述天然气补充模块5与所述主气管432相连通。
42.在c端4313和反馈口4321之间的主气管432上设置有天然气补充口4322,所述天然气补充口4322与天然气补充模块5相连通。
43.所述天然气补充模块5包括单向阀b51、副汽化器52、电磁阀53和副天然气储气罐54,在所述天然气补充口4322处依次连接单向阀b51、副汽化器52、电磁阀53和副天然气储气罐54。
44.所述燃烧器3和气量调节模块4之间设置有缓冲罐6,且所述缓冲罐6与燃烧器3之间还依次设置有流量传感器7和安全阀8,所述流量传感器7的反馈值用于控制电磁阀53的通断,所述安全阀8用于防止燃烧器3中通入的天然气超量。
45.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