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支座精确调位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06094发布日期:2021-12-01 09:2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箱梁支座精确调位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箱梁支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箱梁支座精确调位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位于桥梁和垫石之间,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承受的荷载和变形可靠地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是桥梁的重要传力装置。
3.相关技术见申请号为201821632397.6的中国使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桥梁橡胶支座,包括上支座板、下支座板、滑动板、橡胶块和防尘盖,上支座板固定在桥梁上;下支座板安装在桥墩上,在所述下支座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矩形的滑槽,所述滑槽长度方向与桥梁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滑动板放置在滑槽内且在沿着顺桥向方向具有滑动的空间;所述橡胶块设置在滑动板和上支座板之间,且橡胶块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支座板、滑动板固定连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在支座使用时,空气中的灰尘以在支座上堆积,从而使盆式支座受损影响支座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小盆式支座受损的几率,本技术提供一种箱梁支座精确调位安装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箱梁支座精确调位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箱梁支座精确调位安装结构,包括盆式支座、垫石和楔形块,所述盆式支座位于垫石和楔形块之间,所述盆式支座包括顶盖、底盆以及设置于顶盖和底盆之间的橡胶板,所述底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于垫石的下锚件,所述顶盖上设置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上锚件,所述上锚件贯穿楔形块嵌设于箱梁,所述顶盖和底盆之间设置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边沿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密封箍圈。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空气中的灰尘朝向橡胶板逸散时,密封箍圈可以对灰尘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减小灰尘堆积于顶盖和底盆内的几率,从而提高橡胶板的使用效果。
9.可选的,所述顶盖的侧壁设置有收容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底盆和顶盖受压使得密封箍圈发生挤压变形,密封箍圈靠近橡胶板的一侧挤入收容槽内,当底盆和顶盖受到压力消除时,橡胶板从收容槽内退出,密封箍圈恢复形变,减小了密封箍圈受损的几率,从而提高了密封箍圈的使用效果。
11.可选的,所述顶板垂直于中心轴线的截面的径向宽度大于底盆垂直于中心轴线的截面的径向宽度。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梁表面吸附的灰尘下落时,顶盖可以对顶盖靠近底盆一侧的结构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从而减小顶盖靠近底盆一侧的结构发生积灰的几率。
13.可选的,所述上锚件用于固定于箱梁的一端设置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同样设置于下锚件用于固定于垫石的一端。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层分别对上锚件和下锚件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提高了盆式支座的安装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顶盖和底盆之间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套管,所述套管包裹顶盖与底盆之间的连接缝隙设置,所述套管一端连接于顶盖靠近底盆的一侧,所述套管的另一端抵接于底盆靠近顶盖的一侧。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管可以对顶盖与底盆之间的连接缝隙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减小灰尘从顶盖与底盆之间的连接缝隙进入底盆的几率。
17.可选的,所述套管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波纹结构。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顶盖对底盆挤压,内部橡胶板发生变现,顶盖发生位移,套管也发生形变,由于套管的管壁呈波纹结构,从而引导套管可以沿着波纹结构的褶皱发生形变,从而减小了套管发生损坏的几率。
19.可选的,所述顶盖靠近底盆的一侧设置有环槽,所述套管靠近顶盖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棱,所述卡接棱嵌设于环槽内。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管通过卡接棱嵌设于环槽内,实现套管的固定,一方面便于套管的安装和拆卸,另一方面减小套管朝向底盆一端滑移的几率,从而提高了套管的使用效果。
21.可选的,所述环槽的侧壁设置有防退槽,所述卡接棱靠近防退槽的一侧设置有防退棱,所述防退棱嵌设于防退槽内。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退棱配合防退槽减小了卡接棱脱离滑槽的几率,从而提高套管的安装稳定性。
23.可选的,所述套管靠近底盆的一端固定有配重件。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件提高套管与底盆之间的抵接效果,配重件可以帮助套管发生形变后重新恢复形变,减小套管与底盆之间脱离形成缝隙的几率,从而实现套管的使用效果。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当空气中的灰尘朝向橡胶板逸散时,密封箍圈可以对灰尘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减小灰尘堆积于顶盖和底盆内的几率,从而提高橡胶板的使用效果;
27.2.套管可以对顶盖与底盆之间的连接缝隙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减小灰尘从顶盖与底盆之间的连接缝隙进入底盆的几率。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图3中a

a面的剖视图。
32.图5是图4中b部的放大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垫石;11、加固层;2、盆式支座;21、顶盖;211、收容槽;22、底盆;221、下锚件;23、橡胶板;24、顶板;241、上锚件;242、环槽;2421、防退槽;25、密封箍圈;3、楔形快;4、套管;41、卡接棱;411、防退棱;42、配重件。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箱梁支座精确调位安装结构。
36.实施例1
37.参照图1,箱梁支座精确调位安装结构包括垫石1、盆式支座2和楔形块,垫石1固定于桥墩的上方且用于盆式支座2的支撑,楔形块抵接于盆式支座2的上方,楔形块安装于箱梁底部且用于调节箱梁底部的平整度。
38.垫石1呈长方体结构,垫石1是由钢筋混凝土冷凝固化形成并在模具浇筑成型时固定于桥墩上部的,垫石1具有混凝土体积小、受力大、应力集中、分布钢筋密,施工精度要求高等独具的特点,垫石1的设置使得上部桥墩留出位置方便工作人员对千斤顶进行安装,从而方便盆式支座2的安装、调节、维修和更换。
39.楔形块呈梯形台结构,楔形块靠近盆式支座2的一侧水平设置,楔形块也是有钢筋混凝土冷凝固化形成并在模具浇筑成型时固定于箱梁底部的,楔形块使得盆式支座2安装得更加平稳,从而提高盆式支座2的支撑效果,减小盆式支座2受力不均受损的几率。
40.参照图1和图2,盆式支座2包括顶盖21和底盆22,顶盖21圆形柱状结构,底盆22呈圆形盆状结构,顶盖21和底盆22呈同中心轴线设置,底盆22的盆口与顶盖21相对,底盆22的内部设置有橡胶板23,橡胶板23呈圆板结构且与底盆22的内部相互适配,橡胶板23的一个板面抵接于顶盖21,橡胶板23的另一个板面抵接于底盆22的底部;当箱梁发生位移时,橡胶板23可以发生一定的形变,从而减小箱梁移动时产生惯性对桥墩造成损坏的几率。
41.顶盖21的远离底盆22的一端同中心轴线设置有顶板24,顶板24呈矩形板状结构且一个板面抵接于顶盖21;底盆22的盆底同中心轴线设置有底板,底板呈矩形板状结构且与底盆22一体成型,且顶板24水平截面的矩形宽度大于底板水平截面的矩形长度;顶板24的四周上穿设有多个上锚件241,底板的四周上穿设有多个下锚件221,上锚件241和下锚件221皆呈柱状结构;其中,上锚件241贯穿楔形块嵌设固定于箱梁底部,下锚件221嵌设固定于垫石1上部,上锚件241和下锚件221将盆式支座2固定于箱梁和桥墩之间,提高了盆式支座2的支撑稳定性。
42.为了提高下锚件221的使用效果,在下锚件221用于嵌设于垫石1部分的外壁设置有加固层11,加固层11包裹下锚件221外壁设置,加固层11是由具有高粘度的环氧树脂砂浆固化形成;使用时,环氧树脂砂浆制成的加固层11提高了盆式支座2承受振动和冲击的能力,从而提高盆式支座2的使用寿命,减小盆式支座2是受损的几率。
43.在顶盖21靠近顶板24的一侧开设有圆形凹槽,在灯盖与顶板24焊接之前,可以在凹槽内部安装一块四氟乙烯板,使得箱梁发生水平位移时,四氟乙烯板,可以对盆式支座2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小盆式支座2受损的几率。
44.为了提高橡胶板23的使用效果,环绕底盆22的盆口设置有密封箍圈25,密封箍圈25为发生形变的弹性橡胶圈,密封箍圈25靠近顶板24的一侧抵接于顶盖21的上部,密封箍圈25远离顶板24的一侧抵接于底盆22的盆口的边沿;使用时,密封箍圈25可以减小空气中的灰尘堆积于底盆22内橡胶板23的安装处,从而提高橡胶板23的使用效果。
45.为了提高密封箍圈25的使用效果,在顶盖21远离中心轴线的侧壁设置有收容槽211,收容槽211靠近密封箍圈25的内侧且环绕顶盖21的边沿设置;当底盆22和顶盆受压使
得密封箍圈25发生挤压变形,密封箍圈25靠近顶盖21的一侧挤入收容槽211内,当底盆22和顶盆受到压力消除时,密封箍圈25从收容槽211内退出,密封箍圈25恢复形变,减小了密封箍圈25受损的几率,从而提高了密封箍圈25的使用效果。
46.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顶板24的板面比底板大,遮挡箱梁表面落下的灰尘进入盆式支座2;密封箍圈25遮挡顶盖21与底盆22之间的连接缝隙,减小灰尘进入底盆22内部的几率;下锚件221表面的加固层11提高下锚件221与垫石1之间的连接韧性,减小下锚件221连接处受损的几率。
47.实施例2
48.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顶板24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套管4,套管4可以是有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制成,套管4为波纹管状结构,套管4套设于顶盖21和顶盆的外壁设置,且套管4与底盆22呈同中心轴线设置。
49.参照图4和图5,在顶板24靠近底盆22的一侧设置有环槽242,环槽242与套管4呈同中心轴线设置,环槽242是由一个环形板和一个环形管组合形成的,环形板的外环边沿同中心轴线焊接固定于环形管的一端,环形管远离环板的一端焊接固定于顶板24;套管4靠近顶板24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棱41,卡接棱41是由套管4边沿远离中心轴线外翻延伸与套管4一体成型的,卡接棱41卡接于环槽242内且与环槽242相互适配,卡接棱41配合环槽242,从而提高了套管4的安装稳定性。
50.为了提高环槽242的使用效果,在环槽242的环形板靠近顶板24的一侧开设有防退槽2421,防退槽2421环绕环槽242的环形板的板面设置,同时,卡接棱41靠近环槽242的环形板靠近顶板24的一侧设置有与防退槽2421适配的防退棱411,防退棱411是与卡接棱41一体成型的;使用时,防退棱411配合防退槽2421减小了卡接棱41朝向套管4中心轴线移动的几率,从而减小了卡接棱41脱离滑槽的几率,提高套管4的安装稳定性。
51.为了提高套管4的使用效果,在套管4靠近底盆22的一端粘接固定有配重件42,配重件42呈环形板状结构且与套管4呈同中心轴线设置,配重件42远离顶板24的一侧抵接于底板;使用时,配重件42可以帮助套管4发生形变后重新恢复形变,减小套管4与底盆22之间脱离形成缝隙的几率,从而实现套管4的使用效果。
52.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套管4对顶盖21和底盆22的连接缝隙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减小灰尘进入底盆22的几率;波纹结构的套管4使得套管4适应橡胶板23的形变,减小套管4损坏的几率;环槽242配合卡接棱41,防退槽2421配合防退棱411,使得套管4不易脱离顶板24;配重板的重力作用可以帮助套管4在发生形变后恢复形变。
5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