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王形直轨及其构成的水平Y形轨和垂直Y形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69564发布日期:2021-12-08 14:04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王形直轨及其构成的水平Y形轨和垂直Y形轨的制作方法
一种王形直轨及其构成的水平y形轨和垂直y形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轨道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王形直轨及其构成的水平y形轨和垂直y形轨。


背景技术:

2.轨道交通工具包括:火车、有轨电车、地铁、高铁及未来城市虚拟轨道电车或云轨电车等,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工具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空中轨道(简称空轨)是跨坐式或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空轨的轨道是由钢铁或水泥立柱支撑在空中,形成空中轨道交通线路;现有技术方案中,建设一条空轨线路往返就要二条轨道,铺设二次,材料和施工都是双倍成本,而在实际建设中因钢轨和轨道梁强度不够,多采用拉近承重立柱之间的间距使其钢轨和轨道梁能承受住重量不变形从而达到安全行驶;这样的技术方案导致承重立柱之间的间距短,每20米左右就又要设置承重立柱,一条1公里的空轨建设下来承重立柱可达50根左右,建设耗时,施工成本高、间距太近影响视觉美观,占地空间又多等诸多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王形直轨及其构成的水平y形轨和垂直y形轨。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王形直轨,包括整体成型且呈上下镜像设置的两个直轨道;所述直轨道包括形成有第一水平直轨道腔和第二水平直轨道腔的e形钢;所述第一水平直轨道腔和第二水平直轨道腔的相对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水平直导轨。
5.所述水平直导轨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工字轨,所述第一水平直轨道腔和第二水平直轨道腔的底部均设置有齿条。
6.两个直轨道之间形成有空腔。
7.一种由王形直轨构成的水平y形轨,包括王形直轨,与王形直轨连接的两根水平h形弯轨;一根水平h形弯轨分别与王形直轨的上下两个第一水平直轨道腔连通,另一根水平h形弯轨分别与王形直轨的上下两个第二水平直轨道腔连通,且两根水平h形弯轨呈左右镜像设置。
8.所述水平h形弯轨包括整体成型且呈上下镜像设置的两个水平弯轨道;所述水平弯轨道包括具有水平弯轨道腔的h形钢,分别设置在水平弯轨道腔相对两侧壁上的两根水平弯导轨;一根水平h形弯轨的上下两个水平弯轨道腔分别与王形直轨的上下两个第一水平直轨道腔连通,另一根水平h形弯轨的上下两个水平弯轨道腔则与王形直轨的上下两个第二水平直轨道腔连通。
9.所述水平弯导轨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工字轨。
10.两个水平弯轨道之间形成有空腔。
11.一种由王形直轨构成的垂直y形轨,包括王形直轨,与王形直轨连接的两根垂直e形内弯轨;一根垂直e形内弯轨分别与王形直轨的上层第一水平直轨道腔和第二水平直轨道腔连通,另一根垂直e形内弯轨则分别与下层的第一水平直轨道腔和第二水平直轨道腔连通,且两根垂直e形内弯轨呈上下镜像设置。
12.所述垂直e形内弯轨上设置有第一垂直弯轨道腔和第二垂直弯轨道腔,第一垂直弯轨道腔和第二垂直弯轨道腔的相对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垂直弯导轨。
13.所述第一垂直弯轨道腔和第二垂直弯轨道腔的底部均设置有齿条。
14.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的王形直轨设置有上下两层第一水平直轨道腔和第二水平直轨道腔,因此轨道小车能够正向在上层的第一水平直轨道腔和第二水平直轨道腔上行驶的同时还能倒着悬挂在下层的第一水平直轨道腔和第二水平直轨道腔上行驶,方便轨道小车相向式往返来回;
16.(2)本实用新型的水平y形轨上设置有两根均与王形直轨连通的水平h形弯轨,两根水平h形弯轨分别弯向左右两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水平y形轨能够使轨道小车向左右两侧分流;
17.(3)本实用新型的垂直y形轨上设置有两根均与王形直轨连通的垂直e形内弯轨,两根垂直弯轨分别弯向上下两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垂直y形轨能够使轨道小车向上下两侧分流;
18.(4)本实用新型对轨道强筯加固整体成型,上下镜像对称设计,在压力作用下轨道上下张力均匀相互作用,提高了轨道抗压承载能力,使轨道不变形,保证轨道安全行驶;
19.(5)本实用新型在轨道被强化的同时,架轨承重立柱之间的间距被拉长,立柱设置的数量和占地空间都减少了,使得视觉效果大开的同时,只需一次铺设即往返、可节省下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等成本。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王形直轨的结构图。
21.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王形直轨的侧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y形轨的结构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h形弯轨的结构图。
25.图6为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y形轨的结构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e形内弯轨的结构图。
28.图9为图7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29.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王形直轨,2—水平h形弯轨,3—第一水平直轨道腔,4—第二水平直轨道腔,5—水平直导轨,6—工字轨,7—空腔,8—水平弯轨道腔,9—垂直弯导轨,10—水平弯导轨,11—第二垂直弯轨道腔,12—垂直e形内弯轨,13—齿条,14—第一垂直弯轨道腔。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31.实施例1
32.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王形直轨,包括整体成型且呈上下镜像设置的两个直轨道。即两个直轨道呈上下设置,上层的直轨道的轨道腔朝上,而下层的直轨道的轨道腔朝下,轨道小车可以骑压式在上层的直轨道上行驶,轨道小车也可倒着悬挂式在下层的直轨道上行驶。实施时,轨道小车通过轮系组安装于直轨道上,该轨道小车的车厢结构及使用方法均为现有技术,它们在申请号为cn202010989817.1、cn202010987818.2的专利中已公开,在此不再对轨道小车的结构及换轨原理进行赘述。
33.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直轨道包括形成有第一水平直轨道腔3和第二水平直轨道腔4的e形钢。实施时,两个直轨道e形钢之间设置空腔7再整体成型从而形成一个整体。
34.所述第一水平直轨道腔3和第二水平直轨道腔4的相对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水平直导轨5。使用时,轨道小车的车轮骑压在或悬挂在水平直导轨5上,并沿水平直导轨5行驶,同时轨道小车可以在第一水平直轨道腔3和第二水平直轨道腔4上换轨行驶。
35.另外,所述水平直导轨5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工字轨6,此时轨道小车的车轮上则设置有轮缘,工字轨6则卡在轮缘内,防止轨道小车行驶过程中滑落水平直导轨5。另外,所述第一水平直轨道腔3和第二水平直轨道腔4的底部均设置有齿条13。
36.在使用时,轨道小车能够骑压在上层的第一水平直轨道腔3和第二水平直轨道腔4上行驶,同时还能倒着悬挂在下层的第一水平直轨道腔3和第二水平直轨道腔4上行驶,方便轨道小车相向式往返来回,与传统技术相比,其无需铺设两条轨道只需一次铺设即可现实轨道小车相向式往返来回行驶。
37.实施例2
38.本实施例是由实施例1中的王形直轨所构成的水平y形轨,其包括王形直轨1,与王形直轨1连接的两根水平h形弯轨2。
39.具体的,如图3所示,两根水平h形弯轨2呈左右镜像设置,其中一根水平h形弯轨2分别与王形直轨1的上下两个第一水平直轨道腔3连通,而另一根水平h形弯轨2则分别与王形直轨1的上下两个第二水平直轨道腔4连通。
40.如图4、5所示,所述水平h形弯轨2的整体形状呈水平90度弯曲的弧形,其中一根水平h形弯轨2向左弯曲,另一根水平h形弯轨2则向右弯曲。具体的,水平h形弯轨2包括整体成型且呈上下镜像设置的两个水平弯轨道。即水平h形弯轨2也具有上下两层,具体的,所述水平弯轨道包括具有水平弯轨道腔8的h形钢,分别设置在水平弯轨道腔8相对两侧壁上的两根水平弯导轨10。
41.上下两个水平弯轨道的h形钢之间设置有空腔7再整体成型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如图5所示。
42.其中一根水平h形弯轨2的上下两个水平弯轨道腔8分别与王形直轨1的上下两个第一水平直轨道腔3连通,另一根水平h形弯轨2的上下两个水平弯轨道腔8则与王形直轨1的上下两个第二水平直轨道腔4连通;因此轨道小车能够从王形直轨1行驶到水平h形弯轨2。
43.同样的,所述水平弯导轨10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工字轨6,此时轨道小车的车轮上则设置有轮缘,工字轨6则卡在轮缘内,防止轨道小车行驶过程中滑落水平弯导轨10。
44.使用时,轨道小车能够以骑压式在上层的水平弯轨道腔8上行驶,同时还能倒着以悬挂式在下层的水平弯轨道腔8上行驶。轨道小车在行驶时,可从王形直轨1行驶到水平h形弯轨2,并沿向左或向右设置的水平h形弯轨2行驶,如此即可实现轨道小车向左右两侧分流。
45.实施例3
46.本实施例是由实施例1中的王形直轨所构成的垂直y形轨,其包括王形直轨1,与王形直轨1连接的两根垂直e形内弯轨12,如图6所示。垂直e形内弯轨12为单层轨道,并且两根垂直e形内弯轨12呈上下镜像设置。
47.具体的,如图6所示,其中一根垂直e形内弯轨12分别与王形直轨1的上层第一水平直轨道腔3和第二水平直轨道腔4连通,另一根垂直e形内弯轨12则分别与下层的第一水平直轨道腔3和第二水平直轨道腔4连通。
48.如图6所示,垂直e形内弯轨12在竖直方向上呈90度弧形弯曲,其中一根垂直e形内弯轨12向上弯曲,另一根垂直e形内弯轨12则向下弯曲。
49.如图7、8所示,所述垂直e形内弯轨12上设置有第一垂直弯轨道腔14和第二垂直弯轨道腔11,第一垂直弯轨道腔14和第二垂直弯轨道腔11的相对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垂直弯导轨9。向上弯曲的垂直e形内弯轨12的第一垂直弯轨道腔14与王形直轨1中上层的一水平直轨道腔3连通,其第二垂直弯轨道腔11则与王形直轨1中上层的二水平直轨道腔4连通。向下弯曲的垂直e形内弯轨12的第一垂直弯轨道腔14与王形直轨1中下层的一水平直轨道腔3连通,其第二垂直弯轨道腔11则与王形直轨1中下层的二水平直轨道腔4连通。
50.垂直弯导轨9的上下两侧也设置有工字轨6。
51.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垂直弯轨道腔14和第二垂直弯轨道腔11的底部均设置有齿条13。使用时,轨道小车的爬坡轮与齿条13齿合,轨道小车在垂直e形内弯轨12上行驶时可通过爬坡轮驱动,从而提高轨道小车的驱动力。
52.轨道小车在行驶时,可从王形直轨1行驶到垂直e形内弯轨12,位于上层正向骑压行驶的轨道小车则使入到向上弯的垂直e形内弯轨12,而位于下层倒向悬挂行驶的轨道小车则使入到向下弯的垂直e形内弯轨12,如此即可实现轨道小车向上下两侧分流。
53.本实用新型采用双e形钢上下镜像对称设计针对传统空轨的轨道强筯加固整体成型,在压力作用下轨道上下张力均匀相互作用,提高了传统空轨的轨道抗压承载能力,使轨道不变形,保证轨道安全行驶;在轨道被强化的同时,架轨承重立柱之间的间距也被拉长,可达100米至200米才设置1根承重立柱,一条1公里的空轨承重立柱只需要5根至10根左右,占地空间极少,视觉效果大开的同时,架轨施工一次铺设即可以实现相向式来回往返行驶,相比传统空轨的轨道建设,可以节省下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等成本。
54.以上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