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发光地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36621发布日期:2021-12-15 12:47阅读:59来源:国知局
防水发光地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地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发光地砖。


背景技术:

2.发光地砖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建筑原材料。相比于传统地砖,可发光地砖一方面能够解决照明问题并通过发出绚丽的光线增加美观,同时还能够非常方便的做出一些路面标识,避免了后期施画的路面标识带来的人力、环保、耐久等问题。
3.现有的发光地砖会在砖体开设导孔,通过导孔将内部发光组件的导线从砖体内引出接入电源,这种发光方式使得开设的导孔会容易导致雨水进入砖体内部从而对发光组件造成侵蚀,防水性能较差,影响发光地砖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发光地砖,能够防止雨水进入砖体内部对发光组件造成侵蚀。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发光地砖,其特征在于,包括:
6.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相适配;
7.透光件,所述透光件外周设有安装部,所述透光件通过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透光件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部上向下凸起形成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相适配;
8.发光机构,所述发光机构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发光机构包括:
9.受光发电组件;
10.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环绕设置于所述受光发电组件四周,所述受光发电组件与所述发光组件电连接,所述受光发电组件用于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向所述发光组件供电;
11.其中,当所述透光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时,所述凸缘伸入所述第一安装槽并抵接于所述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受力挤压构成对所述壳体和所述安装部的密封配合。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锁紧件,所述安装部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为多个且等距设置于所述安装部四周并与所述锁紧件构成螺纹配合,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为多个且等距设置于所述壳体顶部四周并与所述锁紧件构成螺纹配合,所述锁紧件依次旋入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将所述安装部锁紧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部向上形成容纳槽,所述壳体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有提拉机构,所述提拉机构包括:
14.滑轨,所述滑轨对称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15.滑轮,所述滑轮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与对应所述滑轨构成滑移配合;
16.提拉杆,所述提拉杆包括:
17.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侧所述滑轮并随所述滑轮滑动;
18.提拉部,所述提拉部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伸出;
19.其中,当所述透光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时,所述滑轮滑动至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部,所述提拉部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底部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粘接于所述壳体底部并与所述壳体底部形状相适配。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光件为透光树脂材质。
2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光件的表面设有花纹,所述花纹用于增加表面的摩擦力。
2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和所述安装部均为耐压材质。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5.由于在安装部底部设置有向下凸出的凸缘和在壳体顶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安装槽,并且在第一安装槽内设有密封圈,当透光件通过安装部连接于壳体上时,凸缘伸入到第一安装槽内并抵接在密封圈上,此时密封圈受力挤压构成对壳体和安装部的密封配合,从而提高了壳体与安装部连接处的防水性能,并且第一安装槽、凸缘以及密封圈之间相互适配,使得三者之间贴合更加紧密,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能,并且安装腔内的发光机构能够自行将光能转换成电能来进行发光,无需外接电源,从而无需在壳体上开设导孔,进而避免了雨水通过导孔渗入到安装腔的隐患,提高了防水性能,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发光地砖的防水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进而能够防止雨水进入壳体内部对发光组件造成侵蚀,提高了发光地砖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向剖面安装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提拉机构未进行提拉时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提拉机构进行提拉时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3.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发光地砖,其特征在于,包括:
34.壳体1,壳体1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安装槽11,第一安装槽11内设有密封圈2,密封圈2与第一安装槽11相适配;
35.透光件3,透光件3外周设有安装部4,透光件3通过安装部4 设置于壳体1上,透光件3与壳体1之间形成安装腔5,安装部4上向下凸起形成凸缘41,凸缘41与第一安装槽11相适配;
36.发光机构6,发光机构6位于安装腔5内,发光机构6包括:
37.受光发电组件61;
38.发光组件62,发光组件62环绕设置于受光发电组件61四周,受光发电组件61与发光组件62电连接,受光发电组件61用于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向发光组件62供电;
39.其中,当透光件3设置于壳体1上时,凸缘41伸入第一安装槽 11并抵接于密封圈2,密封圈2受力挤压构成对壳体1和安装部4的密封配合,当透光件3通过安装部4连接于壳体1上时,凸缘41能够伸入到第一安装槽11内起到定位的作用,从而便于安装部4和壳体1对准,使得透光件3通过安装部4与壳体1的连接更加方便,其中安装部4通过胶水粘接于透光件3四周,当凸缘41伸入到第一安装槽11内后能够抵接在密封圈2上,此时密封圈2受力挤压构成对壳体1和安装部4的密封配合,从而提高了壳体1与安装部4连接处的防水性能,并且第一安装槽11、凸缘41以及密封圈2之间相互适配,使得三者之间贴合更加紧密,进一步提高了防水性能,并且安装腔5内的发光机构6能够自行将光能转换成电能来进行发光,无需外接电源,从而无需在壳体1上开设导孔,进而避免了雨水通过导孔渗入到安装腔5的隐患,提高了防水性能。
40.安装部4上设有第一螺纹孔43,第一螺纹孔43为多个且等距设置于安装部4四周并与锁紧件7构成螺纹配合,壳体1的顶部设有第二螺纹孔13,第二螺纹孔13为多个且等距设置于壳体1顶部四周并与锁紧件7构成螺纹配合,锁紧件7依次旋入第一螺纹孔43和第二螺纹孔13将安装部4锁紧于壳体1的顶部,通过锁紧件7依次旋入第一螺纹孔43和第二螺纹孔13使得透光件3通过安装部4与壳体1 的连接更加紧固,从而使得密封圈2能够更加紧密的挤压在凸缘41 和第一安装槽11之间,进而进一步提高了壳体1与安装部4连接处的密封性能。并且第一螺纹孔43和第二螺纹孔13均有多个,从而进一步使得安装部4和壳体1之间通过锁紧件7连接更加紧固。
41.安装部4向上形成容纳槽42,壳体1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第二安装槽12,第二安装槽12内设有提拉机构8,提拉机构8包括:
42.滑轨81,滑轨81对称固定于第二安装槽12内;
43.滑轮82,滑轮82对称设置于第二安装槽12内并与对应滑轨81 构成滑移配合;
44.提拉杆83,提拉杆83包括:
45.连接部831,连接部831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侧滑轮82并随滑轮82滑动;
46.提拉部832,提拉部832从第二安装槽12内伸出;
47.其中,当透光件3设置于壳体1上时,滑轮82滑动至第二安装槽12的底部,提拉部832容纳于容纳槽42内,在路面上加装发光地砖时,一般通过在路面挖出一个槽体,为了防止发光地砖装入槽体后产生抖动,槽体的规格一般与发光地砖一致,这也导致了当发光地砖装入槽体后难以将发光地砖从槽体中取出,因此通过设置提拉机构8 能够便于将槽体内
的发光地砖进行取出更换,当需要将发光地砖从槽体内取出时,先旋出锁紧件7将透光件3和安装部4从壳体1上拆下,随后手动将提拉杆83向上提拉,使得滑轮82沿着滑轨81向上滑移带动提拉部832远离安装部4,从而便于将手伸入到提拉部832中进行施力,进而能够通过施力于提拉部832便能将发光地砖从槽体内提出,便于对发光地砖的更换或维护。
48.壳体1底部设有缓冲层9,缓冲层9粘接于壳体1底部并与壳体 1底部形状相适配,当发光地砖受力时,底部缓冲层9能够进行缓冲,从而提高了发光地砖的使用寿命。
49.透光件3为透光树脂材质,透光树脂材质由于具有优越的韧性,从而使得透光件3在受到压力时不易开裂,进而提高了透光件3的使用寿命,并且透光树脂材质其表面纹路较为粗糙,从而提高了行人与透光件3接触时产生的摩擦,进而使得行人不易滑倒。
50.透光件3的表面设有花纹10,花纹10用于增加表面的摩擦力,通过花纹10进一步增加了透光件3表面的粗糙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行人与透光件3接触时产生的摩擦,进而使得行人不易滑倒。
51.壳体1和安装部4均为耐压材质,从而提高了发光地砖整体的强度,进而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
52.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