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拌沥青发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93095发布日期:2021-12-08 19:01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拌沥青发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沥青加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温拌沥青发泡装置。


背景技术:

2.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沥青常被用来制作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是一种由碎石、轧碎砾石等骨料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
3.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587490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沥青发泡装置,其结构包括金属隔板、导热油管、出油接口、导热油腔、进油接口、搅拌器、原料存储罐、输送泵、盖板、水箱、输料管、加压泵、高压水管、空气压缩机、空气流量计、输气管、沥青出口、反应腔、喷嘴、可编程控制器;搅拌器与原料存储罐相连接,输送泵通过输料管与原料存储罐相连接,金属隔板与盖板相连接,金属隔板与导热油管相连接,沥青出口固定于金属隔板下端,喷嘴与高压水管相连接,加压泵通过高压水管与水箱相连接,空气流量计通过输气管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接,输气管与盖板相连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新型沥青发泡装置在进行发泡作业时,仅依靠液体与空气的不断加压,以使沥青与水进行混合以及发泡作业,存在沥青发泡不充分的缺陷,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沥青发泡不充分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温拌沥青发泡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温拌沥青发泡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温拌沥青发泡装置,包括发泡筒,所述发泡筒上侧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穿过发泡筒内部,所述搅拌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片与螺旋片,所述搅拌片位于螺旋片上方,所述发泡筒筒壁上设置有沥青进口管与沥青出口管,所述沥青进口管侧壁固定连接有进水装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熔融的热沥青沿沥青进口管流入反应筒内部,同时进水装置往沥青进口管内送入冷水,冷水遇热沥青后急剧升温而汽化,形成水汽,随热沥青一同进入发泡筒内部;电动机工作而带动搅拌轴旋转,搅拌片将热沥青和水汽混合均匀,沥青膨胀而实现发泡。螺旋片一方面起到了搅拌作用,另一方面起到上下往复沥青的作用,从而延缓沥青流出发泡筒。本技术可使沥青充分发泡,制得的沥青黏度更低,裹覆碎石的能力更强。
9.可选的,所述螺旋片外沿上侧固定连接有凸条,所述凸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缺口。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条可以帮助螺旋片带动发泡沥青从发泡筒的中下端往复至上端,由搅拌片更好的进行搅拌,使搅拌更加均匀。凸条上的缺口设计可以使凸条底端的沥青更好的流出,使得沥青不易残留在螺旋片上。
11.可选的,所述沥青进口管位于沥青出口管上方。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沥青进口管位于沥青出口管上方,可以使沥青完全的进入发泡筒内部,不至于流出;沥青出口管位于沥青进口管下方,可以使发泡完全的沥青顺利的流出。
13.可选的,所述搅拌片与沥青进口管出口相对,所述螺旋片下端与沥青出口管出口相对。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大量发泡沥青从沥青进口管进入时,正对着搅拌片,可由搅拌片先进行搅拌,发泡更加充分,沥青出口管则刚好使沥青顺势流出。
15.可选的,所述搅拌片上设置有供发泡沥青穿过的通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泡沥青进入发泡筒后穿过搅拌片上的通孔,沥青受通孔剪切力的作用,体积变得更小,更利于发泡,以实现更好的发泡和搅拌功能。
17.可选的,所述进水装置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沥青进口管侧壁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沥青进口管的连接处为连通状态,所述进水管另一端与水泵连接,所述进水管上固定连接有双向切换阀以及回流管,所述双向切换阀主通道与进水管连接,所述双向切换阀支通道与回流管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沥青停止往发泡筒内进料时,操作双向切换阀,可使回流管与进水管连通,水沿回流管流回蓄水池,实现间歇性进水。
19.可选的,所述进水管上固定连接有流量阀,所述双向切换阀位于流量阀与水泵之间。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量阀控制进水的大小,可以使适量比例的水与沥青融合发泡。
21.可选的,所述发泡筒壳体为双层结构,所述发泡筒的壳体中空形成导热油腔。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发泡筒内保持温热状态,防止沥青冷却凝固。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至少以下一种有益效果:
24.1.通过进水装置、搅拌片等结构的设置,可以得到充分发泡的泡沫沥青,充分发泡的泡沫沥青的黏度远低于基质沥青,增加了对骨料的裹覆能力;
25.2.通过采用泡沫沥青温拌技术,可以在比常规热拌技术下骨料的加热温度低20

30度的情况下搅拌和施工,采用泡沫沥青的温拌技术相比热拌技术更加绿色环保节能;
26.3.本设备是一种将冷水和温热沥青混合后发泡的结构装置,能解决冷水和温热沥青的迅速融合,解决泡沫分布不均匀,解决沥青冷却后堵塞等问题。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凸显导热油腔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电动机;2、搅拌轴;3、发泡筒;4、搅拌片;5、螺旋片;6、沥青进口管;7、沥青出口管;8、进水装置;81、进水管;82、水泵;83、双向切换阀;84、流量阀;85、回流管;9、支架;10、联轴器;11、凸条;12、缺口;13、导热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温拌沥青发泡装置。参照图1,温拌沥青发泡装置包括电动机1、与电动机1输出轴固定连接的搅拌轴2、与电动机1下端固定连接的支架9、与支架9下端固定连接的发泡筒3、与搅拌轴2固定连接的搅拌片4以及螺旋片5、与发泡筒3固定连接的沥青进口管6以及沥青出口管7、与沥青进口管6侧壁连接的进水装置8,沥青进口管6以及沥青出口管7的内腔均与发泡筒3的内腔相连通。
32.参照图1,支架9连接在电动机1与发泡筒3之间,起到了支撑电动机1的作用。电动机1与搅拌轴2之间通过联轴器10连接,搅拌轴2杆部伸入发泡筒3内。搅拌片4与螺旋片5均位于发泡筒3内部,且搅拌片4位于螺旋片5上方。沥青进口管6位于沥青出口管7的上方,搅拌片4与沥青进口管6出口相对,螺旋片5下端与沥青出口管7出口相对。
33.参照图1,搅拌片4上设置有供沥青穿过的通孔,通孔呈竖向排布。螺旋片5边缘上侧固定连接有凸条11,凸条11上开设有缺口12,当发泡沥青从通孔穿过,沥青受力的作用被通孔剪切,螺旋片5上的凸条11帮助螺旋片5带动发泡筒3底部沥青,从下回返至搅拌片4处被进行搅拌,残留至凸条11底端的沥青从缺口12处流出。发泡筒3壳体为双层结构,壳体之间中空,设置有导热油腔13,导热油腔13为发泡筒3持续供热,防止沥青遇冷凝固。
34.参照图1,进水装置8包括进水管81、水泵82、与进水管81固定连接的双向切换阀83以及流量阀84。进水管81一端与沥青进口管6侧壁固定连接,且进水管81的内腔与沥青进口管6的内腔相连通,进水管81的另一端与水泵82固定连接。双向切换阀83位于水泵82与流量阀84之间,双向切换阀83为三通球阀结构,其主通道与进水管81连接,支通道连接有回流管85。操作双向切换阀83,连通双向切换阀83的主通道,打开流量阀84,进水管81可向沥青进口管6输水,操作双向切换阀83,连通支通道,水流向回流管85,实现间歇性进水。
3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温拌沥青发泡装置的实施原理为:熔融的热沥青沿沥青进口管6流入发泡筒3内部,同时进水装置8往沥青进口管6内送入冷水,冷水遇热沥青后急剧升温而汽化,形成水汽,随热沥青一同进入发泡筒3内部;电动机1工作而带动搅拌轴2旋转,搅拌片4将热沥青和水汽混合均匀,沥青膨胀而实现发泡。螺旋片5以及螺旋片5上的凸条11起到上下往复沥青的作用。本技术可使沥青充分发泡,制得的沥青黏度更低,裹覆碎石的能力更强。
3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