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大临道路施工用坡度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3097发布日期:2021-12-01 12:08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大临道路施工用坡度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坡度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大临道路施工用坡度垫。


背景技术:

2.在项目大临道路施工中,为保护原市政道路,在坡道与市政道路交接处大临道路标高高于市政道路,混凝土路面搭在沥青面上、坡道与基坑底交接坡脚处、道路收头缓坡处。
3.上述情况下多采用坡度垫,现有的坡度垫多为橡胶材质,而施工中工程车辆往来频繁,反复碾压坡度垫极易导致其变形、断裂,坡度垫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还需进行更换,成本较高。
4.上述情况下也可浇筑混凝土垫坡,但在斜坡处混凝土厚度变薄,经过施工车辆、机械的碾压经常出现路面混凝土碾碎、龟裂现象,加之道路洒水冲洗道路,水从裂缝进入路基,随着车辆碾压,需反复维修,影响车辆出入及美观,也为施工及出行带来不便。为此,提出一种建筑大临道路施工用坡度垫。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混凝土垫坡强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建筑大临道路施工用坡度垫,将坡度垫和混凝土良好结合,提高传统垫坡的强度。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建筑大临道路施工用坡度垫,包括大临道路、市政道路和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坡度垫本体,所述坡度垫本体为钢板制成的中空结构,坡度垫本体内填充有混凝土层;
8.所述坡度垫本体后侧贴合所述大临道路,坡度垫本体后侧开设有浇筑孔以浇筑所述混凝土层,所述浇筑孔上卡接有封板以封闭所述浇筑孔;
9.所述坡度垫本体下侧贴合所述市政道路,坡度垫下侧开设有排水洞;
10.所述坡度垫本体内还设置有加强板以及带有若干孔洞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上下贯穿坡度垫本体;
11.所述坡度垫本体上还开设有安装孔。
12.进一步地,所述坡度垫本体包括拼接成三角形的竖直段、水平段和斜段,所述竖直段和水平段均为普通钢板制成的板状结构,所述斜段为花纹钢板制成的板状结构。
13.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段贴合所述大临道路,竖直段上布设所述浇筑孔,浇筑孔为长条孔,浇筑孔连通坡度垫本体内部;
14.所述封板轮廓与浇筑孔相适配,封板内嵌在浇筑孔内。
15.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段贴合所述市政道路,水平段一端向上圆弧弯折形成所述排水洞,排水洞截面为半圆形,排水洞靠近所述大临道路。
16.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截面为三角形,加强板焊接在坡度垫本体中部,加强板与所述排气孔一体成型,排气孔贯穿所述斜段和水平段。
17.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两侧的坡度垫本体内均布设所述混凝土层。
1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数量为两个、对称布设在坡度垫本体两侧,安装孔贯穿所述斜段和水平段,安装孔远离所述大临道路。
19.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洞两侧布设有固定短板,所述固定短板与水平段齐平,固定短板与排水洞合围形成移动环以便于坡度垫本体移动。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坡度垫本体采用钢板制成,其具有一定强度,同时加强板起到加强作用,提高坡度垫本体的强度,坡度垫本体配合混凝土层,进一步提高了坡度垫本体的抗压、抗变形能力,可良好承受工程机械的碾压,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
22.本实用新型的排水洞可便捷积水的排出,避免受到坡度垫本体的阻挡而肆意横流,固定短板与排水洞合围形成移动环,采用工具插入移动环可便于坡度垫本体搬运移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大临道路施工用坡度垫的安装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大临道路施工用坡度垫的坡度垫本体主视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大临道路施工用坡度垫的坡度垫本体左视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大临道路施工用坡度垫的坡度垫本体俯视图。
27.附图中标号为:1为大临道路,2为市政道路,3为坡度垫本体,31为竖直段,32为水平段,33为斜段,4为混凝土层,5为封板,6为排水洞,7为加强板,8为排气孔,9为安装孔,10为固定短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29.如图1~图4所示,一种建筑大临道路施工用坡度垫,包括大临道路1、市政道路2和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坡度垫本体3,坡度垫本体3便于施工车辆行驶在大临道路1和市政道路2之间。
30.本实施例中,所述坡度垫本体3为钢板制成的中空结构,具体的,所述坡度垫本体3包括拼接成三角形的竖直段31、水平段32和斜段33,所述竖直段31和水平段32均为普通钢板制成的板状结构,所述斜段33为花纹钢板制成的板状结构,可有效提高坡度垫本体3的强度。
31.为了进一步增加坡度垫本体3强度,所述坡度垫本体3内填充有混凝土层4,混凝土层4为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层结构,钢制坡度垫本体3将混凝土包裹在内,可弥补垫坡处混凝土厚度减小不能提供足够抗压强度的缺陷。
32.本实施例中,所述坡度垫本体3后侧贴合所述大临道路1,坡度垫本体3后侧开设有浇筑孔以浇筑所述混凝土层4,即所述竖直段31贴合所述大临道路1,竖直段31上布设所述浇筑孔。
33.所述浇筑孔为长条孔,浇筑孔连通坡度垫本体3内部,通过浇筑孔可向坡度垫本体3内浇筑混凝土,也可通过浇筑孔将振捣棒伸入坡度垫本体3内进行混凝土振捣作业,混凝
土层4可提高坡度垫本体3的抗压与抗变形的能力。
34.混凝土层4浇筑成型后,所述浇筑孔上卡接有封板5以封闭所述浇筑孔,所述封板5轮廓与浇筑孔相适配,封板5内嵌在浇筑孔内,进而可保证竖直段31的强度,避免其受压而从浇筑孔处产生变形。
35.本实施例中,所述坡度垫本体3下侧贴合所述市政道路2,坡度垫下侧开设有排水洞6,具体的,所述水平段32贴合所述市政道路2,水平段32一端向上圆弧弯折形成所述排水洞6,排水洞6截面为半圆形,排水洞6靠近所述大临道路1。
36.在坡度垫本体3安装后,下雨或市政洒水产生的积水等可快速沿排水洞6排走,不对积水造成阻塞,避免积水肆意横流,提高环境的整洁。
37.为了再提高坡度垫本体3强度,所述坡度垫本体3内还设置有加强板7以及带有若干孔洞的排气孔8,所述加强板7截面为三角形,加强板7焊接在坡度垫本体3中部,所述加强板7两侧的坡度垫本体3内均布设所述混凝土层4。
38.所述加强板7与所述排气孔8一体成型,所述排气孔8上下贯穿坡度垫本体3,即排气孔8贯穿所述斜段33和水平段32,在混凝土振捣时,混凝土中气泡可及时从排气孔8排出,使混凝土密实结合,提高其强度,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
39.为了便于坡度垫本体3的安装,所述坡度垫本体3上还开设有安装孔9,所述安装孔9数量为两个、对称布设在坡度垫本体3两侧,安装孔9贯穿所述斜段33和水平段32,安装孔9远离所述大临道路1,安装孔9内可安装螺栓来连接市政道路2。
40.为了便于坡度垫本体3的移动,所述排水洞6两侧布设有固定短板10,所述固定短板10与水平段32齐平,固定短板10与排水洞6合围形成移动环以便于坡度垫本体3移动。
41.坡度垫本体3配合混凝土层4可有效保证强度,但无疑增加了其重量,而为了便于坡度垫本体3的搬运移动,可采用直杆状工具,如钢筋、木棍等插入固定短板10与排水洞6合围形成移动环内进行移动。
42.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垫坡做法,整体性好、刚度大、无开裂现象,同时无需耗费大量人工返修处理,使用周期长,使用过程牢固可靠,可保证混凝土沥青路面或路基。
43.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